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稳态工况下开关磁阻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宋健 刘长钊 +1 位作者 王坤 李峥琪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80,355,共13页
综合考虑铁芯磁饱和、转矩波动和构件柔性等因素,以平移位移和角位移作为广义坐标,建立了适用于非稳态工况的开关磁阻电机-行星齿轮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加速、变载荷工况下系统的... 综合考虑铁芯磁饱和、转矩波动和构件柔性等因素,以平移位移和角位移作为广义坐标,建立了适用于非稳态工况的开关磁阻电机-行星齿轮电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加速、变载荷工况下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加速工况下,电驱动系统最易发生共振的转速为3 900 r/min,此时多个激励频率跨越系统固有频率,其中以齿轮啮频激发第15阶固有频率产生的振动能量最大,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行星架的θ_(y)方向上。在载荷突变的瞬间,系统产生了以第5阶固有频率为主的低阶自由振动,振动能量主要集中在内齿圈及齿轮箱体的θ_(x)和θ_(y)方向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动系统 开关磁阻电机 行星齿轮传动 机电耦合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器站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发射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秦叔敏 张光祥 +3 位作者 王晓峰 安春华 刘朋展 李博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1,共3页
针对搭载转管机枪的武器站传动系统在不同射频下产生变形问题,对武器站传动系统进行研究。建立搭载转管机枪的武器站模型,将托架等主要结构简化为刚体,传动系统作为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武器系统的模态和不同射频下传... 针对搭载转管机枪的武器站传动系统在不同射频下产生变形问题,对武器站传动系统进行研究。建立搭载转管机枪的武器站模型,将托架等主要结构简化为刚体,传动系统作为柔性体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计算武器系统的模态和不同射频下传动系统的变形,并分析在不同射频下传动系统变形对射向散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射频下,转管机枪枪管振动变形是影响射向散布的主要因素;在高射频达到4000发/min以上时,传动系统振动变形对射向散布影响逐渐增大,传动系统振动变形在高射频下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站 转管机枪 发射动力学 传动系统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机电系统(设备)耦合动力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9
3
作者 廖道训 熊有伦 杨叔子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4-46,共3页
阐述大型动力设备和电力系统、交通运输设备、机器人、工程机械、航天器和国防关键设备中存在的各种动力学耦合效应,包括机电耦合、流固耦合、热弹耦合和刚弹耦合等。论述耦合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有待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机电系统 耦合动力学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1 位作者 周伟 缪莹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32-1137,共6页
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考虑系统的机电耦合影响。从机电能量转换的角度,根据系统的全局耦合分析和局部耦合分析,建立了该系统全局耦合关系图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局部机电耦合关系图,然后采用... 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时,必须考虑系统的机电耦合影响。从机电能量转换的角度,根据系统的全局耦合分析和局部耦合分析,建立了该系统全局耦合关系图和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局部机电耦合关系图,然后采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精密传动装置子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推导了该子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正确的,这为该系统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耦合作用下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岳东鹏 苗德华 张峻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在分析影响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振动的电机主要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处于机电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电机发电和助推2种不同模式下系统轴系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与发动机模式进行对比得出一些有益... 在分析影响混合动力系统轴系振动的电机主要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对混合动力系统轴系处于机电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电机发电和助推2种不同模式下系统轴系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讨,与发动机模式进行对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并就电磁参数对轴系振动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系统 轴系 动力学 机电耦合 电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礼 刘永康 +3 位作者 郭栋 陆宇 石晓辉 郑维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3-770,共8页
为探究电磁参数和机械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机械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机电磁刚度和电磁阻尼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变步长4~5阶Runge-Kutta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 为探究电磁参数和机械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基于机械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机电磁刚度和电磁阻尼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变步长4~5阶Runge-Kutta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庞加莱映射和幅频特性曲线;分析电磁刚度、激励频率和传动综合误差等参数的变化对机电耦合系统运动状态的影响。系统在不同电磁刚度取值下会导致系统经倍周期分岔转变为周期1运动,而后转变为混沌运动;当电磁刚度由5×10^(5)N·m/rad减小至10^(5)N·m/rad时,系统的最大幅值增大了7%;齿轮啮合误差等机械参数取值变化会使得系统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综合传动误差波动系数由0.05增大至0.2时,系统的最大幅值增大了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机电耦合 电磁刚度 非线性动力学 传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端伟 鲍务均 +2 位作者 肖晓晖 应黎明 吴功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3,177,共6页
建立了三峡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的双闭环调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和升船机各子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并通过刚性子结构法形成了整体动力学模型 ,运用 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 ,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与整体动力学模型耦合 .采用 W... 建立了三峡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升船机的双闭环调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和升船机各子结构的动力学模型 ,并通过刚性子结构法形成了整体动力学模型 ,运用 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 ,将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与整体动力学模型耦合 .采用 Wilson-θ法求解瞬态响应 .对误载水深为 +2 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卷扬全平衡式垂直式船机 机电耦合系统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永丽 易鹏 王晶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76,82,共7页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 为分析电磁参数变化对伺服驱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齿轮系统动力学和电磁学相关理论,建立一种包括电磁刚度的四惯量机电耦合模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其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相平面图和幅频特性曲线,并应用4阶Runge-Kutta法对该解析法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取5次谐波后,增量谐波平衡法可得到精确的解析解。当电磁刚度由105N·m/rad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会由稳定的周期一解经倍周期分叉转变为混沌运动;而当电磁刚度由104N·m/rad增大至105N·m/rad,再增大至106N·m/rad时,系统的最大振动量纲幅值由1.153减小至1.12,说明电磁刚度对系统稳定性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电磁刚度这一参数对系统周期解及运行稳定性影响,为伺服驱动系统扭振控制及往高精度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机电耦合 增量谐波平衡法 电磁刚度 非线性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起竖系统后倒动力学仿真研究
9
作者 韩彦青 李兆犇 +3 位作者 刘江雪 常志国 巩庆涛 孙忠玉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因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存在起飞时火箭撞击起竖系统支撑架的可能,通常在发射前需要对起竖系统后倒一定角度让出火箭漂移空间,而海上发射船随风浪产生的摇荡运动将对起竖系统后倒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海上发射起竖系统... 因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存在起飞时火箭撞击起竖系统支撑架的可能,通常在发射前需要对起竖系统后倒一定角度让出火箭漂移空间,而海上发射船随风浪产生的摇荡运动将对起竖系统后倒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海上发射起竖系统后倒动力仿真模型,以某型号发射船在不同海况等级、不同风浪方向下的非线性六自由度耦合运动为边界条件,研究其对起竖系统后倒过程中油缸出力、起竖架支座铰接力、支撑架典型截面内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风浪方向角度较大海况下整个后倒过程中,两油缸出力波动变化显著,同步性变差,且存在由推力转为拉力的情况;随海况等级、风浪方向角度的增大,起竖架支座铰接力的波动变化随之增大;支撑架典型截面内力在不同海况、风浪方向下围绕其重力值上下波动变化,在风浪方向角度较大时侧向力增大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起竖系统后倒的安全和稳定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动平台 耦合运动 起竖系统后倒 海上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机-行星齿轮集成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长钊 董小琪 +1 位作者 孙承洁 王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3,共9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一体化电机-行星齿轮集成系统构型。该构型取消了电机输出端轴承支撑,电机输出轴直接与太阳轮连接并由其支撑。针对该新构型,建立了电机-行星齿轮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稳定转速和变速过程下系... 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一体化电机-行星齿轮集成系统构型。该构型取消了电机输出端轴承支撑,电机输出轴直接与太阳轮连接并由其支撑。针对该新构型,建立了电机-行星齿轮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稳定转速和变速过程下系统动力学特性,揭示了该集成系统的机电耦合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由于行星齿轮机构的对称性,取消电机输出端轴承支撑并不会明显恶化系统动力学特性,反而在行星齿轮机构对称性遭到破坏时,可以明显改善系统动力学特性,从而验证了所提构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电机-行星齿轮集成系统 机电耦合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冷发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5
11
作者 闫攀运 梁国柱 +2 位作者 吕永志 齐志会 刘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6-2394,共9页
为了分析大跨度柔性车架和起竖托架对车载冷发射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满足快速化和精确化仿真的需要,针对车载冷发射系统典型结构和弹射物理过程,基于笛卡尔坐标方法描述体的运动,以适应发射车约束复杂的特点。采用浮动坐标系方法描述柔... 为了分析大跨度柔性车架和起竖托架对车载冷发射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满足快速化和精确化仿真的需要,针对车载冷发射系统典型结构和弹射物理过程,基于笛卡尔坐标方法描述体的运动,以适应发射车约束复杂的特点。采用浮动坐标系方法描述柔性体的变形,通过模态综合法缩减系统的自由度数,并提出采用赫兹接触模型模拟弹重的释放过程,最终建立了车载冷发射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快速仿真模型。分别基于弹射模拟试验系统和实装系统对仿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和仿真验证,并进行了车载冷发射刚柔耦合动力学响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刚柔耦合仿真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分析车载冷发射弹射过程的动态响应特性,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柔性车架模型比刚性车架模型更合理,而且弹射过程发射管口x向相图的奇异点为稳定焦点,说明车载冷发射系统能够恢复到稳定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车载冷发射 刚柔耦合动力学 变拓扑系统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型装备的机电动力学分析及其系统控制仿真 被引量:7
12
作者 闫军 李强 武建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1,84,共4页
机电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成型装备系统的机械部分与电磁部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用能量的方法建立机电系统耦合的数学模型,研究机电耦合的相互作用规律,可行而有效地解决了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 机电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成型装备系统的机械部分与电磁部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用能量的方法建立机电系统耦合的数学模型,研究机电耦合的相互作用规律,可行而有效地解决了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问题。多自由度的机电动力学系统往往是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的系统,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方便地建立该系统的微分方程组,从而通过控制伺服电机运动参数的方法,达到精确控制整个系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动力学 机电耦合系统 伺服电机 控制系统 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耦联系统指数惯性权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强 武建新 孙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本文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了优化建模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指数惯性权粒子群优化算法,完成其收敛性分析。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本文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了优化建模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指数惯性权粒子群优化算法,完成其收敛性分析。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果,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机电耦合系统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UPS并联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2
14
作者 武建新 李强 张辉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599-4603,共5页
并联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机电系统,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计算方法。文中针对6UPS并联机构,利用MATLAB建立了包括机械机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一体化的动力学模... 并联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机电系统,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计算方法。文中针对6UPS并联机构,利用MATLAB建立了包括机械机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一体化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伺服控制器并对控制参数进行了整定。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建模正确合理;控制器对机构位移和伺服电机转距良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机电耦合系统 动力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驾驶电动汽车的多车-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宇 王嘉伟 +1 位作者 李韶华 任剑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27-2639,共13页
迫于能源和环保问题的压力,电动汽车及智能驾驶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车轮振动剧烈,与桥梁路面动力学相互作用更加突出,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传统汽车,关于电动车轮与公路桥梁接触动力学相互作用及智能驾驶车队的多车-桥... 迫于能源和环保问题的压力,电动汽车及智能驾驶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车轮振动剧烈,与桥梁路面动力学相互作用更加突出,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传统汽车,关于电动车轮与公路桥梁接触动力学相互作用及智能驾驶车队的多车-桥梁耦合作用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考虑车轮和桥面多点接触关系,研究了两个智能驾驶汽车过桥时的车桥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了电机质量、电机激励、轮胎悬架刚度非线性、车距、车速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以及桥面不平顺激励、三重耦合激励对电动汽车平顺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距和车速是影响车-桥系统振动特性的重要因素,在车-桥耦合动态设计中,车距和车速的影响应重点关注;桥面越平坦,电机激励及桥面二次激励对车辆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影响越加显著,当汽车行驶在平坦桥面时两种激励对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影响不容忽视.所建模型有望为智能驾驶电动汽车与桥梁的耦合作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桥耦合系统 电动汽车 机电耦合振动 桥面不平顺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建新 李强 张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9-131,4,共4页
利用伺服电机参数,在建立电路和机械能量方程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通过Park变换,将三相定子参考系的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变换到两相转子参考系。推导了便于实施控制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两相转子参考系的机电耦合动力学... 利用伺服电机参数,在建立电路和机械能量方程的基础上,应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通过Park变换,将三相定子参考系的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变换到两相转子参考系。推导了便于实施控制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两相转子参考系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该机电耦联动力学建模方法不需测量电动机的磁路尺寸,只要测量电动机dq0坐标系绕组电感和永磁体磁链的幅值就可直接列出微分方程,推导简洁高效,便于应用。通过对伺服电机机电耦合动力学的仿真,验证了伺服电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正确;电机的速度和电流控制器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耦合系统 动力学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控制
17
作者 王彬 张建书 +3 位作者 段志峰 岳淇星 刚宽宽 苗阳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75-4190,共16页
考虑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受路面颠簸引起的外界扰动和炮控系统工作时火炮俯仰运动不平衡力矩影响,基于第二类Lagrange方法建立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两轴耦合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针对炮控系统的实际受力和运动状态,建立方位向和高低向驱动... 考虑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受路面颠簸引起的外界扰动和炮控系统工作时火炮俯仰运动不平衡力矩影响,基于第二类Lagrange方法建立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两轴耦合2自由度动力学模型。针对炮控系统的实际受力和运动状态,建立方位向和高低向驱动系统含有永磁同步电机以及传动机构分别含有齿轮减速箱与滚柱丝杠的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为快速抑制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内外扰动对目标稳定跟踪的影响,基于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律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具有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的行进间坦克稳定跟踪控制器。根据行进间坦克炮控系统对目标的稳定跟踪过程计算炮控系统稳定精度和到位时间,并在不同工况下与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稳定精度高,验证了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克炮控系统 动力学建模 机电耦合 自抗扰控制 滑模控制 稳定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发射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段浩 胡宗武 +1 位作者 杨石 黎佑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82-1085,1090,共5页
基于弹性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以膨胀橡胶曲面的收缩释能过程为代表的系统弹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逆解法解决了系统的弹性面 -水流体耦合的动力学求解问题 .利用某特种橡胶材料模量试验数据以及已知的有关参数值 ,通过动... 基于弹性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以膨胀橡胶曲面的收缩释能过程为代表的系统弹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采用逆解法解决了系统的弹性面 -水流体耦合的动力学求解问题 .利用某特种橡胶材料模量试验数据以及已知的有关参数值 ,通过动力学模型的仿真得出以载体出管速度为代表的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估计 .同时探讨了参数的变化对系统主要性能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弹性发射性能优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发射系统 动力学特性 仿真分析 弹性动力学模型 弹性面-水流体耦合 水下发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板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丽波 许立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974-1977,共4页
以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为基础,采用林滋泰德—庞加莱法对微板机电耦合动力学响应进行摄动,求出满足精度要求的动力学响应解。在算例分析中,以静电微泵泵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分析方法得到的动力学... 以弹性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为基础,采用林滋泰德—庞加莱法对微板机电耦合动力学响应进行摄动,求出满足精度要求的动力学响应解。在算例分析中,以静电微泵泵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这种非线性分析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响应在精度上更加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增加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设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微板 机电耦合 非线性动力学 林滋泰德-庞加莱法 动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齿轮机电耦合动力学及其电参数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正明 刘佳伟 +1 位作者 谭加林 郑胜予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78-85,175,共9页
针对机电系统动力学响应与电参数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将时变啮合刚度及太阳轮处时变轴承刚度表示为转角的函数,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转速工况的电机-齿轮机电耦合模型。使用dq轴坐标变换法推导了机械系统动态特性与电机定子电流的作用... 针对机电系统动力学响应与电参数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问题,将时变啮合刚度及太阳轮处时变轴承刚度表示为转角的函数,建立了适用于不同转速工况的电机-齿轮机电耦合模型。使用dq轴坐标变换法推导了机械系统动态特性与电机定子电流的作用关系。基于精细的机电耦合模型,计算得出了振动响应及电机定子电流响应的频率特性,揭示了啮合频率与轴承频率在定子电流中的映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定子电流频率会受到机械部分频率调制作用从而产生相应边频,该边频成分可用于判断机械系统运行情况;啮合频率及其倍频直接与电流频率发生调制体现在电流频谱中,轴承频率先与啮合频率卷积再与电流频率发生调制才体现在电流频谱上;在不同转速下工况下,齿轮以及轴承特征频率偏移也能体现在电流频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齿轮系统 机电耦合 动力学特性 定子电流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