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胃含物分析法和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食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明光 冯广朋 +7 位作者 王海华 陈建华 沈晨晨 张燕萍 章海鑫 傅义龙 姚远 徐维康 《湖泊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2-542,共11页
长江禁渔后,鄱阳湖凶猛性鱼类资源恢复明显,探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食物组成对预测鄱阳湖鱼类资源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2年8-11月期间,在鄱阳湖5个采样点(都昌、南矶山、鄱阳、余干和进贤)使用三层流刺网共采集了240尾鲇、... 长江禁渔后,鄱阳湖凶猛性鱼类资源恢复明显,探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食物组成对预测鄱阳湖鱼类资源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22年8-11月期间,在鄱阳湖5个采样点(都昌、南矶山、鄱阳、余干和进贤)使用三层流刺网共采集了240尾鲇、乌鳢、鳜、翘嘴鲌样品,并分别使用胃含物分析法和eDNA宏条形码技术对上述4种凶猛性鱼类的食物组成进行分析。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4种鄱阳湖凶猛性鱼类鲇、乌鳢、鳜和翘嘴鲌的摄食率较高,空胃率低。鱼类在4种凶猛性鱼类的食物组成中占比较高,其次为虾类。鲇、乌鳢、鳜和翘嘴鲌的食物分别由5类10种、4类15种、3类11种和5类12种饵料生物组成,其中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最高的饵料生物分别为鲫、鲫、和鲤;鲫、鲤、泥鳅和日本沼虾均在4种凶猛性鱼类的肠道内容物中出现。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饵料生物种类组成与胃含物分析结果相似,分别在鲇、乌鳢、鳜和翘嘴鲌的肠道内容物中发现了7、5、6和6种饵料生物,其中相对丰度最高的饵料生物分别为鲤、鲤、鲤和鲢。此外,本研究发现新的饵料生物存在,即团头鲂、似鳊、贝氏和黑尾近红鲌,这4种鱼并未在胃含物分析结果中检出。综上,长江禁渔后鄱阳湖的凶猛性鱼类的食物来源充足,食性范围广泛,其中鱼类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其次为虾类。同时,胃含物分析法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探究鱼类的食物组成,是综合分析鱼类食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食性 乌鳢 翘嘴鲌 胃含物分析法 eDNA宏条形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
作者 刘成凤 严云志 +4 位作者 韩胜盼 张家赫 谢平 陈隽 夏午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9-237,共9页
应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水生生物监测以及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022年8月在巢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分析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冗余分... 应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鱼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水生生物监测以及生态保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2022年8月在巢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进行水样采集,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巢湖夏季鱼类群落结构,分析生物多样性,并采用冗余分析(RDA)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到鱼类48种,隶属于7目13科39属,以鲤形目鱼类为主(35种),约占检测鱼类总数的72.92%;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刀鲚(Coilia na-sus)等为优势种;检测到了2种近十年文献报道中传统调查方法没有采集到的物种,分别为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和唇䱻(Hemibarbus labeo)。15个采样点的Shannon-Wiener、Simpson、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710±0.375、0.696±0.140、0.504±0.112,3个湖区鱼类的3种多样性指数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主坐标分析(PCoA)和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检验结果表明,巢湖不同湖区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2)=0.13,P=0.53)。冗余分析(RDA)显示,氨氮、水温和溶解氧对巢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巢湖鱼类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在长江流域禁捕环境下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鱼类资源进行监测和保护,为今后长江流域开展鱼类资源调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宏条形码技术 鱼类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河道斑鳠食性初步分析
3
作者 蒙庆米 杨立 +3 位作者 马兰 姚俊杰 莫显义 陈继位 《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402,共9页
为了探究河道斑鳠的食性,以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为对象,提取其胃含物及水环境样品DNA,选用18S rDNA V4区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扩增,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及摄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在斑鳠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4个门... 为了探究河道斑鳠的食性,以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为对象,提取其胃含物及水环境样品DNA,选用18S rDNA V4区作为分子标记进行扩增,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及摄食选择性。结果显示:在斑鳠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4个门,分别为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绿藻门、硅藻门、纤毛虫门、丝足虫门、链型植物门、Imbricatea、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环节动物门、Haptista。从门水平来看,斑鳠胃含物中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脊索动物门;从属水平来看,脊索动物门的鲃属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轮虫动物门的臂尾轮虫属和节肢动物门的中镖水蚤属。斑鳠对脊索动物门有最高的主动摄食选择性;对丝足虫门、轮虫动物门、硅藻门具有较高的摄食偏好;对纤毛虫门、节肢动物门和绿藻门则表现出随机摄食。试验结果表明,斑鳠是底栖肉食性鱼类,其主要食物来源于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从属的角度来看,主要食物是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鲃属和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中镖水蚤属、沼虾属。节肢动物门是斑鳠易得的食物,而脊索动物门是斑鳠喜好的食物。因此,斑鳠食性选择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即受该水域环境食物易得性和喜好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宏条形码技术 斑鳠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体及胃含物DNA宏条形码技术的斑鳠幼鱼食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蒙庆米 马兰 +3 位作者 陈继位 莫显义 姚俊杰 杨立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8,共10页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 为摸清斑鳠(Mystus guttatus)幼鱼的食性和生物学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了贵州省罗甸县斑鳠保种场河道中的斑鳠幼鱼胃含物及水体的物种特征。结果显示:1)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共鉴定出109种生物,分属于15个门,12大类。从门水平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轮虫动物门、绿藻门、脊索动物门。从属水平看,中镖水蚤属(Sinodiaptomus)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鲃属(Barbus)和Paralamyctes。2)在斑鳠幼鱼生存的河道中,共获得193个物种,分属于18个门。从门水平来看,节肢动物门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绿藻门。从属水平来看,中镖水蚤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其次是衣藻属(Chlamydomonas),占比较高的还有臂尾轮虫属、筒壳虫属(Tintinnidium)和单壳缝藻属(Monoraphidium)。节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绿藻门在斑鳠幼鱼胃含物中和水体中都是相对丰度较高的类群。在水体中,脊索动物门相对丰度较低(第15位),而在胃含物中列第4位。研究揭示了斑鳠幼鱼食性选择受水域环境食物的易得性及其喜好性两方面的影响。从能量收支效益的角度来看,斑鳠幼鱼在摄食过程中遵循以最小的能量投入获取最大收益的原则,利于幼鱼存活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鳠 幼鱼 胃含物 食性 DNA宏条形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森林植物物种鉴定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宁轩铎 杨焕斌 徐欣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4期82-84,共3页
使用DNA条形码技术来识别森林植物物种及其多样性。通过采集样本、提取DNA、PCR扩增、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成功确认了多个森林植物物种,并评估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在森林植物物种识别和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高... 使用DNA条形码技术来识别森林植物物种及其多样性。通过采集样本、提取DNA、PCR扩增、测序和数据分析等步骤,成功确认了多个森林植物物种,并评估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在森林植物物种识别和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高效、准确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森林植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植物分类学实验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6
作者 周亚东 杨过 管毕财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0,125,共6页
植物分类学实验是高校植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植物分类学重要的实践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借助校园植物、标本馆、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场地,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植物分类的基本体系。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植物DN... 植物分类学实验是高校植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植物分类学重要的实践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借助校园植物、标本馆、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场地,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植物分类的基本体系。随着生物技术快速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植物DNA中携带的遗传信息来鉴定植物种类,植物DNA条形码技术逐渐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和植物鉴定手段。因此,在高校的植物分类学实验中引入植物DNA条形码技术,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植物分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科学实验素养。以校园常见裸子植物为例,利用ITS2和rbcL序列对其进行DNA条形码研究,探讨这些类群的亲缘关系,为准确鉴定提供分子证据。同时,提出基于植物DNA条形码技术在高校植物分类学实验中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从形态和分子角度理解常见校园植物的特征和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分类学实验 教学实践 裸子植物 DNA条形码技术 ITS2 RB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在福建省蜱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淑姮 肖方震 +3 位作者 刘维俊 刘菁 韩腾伟 邓艳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福建省蜱类鉴定的可行性。方法蜱标本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COI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和比对,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以... 目的探讨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于福建省蜱类鉴定的可行性。方法蜱标本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COI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和比对,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及种间遗传距离,以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经形态学鉴定,97只蜱隶属于5属12种,遗传距离计算结果显示,种间遗传距离(14.65%~26.79%)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0~7.14%);BLAST同源性比对发现GenBank数据库中尚无越原血蜱(Haemophysalis Yeni)与基刺硬蜱(Ixodes spinicoxalis)的COI基因序列,褐黄血蜱(H.flava)、台岛血蜱(H.formosensis)、豪猪血蜱(H.hystricis)、粒形硬蜱(I.granulatus)、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与血红扇头蜱(R.sanguineus)的形态学鉴定与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一致,但是,龟形花蜱(Amblyomma testudinarium)、台湾革蜱(Dermacentor taiwanensis)、中华硬蜱(I.sinensis)的形态学鉴定与COI基因DNA条形码鉴定结果不一致;系统发育树显示,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均形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种间分支很明显。结论COI基因DNA条形码测定是一种快速准确的蜱类鉴定新兴技术,但现阶段,COI基因DNA条形码技术尚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形态学鉴定而独立进行,两者应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基因 蜱类 DNA条形码技术 分子鉴定 系统发育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玉生 周培 +2 位作者 田虎 万方浩 张桂芬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758,共12页
【目的】粉蚧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检疫性害虫,对果蔬产业以及水果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威胁。通常,口岸截获的粉蚧多为若虫或残体,加之隐存种的存在和较小的近缘种间差异,严重影响了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粉蚧类害虫识别鉴定的准确性和及时... 【目的】粉蚧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检疫性害虫,对果蔬产业以及水果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威胁。通常,口岸截获的粉蚧多为若虫或残体,加之隐存种的存在和较小的近缘种间差异,严重影响了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粉蚧类害虫识别鉴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研究旨在明确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Maskell)的鉴定有效性。【方法】以旅检截获的36头大洋臀纹粉蚧为对象、其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Pl.citri(Risso)为参照,以线粒体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以及核糖体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比对分析,以K-2-P模型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以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利用Species Identifier物种识别软件评价3种基因片段对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效果。【结果】当分别以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分子标记时,截获大洋臀纹粉蚧的碱基序列与NCBI中大洋臀纹粉蚧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9%-100%,而与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COI基因5'端和3'端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98%和96%-98%;且大洋臀纹粉蚧和柑橘臀纹粉蚧分别存在5个和11个稳定的物种特异性识别位点;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截获的大洋臀纹粉蚧均与数据库中的大洋臀纹粉蚧聚为一支。当以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为分子标记时,臀纹粉蚧属各物种间高度保守,无法区分大洋臀纹粉蚧与其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004。此外,物种识别软件评价结果显示,基于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的鉴定结果完全正确,而基于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的鉴定结果却存在45.2%-61.9%的模糊鉴定。【结论】基于COI基因5'端和3'端的DNA条形码技术完全可用于大洋臀纹粉蚧的快速准确鉴定及检测,对有效阻截其入侵和进一步扩散蔓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臀纹粉蚧 柑橘臀纹粉蚧 DNA条形码技术 COI基因 28S r DNA 近缘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79
9
作者 彭居俐 王绪桢 何舜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6-919,共4页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分类学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条形码技术:扩展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检测通量的新方法
10
作者 李林鑫 秦晓红 米立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1-294,共14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几乎参与了机体内所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细胞的基本生命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开发高通量的PPI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目前,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几乎参与了机体内所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在细胞的基本生命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开发高通量的PPI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目前,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发展快速,能在几天内测定超过10亿个模板的DNA序列。由于并行DNA测序技术所特有的敏感性、特异性、高通量和多路复用优势,其已被用作广谱分子计数器,应用于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物组测序等领域。核酸条形码技术通过将寡核苷酸标签与目标蛋白质连接起来,从而标记编码蛋白质。之后,利用高通量的测序方法检测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实现了PPI的高通量检测。这一技术推动了PPI检测方法的飞速发展,提升了单次实验检测的通量,为构建PPI网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详细阐述了核酸条形码在PPI检测方法中的设计、生成和读取;通过分析核酸条形码技术在PPI研究中的应用范例,探讨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评估了数据的可靠性,讨论了基于核酸条形码技术的PPI检测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核酸条形码检测技术 下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市售鱼类及制品的物种真实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梦怡 赵庆珠 +2 位作者 刘博 李想 陈舜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6,61,共9页
目的:运用准确快速的鱼类品种鉴定方法,对上海市售鱼类制品标识符合性进行调查。方法: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以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序列为鉴定靶标,对采集的63种市售鱼类样本进行序列分析... 目的:运用准确快速的鱼类品种鉴定方法,对上海市售鱼类制品标识符合性进行调查。方法:利用DNA条形码技术,以动物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序列为鉴定靶标,对采集的63种市售鱼类样本进行序列分析比对后,分析样品的标注名称与真实物种名的一致性。结果:经序列测定和比对,13份样品的鱼类品种名称与标注名称不一致,占20.63%,此外有19份样品标注名为一类鱼的总称或俗称,占30.16%。结论:目前,我国对鱼类及其制品物种真实性鉴定研究亟待发展,鱼类标注物种名称混乱,分类不清,概念模糊,急需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鱼类及其制品 品种鉴定 COI基因 掺假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我国部分白蛉蛉种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正斌 张仪 +3 位作者 吕山 施文琦 金长发 朱淮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白蛉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研究白蛉亚科3个属9个物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序列,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进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使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8%)远远... 目的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白蛉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研究白蛉亚科3个属9个物种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序列,以Kimura双参数模型进行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使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8%)远远小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11.2%),同种个体聚为高支持度的单一分支。结论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DNA条形码可以将不同蛉种很好的区分开来,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白蛉物种鉴定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COI DNA条形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大型海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兰平 马元元 黄冰心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是近几年以来国际上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1],其技术的发展为后现代生物分类学的研究与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它既可以用来验证已知分类...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一段特殊的、可用于物种鉴定的DNA序列,是近几年以来国际上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1],其技术的发展为后现代生物分类学的研究与完善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它既可以用来验证已知分类群鉴定的准确性,也可以用来发现新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DNA序列 大型海藻 生物分类学 应用 物种鉴定 类群鉴定 后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的赣江下游(南昌段)鱼类多样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春花 王蓉蓉 +3 位作者 王生 郭婷 欧阳珊 吴小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3-1432,I0023-I0030,共18页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无创性生物多样性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研究赣江下游南昌段鱼类多样性,并从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不同水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和不同取样位置(近... 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无创性生物多样性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旨在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研究赣江下游南昌段鱼类多样性,并从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不同水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和不同取样位置(近岸和离岸)比较鱼类环境DNA信息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在赣江下游南昌段检测到鱼类114种,其中83种为历史记录种。不同季节的鱼类环境DNA信息的多样性和组成显示出极显著差异。上层水检测到的鱼类物种数分别显著多于中层水和下层水,且中层水和下层水检测到的鱼类在上层水中绝大多数都被检测到。上层水、中层水和下层水的鱼类环境DNA信息的多样性和组成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近岸检测到鱼类物种数多于离岸的,鱼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但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RDA分析表明,赣江下游鱼类环境DNA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本研究能够为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的赣江鱼类资源的调查提供基线数据,并对后续赣江鱼类资源环境DNA宏条形码监测实施不同目的的采样策略提供依据;可为使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研究流水系统鱼类多样性提供技术参考,为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应用的标准化流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 赣江鱼类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取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5
作者 焦明超 赵大显 +1 位作者 欧阳珊 吴小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6-890,共5页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物种鉴定的新兴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已知物种和发现的新物种。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学标准和更加敏感的分子差别模式,相对于传统生物... DNA条形码(DNA barcoding)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物种鉴定的新兴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鉴定已知物种和发现的新物种。DNA条形码提供了可信息化的分类学标准和更加敏感的分子差别模式,相对于传统生物鉴定的优势在于可以揭示隐存种,鉴定缺少形态数据或形态不易区分的种类,为物种鉴定提供简单有效的工具。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基本原理以及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生物分类学 MTCOI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实验室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晓彦 桂炳东 王小中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标本,替代传统检验标本处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用HP小机服务器和HP存储服务器,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使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全部挂接在医院局域网上运行。条形码选用CODE128码。结果条形码... 目的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标本,替代传统检验标本处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用HP小机服务器和HP存储服务器,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使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全部挂接在医院局域网上运行。条形码选用CODE128码。结果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检测,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分析差错。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计算机信息管理 实验室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琪 闵凡祥 +4 位作者 张抒 高云飞 董学志 王文重 杨帅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2期105-111,共7页
马铃薯易受到多种细菌病害的侵染,特别是检疫性病害和土传性病害,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全面的细菌病害检测势在必行。将检测检疫性细菌病害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在马铃薯4种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检测中,探讨该项技... 马铃薯易受到多种细菌病害的侵染,特别是检疫性病害和土传性病害,对马铃薯种薯进行全面的细菌病害检测势在必行。将检测检疫性细菌病害的DNA条形码技术应用在马铃薯4种细菌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和黑胫病)的检测中,探讨该项技术的应用可行性。采用已知菌株以明确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项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环腐病和疮痂病的结果良好;检测青枯病可以确定到属;检测黑胫病时配合特异性基因,可获得良好的检测结果。该DNA条形码技术是标准性操作规程与测序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高,同时可以在大规模样品的检测工作中缩减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技术 马铃薯 环腐病 青枯病 疮痂病 黑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穗生 陈英 陈小玲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是利用DNA条形码作为标记进行微生物物种鉴定的技术,目前在微生物的研究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局限性和发展,为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DNA 条形码技术 微生物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码技术辅助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流程再造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体玉 曾莉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2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3 967件作为对照组,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4 687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条形码技术辅... 目的探索新形势下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3 967件作为对照组,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使用的高值吻合类耗材4 687件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流程再造管理。结果观察组每日核对耗时数、月底核对结账耗时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条形码技术辅助下的管理流程再造可有效提高手术室高值吻合类耗材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高值吻合类耗材 条形码技术 流程再造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形码技术在图书流通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美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3,共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微机多用户集成系统,还是微机网络系统皆日趋成熟。而无论在何种图书馆计算机管理模式中,条形码总是作为标示一本书唯一性代码而存在的,无疑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无论是微机多用户集成系统,还是微机网络系统皆日趋成熟。而无论在何种图书馆计算机管理模式中,条形码总是作为标示一本书唯一性代码而存在的,无疑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贴好每一本图书的条形码(称图书条码化)是自动化基础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图书的条码化 a.按类别贴条形码。图书条码化工作之艰巨在于藏书量多,且部分图书已借出,要将借出的图书全部催还,整理上架,然后一次性逐本书贴上条形码,这种集中做法显然困难较大。对于大、中型图书馆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可考虑采用按类完成的办法,先将库中的某一类图书进行封架、暂停借出,然后对这类图书贴上条形码,当库中的这类图书全部贴完条形码后,才允许借出。以此类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码技术 图书外借 图书流通 读者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