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磨损的磨粒检测技术进展
1
作者 陈通 汪久根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74,共23页
机器零部件的磨损是机器失效故障的主要原因,由磨损引发机械故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有必要开展机械设备的磨损检测.磨粒检测技术通过磨粒的形状与图像分析,可以认知磨损的机理与磨损过程,实现视情维修,并且实现对机械零部件剩余寿命的预... 机器零部件的磨损是机器失效故障的主要原因,由磨损引发机械故障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有必要开展机械设备的磨损检测.磨粒检测技术通过磨粒的形状与图像分析,可以认知磨损的机理与磨损过程,实现视情维修,并且实现对机械零部件剩余寿命的预测.本文中拟从磨粒的检测原理与方法、统计分析、几何分析、图像分割、图像识别与处理、在线铁谱技术与磨粒智能分析,对机械磨损的磨粒检测技术进展进行评述.铁谱仪的原理有直读式铁谱仪、分析式铁谱仪、旋转式铁谱仪和在线铁谱仪.基于磨粒的检测原理有铁谱技术、基于霍尔效应的磨粒检测、激光网检测、微流控检测技术、径向磁感应的磨粒检测、静电检测磨粒的方法、超声波反射检测磨粒的方法和并行共振激励检测等.本文中介绍了铁谱技术的统计分析、几何形态分析、分形分析、图像分割研究、基于图像的铁谱分析、在线铁谱分析和铁谱的人工智能分析进展;另一方面,提出了机械磨损的磨粒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机器视觉,自动分析磨粒的大小、边缘形状和表面纹理,得到磨粒的特征参数,用群理论分析磨粒的统计参数,减少对试验分析人员经验的依赖,实现更快、更准确的磨粒特征分析.基于分形几何理论表征磨粒的几何形态,得到磨粒的尺度不变量.逆分形分析技术是从小尺度到大尺度,可以对磨粒的几何形态提供新的表征信息.采用三维磨粒的全信息检测技术,可以提取磨粒的三维几何特征.针对磨粒几何形态的分形计算,引入粗糙集理论,来提高磨粒图像分割的精度与速度.新的磨粒产生速率是衡量磨损变化趋势的有效参数,可以预测机械零件的剩余寿命.2种或者多种检测原理的融合与集成,可以提高监测磨损的准确性,为机器的磨损故障预测提供更高的可信性.此外,集成不同研究者各自开发的磨粒智能检测分析方法,研制机器磨损故障监测的软件包,实现基于磨粒信息的机械磨损的故障诊断与机械零件剩余磨损寿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损 检测原理 形态分析 图像分析 智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液原子光谱多维时间序列模型的机械磨损状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超 张培林 +2 位作者 任国全 李兵 杨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02-290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润滑油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对机械磨损状态进行监测的新方法。对磨合期润滑油原子光谱数据建立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并视为标准模型,将新数据通过此模型后得到残差并选择残差方差阵元素作为新数据所属磨损状态的特征。然后,利用... 提出了一种利用润滑油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对机械磨损状态进行监测的新方法。对磨合期润滑油原子光谱数据建立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并视为标准模型,将新数据通过此模型后得到残差并选择残差方差阵元素作为新数据所属磨损状态的特征。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提取前三个主成分构成对应磨损状态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欧式距离度量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达到了对机械磨损状态识别的目的。利用上述方法,通过对某型履带车辆发动机台架实验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对发动机磨损状态进行了有效识别,从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将多维时间序列模型引入油液光谱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光谱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机械磨损状态监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损状态监测 油液光谱分析 多维时间序列模型 主成分分析 欧式距离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 被引量:3
3
作者 喻步贤 刘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2,共3页
船舶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磨损故障,给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带来困扰,针对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存在的诊断准确率低、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时间复杂度高等缺陷,设计了一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方法。... 船舶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磨损故障,给船舶柴油机的工作稳定性带来困扰,针对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存在的诊断准确率低、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时间复杂度高等缺陷,设计了一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分析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的原理,并提取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特征,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确定每一个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特征的权值,并根据RBF神经网络确定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模式识别模型,最后进行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验证性测试,分析本文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效果。本文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率超过了90%,不仅远远高于对比方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率,而且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机械磨损 层次分析法 特征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声发射关联维特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海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单晶金刚石磨粒的机械磨损是其磨粒加工过程中磨损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单颗单晶金刚石磨粒划擦Ta12W,跟踪检测了磨粒划擦过程中磨损体积、磨损率和磨损形貌等机械磨损的变化特征,并监测分析了其机械磨损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和时域信号... 单晶金刚石磨粒的机械磨损是其磨粒加工过程中磨损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单颗单晶金刚石磨粒划擦Ta12W,跟踪检测了磨粒划擦过程中磨损体积、磨损率和磨损形貌等机械磨损的变化特征,并监测分析了其机械磨损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和时域信号特征。利用G-P算法对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声发射信号进行相空间重构,利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了相空间的时间延迟,计算出相空间的双对数图,从而得到金刚石磨粒不同磨损阶段的关联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单晶金刚石磨粒划擦Ta12W的机械磨损声发射信号具有混沌变化特性,随着嵌入维数的增加,其关联维数的变化趋于平稳,关联维数变化幅值与其磨损率基本呈正效应关系。通过基于G-P算法计算分析磨粒划擦过程中声发射关联维特征,进一步揭示单晶金刚石磨粒机械磨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磨粒 划擦 机械磨损 声发射 关联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准确度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波 王晓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X期70-72,共3页
为了提高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准确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对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精度的因素,然... 为了提高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准确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对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引起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精度的因素,然后收集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的历史数据,并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并引入自适应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不足进行改进,最后采用仿真实验对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进神经网络提高了悬链式船舶链条机械磨损寿命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比其他模型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链式船舶 链条机械磨损 寿命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磨损检测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正国 钟宏民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1,共4页
传统机械磨损检测技术方法无法对机械磨损变化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导致机械磨损检测精度低,机械磨损检测时间长,为了解决当前机械磨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改善机械磨损检测结果,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磨损检测技术,首先分析当前机... 传统机械磨损检测技术方法无法对机械磨损变化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导致机械磨损检测精度低,机械磨损检测时间长,为了解决当前机械磨损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改善机械磨损检测结果,设计了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磨损检测技术,首先分析当前机械磨损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到引起机械磨损检测效果差的原因,然后采用激光传感器采集机械磨损检测数据,并提取机械磨损检测特征,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机械磨损检测模型,并与传统机械磨损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磨损检测技术方法降低机械磨损检测误差,提高了机械磨损检测精度,减少了机械磨损检测时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感器 机械磨损 检测技术 检测特征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机械磨损过程的功能检测模型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希胜 Chri.,AH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34-37,共4页
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分析中,通常对由机械磨损引起的故障模式采用功能检测策略加以预防,而制定此类问题的功能检测策略时需确定下列参数:①潜在故障状态(用磨损量表示),检测时如果发现产品磨损量达到或超过该状态,... 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分析中,通常对由机械磨损引起的故障模式采用功能检测策略加以预防,而制定此类问题的功能检测策略时需确定下列参数:①潜在故障状态(用磨损量表示),检测时如果发现产品磨损量达到或超过该状态,应当予以更换;②检测的间隔期,分首次检测间隔期与重复间隔期。借助于维修延迟时间的概念并假设磨损过程服从Wiener过程,建立基于风险、可用度与费用的功能检测模型,用于确定上述检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检测 预防性维修策略 延迟时间 机械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兴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X期103-105,共3页
柴油机机械磨损直接影响船舶工作的可靠性,为了获得高正确率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结果,设计了局部均值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对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信号进行局部均值分解,提取的船舶柴... 柴油机机械磨损直接影响船舶工作的可靠性,为了获得高正确率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结果,设计了局部均值分解和机器学习算法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对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信号进行局部均值分解,提取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特征,然后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对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进行分类和识别,最后进行了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的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正确率超过95%,而且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的误诊率相当低,完全能够满足当前船舶柴油机机械磨损故障诊断的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机械磨损 故障诊断 特征向量 局部均值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磨损表面修复工艺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长圣 《南方农机》 2017年第8期67-67,共1页
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设备修复技术在修复关键零部件、代替进口配件、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扩大维修范围、节约能源和材料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修理技术能直接对许多完全失效或局部失效的零部件进行修复强化,以达到重新修复其使用... 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设备修复技术在修复关键零部件、代替进口配件、提高设备维修质量、扩大维修范围、节约能源和材料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修理技术能直接对许多完全失效或局部失效的零部件进行修复强化,以达到重新修复其使用价值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文章从机械磨损后表面的修复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损 修复工艺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M开发出能清除纳米级机械磨损的方法
10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机械磨损 纳米级 IBM 开发 扫描探针技术 计算机芯片 清除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M开发出能清除纳米级机械磨损的方法
11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机械磨损 纳米级 IBM 开发 扫描探针技术 计算机芯片 清除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机械故障原因分析与处理
12
作者 王建博 《南方农机》 2025年第5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方法】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探讨了数控机床的机械故障类型,如机床运转不平稳、轴承噪声过大和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等常见机械故障,以及驱动系... 【目的】探讨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方法】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描述性研究法探讨了数控机床的机械故障类型,如机床运转不平稳、轴承噪声过大和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等常见机械故障,以及驱动系统、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故障等非常见机械故障。针对具体的故障类型进行故障分析,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和性质,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维修策略。【结果】1)机械磨损、设计缺陷和操作不当是主要的故障原因。2)通过状态监测和信号检测技术,可以精准定位故障位置,分析故障性质和严重程度,确定故障的根本原因。【结论】预防性维护和合理的维修策略是确保机床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故障档案和优化维护流程,不仅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还能确保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研究能够为未来的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机械故障 机械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液光谱数据诊断综合传动装置异常磨损定位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峰 张倩倩 +3 位作者 季文龙 贾然 张鹏 郑长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8-1404,共7页
磨损是影响综合传动装置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相关研究中常用的聚类、主成分分析、加权融合等油液光谱数据分析方法,缺乏对特定元素浓度指标异常磨损情况下随时间增长的考虑。为分析综合传动装置不同零部件的磨损状... 磨损是影响综合传动装置工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相关研究中常用的聚类、主成分分析、加权融合等油液光谱数据分析方法,缺乏对特定元素浓度指标异常磨损情况下随时间增长的考虑。为分析综合传动装置不同零部件的磨损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油液光谱数据的零部件异常磨损定位分析方法。针对综合传动装置异常磨损过程中部分元素在特定阶段会出现快速增长的情况,提出基于时间窗相关距离的聚类方法,分离表征不同零部件磨损状态的元素;提出磨损元素的磨损趋势分级方法,以高磨损趋势元素为聚类中心,使聚类结果具备可解释性;通过分级系数确定零部件磨损元素权重,融合各零部件磨损元素,获取不同零部件磨损状态表征;通过异常磨损界限值识别异常磨损,实现零部件异常磨损定位。以综合传动装置润滑油液光谱数据为例,检测判断该装置异常磨损的零部件及时间段。检测结果表明:Fe、Cu、Pb三种元素的磨损趋势分级系数最高,携带大量磨损信息,能够有效表征装置的磨损状态;基于时间窗相关距离的有中心聚类方法,成功将油液光谱数据分为Fe、Cu、Pb三类,可用于有效表征整体、摩擦片、齿轮组的磨损状态;基于分级系数的加权融合方法可以有效对该装置的异常磨损部位和时间周期进行检测和判断,为后续的故障预防和维护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损 油液光谱数据 磨损趋势分级 异常磨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滑动电接触CuCrZr合金轨道表面磨损机制及电接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丽 王兴 +4 位作者 刘梓屹 袁仔豪 林永强 梁伟晗 姚萍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电磁轨道发射具有典型超高速滑动电接触特性(出口速度大于等于2000 m/s),电磁轨道表面会发生磨损。为研究轨道表面磨损状态与接触电阻之间关系,通过开展电磁轨道发射试验,研究发射后的CuCrZr轨道表面沉积层的形成与磨损机制,揭示枢轨间... 电磁轨道发射具有典型超高速滑动电接触特性(出口速度大于等于2000 m/s),电磁轨道表面会发生磨损。为研究轨道表面磨损状态与接触电阻之间关系,通过开展电磁轨道发射试验,研究发射后的CuCrZr轨道表面沉积层的形成与磨损机制,揭示枢轨间静态接触电阻的演变规律,总结沉积层的形成与接触电阻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沿着发射方向,轨道表面沉积层覆盖面积逐渐增大,沉积层的形成机制由摩擦材料转移变为电枢表面熔化飞溅,表面磨损特征由机械磨损向电气磨损转变;由于轨道不同位置沉积层形成原因不同,导致表面粗糙度分布不一致,枢轨间静态接触电阻随接触沉积层形貌特征改变呈现上升、下降及波动3个变化阶段;并且枢轨间静态接触电阻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对电磁轨道发射装备的研究及发射动力学研究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 接触电阻 沉积层 磨损机制 机械磨损 电气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媛媛 张松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145,共4页
为有效诊断舰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设计新型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系统。此系统传感模块通过电感式传感器采集柴油机机械表面油液磨粒的静电信号后,由油液分析芯片启动基于MACNN的微磨损故障类型识别模型,使用多层卷积神经... 为有效诊断舰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设计新型船用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系统。此系统传感模块通过电感式传感器采集柴油机机械表面油液磨粒的静电信号后,由油液分析芯片启动基于MACNN的微磨损故障类型识别模型,使用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全面提取静电信号的多维波动特征图后,以重组的方式将多维特征图转换为一维向量,通过序列注意力机制,学习重组后油液磨粒静电信号一维向量的序列特征,识别特征所属微磨损故障类型,完成柴油机机械微磨损故障诊断。若机械磨损严重或表面存在污秽,便会驱动图像分析模块,进行图像采集配合诊断。经测试,此系统对多种微磨损故障类型的诊断结果无错分情况,诊断结果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机械磨损 故障诊断 电感式传感器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装备构件机械磨损和腐蚀损耗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加.,АЕ 沈默 《世界煤炭技术》 1992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井筒装备 构件 机械磨损 腐蚀 损耗
原文传递
机械摩擦磨损质量分析及控制措施
17
作者 王雪方 《湖北农机化》 2020年第11期156-15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显著提高,在科技方面也有了巨大的飞跃.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最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显著提高,在科技方面也有了巨大的飞跃.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在各行各业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磨损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巨大的摩擦力会使内部产生磨损,因此本文根据在工作中磨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为以后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磨损 质量分析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电接触磨损量最小的最佳载荷实验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郛凤仪 娄晓妹 +3 位作者 李本君 陈忠华 李雷 石立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84,共4页
为了揭示滑动电接触载流摩擦磨损特性,寻找最优的运行条件,以弓网系统受流为研究对象,对法向载荷如何影响受电弓滑板和接触导线之间载流磨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电流条件下,磨损量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递增;载流条件下则... 为了揭示滑动电接触载流摩擦磨损特性,寻找最优的运行条件,以弓网系统受流为研究对象,对法向载荷如何影响受电弓滑板和接触导线之间载流磨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电流条件下,磨损量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递增;载流条件下则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磨损特性: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磨损量呈现出先减小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且下降率大于上升率,同时定义了磨损量最小时的法向载荷值为最佳法向载荷,发现最佳法向载荷值随着速度的增大相应增大.当法向载荷大于此值时,主要磨损为机械磨损,法向载荷小于此值时,主要磨损为电气磨损.该研究结果对最优载荷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电接触 弓网系统 最佳载荷 载流 摩擦磨损 实验 机械磨损 电气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油杆管磨损问题的探讨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爱军 李士瑞 +3 位作者 徐英娜 胡长悦 竭继忠 赵贵金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3期59-61,共3页
根据对吉林油区部分油田的统计结果 ,对形成杆管磨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主要有机械磨损和腐蚀磨损。对于这类问题的出现 ,需要首先判别是机械磨损还是腐蚀磨损 ,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文章着重阐述两大磨损... 根据对吉林油区部分油田的统计结果 ,对形成杆管磨损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主要有机械磨损和腐蚀磨损。对于这类问题的出现 ,需要首先判别是机械磨损还是腐蚀磨损 ,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文章着重阐述两大磨损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在部分油田予以实施 ,有效地延长了抽油井的检泵周期 ,达到了预防杆管磨损的最佳效果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抽油杆 磨损 机械磨损 腐蚀磨损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丛红梅 袭建人 +3 位作者 李木森 戴振国 齐广慧 杨晓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107,11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对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 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为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在高温下(500℃以上)C/C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影响 C/C 复合材料... 综述了国内外对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 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为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在高温下(500℃以上)C/C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机械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氧化是磨损的根本原因;影响 C/C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因素,如复合材料的热解炭结构、密度、石墨化度、防氧化涂层等,也有实际操作条件的因素如刹车环境、刹车过程中的刹车速度、刹车能量等。提出对不同工艺制备的C/C 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机械磨损 氧化磨损 热解炭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