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未来环境生态系统发展初探
1
作者 秘鸣 周红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21-22,共2页
本文对目前的城市环境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城市未来环境神态系统的模式 ,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环境神态系统亟待改善。
关键词 城市环境生态系统 未来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人口素质 限制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环境法立法模式的变革——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范式选择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晓景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1-194,共4页
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及中国环境法规分散立法模式的现实障碍呼唤中国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法律规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实现生态系统整体管理上存在着发展困境。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空间优势、制度优势以及流域管理... 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及中国环境法规分散立法模式的现实障碍呼唤中国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法律规制。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方法上缺乏可操作性,在实现生态系统整体管理上存在着发展困境。流域生态系统管理的空间优势、制度优势以及流域管理的规范变迁决定了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范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的路径选择。在实践操作中,中国需在生态保护基本法中明确规定以流域为自然单元的生态系统管理范式,并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法》统筹规范流域内的各环境资源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系统管理 环境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塔岩溶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6
3
作者 梁彬 李兆林 朱远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0-298,共9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已被广泛接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洛塔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条件和基本法则,包括若干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支持条件... 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已被广泛接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洛塔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了生态系统持续发展应遵循的条件和基本法则,包括若干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支持条件和法则,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在总结洛塔岩溶石山区水土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洛塔自然条件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洛塔岩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模式 人口 资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春胜 王玉英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李晓欣 陈素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15-1520,共6页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耕作试验、有机循环试验和增温试验,并完善了4种农田碳过程监测方法体系:隔离罐-碱液吸收CO_2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涡度相关技术和浓度梯度法。量化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碳输入-输出的平衡,并对华北平原施氮农田土壤碳截留进行了再评价,指出秸秆还田下高水高肥的精细管理农田正在以77 g(C)·m^(-2)·a^(-1)的速度丢失碳;此外长期氮施入虽然显著增加0~100 cm土体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同时会造成0~60 cm土体土壤无机碳含量显著降低。我们在对碳过程环境效应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增温和施氮均会降低CH4汇强度,但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试验增温诱发的土壤干旱抵消了土壤温度的部分影响和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升高的适应性造成的。我们对剖面土壤气体的研究表明施氮对剖面CH4和CO_2均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将静态箱法和浓度梯度法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0~40cm土层是北方旱地无氮农田土壤CO_2产生和CH4吸收的主要发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过程 施氮 耕作模式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家恩 骆世明 《热带地理》 2001年第1期81-85,共5页
对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化设计原则、内容、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认为模式优化设计包括 5大原则 ,即区域适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与市场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目标设计、产业结... 对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化设计原则、内容、方法与步骤进行了探讨。认为模式优化设计包括 5大原则 ,即区域适宜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与市场原则、持续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目标设计、产业结构设计、时空结构设计、食物链网设计、环境与生态形象设计、物质与资金投放和输入输出设计、技术体系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及系统集成与优化 ;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基本程序包括系统环境辨识、系统诊断、系统模型分析和方案设计、系统评价和方案选优、系统运行及反馈修正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模式 优化设计 区域适宜性 实用性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对价值共创效应的影响——一个跨层次调节效应模型 被引量:22
6
作者 成琼文 赵艺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7-96,共10页
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新形态,能够为核心企业和参与者带来显著市场竞争优势,已成为实业界和学界关注热点。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探讨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选择对价值共创效应... 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创新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的新形态,能够为核心企业和参与者带来显著市场竞争优势,已成为实业界和学界关注热点。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探讨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选择对价值共创效应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利用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纵向配对数据进行跨层次分析,发现并购模式、合作模式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应,但合资模式对价值共创效应没有显著影响,而价值共创机制(动力机制、进入与退出机制、能量传递机制和信任机制)及创新环境(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能够强化上述关系。结论有助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理论积累,同时为核心企业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治理策略选择和相关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核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模式 价值共创机制 创新环境 价值共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系统模式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庆存 张明华 +1 位作者 戴永久 曾晓东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4,共16页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 地球系统是将大气、陆地、海洋、冰冻圈、土壤和岩石圈以及其中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非线性的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模式(ESM)是描述这一复杂耦合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式。ESM已超越气候系统模式对大气、陆地和海洋状态的物理描述,故不仅可用来做天气和气候预测,还可以研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研究人类调控自然界工程的合理或最优的方案。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提出和研究的一些历史,地球系统模式的构成;简介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系统模式(CAS-ESM)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及数值模拟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和应用;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系统模式 环境生态系统模式 耦合 地球系统模式 数值模拟 气候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户用沼气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玉凤 樊鸿章 +1 位作者 王虎 郭西宁 《中国沼气》 2005年第2期46-48,共3页
发展户用沼气系统是渭北旱塬建设生态农业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笔者于2000~2003年在渭北旱塬的彬县小章镇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总结出渭北旱塬地区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q... 发展户用沼气系统是渭北旱塬建设生态农业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笔者于2000~2003年在渭北旱塬的彬县小章镇建立了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总结出渭北旱塬地区以沼气为纽带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配套"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彬县乃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生产力提高,经济收入较快增长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分析 生态系统 户用 2000-2003年 “三农”问题 建设生态农业 渭北旱塬地区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环境改善 黄土高原地区 沼气系统 示范基地 三位一体 四位一体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收入 五配套 生产力 彬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 被引量:75
9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黄鸿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67-171,共5页
不适当的农地整理工程措施对土壤性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它使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活性有机质下降 ,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 ,农田生物栖息地环境退化 ,而且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缓冲和补偿能力、抵御灾害能力及... 不适当的农地整理工程措施对土壤性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它使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活性有机质下降 ,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 ,农田生物栖息地环境退化 ,而且使农业生态系统的缓冲和补偿能力、抵御灾害能力及适应环境能力下降。该文提出了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工程 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保育型农地整理 模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研究
10
作者 陈贵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07-110,115,共5页
以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默勒村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外试验,以撂荒地作为对照,研究青海省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响... 以青海省祁连县默勒镇默勒村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采样、定点观测和室内外试验,以撂荒地作为对照,研究青海省祁连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促进响应,但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影响程度不同,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由高到低顺序为:白桦+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撂荒地。白桦+青海云杉、白桦、青海云杉林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2766、2593、2381个/cm^3,是撂荒地的1.86倍;负氧离子寿命分别为15.63、14.67、13.46 min,是撂荒地的1.96倍;PM2.5浓度分别为32.28、35.94、40.09μg/m^3,是撂荒地的0.65倍;土壤容重分别为1.15、1.17、1.19 g/cm^3,是撂荒地的0.80倍;土壤总孔隙度分别为49.60%、48.94%、47.57%,是撂荒地的1.24倍;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7.16%、6.77%、6.17%,是撂荒地的1.43倍;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93%、2.71%、2.53%,是撂荒地的1.42倍;土壤表层日较差分别为8.70、8.75、8.86℃,是撂荒地的0.9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净化大气 改良土壤 改善小气候 退耕还林模式 生态环境 祁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模式在提升鱼类肌肉品质中的作用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芳冉 冯瑞 王磊 《中国水产》 CAS 2024年第5期19-21,共3页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传统养殖模式下鱼类肌肉品质逐渐下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循环水模式在提升鱼类肌肉品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展望,以期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传统养殖模式下鱼类肌肉品质逐渐下降,阻碍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循环水模式在提升鱼类肌肉品质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未来展望,以期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养殖模式 未来展望 养殖环境 循环水 肌肉品质 健康可持续发展 绿色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仿杰 梁亚超 《河南农业》 2024年第13期74-76,共3页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点,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点,导致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威胁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探索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模式 基础产业 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 环境污染 可持续性 人类生存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海岸带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开发模式
13
作者 薛强 潘建纲 《生态经济》 1989年第2期26-28,共3页
海岸带系指海洋与大陆相衔接的过渡区域,是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土地带。根据我国海岸资源综合调查的规定,陆域为海岸线向内陆延伸10公里等距线,海域为海岸线向海洋延伸-10~-15米等深线所包括的范围。这一狭长区域不仅其... 海岸带系指海洋与大陆相衔接的过渡区域,是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土地带。根据我国海岸资源综合调查的规定,陆域为海岸线向内陆延伸10公里等距线,海域为海岸线向海洋延伸-10~-15米等深线所包括的范围。这一狭长区域不仅其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 海岸带生态系统 系统开发模式 地区经济 陆域 滩涂 生态环境 海岸线 海洋 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与生态经济——兼论生态经济环境水利模式
14
作者 沈坩卿 《生态经济》 1988年第2期4-5,8,共3页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是生态系统的支持系统。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漫长岁月中,先后经历或正在经历着三种模式、原始水利模式、工程经济水利模式和生态经济环境水利模式。...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又是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而且是生态系统的支持系统。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漫长岁月中,先后经历或正在经历着三种模式、原始水利模式、工程经济水利模式和生态经济环境水利模式。而后者正表明环境水利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环境水利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环境水利模式 水资源开发利用 工程经济水利模式 生态系统 水利建设 环境生态 支持系统 自然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果园建设与有机果品开发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沈贵银 丛佩华 +2 位作者 仇贵生 程存刚 张怀江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生态果园建设 有机果品 循环经济模式 联合国粮农组织 环境可持续发展 开发 栽培管理技术 生态系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第四代环境法中“一体化多模式”的治理方式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蔡守秋 王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2-89,共8页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给环境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其需要有多种环境保护治理模式。美国四代环境法均是在原有的环境法律体系不足以应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时而产生和发展的。与前三代环境法相比较,美国第四代环境法提倡的"一体化多模式&...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给环境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其需要有多种环境保护治理模式。美国四代环境法均是在原有的环境法律体系不足以应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时而产生和发展的。与前三代环境法相比较,美国第四代环境法提倡的"一体化多模式"环境治理将摒弃碎片化和单一化(或一刀切)的治理模式,通过关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来增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试图以整体的、综合的或协调的方式将多模式治理相连接,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特征,并成为美国环境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一体化多模式"环境治理已经开始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主要有环境治理实施者、环境问题的复杂性、环境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创新性与治理能力相结合四方面内涵,符合社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目前我国环境治理模式存在"部门分散、地方分割"等诸多"碎片化"现象,借鉴美国第四代环境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需要在政策实施方面要积极贯彻落实"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在环境理论方面要强调整体主义新生态观;在环境实践方面要注重基于综合生态系统的治理方式。美国第四代环境法倡导的"一体化多模式"环境治理模式与我国学者提倡的综合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都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可持续性的特点,是一种跨部门、跨区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但由于相关环境决策和执行的依据缺乏严格明确的强制性标准,导致美国第四代环境法仍然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美国第四代环境 一体化多模式 环境治理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园管理模式下系统能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珍梅 翁伯琦 +2 位作者 应朝阳 罗旭辉 李振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083-1087,共5页
能值分析方法能将不同质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是当前进行系统能量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3种管理模式下果园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总能值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均为外... 能值分析方法能将不同质的能量和物质转换为同一标准的太阳能值,是当前进行系统能量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3种管理模式下果园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总能值投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均为外界购买能值,占总投入的66.3%~73.9%,其中人力和肥料投入最大;自然资源投入方面以阳光投入所占比重最大。与其他两种模式相比,平台生草模式下果园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最低,可持续发展指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 果园生态系统 果园管理模式 环境负载率 可持续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的理念、功能与制度特色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小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从理念而言,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应当遵循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治理理念。它与区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各类水利委员会以及太湖流域管理机构执法模式,以及水环境领域的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模式所遵循理念均存在重大差别。从功能而言,流域... 从理念而言,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应当遵循流域生态系统整体性治理理念。它与区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各类水利委员会以及太湖流域管理机构执法模式,以及水环境领域的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模式所遵循理念均存在重大差别。从功能而言,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应当克服当前水环境行政执法在执法目标、信息、对象、程序和评价标准,以及地域管辖范围等方面存在的碎片化弊端。从制度特色而言,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的执法权能配置具有单一性、执法管辖事项范围体现全面性、执法机构法律地位具有权威性、执法程序和评价标准形成统一性,以及执法权地域管辖范围满足整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环境行政执法模式 生态系统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 制度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鳖虾稻高效生态种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达文 程咸立 +3 位作者 汤亚斌 丁仁祥 王勋伟 易翀 《中国水产》 2012年第4期50-52,共3页
农业生产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因而应创造良... 农业生产是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食物链短,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易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杂草生长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因而应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取得较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养模式 湖北省 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 自我调节能力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环境教育模式
20
作者 谢燕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94,共1页
美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非常系统完善,它将环境教育课程计划分为几大类:水、空气、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能源、健康、减排和循环利用等。这些课程计划框架完整,依年龄和年级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 环境教育 中小学 教育模式 美国 课程计划 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