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平视域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的功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健元 刘彧美 王欢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9-27,共9页
2015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本文在围绕起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新政出台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政带来的一... 2015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本文在围绕起点、过程、结果三个维度对新政出台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公平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新政带来的一定程度上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推动补充养老保险发展、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直接功效,并且进一步对职业年金的建立倒逼企业年金的发展,企业年金的发展倒逼基本养老保险公平发展的潜在功效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过渡性结构,随着政府财政支付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能力的提高,这一结构最终应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底线公平养老保险体系的目标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政 功效 底线公平 过渡性结构 目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观福利效应——基于DID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刘子兰 龚庆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共15页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通过提升公职人员的主观社会地位感知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对“新人”“过渡期外中人”、低收入群体和中东部地区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建议协同推进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主观幸福感 双重差分模型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池方案”还是“小池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探 被引量:7
3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6,共7页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合理差距。采用"大池方案"或"小池方案"对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合理差距。采用"大池方案"或"小池方案"对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经测算发现:在小池方案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差距主要取决于其未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差异;而大池方案能够缩小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差距,具有一定的收入再分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账户降低缴费率对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洋 张霁雯 穆怀中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2-73,共12页
围绕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结合供给侧改革降费率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后统筹账户的财政支出水平和降费率后财政支出的变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定量分析发现,并轨后统筹账户的财政支出呈... 围绕养老保险体系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宗旨,结合供给侧改革降费率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机关事业单位并轨后统筹账户的财政支出水平和降费率后财政支出的变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数理模型定量分析发现,并轨后统筹账户的财政支出呈平稳缓慢地增长,延迟退休对降低财政支出的作用十分显著。缴费率降低到16%以后,统筹账户养老金财政支出增加,统筹账户降费率的财政负担弹性约为-2.07。敏感性分析发现研究结论稳健性较好,指标参数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延迟退休政策、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经济增长速度和非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人数占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缴费率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终身替代率测算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雪 薛惠元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6,共9页
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测算机关事业单位"新人"退休后养老金的终身替代率,并对其敏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下"新人"的终身平均养老金替代率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充足性,且替代率的性别差异... 通过构建精算模型,测算机关事业单位"新人"退休后养老金的终身替代率,并对其敏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下"新人"的终身平均养老金替代率具有较强的弹性和充足性,且替代率的性别差异明显;养老金替代率与缴费年限、社平工资增长率、基金投资收益率和基本养老金调整系数正相关,与缴费工资基数负相关。基本养老金能够缩小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具有较强的再分配功能;职业年金能够大幅度提高终身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具有较强的缴费激励效应。提出建议: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灵活提高个人缴费基数;谨慎投资运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与职业年金基金;设置适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终身替代率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梅 姚露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37-43,共7页
论文采用精算方法,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职工、其他制度模式下的参保群体、不... 论文采用精算方法,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职工、其他制度模式下的参保群体、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取决于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动态组合,新制度既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而且再分配效应会随缴费年限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代内再分配效应 代际再分配效应 工资增长率 利率 缴费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秦建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并存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失公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社会保障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并存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失公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社会保障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制约因素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51
8
作者 卢驰文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0,共4页
随着城镇企业职工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国家要求各省、市进行试点,并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但目前仍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非同... 随着城镇企业职工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国家要求各省、市进行试点,并出台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但目前仍存在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非同步推进导致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患不均的情绪,对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确定没有设置过渡期,没有明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体制等制约因素。为此,必须继续参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模式推进改革,允许以档案工资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划清财政部门与社会保险部门在管理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测算和合理分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财政增加的压力,建立有别于企业年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职业年金 社保中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现实意义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17
9
作者 姜玉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1,共6页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转轨,最终确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财政养老退休金制度。这一转轨在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转轨,最终确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财政养老退休金制度。这一转轨在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流动;有利于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政治和社会对养老保险的新要求。然而,这一次变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制度重构和调整,为此,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需慎重对待以下风险:制度转轨要避免陷入新的隐性双轨制;要妥善解决财务可持续问题;要慎重对待职业年金发展中的风险;要高度重视尚存在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调整退休年龄、建立精算制度、提高统筹层次等配套制度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制度转轨 制度可持续性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双轨制时代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文太林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2-97,共6页
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开启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起点和新局面。制度统一只是第一步,在政策的落实和改革的深化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难题:由于编制内外的差别、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差距以及职工与居民养老保险的差异造成养... 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开启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新起点和新局面。制度统一只是第一步,在政策的落实和改革的深化方面还面临一系列难题:由于编制内外的差别、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差距以及职工与居民养老保险的差异造成养老保险的不公;转制成本对政府和事业单位形成财政压力;职业年金存在筹资风险、投资运营和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改革应强化公平理念,多方筹资化解转制成本,完善职业年金制度,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编制管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公平 职业年金 财政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线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3
11
作者 高和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131,2,共5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取向就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继续沿用业已过时的理论,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理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取向就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继续沿用业已过时的理论,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理论,移植该理论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走入这些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业已形成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深化对公平的认识,抛弃那种无差别的、普遍高福利的公平,选择一种体现差异性、注重基础普惠的底线公平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扎根于中国社会特质、养老保险制度本性、可持续的理论取向,这是理性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的逻辑必然与内在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底线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改革对财政体系的影响:以机关和事业单位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云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养老保险体系对财政政策的代际平衡状况有重要影响,如果在2008年开始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改革,我国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状况会得到改善,代际不平衡百分比会下降9.4个百分点;而如果在2010年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体系对财政政策的代际平衡状况有重要影响,如果在2008年开始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改革,我国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状况会得到改善,代际不平衡百分比会下降9.4个百分点;而如果在2010年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并且将男性的退休年龄推迟至64岁,女性统一推迟到58岁,财政政策基本就能实现代际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核算 代际平衡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财政压力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卢驰文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102,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渐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并轨过程中,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对地区财政乃至全国财政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如果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照老办法留在财政供养的旧体系内,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渐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并轨过程中,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对地区财政乃至全国财政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如果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照老办法留在财政供养的旧体系内,而把其社保中人和社保新人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这种改革虽能得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拥护,但对全国财政造成的压力比较大。打破"老人老办法"的传统做法,把机关事业单位全部职工并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实行"老人老待遇"标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是化解转轨财政压力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财政压力 隐性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效果评估——以比例原则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复卫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37,共13页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其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并强制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然而,本次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以及改革措施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均处于模糊状态。作为利益衡量工具的比例原则,天生与改革的效果...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将其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并强制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然而,本次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以及改革措施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均处于模糊状态。作为利益衡量工具的比例原则,天生与改革的效果评估关联,可为本次改革的"所得"与"所失"提供一种衡量方法,以防改革背离社会保险的根本理念,危及改革的确定性和安定性。本次改革进行效果评估时,难以通过比例原则的审查,表现为实现特定政策目的的立法缺位、缺乏补偿转制成本的方案设计和年金制度利益衡量机制的缺失。为通过比例原则评估,需要在观念和制度上进行调适。适当性方面,构建改革目的的整体化思路;必要性方面,确立财政补助的标准与程序事项;均衡性方面,重视年金制度利益均衡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效果评估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龚秀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75-86,共12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先后进行了试点改革,方案设计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各地改革方案都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在明确改革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措施和方案。我国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先后进行了试点改革,方案设计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各地改革方案都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在明确改革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措施和方案。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能以降低退休职工待遇水平减轻财政压力为目标,而应以建立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目标。《试点方案》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显著地降低了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待遇水平,必然遭遇改革的阻力。完善《试点方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职业年金计划并明确待遇水平。对于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建立待遇确定型的职业年金,而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则应建立缴费确定型的职业年金。同时,应完善相关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程、发展与制度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盈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6-45,共10页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制度经历了"统—分—统"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双轨制"。近年来,"双轨制"饱受质疑,机关事业单位赡养率高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促成了20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革后...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制度经历了"统—分—统"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双轨制"。近年来,"双轨制"饱受质疑,机关事业单位赡养率高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促成了20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革后仍潜藏问题,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面临支付风险和长寿风险,财政负担地区差异大,职业年金面临可持续性风险和便携性风险。通过对上述风险的逐一论述,文章从公平性、便携性、可持续性和基金管理效率等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记账管理 制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性化选择 被引量:8
17
作者 董黎明 《技术经济》 2007年第3期121-123,共3页
伴随着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过去城镇内部养老保险“二元化”特征导致现阶段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和改革存在诸多的分歧,试图在过去改革试点和城... 伴随着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过去城镇内部养老保险“二元化”特征导致现阶段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和改革存在诸多的分歧,试图在过去改革试点和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以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力图最小化转制成本,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和框架问题做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主权养老基金:另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之“蹊径” 被引量:10
18
作者 唐俊 《社会保障研究》 2010年第3期34-41,共8页
近期,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却又是难中之难,阻碍重重。南非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向主权养老基金的成功转型的实践及其成熟经验,可以为中国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即建立一只完全积累的、中央集中管理的、缴费确定... 近期,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却又是难中之难,阻碍重重。南非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向主权养老基金的成功转型的实践及其成熟经验,可以为中国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即建立一只完全积累的、中央集中管理的、缴费确定型的主权养老基金,来取代当前的"国家保险"型公务员养老金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权养老基金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隽 徐再波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基金统筹层次;设计公平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制创新——基于“转型名义账户制”思路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黎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文章对比分析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混业监管模式更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同时加强混业监管,将更有...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文章对比分析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混业监管模式更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同时加强混业监管,将更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创新机制 “转型名义账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