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松毛虫病毒资源及其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世维 陈尔厚 +2 位作者 索启恒 段兆尧 胡光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7年第3期122-124,共3页
1978年以来,云南省从松毛虫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到6种病毒。于1984~1994年,先后应用推广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文山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及思茅松毛虫4282.3hm2,当年防效70.0%~92.8%,持续感染明... 1978年以来,云南省从松毛虫自然感病虫尸中分离到6种病毒。于1984~1994年,先后应用推广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文山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及思茅松毛虫4282.3hm2,当年防效70.0%~92.8%,持续感染明显。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致病力强,毒力稳定,并具有继代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病毒 资源 质型多角体病毒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松毛虫病毒资源及其应用
2
作者 陈世维 陈尔厚 +2 位作者 索启恒 段兆尧 胡光辉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2年第4期48-51,共4页
云南省从1984年—1991年,先后应用推广松毛虫CPV病毒防治文山和云南松毛虫37283亩,当年防效70.4—92.8%,持续感染明显。文山松毛虫CPV病毒致病力强,毒力稳定,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具有传递感染的作用,是我省松毛虫综合管... 云南省从1984年—1991年,先后应用推广松毛虫CPV病毒防治文山和云南松毛虫37283亩,当年防效70.4—92.8%,持续感染明显。文山松毛虫CPV病毒致病力强,毒力稳定,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具有传递感染的作用,是我省松毛虫综合管理中控制松毛虫种群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病毒资源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病毒的生产方法及使用技术
3
作者 段兆尧 胡光辉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42-45,共4页
松毛虫病毒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文中介绍的3种生产方法为目前国内松毛虫病毒最为经济实用的生产方法,详述了影响病毒生产的各有关因子及整个工艺流程.
关键词 松毛虫病毒 围栏 增殖 人工集虫 投栏 松毛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沧地区松毛虫病毒防治技术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开萍 李春富 杨绍荟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56-57,62,共3页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 ,1992~ 2 0 0 1年发生面积为 10 0 4 19 5hm2 。自 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 115 13 3hm2 ,防治率达 6 9 82 %。其中在 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率达72 85 % ;8月份较差 ,防治率为 6... 松毛虫在临沧地区危害较为严重 ,1992~ 2 0 0 1年发生面积为 10 0 4 19 5hm2 。自 1995年开始引进和应用CPV和NPV病毒防治松毛虫 115 13 3hm2 ,防治率达 6 9 82 %。其中在 4月份防治效果较好 ,防治率达72 85 % ;8月份较差 ,防治率为 6 7 2 7%。应用该病毒防治松毛虫 ,能有效地控制松毛虫危害 ,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病毒 防治效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苏云金杆菌的增效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邬开朗 尹宜农 +1 位作者 胡远扬 张珈敏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测定 共毒系数 增效作用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RT-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同海 张永安 +1 位作者 王玉珠 陈昌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 为研究DsCPV在松毛虫种群中的垂直传递及对松毛虫灾害的持续控制作用 ,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建立了DsCPV的早期检测技术。依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质型多角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从纯化的DsCPV、BmCPV和舞毒蛾质型多角体病毒 (LdCPV)的基因组dsRNA可成功地扩增出长 6 14bp的目的片段 ,从提取的健康松毛虫幼虫肠组织的DNA、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LdNPV)基因组核酸、以及棉铃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HaCPV)基因组核酸 ,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DsCPV基因组dsRNA扩增片段的序列与BmCPV相应基因序列具有 87%的同源性 ,检测敏感度为 1pg的DsCPV基因组dsRNA。由于松毛虫与家蚕、舞毒蛾相互之间食性不同 ,而且BmCPV和LdCPV对松毛虫无感染性 ,即在松毛虫体内不会有Bm CPV病毒和LdCPV病毒的感染 ,因此该结果一方面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DsCPV与BmCPV、LdCPV存在基因同源性 ,同时也表明了依据BmCPV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DsCPV基因组核酸建立的RT PCR扩增体系 ,可以作为松毛虫种群中DsCPV的一种敏感、特异、早期、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松毛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敏感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洪靖君 段家龙 +1 位作者 赵淑玲 彭辉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9-416,共8页
用虫体克隆技术 ,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DpCPV HN)进行了分离纯化 ,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 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 代及自交的F2 代 4或 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 代幼虫的毒力测... 用虫体克隆技术 ,对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 (DpCPV HN)进行了分离纯化 ,鉴定为质型多角体病毒 1型。以家蚕春蕾×镇珠杂种F1 代及自交的F2 代 4或 5日龄幼虫进行毒力测定 ,以纯化的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对F1 代幼虫的毒力测定为对照。结果表明 :家蚕品种春蕾×镇珠对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敏感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能引起其感染发病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家蚕品种春蕾×镇珠F1 代幼虫和F2 代幼虫 2 8天后的半致死剂量(LD50 )分别为 885个和 18个CPB (质多角体 ) ,前者为后者的 4 9倍。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湖南株感染后的家蚕 ,其结茧率、化蛹率、羽化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单蛾产卵数均有所下降 ,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单蛾产卵数与病毒感染剂量之间无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家蚕 敏感性 虫体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NSP1蛋白在昆虫细胞表达及定位
8
作者 靳亮 许翠萍 +5 位作者 王金昌 关丽梅 张稳超 黄朝 高学梅 王洪秀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214,共7页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 CPV)基因组S5片段编码一个由88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01 k D的非结构蛋白(NSP1)。为探寻Dp CPV NSP1蛋白的功能,将Dp CPV 1基因组S5-1片段的抗原...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 CPV)基因组S5片段编码一个由88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01 k D的非结构蛋白(NSP1)。为探寻Dp CPV NSP1蛋白的功能,将Dp CPV 1基因组S5-1片段的抗原区(1-600 bp)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将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将稀释后的病毒液感染甜菜夜蛾幼虫,感染后每天解剖甜菜夜蛾并取中肠样品,通过Western blot检测NSP1蛋白的合成时间曲线。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5片段表达的蛋白在病毒感染第1天就有合成,并且除了检测到全长的蛋白(101 k D)外,也检测到了80 k D和20 k D的蛋白条带,说明NSP1蛋白为早期表达蛋白,并且蛋白发生了切割。另外,首次对Dp CPV 1 S5片段进行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和昆虫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昆虫细胞定位于细胞的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NSP1 抗体制备 真核表达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携带病毒的赤眼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2
9
作者 余金勇 黄吉勇 +1 位作者 张金国 刘爱军 《贵州林业科技》 2008年第3期27-29,39,共4页
林间挂放喷涂有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卵卡,试验结果表明,林间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平均39.4%,室内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80.0%。林间观察到刚羽化的第二代赤眼蜂在松毛虫卵上活动。携带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通过其寄生行为... 林间挂放喷涂有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卵卡,试验结果表明,林间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平均39.4%,室内赤眼蜂对马尾松毛虫卵的寄生率80.0%。林间观察到刚羽化的第二代赤眼蜂在松毛虫卵上活动。携带松毛虫病毒的赤眼蜂通过其寄生行为可把病毒传递到松毛虫幼虫期,松毛虫幼虫病毒感染率3.0%,松毛虫蛹期没有观察到松毛虫病毒传递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松毛虫赤眼蜂 松毛虫病毒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飞 刘小侠 陶玫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73-875,共3页
为了弄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带毒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的侵染性;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蛹重... 为了弄清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利用带毒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的方法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对棉铃虫幼虫具有一定的侵染性;棉铃虫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蛹重和羽化率随病毒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幼虫历期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利用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具有较好的开发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 棉铃虫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林间作业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思诚 崔锡明 +1 位作者 任惠 陈昌洁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文章以3WF-3S背负式喷雾喷粉机为施药器械,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进行超低容量喷雾,对流量、雾滴大小及密度和有效喷幅进行了测定,初步介绍了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林间超低容量喷洒技术。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超低容量喷雾 油剂 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非结构蛋白p44在Bac-to-Bac系统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
12
作者 彭晗 王洪秀 +3 位作者 王金昌 关丽梅 靳亮 万翠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为探寻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 1)p44蛋白的功能,构建了DpCPV 1基因组S8片段的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p44、Bacmid-p44-e ... 为探寻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pCPV 1)p44蛋白的功能,构建了DpCPV 1基因组S8片段的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3种重组的杆状病毒质粒(Bacmid-p44、Bacmid-p44-e GFP和Bacmid-e GFP)。转染昆虫细胞Sf9进行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和蛋白的亚细胞定位观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acmid-S8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实际蛋白的大小为35 kD,比在原核系统中表达的蛋白(44 k D)略小;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44-e GFP的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发现,融合p44的绿色荧光蛋白(eGFP)主要聚集在细胞质中,而未融合的eGFP则分布于整个细胞,说明DpCPV 1的p44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多克隆抗体 真核表达 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喷雾防治松茸毒蛾试验
13
作者 林思诚 梁云芳 +3 位作者 柯沛强 林明辉 赵同海 黄泽均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喷雾防治2~4龄松茸毒蛾幼虫,20d死亡率为47.7%~60.6%,存活幼虫感染率69.8%~84.6%,总防治效果85.1%~94.7%。相同病毒用量下的防治效果与常量喷雾相当或略好。合适的用量为1500×108~3000... 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剂超低容量喷雾防治2~4龄松茸毒蛾幼虫,20d死亡率为47.7%~60.6%,存活幼虫感染率69.8%~84.6%,总防治效果85.1%~94.7%。相同病毒用量下的防治效果与常量喷雾相当或略好。合适的用量为1500×108~3000×108PIB/hm2,合适的喷幅为6~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杀虫剂 超低容量喷雾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松茸毒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质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赤松毛虫林间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立明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30-31,共2页
赤松毛虫严重危害油松、赤松、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林间开展赤松毛虫的防效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卵期赤眼蜂寄生率、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对直接喷洒传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 赤松毛虫严重危害油松、赤松、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为了选择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在林间开展赤松毛虫的防效试验。通过抽样调查卵期赤眼蜂寄生率、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对直接喷洒传递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和利用赤眼蜂为媒介传递该病毒的防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赤松毛虫卵期赤眼蜂寄生率比对照提高25%左右。直接喷洒CPV病毒的防效要优于利用赤眼蜂携带CPV病毒进行防治的效果,2龄幼虫病毒感染率、幼虫下树前死亡率和越冬后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20%、4.1%和4.0%,二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松毛虫 赤眼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技术
15
《西部林业科学》 CAS 1995年第3期72-72,共1页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技术中国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y-DPWCPV),1983年云南省林科院森保所病毒组首次在云南石屏县坝心林区发现。经过十年林间推广运用的实践证明,Cy-DPWCPV是具有较强致病力和...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技术中国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简称Cy-DPWCPV),1983年云南省林科院森保所病毒组首次在云南石屏县坝心林区发现。经过十年林间推广运用的实践证明,Cy-DPWCPV是具有较强致病力和显著传代感染效果的一种生物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云南省 高致病力 生物多样性 文山 林间应用技术 工艺规范化 国有林场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林间增殖与提取技术初报
16
作者 余金勇 黄海勇 +1 位作者 吴跃开 程绍传 《贵州林业科技》 2010年第3期1-5,22,共6页
在林间喷施不同浓度的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2.8×107PIB/ml、2.8×106PIB/ml、2.8×105PIB/ml15天后,调查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CPV感染马尾松毛虫后中肠发白率分别达到72.2%、69.2%、20.2%。林间给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喷... 在林间喷施不同浓度的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2.8×107PIB/ml、2.8×106PIB/ml、2.8×105PIB/ml15天后,调查结果表明:三种浓度的CPV感染马尾松毛虫后中肠发白率分别达到72.2%、69.2%、20.2%。林间给马尾松毛虫自然种群喷施2.8×106PIB/mlCPV增殖病毒,经济有效。开展了大规模CPV提取试验,提取的CPV制剂多角体达25.2×108PIB/g,病毒提取率6.8%。进行了CPV保存试验,试验表明低温有利于CPV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CPV)生产及应用技术探讨
17
作者 林顺 林思诚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章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CPV)生产中的增殖方式、接种浓度、复制世代、采收时机、切片次数、离心机进液速度及应用中的使用方式、防治时机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CPV 增殖方式 接种浓度 复制世代 采收 昆虫 病原微生物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理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生命表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鹏 槐可跃 +3 位作者 袁瑞玲 王艺璇 冯丹 杜春花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1,46,共6页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云南省是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文山松毛虫的... 文山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Tsai et Liu在云南省是危害较为严重的害虫之一,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文山松毛虫的危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利用生命表技术来研究Dpw CPV施用区和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自然种群动态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寄生是文山松毛虫蛹期的第一致死因子,捕食是其它发育阶段第一致死因子;在Dpw CPV施用区,文山松毛虫除卵期外的其他发育阶段,病毒是排在首位的微生物致死因子,云南松Pinus yunanesis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0.61,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下降趋势;在化学药剂施用区,文山松毛虫不同发育阶段的微生物致死因子各不相同,云南松林内的文山松毛虫种群趋势指数为1.82,预测下一代的种群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准确预测文山松毛虫种群变动规律,揭示Dpw CPV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的机制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松毛虫 生命表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自然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毛虫CPV-W1984株的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永平 孟小林 +3 位作者 胡蓉 徐进平 李燕轻 卢南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9,共3页
自 1 98 3年起应用松毛虫 CPV-W1 984在云南、四川、河南、广西等地防治文山松毛虫、德昌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等主要害虫防治面积累计达 6.7万 hm2 ,效果显著。为了研究该病毒株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宿主松毛虫体内连续增殖后的遗传稳... 自 1 98 3年起应用松毛虫 CPV-W1 984在云南、四川、河南、广西等地防治文山松毛虫、德昌松毛虫、马尾松毛虫等主要害虫防治面积累计达 6.7万 hm2 ,效果显著。为了研究该病毒株在不同自然条件下不同的宿主松毛虫体内连续增殖后的遗传稳定性 ,作者电镜观察了三种病毒样品 ,其多角体形态大小一致 ,3 %和 5 % PAGE分析各样品的基因组RNA,结果表明该毒株在野外长期使用过程中 ,除保持稳定的毒力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遗传稳定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wCPV的松毛虫生物防治模式研发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鹏 槐可跃 +3 位作者 袁瑞玲 王艺璇 冯丹 杜春花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松毛虫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DpwCPV制剂,在云南弥勒市1 000 hm^2松林分别实施了3种松毛虫生物防治模...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 punctatus wenshanensis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Dpw CPV)制剂的应用为控制松毛虫危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基于DpwCPV制剂,在云南弥勒市1 000 hm^2松林分别实施了3种松毛虫生物防治模式,经过1 a的综合应用,示范区松毛虫虫口数量相比治理前下降了59.1%。结果表明,基于DpwCPV制剂的3种生物防治模式具有方便、易操作的特点,可在松毛虫生物治理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防治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