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梅 姚露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37-43,共7页
论文采用精算方法,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职工、其他制度模式下的参保群体、不... 论文采用精算方法,选择终身净转移额和内部收益率两大指标,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定量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镇职工、其他制度模式下的参保群体、不同地区、代与代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主要取决于工资增长率和利率的动态组合,新制度既可以发挥正向的代内再分配效应和代际再分配效应,也可能会引起代内不公平和代际不公平,而且再分配效应会随缴费年限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代内再分配效应 代际再分配效应 工资增长率 利率 缴费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池方案”还是“小池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新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呙玉红 彭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6,共7页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合理差距。采用"大池方案"或"小池方案"对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缩小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合理差距。采用"大池方案"或"小池方案"对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有较大影响。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经测算发现:在小池方案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差距主要取决于其未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差异;而大池方案能够缩小两类群体的基础养老金差距,具有一定的收入再分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收入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现实意义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17
3
作者 姜玉贞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41,共6页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转轨,最终确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财政养老退休金制度。这一转轨在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转轨,最终确立起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实行的财政养老退休金制度。这一转轨在建立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养老保险制度上迈出了一大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流动;有利于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更好地适应了新常态下经济、政治和社会对养老保险的新要求。然而,这一次变革是一场全方位的制度重构和调整,为此,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需慎重对待以下风险:制度转轨要避免陷入新的隐性双轨制;要妥善解决财务可持续问题;要慎重对待职业年金发展中的风险;要高度重视尚存在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调整退休年龄、建立精算制度、提高统筹层次等配套制度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制度转轨 制度可持续性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秦建国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并存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失公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社会保障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 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并存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失公允,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不利于人才的自由流动,不利于机关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不利于社会保障整体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财政压力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卢驰文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102,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渐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并轨过程中,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对地区财政乃至全国财政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如果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照老办法留在财政供养的旧体系内,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渐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在并轨过程中,部分隐性债务显性化对地区财政乃至全国财政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如果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全部按照老办法留在财政供养的旧体系内,而把其社保中人和社保新人全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这种改革虽能得到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拥护,但对全国财政造成的压力比较大。打破"老人老办法"的传统做法,把机关事业单位全部职工并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实行"老人老待遇"标准,建立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是化解转轨财政压力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财政压力 隐性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线公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3
6
作者 高和荣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7-131,2,共5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取向就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继续沿用业已过时的理论,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理论,...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受到某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因而价值取向就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否则很容易继续沿用业已过时的理论,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理论,移植该理论所包含的价值取向,走入这些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业已形成的"死胡同"。这就需要深化对公平的认识,抛弃那种无差别的、普遍高福利的公平,选择一种体现差异性、注重基础普惠的底线公平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扎根于中国社会特质、养老保险制度本性、可持续的理论取向,这是理性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的逻辑必然与内在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底线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龚秀全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75-86,共12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先后进行了试点改革,方案设计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各地改革方案都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在明确改革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措施和方案。我国事...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一些地方先后进行了试点改革,方案设计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各地改革方案都存在诸多问题。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应在明确改革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措施和方案。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不能以降低退休职工待遇水平减轻财政压力为目标,而应以建立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目标。《试点方案》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但显著地降低了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待遇水平,必然遭遇改革的阻力。完善《试点方案》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职业年金计划并明确待遇水平。对于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应建立待遇确定型的职业年金,而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则应建立缴费确定型的职业年金。同时,应完善相关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人性化选择 被引量:8
8
作者 董黎明 《技术经济》 2007年第3期121-123,共3页
伴随着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过去城镇内部养老保险“二元化”特征导致现阶段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和改革存在诸多的分歧,试图在过去改革试点和城... 伴随着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过去城镇内部养老保险“二元化”特征导致现阶段对机关事业单位试点和改革存在诸多的分歧,试图在过去改革试点和城镇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基础上,以最终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力图最小化转制成本,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原则和框架问题做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人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隽 徐再波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52-57,共6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结合江苏省连云港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基金统筹层次;设计公平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建立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完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制定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伟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183-185,共3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文试图在对现行制度分析的基础上 。
关键词 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哲 《黑龙江粮油科技》 2000年第3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保障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分析研究
12
作者 张小琴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8-39,共2页
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主要是国有企业和大型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体系,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现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艳 胡宏伟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8期110-113,共4页
从"双轨制"走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文章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认为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问题流是养老金双轨制引发的社会不... 从"双轨制"走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文章基于多源流分析框架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认为在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程中,问题流是养老金双轨制引发的社会不公,包括二者是否实行统一养老金制度和待遇差距两个层面。政策流是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金加职业年金方案、"一个统一,五个同步"的实施策略,政治流是权威决策者形成的"全面深化改革"共识。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中央政府换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政策之窗打开,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出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流分析框架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探索
14
作者 陈拂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5-48,共4页
建国以来,由国家财政统包统支,没有储蓄积累的干部养老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造成财政负担日益沉重,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能力日益减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是我国... 建国以来,由国家财政统包统支,没有储蓄积累的干部养老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造成财政负担日益沉重,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能力日益减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条件,是我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改革课题之一。 一、养老筹金应多元化 改革现行的干部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改变养老保险金由国家筹集的单一的筹金渠道,使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养老保险基金,是我国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为了推进改革,我们借助控制论的“黑、白箱”理论,从我国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 制度改革 离退休人员 养老基金 养老保险 积累型 自我意识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主观福利效应——基于DID的实证研究
15
作者 刘子兰 龚庆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共15页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 基于2012—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评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对公职人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改革显著提升了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在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通过提升公职人员的主观社会地位感知来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对“新人”“过渡期外中人”、低收入群体和中东部地区公职人员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效应更为显著。建议协同推进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公职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改革 主观幸福感 双重差分模型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对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晓飞 臧旭恒 姚健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6-126,共21页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本文理论分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参保家庭储蓄率及消费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和2017年构成的短期面板数据,利用准实验方法(DID和PSMDID)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度并轨改革通过改变家庭养老金收入预期和提高家庭未来养老风险,显著提升了机关事业单位参保家庭的储蓄率,降低了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但改革的储蓄与消费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时滞性。在消费类型方面,改革主要减少了参保家庭的食品及在外就餐、衣着和教育文化娱乐类消费。异质性分析方面,此改革对低财富、女性户主、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户主年龄为40岁~50岁和西部省份等家庭的影响更大。替换改革年份、替换实验组和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安慰剂检验,以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数据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上述结论。鉴于此,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应使实施的政策更加公开透明,做好改革的事前预测及事后评估。同时,在深化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逐步弱化个人账户作用,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制度并轨 家庭储蓄率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程、发展与制度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盈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6-45,共10页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制度经历了"统—分—统"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双轨制"。近年来,"双轨制"饱受质疑,机关事业单位赡养率高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促成了20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革后... 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金制度经历了"统—分—统"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双轨制"。近年来,"双轨制"饱受质疑,机关事业单位赡养率高企也加重了财政负担,促成了20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改革后仍潜藏问题,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面临支付风险和长寿风险,财政负担地区差异大,职业年金面临可持续性风险和便携性风险。通过对上述风险的逐一论述,文章从公平性、便携性、可持续性和基金管理效率等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职业年金 记账管理 制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机制创新——基于“转型名义账户制”思路的制度设计 被引量:6
18
作者 董黎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文章对比分析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混业监管模式更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同时加强混业监管,将更有... 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逐步融合,交叉业务、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的局限性日渐突出,文章对比分析了混业监管与分业监管,提出混业监管模式更适应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的需要。同时加强混业监管,将更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 创新机制 “转型名义账户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完善 被引量:22
19
作者 高和荣 张爱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158,共8页
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老人、中人及新人等三种情况界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平稳进行... 2008年国务院通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老人、中人及新人等三种情况界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平稳进行。但是,现行的《试点方案》只改革公益类事业单位人员,而没有改革行政类事业单位人员及机关公务员,使得在覆盖对象上有失公平。同时,《试点方案》的缴费水平设置不合理,在职业年金没有普遍建立起来的情形下必将导致养老金替代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对现行的《试点方案》加以优化,将该制度覆盖到所有事业单位人员乃至公务员,实行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原则,统一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及计发办法,将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划分为"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两个部分,通过对该制度的检验并对缴费比例与计发办法的修正,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员 养老保险制度 基础养老 职业年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公平价值取向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和荣 韩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7,共8页
近年来,全国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被孤立地进行试点改革,这加剧了行政类事业单位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与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的不公平,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同一事业单位内部之间... 近年来,全国各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被孤立地进行试点改革,这加剧了行政类事业单位与公益类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造成了事业单位员工与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养老金收入的不公平,不同的事业单位之间以及同一事业单位内部之间的不公平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结果却引发非国有单位人员、自主就业人员对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彻底的不满。这与坚持以公平为核心价值取向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严重脱节。因此,在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应该坚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私人企业以及农民、自由职业者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的相对公平性,合理确定包括事业单位员工在内的各个群体的养老金待遇差距,确保公平价值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养老保险制度 公平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