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2篇文章
< 1 2 2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土所”与“国际所”审计质量对比研究——基于行业专长效应的新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闫焕民 赵豪东 +1 位作者 田铭儿 张雪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共10页
基于行业专长效应的新视角,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本土所”与“国际所”的审计质量差异。研究表明:与“国际所”的非行业审计专家相比,“本土所”的行业审计专家能够利用自身行业专长优势,发挥出更强的专业胜任... 基于行业专长效应的新视角,以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本土所”与“国际所”的审计质量差异。研究表明:与“国际所”的非行业审计专家相比,“本土所”的行业审计专家能够利用自身行业专长优势,发挥出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即存在行业专长效应;进一步地,我国推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改革之后,这一行业专长效应增强,即“本土所”行业审计专家更能保障审计质量。拓展分析发现,“本土所”行业审计专家主要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提升审计质量;当两位审计师来自总所或相同分所时,更有助于行业专长效应的发挥。研究结论有助于矫正资本市场参与者针对“‘国际所’必然优于‘本土所’”的惯性误解,也可以为加强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独立性 事务所转制 审计质量 本土所 国际所 审计师行业专长 行业专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师事务所加盟大所成立分所的三维对比分析——以山西省分所与本土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瑞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本文以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为轴心,基于2011-2015年相关数据,从数量、业务规模、行业竞争力三个维度辐射比较与未加盟大所山西本土所的显著优势,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性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分所规模化扩张的政策建议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 山西分所 本土所 三维度对比分析 政府监管 治理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育的政策研究:国际动向与本土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小勇 张雅慧 +1 位作者 李艺凡 刘晓红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
科学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师资不足、资源分散、协同不畅等发展性问题。该文基于战略计划要素理论建构了“动因、目标、重点、行动、保障”五维分析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 科学教育,有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面临着师资不足、资源分散、协同不畅等发展性问题。该文基于战略计划要素理论建构了“动因、目标、重点、行动、保障”五维分析框架,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发达国家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的26份政策文本,得出结论:实施科学教育的战略动因涉及教育系统的内外部因素,其目标以创造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发展、加强教师能力和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通过优先关注社会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未来人才培养及教育体系完善等方向,采取优化师资力量、加强科教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强化协同育人等行动,在安全管理、财政资金、监督评估、师资队伍和政策体系五方面提供保障。结合国际动向研判和中国本土发展需求,研究从提效能、增动能、激潜能视角提出了加强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科学教育多元合作机制的策略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教育 政策文本 国际动向 本土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基于本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林 黄懿翀 陈云涛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9,共15页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成为我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拓展产业边界,助...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成为我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拓展产业边界,助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基于2012—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可有效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本土技术创新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本土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三个子维度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均显著,且呈现数字劳动资料>数字劳动者>数字劳动对象的特征;在三大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均显著,且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其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为更好地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应着力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建立科技创新高地,促进本土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差异化施策,构建数字新质生产力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本土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生涯教育课程本土化、校本化改革与实践
5
作者 杨岩 卢宏业 董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138-142,共5页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 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从注重技能培养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的本土化与校本化是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生涯教育理论缺少本土化、内容缺少校本化等问题,探讨本土化、校本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路径,通过融入本土文化、对接地方产业、结合学校特色等方式,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生涯教育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本土 校本化 生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民意调查:源流、方法与本土探索
6
作者 张昆 刘晓敏 《现代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2,共11页
跨国民意调查兴起于20世纪中叶,历经几十余年发展,凭借技术和方法的持续改进与创新逐步走向成熟。它不仅帮助各国政府和公众精准把握国际舆论动态,也为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文从发展历程与方法反思两个维度对跨国民意调... 跨国民意调查兴起于20世纪中叶,历经几十余年发展,凭借技术和方法的持续改进与创新逐步走向成熟。它不仅帮助各国政府和公众精准把握国际舆论动态,也为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本文从发展历程与方法反思两个维度对跨国民意调查进行述评,着重分析了该领域在西方文化预设、可比性、反应偏差、透明度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跨国民意调查中国本土化探索的实践特点与未来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机构及团队开展跨国民意调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调查 寰球民意 数据基础设施 本土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基于文化谦逊的本土实践与实证检验
7
作者 吴帆 严艺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4,共13页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 文化谦逊根植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并始终贯穿于本土社会关系的建构逻辑。尽管西方率先开发文化谦逊量表(CHS)并应用于社会工作领域,但是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检验显示,社会工作者在老年服务中的文化谦逊水平高于西方常模,其深层逻辑高度契合中国传统伦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文化谦逊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质量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凸显中华传统文化对专业实践的当代价值。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长期依赖西方理论框架解释本土经验,缺乏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创新,亟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双向互构,提炼中国的本土经验与实践智慧,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知识生产转型,彰显社会工作领域的理论自信与实践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谦逊 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 知识生产 本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元代湖湘诗的本土化
8
作者 张艳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诗歌的本土化,最重要的是诗人的本土化,其次是本土诗人的本土书写。湖湘本土诗人队伍在元代形成,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们,咏歌乡邦山川,礼敬乡国先贤,深爱家乡风物。本土诗人写作的湖湘本土诗,一改前此湖湘诗的面貌,不再是外来者的异乡审... 诗歌的本土化,最重要的是诗人的本土化,其次是本土诗人的本土书写。湖湘本土诗人队伍在元代形成,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们,咏歌乡邦山川,礼敬乡国先贤,深爱家乡风物。本土诗人写作的湖湘本土诗,一改前此湖湘诗的面貌,不再是外来者的异乡审视,脱去了贬谪者的失意愤激。他们以当地人的眼光、思维与表达习惯抒写湖湘,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学和人文精神。既是对唐宋湖湘书写的转型,也对明清湖湘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是湖湘地域文学史上独具价值又长期被忽视的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湖湘诗 本土 诗人队伍 湖湘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与国际的对话:在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9
作者 孟天广 《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27,16,56,57,共10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下,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社会科学,正在面临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和知识体系重构的时代契机。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知识生产中,如何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张力中生成具有自主性与对话性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学学...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下,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社会科学,正在面临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和知识体系重构的时代契机。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知识生产中,如何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张力中生成具有自主性与对话性的知识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关键议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加快推进与国家治理体系的深化改革,政治学作为一门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性社会科学,正承载着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学术使命和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唯有立足中国问题意识、构建中国自主范式、积极参与全球学术对话,中国政治学方能实现从“知识消费”走向“自主生产”再到“知识传播”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本土 自主知识体系 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科幻电影的本土化视觉构建研究
10
作者 奉涛 张裕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与电影工业的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的崛起是必然结果。如何能在构建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时既能展现其幻想的奇观性又能让人产生共鸣,提高真实可信度,创作高质量的科幻电影视觉设计是关键要素。《流浪地球》基于视觉的外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与电影工业的发展,国产科幻电影的崛起是必然结果。如何能在构建一个不存在的世界时既能展现其幻想的奇观性又能让人产生共鸣,提高真实可信度,创作高质量的科幻电影视觉设计是关键要素。《流浪地球》基于视觉的外在呈现、视觉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视觉与民族精神文化的关系三个层面对影片进行本土化视觉构建,采用了以传统文化元素与重工业元素软硬结合为外貌呈现基础,利用对现实生活的提取、再造与折射,以民族性的情感精神为根本内核的创作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硬科幻视觉表达,是硬科幻电影在视觉上做到本土化的最好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视觉构建 本土 科幻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条竞合判断的本土化革新——《法条竞合之判断:技术与路径选择》评介
11
作者 陈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6,共5页
法条竞合判断在刑法罪数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承载着罪数判断的理论使命,又形塑着司法实践的裁判基准。当单一行为触犯多个法条时,如何穿透规范文本的表象冲突,实现罪刑关系的精准适配,既关乎刑法规范的内在理论自洽,又直接牵涉司法... 法条竞合判断在刑法罪数论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既承载着罪数判断的理论使命,又形塑着司法实践的裁判基准。当单一行为触犯多个法条时,如何穿透规范文本的表象冲突,实现罪刑关系的精准适配,既关乎刑法规范的内在理论自洽,又直接牵涉司法实践中罪刑均衡原则的实现。然而传统理论在法条竞合的类型划分、处断原则以及本土化调适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理论供给不足与实践需求脱节的现象。在竞合论与罪数论的理论体系下,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分别构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法条竞合判断规则,但我国学者在引介域外理论时,未能充分观照本土法治的差异性,机械的理论移植不仅引发概念体系的结构性冲突,更在司法实践中引发了处断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付恒教授的新作《法条竞合之判断:技术与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一书以破解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境为目标,建构了法条竞合理论研究的“本土化”革新路径,适时解决了这个难题,展现出理论回应实践的学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均衡 理论使命 刑法罪数论 本土化调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本土裔批评的世界性图景——基于维兹诺“恶作剧者”话语与批评的后现代重构
12
作者 陈靓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5,共8页
作为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杰拉德·维兹诺以其前沿的理念,将“恶作剧者”这一传统本土裔文化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拓展和革新。这不仅是传统的本土裔文化因子在多元文化中的内涵重塑,更是美国本... 作为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杰拉德·维兹诺以其前沿的理念,将“恶作剧者”这一传统本土裔文化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进行了拓展和革新。这不仅是传统的本土裔文化因子在多元文化中的内涵重塑,更是美国本土裔文学批评理论中“世界主义”在更宏大的文化层面的理论脉络拓展。维兹诺在其创作和批评实践中,有效将两者做了结合,以“恶作剧者”桀骜不驯的挑衅姿态活跃在形形色色的边界与禁忌之地。在创作和批评中,维兹诺以丰富多变的话语风格和极具解构性的理论重塑有效构建了本土裔文学和文化主体性。从性质上来看,维兹诺的恶作剧者策略与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这个动态场域中,以本土裔的认识论与西方的文学批评形式相结合,实现了一种有效的、跨文化的对话性策略。他在“恶作剧者”文化形象的基础上提出的“恶作剧者话语”“恶作剧者阐释学”等理念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当代美国本土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拉德·维兹诺 恶作剧者 世界主义 美国本土裔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本土化的“学习支持”中层新理论:基于“问题-经验-工具”的三重涵义分析
13
作者 张艳丽 杨颉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3,共6页
发展高等教育学的中层新理论是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层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情境性的分析框架,包括问题情境、事实经验与技术工具三重涵义。作为从高等教育学衍生出的本体性理论,“学习支持”具备成为本土化中层... 发展高等教育学的中层新理论是建构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层理论可以被视为一种情境性的分析框架,包括问题情境、事实经验与技术工具三重涵义。作为从高等教育学衍生出的本体性理论,“学习支持”具备成为本土化中层理论的可能。研究者从当前中国融合式学习环境面临的问题情境出发,分析并抽象数字媒介工具作用下高等教育的实践积累,建构并阐释了基于“问题-经验-工具”三维度的本土化“学习支持”理论,有助于提升理论对高等教育实践的解释力,完善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支持 中层理论 三重涵义 本土 学术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改编到仿编:《文章轨范》域外传播与日本本土化接受进程考察
14
作者 蒋旅佳 廖家燕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1,共8页
改编和仿编是《文章轨范》域外传播与日本本土化接受的双途径。改编维度之一是以东龟年增注《文章轨范评林》和海保元备补注《补注文章轨范校本》为代表的增评增注系列。前者继承徂徕学派的评注风格,采用简易评点,寻求选文原意;后者仿... 改编和仿编是《文章轨范》域外传播与日本本土化接受的双途径。改编维度之一是以东龟年增注《文章轨范评林》和海保元备补注《补注文章轨范校本》为代表的增评增注系列。前者继承徂徕学派的评注风格,采用简易评点,寻求选文原意;后者仿李善注,追溯典故出处,阐明义理。改编维度之二是以渡贯勇《文章轨范钞本》和儿岛献吉郎《正续文章轨范钞本》为代表的删选本,删减谢选篇目和评注话语是为了适应汉学式微、汉文课程压缩而作出的妥协,体现出弘扬汉学的改编策略。仿编本以石川鸿斋《日本文章轨范》和三岛毅《初学文章轨范》为代表,前者全选日本文人作品编成日本版《文章轨范》;后者专为初学者编选,仿编方式趋于专门化,功能定位更为精确。从改编到仿编,各种《文章轨范》和刻版,鲜明地呈现了汉籍与汉学在日本传播接受的历史进程和本土化改编面向,在日本汉学史上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章轨范》 改编与仿编 日本汉学 本土 传播与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本土管理研究更具切题性?——情境基础观的构建机理与实施策略
15
作者 苏敬勤 何新月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2,共12页
针对本土管理研究过度依赖西方管理理论和范式导致切题性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以往一元情境立场的西方管理理论范式,深入分析了兼顾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理论范式——情境基础观。情境基础观以多元论为情境立场,以切题性为根基,广纳异质... 针对本土管理研究过度依赖西方管理理论和范式导致切题性缺失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以往一元情境立场的西方管理理论范式,深入分析了兼顾复杂性与动态性的理论范式——情境基础观。情境基础观以多元论为情境立场,以切题性为根基,广纳异质性动态情境,并兼容不同研究范式,是管理研究探索复杂动态实践的新视角。基于情境基础观,本文搭建了“环境—认知—行为—绩效”分析框架,提炼出从分解、简化、延伸到深化的情境实施策略,以期为本土管理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有效的情境化基础范式,也为构建兼具独特性与普适性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体系而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管理研究 情境基础观 切题性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边缘”格局下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国际化张力:一个历史比较分析
16
作者 沈文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共20页
在全球社会科学研究的版图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长期以来被认为处于中心位置,其他国家则处于半边缘或边缘的位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着力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强烈的本土化诉求,形成了本土化-国际化的... 在全球社会科学研究的版图中,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长期以来被认为处于中心位置,其他国家则处于半边缘或边缘的位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着力追求国际化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强烈的本土化诉求,形成了本土化-国际化的二重张力。本文认为,这种张力与焦虑源于我国在现代全球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体系中较长时期处于边缘地位并寻求突破。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来看,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张力并不局限于中国,印度、土耳其等非中心国家也存在强烈的本土化需求。从历史维度来看,本土化的诉求自从20世纪初西方社会科学开始广泛而系统地传入非西方世界时即存在,而以英文学术发表为标志的“输出的国际化”则起源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欧洲大陆,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波及东亚和拉美等各个地区。当前,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崛起,传统的学术中心边缘格局正在受到挑战。随着中国的学术研究日益从边缘走向中心,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正处于从“输入的国际化”到“输出的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必须从“取经”“效仿”的阶段迈向“自觉”的阶段,兼顾好在中文发表与英文发表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国际化 本土 多语性 社会科学 “中心-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本土化发展的力作——《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书评
17
作者 陆正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3-F0004,共2页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作为缓解这一冲突、促进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激励约束相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与业界备受关注。董责险自20世纪30...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作为缓解这一冲突、促进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激励约束相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与业界备受关注。董责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推出以来,已成为欧美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作为一种“舶来品”,董责险在我国市场的适应性及其治理作用仍需深入系统的学术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现代企业制度 大萧条时期 风险管理手段 本土化发展 两权分离 董责险 公司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鲜食葡萄优良本土酿酒酵母的筛选和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海霞 王晓蕾 张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该研究通过发酵力比较、产乙醇能力及耐受性试验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鲜食葡萄表皮及自然发酵醪液中筛选优良本土酿酒酵母,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筛选菌株制备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 该研究通过发酵力比较、产乙醇能力及耐受性试验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鲜食葡萄表皮及自然发酵醪液中筛选优良本土酿酒酵母,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及气质联用(GC-MS)法分析筛选菌株制备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筛选出2株发酵速度快、高产乙醇以及能耐受乙醇体积分数18%、葡萄糖400 g/L、SO_(2) 350 mg/L、pH 2.0的本土酵母菌株Y7和Y28,二者均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商业酿酒酵母XR相比,菌株Y7和Y28发酵酒样的酒精度、总酸、总SO_(2)、游离SO_(2)和p H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Y7发酵酒样的挥发酸含量最高(0.36 g/L)。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样中共检出48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主要是酯类和醇类。CA结果显示,与商业酵母XR相比,菌株Y7和Y28发酵酒样香气特征存在差异。菌株Y7和Y28具有一定的酿造产区特色葡萄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筛选 发酵特性 耐受性 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奈·吉奥加玛戏剧中的本土美学映照与共同体精神探寻 被引量:1
19
作者 司高丽 郭英剑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哈奈·吉奥加玛的戏剧作品不仅是美国印第安戏剧的里程碑,更是本土美学的鲜明体现。本土美学作为印第安共同体文化身份的核心表达,其探讨与实践对于共同体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吉奥加玛的剧作揭示了印第安群体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 哈奈·吉奥加玛的戏剧作品不仅是美国印第安戏剧的里程碑,更是本土美学的鲜明体现。本土美学作为印第安共同体文化身份的核心表达,其探讨与实践对于共同体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吉奥加玛的剧作揭示了印第安群体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亦展现了本土美学特征如何与印第安共同体的社会结构、历史经验和精神信仰相互作用,进而塑造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通过其代表作《印第安人之躯》《雾号》和《49》,吉奥加玛分别展现了印第安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结、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反思,以及艺术和宗教仪式在社区治愈与团结中的力量。这些戏剧作品中体现的本土美学挑战了西方美学观念,为原住民社群通过戏剧实现文化保存、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印第安共同体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奈·吉奥加玛 印第安戏剧 本土美学 印第安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的筛选
20
作者 孙鲁星 刘豆豆 +3 位作者 杨涵钰 庞红勋 刘延琳 姜娇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0,共7页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 脯氨酸是葡萄汁中含量最为丰富的α-氨基酸之一,但难以被酵母利用。为筛选出高脯氨酸利用能力的本土酿酒酵母,本研究对靛红衍生化比色法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脯氨酸的最佳检测条件;在以脯氨酸为唯一氮源的模拟葡萄汁中检测了17个酿酒酵母菌株对脯氨酸的利用特性,于含有不同水平酵母可同化氮(YAN)和脯氨酸的模拟汁中检测菌株发酵后的脯氨酸残留量,计算脯氨酸利用率。结果表明,在100 mg·L^(-1) YAN+350 mg·L^(-1)脯氨酸和250 mg·L^(-1) YAN+200 mg·L^(-1)脯氨酸的条件下,与450 mg·L^(-1) YAN相比,酿酒酵母的平均发酵速率减缓了22.98%和12.15%,其中本土酿酒酵母LFP525的脯氨酸利用率达69.42%与62.31%,高出EC1118商业酿酒酵母5.42个百分点与11.29个百分点,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脯氨酸 酒精发酵 酵母可同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