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本土教育政策理论:目标、价值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学飞 茶世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9,共7页
构建植根于中国政策实践的本土政策概念和理论,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土政策理论特别是政策过程理论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学科自立和跻身国际领域,对改进教育政策运行系统、提高教育政策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构建植根于中国政策实践的本土政策概念和理论,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土政策理论特别是政策过程理论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学科自立和跻身国际领域,对改进教育政策运行系统、提高教育政策质量产生积极影响。要建立和发展本土教育政策理论,应当妥善处理外来理论借鉴与本土经验挖掘的关系,立足中国真实的教育政策现象,扎实开展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抓好深入了解政策现象、准确把握现有理论及培育理论思维能力三个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教育政策理论 中国经验 理论导向的经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教育”: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拓展——评《村落中的本土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巴战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27-29,共3页
教育人类学者涂元玲博士的新作——《村落中的本土教育》有两个主要的学术贡献:其一是拓展了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主题;其二是推进了汉人社会之教育的民族志研究。
关键词 本土教育 教育民族志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实学认识论与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
3
作者 苏启敏 曾翠霞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57-65,共9页
中国传统实学提出了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的原初思路,这种思路深受其认识论影响。中国传统实学认识论"合内外"的知识旨趣、指向"行动"的知识性格成为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原则。中国传统实学认识论"经世致用/明体... 中国传统实学提出了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的原初思路,这种思路深受其认识论影响。中国传统实学认识论"合内外"的知识旨趣、指向"行动"的知识性格成为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原则。中国传统实学认识论"经世致用/明体适用"取向孕育出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的基本内容,求"实"被视为知识建构的主题,从而使教育学知识表现出工具主义、紧密联系民生日用、不脱离科学等特征。中国传统实学知识论注重对知识进行"确证",在本土教育学知识建构过程中,实证和考据的"确证"方法为知识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实学 认识论 本土教育 知识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怀瑾的教育理念对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启发 被引量:1
4
作者 赖和平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2,121,共7页
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重要前提和途径之一是回归基于中华文化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自觉自信地运用这些理念解释、讨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南怀瑾终身从事中华文化经典的研习和教育工作,并一直自觉地运用基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理念讨论教... 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的重要前提和途径之一是回归基于中华文化的教育理念,并且能够自觉自信地运用这些理念解释、讨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南怀瑾终身从事中华文化经典的研习和教育工作,并一直自觉地运用基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理念讨论教育与人性、教育与人的成长关系、与教育紧密相关的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以及课程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根源等教育学基本问题。南先生的尝试,充分体现了他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理念并以现代表达方式自觉自信地运用这些理念直接讨论、解释中国本土教育甚至人类教育问题的鲜明特点。这对我们构建中国本土教育学颇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教育理念 中国本土教育 南怀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信念: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化之前提性动因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姗姗 于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4-191,共8页
在教育日渐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不仅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命脉,更是几代教育研究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尴尬的失语地位、打破跟随他人进行研究的被动局面。... 在教育日渐全球化与国际化的今天,教育理论本土化不仅是中国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命脉,更是几代教育研究者所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的教育学在国际教育研究中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摆脱尴尬的失语地位、打破跟随他人进行研究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这固然与教育学自身根基的薄弱不无关系,但如何打破教育学发展的种种?格,解决教育理论发展的现实困境,把本土化提升为教育理论本土化的一种信念希望能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 信念 教育理论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被引量:51
6
作者 顾明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7,共5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影响到文化的国际化和教育的国际化。文化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文化教育的全球一体化,它不同于经济的全球化。文化教育也必然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主要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全球化带来了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影响到文化的国际化和教育的国际化。文化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文化教育的全球一体化,它不同于经济的全球化。文化教育也必然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主要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融合,同时也带来了冲突和焦虑。冲突表现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和谐,不能相融合;焦虑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浸透,本土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甚至丧失的危险的忧虑。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自我创新,把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内化为我国教育传统,实现教育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教育国际化 教育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本土化何以可能——基于近40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武纪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8,共7页
教育学本土化虽然已经达成明确的价值共识,但在认识上依然存在争议。造成争议的根本症结在于对教育学"一"和"多"、"中"与"西"关系认识上的套解。辩证看待教育学"一"和"多"... 教育学本土化虽然已经达成明确的价值共识,但在认识上依然存在争议。造成争议的根本症结在于对教育学"一"和"多"、"中"与"西"关系认识上的套解。辩证看待教育学"一"和"多"间的关系,超越教育学的中西之分,是实现教育学本土化的逻辑前提之所在,也是教育学本土化破题的关键。下移研究重心,保持视域开放,重视实验研究和保持必要的反思意识是推动教育学本土化的现实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土 前提 实践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演进的话语谱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戴军 戴淑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笔者以《教育研究》杂志从创刊至今30余年的文本资料作为考证对象,通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挖掘和梳理教育中国化、教育全球化以及后现代理论对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影响的话语谱系和演进路径。"教育本土化"的实现... 笔者以《教育研究》杂志从创刊至今30余年的文本资料作为考证对象,通过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挖掘和梳理教育中国化、教育全球化以及后现代理论对我国"教育本土化"研究影响的话语谱系和演进路径。"教育本土化"的实现,应该是在引进异域理论的前提下,寻求博弈性平衡和共融性发展的结果,进而逐步建立教育理论研究"本土"与全球的中庸平衡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本土 教育中国化 教育全球化 后现代理论 话语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本土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被引量:32
9
作者 詹泽慧 李彦刚 高瑞翔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我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育人需求,是对本土化STEAM教育在文化意义层面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首先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创新三方面阐述了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然后结... 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我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育人需求,是对本土化STEAM教育在文化意义层面的进一步发展。该文首先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创新三方面阐述了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然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从分学科的文化融入、文理科内部跨学科的文化融入、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的文化融入逐步深入地分析了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思路,再介绍了相关课程与广域课程两种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模式,最后就其中典型的广域课程模式的开发设计路径提出了金字塔模型及其应用的实例和相关保障措施,以期明晰STEAM教育本土化的方向,奠定文化本位的跨学科学习的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本位 跨学科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STEAM教育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的原则及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需要基于本土立场的内涵理蕴,从价值导向、实践背景、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四个维度进行原则的制定和路径的抉择。要以教育实践问题的消解为研究旨归,正确审视传统文化和外来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研究方法及其方法... 本土立场教育学建构,需要基于本土立场的内涵理蕴,从价值导向、实践背景、研究范式和研究主体四个维度进行原则的制定和路径的抉择。要以教育实践问题的消解为研究旨归,正确审视传统文化和外来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并就研究者自身展开能动的元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立场教育 建构 原则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全球化时代本土音乐教育的困惑 被引量:4
11
作者 朱玉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6,182,共5页
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本土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往往被忽视。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时如何摆脱西方音乐先入为主的影响,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研究和进行本土音乐教育,一直困扰着人们,本土音乐教育中人们对... 由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本土音乐教育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往往被忽视。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时如何摆脱西方音乐先入为主的影响,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研究和进行本土音乐教育,一直困扰着人们,本土音乐教育中人们对音乐价值判断、主体性建构以及理解方面的困惑亟待解开,并寻求本土音乐立足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音乐教育 跨文化 解困与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视角下的旅游职业教育形势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银玲 张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47-48,51,共3页
当前的旅游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日益深化,这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变奏下,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 当前的旅游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国际化和本土化趋势日益深化,这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国际化和本土化双重变奏下,职业院校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彰显特色,开展现代教学,加强旅游职业教育中的文化和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本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 被引量:52
13
作者 郑金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1,共11页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它们既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传统思想的蜕变、外来教育思想的融合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功能等有着不解之缘。探讨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历...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是教育理论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它们既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传统思想的蜕变、外来教育思想的融合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功能等有着不解之缘。探讨教育现代化的特征、历史进程、发展动力,分析教育本土化的途径、实施过程,考察教育现代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我们对教育理论中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省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本土 现代化进程 本土化” 现代化理论 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教育思想 社会学中国化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与何为:中小学教育研究的价值追问与实践路向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伟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
中小学校的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乃至本土教育理论创生的重要“沃野”,应主要聚焦课堂与学生,把握“原生态、生活史、大数据、小微研究”四个关键词,引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围绕教育研究的推进... 中小学校的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乃至本土教育理论创生的重要“沃野”,应主要聚焦课堂与学生,把握“原生态、生活史、大数据、小微研究”四个关键词,引导教师进行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围绕教育研究的推进策略与制度保障打出“组合拳”,通过进行教学和教研融合的集体备课、建设高水平的学科研究团队、提供立体多元的成果发表和学术交流平台、强化教师理论学习等多种途径,为立足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友好环境和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研究 本土教育理论 小微研究 原生态课堂 学科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莺莲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13,共3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课程是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工具,促进教育国际化教学变革与教...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课程是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工具,促进教育国际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教育国际化的起点与终点要落在教育本土化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教育本土 教学变革 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奠宙:中国特色数学教育“四个自信”的伟大彰显者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乃庆 陈朝东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张奠宙先生是我国当代数学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引领着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立足本土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立足本土进行数学教育改革与实践,从国际学术会议的参与者到组织者,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道路;立足... 张奠宙先生是我国当代数学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引领着中国数学教育发展立足本土并逐步走向国际舞台,充分彰显了“四个自信”。立足本土进行数学教育改革与实践,从国际学术会议的参与者到组织者,切实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道路;立足本土实践总结提炼数学教育理念,编写兼具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数学教育教材,积极构建中国本土的数学教育理论;凝聚数学教育学术力量,持续十五年举办全国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形成合力培养数学教育硕博士生,集中力量为我国培养数学教育人才;积极推动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实践,立足实际编写数学文化读物、举办数学文化活动,大力推动中外数学文化传播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奠宙 数学教育引领者 “四个自信” 本土教学教育理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本土化的多重涵义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胜军 王琰春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教育本土 教育国际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涵义 信息化时代 世界范围 发展趋势 教育事业 客观事实 教育 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流变与时代审思:本土化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贾佳 王建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共10页
“现代化”历史坐标轴上的“本土化”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历史流变深嵌于近代中国社会及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并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晚清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本土化从中西文化论... “现代化”历史坐标轴上的“本土化”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历史流变深嵌于近代中国社会及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并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晚清与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本土化从中西文化论争中而来,裹挟在“教育中国化”的时代潮流中,更加强调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地位;建国初期高等教育本土化在“苏化”式微的时代背景中凸显出来,以“中国实际”为根本立足点,在封闭式的自主探索中呈现出强政治性与实践性;改革开放之后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探索在平衡本土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以及计划与市场等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开始走向“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之路,在多维现代化中展现出显著的自主与自信。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及其发展诉求重审高等教育本土化议题,需要以基于本土的“创新”发展为方法论,着力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与当前“人才自主培养”的国家需求高度契合,助力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创造性建构;二是要借以传统文化的时代复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前者“向外”体现了高等教育本土化立足实际的外部功用,后者“向内”诠释了高等教育本土化自我改造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高等教育本土 高等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本土化:向中国古老哲学寻找智慧——兼论庄子的教育之道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40,共5页
 中国教育在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本土化。要向以先秦时期为代表的古老哲学寻找原创性的源头。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庄子的教育是生命教育。庄子倡导顺应学生自然本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反对对学生的压抑,反对向学生...  中国教育在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本土化。要向以先秦时期为代表的古老哲学寻找原创性的源头。庄子哲学是生命哲学,庄子的教育是生命教育。庄子倡导顺应学生自然本性,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反对对学生的压抑,反对向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庄子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对于我们解决好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具有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全球化 教育本土 庄子 生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探索 被引量:26
20
作者 葛晓英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9-71,共3页
加强本土文化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幼儿的民族气质与世界胸怀,幼儿园应遵循全面性、兴趣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建构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既要... 加强本土文化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幼儿的民族气质与世界胸怀,幼儿园应遵循全面性、兴趣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建构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既要有包括语言、工艺、表演艺术、游艺、民俗等内容在内的显性课程体系,又要有支持本土文化教育的隐性环境支持,同时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以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品质等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教育 幼儿教育 园本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