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纵坑切梢小蠹在甘肃省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1
作者 王天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9期61-64,75,共5页
松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其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多样,以幼虫蛀食皮下、成虫蛀梢为害,使被害树木的新梢枯死脱落,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对林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掌握松纵坑切梢小蠹的为害情况并采用科学方法积极防控,... 松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其分布广泛、寄主植物多样,以幼虫蛀食皮下、成虫蛀梢为害,使被害树木的新梢枯死脱落,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对林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掌握松纵坑切梢小蠹的为害情况并采用科学方法积极防控,对于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松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特性、为害症状以及在甘肃省的分布情况,并开展了危险性评价,提出了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加强林木检疫管理、强化营林管理等防控措施,以期为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为害及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生物学特性 危险性评价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信息化学物质野外诱集效果试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宋丽文 任炳忠 +3 位作者 孙守慧 张晓军 张凯鹏 高长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为了研究信息化学物质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信息化学物质防治与监测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方法, 2002年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人工合成缓释性聚集信息化合物诱芯以及Lindgren漏斗式诱捕器,在长春市净月潭林场进行了信息化学物... 为了研究信息化学物质对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信息化学物质防治与监测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方法, 2002年利用从加拿大引进的人工合成缓释性聚集信息化合物诱芯以及Lindgren漏斗式诱捕器,在长春市净月潭林场进行了信息化学物质的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 5种α-蒎烯同分异构体中有 4种对松纵坑切梢小蠹有明显的引诱效果,其中(5% + /95% -)α-蒎烯的诱集效果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几种同分异构体。同时试验了 3种信息化学物质壬醛(NL)、桃金娘烯醇(ML)和反式马鞭草烯醇(TV)对(5% + /95% -)α-蒎烯的诱集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壬醛(NL)和反式马鞭草烯醇(TV)的组合对(5% + /95% -)α-蒎烯的增效作用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信息化学物质 异构体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林分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鹏 周楠 +3 位作者 赵涛 胡光辉 冯志伟 李丽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5,共3页
通过对云南省 3个蠹害区的观测研究 ,证实云南松林分自身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关系密切。就云南松个体而言 ,根据林木生长分级标准 ,松小蠹主要危害被压木及濒死木 ,很少危害优势木及亚优势木 ;就林分整体而言 ,同一山体的东坡和南... 通过对云南省 3个蠹害区的观测研究 ,证实云南松林分自身状况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关系密切。就云南松个体而言 ,根据林木生长分级标准 ,松小蠹主要危害被压木及濒死木 ,很少危害优势木及亚优势木 ;就林分整体而言 ,同一山体的东坡和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重 ,西坡和北坡林分的蠹害程度轻。林缘蠹害程度明显高于林内 ;林分郁闭度与蠹害指数呈负相关 ,郁闭度越低蠹害越严重。研究证实 ,松小蠹有明显的趋光行为 ,即阳坡林分、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林分状况 松纵坑切梢小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毋亚梅 周楠 +2 位作者 张立新 刘嘉宝 蒋昭龙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0-44,47,共6页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转干、转梢期雌、雄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了解触角的表面结构、形态特征 ,初步确定了触角上的 5种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特点 ,其中芽形、锯齿形感器是两种新发现的感器种类 .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成虫 触角结构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和横坑切梢小蠹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舒凝碧 朱翔 蒋昭龙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52-53,共2页
经对36株蠹害木作解析,发现纵坑、横坑切梢小蠹虫在云南松蠹害木上的虫种分布、虫口密度,因危害程度——枯萎木、濒死木和树木部位不同而异。林内衰弱的松树先受纵坑切梢小蠹的侵害,导致松树成片枯死主要是后来侵害的横坑切梢小蠹虫。
关键词 云南松 松纵坑切梢小蠹 松横坑梢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及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海林 王宏虬 +2 位作者 陈方 孙绍芳 杨翠莲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4-99,共6页
以昆明地区方旺林场、金殿林场、易门县大龙口、小龙口、西冲和裱罗林区为研究基地,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 以昆明地区方旺林场、金殿林场、易门县大龙口、小龙口、西冲和裱罗林区为研究基地,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指标:平均虫孔数为0.189虫孔/株,林木平均枯死率为0.52%,平均株枯梢率为4.74%,有虫株率为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浩然 刘宏屏 +3 位作者 李丽莎 陈鹏 杨金荣 王光明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2期46-49,共4页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试验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在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试验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在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均达到8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化学药剂 树干注射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楠 毋亚梅 +1 位作者 刘嘉宝 张立新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49-53,共5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研究了松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piniperda)各虫期及不同性别酯酶同工酶 (Est)的酶谱 ,从多次实验中求出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相对迁移率 ,并用昆虫酯酶同工酶来分析昆虫的行为活动 ,此项研究尚属首次。研...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研究了松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piniperda)各虫期及不同性别酯酶同工酶 (Est)的酶谱 ,从多次实验中求出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相对迁移率 ,并用昆虫酯酶同工酶来分析昆虫的行为活动 ,此项研究尚属首次。研究结果表明 ,松小蠹酯酶同工酶具有 5~ 7条谱带 ,Est4和Est5是松小蠹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 ;在不同的发育时期 ,Est1~Est3和Est6~Est7的酶带数和酶活性强弱有所不同 ,成虫聚集时 ,有较明显的Est3、Est6和Est7谱带 ;通过聚集化合物对梢上 (非聚集时期 )成虫的刺激试验 ,证实聚集化合物能够诱导松小蠹体内的酯酶同工酶发生变化。说明松小蠹Est同工酶的差异与其聚集行为活动有较密切的关系 ,松小蠹聚集行为是受体内酶作用的结果。获得松小蠹Est对聚集化合物刺激作用较敏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酯酶同工酶 松树害虫 行为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油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林间驱避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群芳 周祖基 李庆 《植物医生》 2006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云南松 林间 薄荷油 20世纪80年代 试验 驱避 猖獗危害 化学农药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指标、经济阈值及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林 王宏虬 +6 位作者 陈方 雪玲 王惠丽 张智涌 孙绍芳 杨翠莲 张占新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2期14-19,共6页
通过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指标为:平均虫孔数0.189虫孔/株,林木平均枯死率0.52%,平均株枯梢率4.74%,有虫株率5.14%。... 通过定时定位观察云南松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程度与云南松经济损失之间的关系,经统计分析,确定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指标为:平均虫孔数0.189虫孔/株,林木平均枯死率0.52%,平均株枯梢率4.74%,有虫株率5.14%。确定昆明地区方旺林场的经济阈值为0.2151虫孔/株;并制订了适合于基层林区的多个动态经济阈值。当虫孔密度达到0.3338×CC÷(Y×EC×P),对应的林木平均枯死率为0.389+0.3667×CC÷(Y×EC×P)、平均株枯梢率为5.5398+1.1301×CC÷(Y×EC×P)、平均有虫株率为1.63+14.4821×CC÷(Y×EC×P)时,防治投入与挽回经济损失相等,应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指标 经济阈值 空间分布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云南省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灾害及防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冬梅 张伏全 《林业调查规划》 2004年第B05期251-253,共3页
针对松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历年发生危害的情况及主要危害特点,分析了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发生危害 危害特点 防治建议 灾害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
12
作者 李丽莎 赵涛 刘宏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69-69,共1页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李丽莎,赵涛,刘宏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病原线虫是一种菌、虫共生体,其3龄带鞘幼虫可通过寄主口器或自然孔口进入昆虫血腔,释放所携带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使寄主在短期... 新线虫感染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简报李丽莎,赵涛,刘宏屏(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650204)病原线虫是一种菌、虫共生体,其3龄带鞘幼虫可通过寄主口器或自然孔口进入昆虫血腔,释放所携带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使寄主在短期内死亡。为了研究新线虫Neoa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线虫感染 感染死亡率 病原线虫 体内线虫 试验简报 增殖 云南省 悬浮液浓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雪玲 《云南林业科技》 1997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寄生真菌种类的调查基础上,对所得的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的生态学特性、生长特性及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从同一罹病虫虫尸上分离得到4个菌株,在致病力上表现出不同菌株间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寄生真菌 球孢白僵菌 云南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山松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初报
14
作者 汪传友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z1期139-,共1页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害木 黄山松 虫线清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祥云县松纵坑切梢小蠹综合治理对策
15
作者 宋发荣 《林业勘查设计》 2008年第3期94-96,共3页
阐述祥云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和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不高,防治经费不足,防治措施单一,蠹害木清理不规范,营林措施滞后等问题。提出明析林地产权,明确防治主体,增加防治经费投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规范清... 阐述祥云县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和治理现状。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群防群治的积极性不高,防治经费不足,防治措施单一,蠹害木清理不规范,营林措施滞后等问题。提出明析林地产权,明确防治主体,增加防治经费投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规范清理虫害木,采取科学的营林措施等综合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小蠹危害 综合治理 祥云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滇池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春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3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根据近40年来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和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在该流域的危害情况,探讨了生态环境与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的关系。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松纵坑切梢小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为害红松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祥国 冯金刚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35-38,共4页
以红松人工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松纵坑切梢小蠹对其为害的程度及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该虫致使树木死亡的损失较小,重灾林分在连续为害第三个年度时,平均虫死率为0.24%;对活立木生长影响显著,重灾林分平均每年每公顷立木材积损失量为1.... 以红松人工纯林为对象,调查分析松纵坑切梢小蠹对其为害的程度及造成的损失。结果表明:该虫致使树木死亡的损失较小,重灾林分在连续为害第三个年度时,平均虫死率为0.24%;对活立木生长影响显著,重灾林分平均每年每公顷立木材积损失量为1.446 m3,与对照相比较,损失率为16.9%;对球果产量的影响极其显著,轻、中、重度及重灾林分平均球果的损失率分别达到8.8%、46.9%、66.5%、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红松 为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侵害枝梢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毅宁 杨红明 +1 位作者 石新成 江志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0年第2期59-61,81,共4页
经在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为害枝梢的云南松林内设11块标准地调查,应用5种分布型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虫蛀梢成虫为符合一般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且具聚集度的密度依赖性,即种群密度越高,分布越聚集;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空间分布型 密度依赖性 个体群 云南松林 负二项分布 聚集分布 虫口数 有虫株率 平均拥挤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及其防治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孔淑芬 张海忠 +4 位作者 王东风 蒋红卫 杨俊山 赵志华 任广阔 《吉林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对以后防治松纵切梢小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纵坑切梢小蠹妹代繁殖情况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正伦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60-62,共3页
针对松纵坑切梢小蠹部分成虫具有恢复营养并二次蛀干繁殖妹代习性 ,通过在该虫第一次蛀干繁殖姐代高峰期对侵入孔套网标记、退坑转梢、转干定殖研究 ,明确了 32 .5
关键词 松纵坑切梢小蠹 妹代繁殖 二次繁殖比例 转干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