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X2-1-AS1介导miR-96-5p/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宏鹏 李尤 +3 位作者 刘奇 张睿 孙成林 潘星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4,共8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K2同源异形盒1-反义RNA 1(NKX2-1-AS1)介导微RNA(miR)-96-5p/含有PR结构域的蛋白16(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ATC组织...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NK2同源异形盒1-反义RNA 1(NKX2-1-AS1)介导微RNA(miR)-96-5p/含有PR结构域的蛋白16(PRDM16)轴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ATC组织及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 NKX2-1-AS1,并进一步筛选其靶基因miR-96-5p和下游靶基因PRDM16。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NKX2-1-AS1与miR-96-5p以及miR-96-5p与PRDM16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iR-96-5p对NKX2-1-AS1过表达的CAL-62细胞PRDM16表达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敲减PRDM16对过表达NKX2-1-AS1的CAL-6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裸鼠皮下注射CAL-62细胞,观察敲减PRDM16对NKX2-1-AS1过表达的CAL-62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参与调节ATC发展的NKX2-1-AS1/miR-96-5p/PRDM16轴。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结果显示NKX2-1-AS1与miR-96-5p、miR-96-5p与PRDM16结合。过表达NKX2-1-AS1上调CAL-62细胞中PRDM16蛋白表达;而过表达miR-96-5p可逆转此上调作用。过表达NKX2-1-AS1抑制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而敲减PRDM16可逆转此抑制作用。结论NKX2-1-AS1可能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与miR-96-5p竞争结合下游靶基因PRDM16,上调PRDM16表达,从而抑制ATC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体内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X2-1-AS1 miR-96-5p PRDM16 未分化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7介导CXCL5转录促进未分化甲状腺癌发展
2
作者 潘星合 郭宏鹏 +1 位作者 李尤 孙成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7-913,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7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敲减E2F7的CAL-62细胞,实时PCR检测细胞中E2F7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将CAL-62细胞分为sh-NC组和sh-E2F7组,CCK-8法检测...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2F7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慢病毒转染建立稳定敲减E2F7的CAL-62细胞,实时PCR检测细胞中E2F7表达以验证转染效率。将CAL-62细胞分为sh-NC组和sh-E2F7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将CAL-62细胞皮下注射入裸鼠并观察肿瘤生长。EPD网站在线预测CXCL5启动子的E2F7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敲减E2F7对CXCL5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实时PCR和ELISA检测敲减E2F7对CAL-62细胞CXCL5水平的影响。将CAL-62细胞分为sh-E2F7+空载体组和sh-E2F7+CXCL5组,进一步检测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对CAL-62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以及CXCR2/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敲减E2F7抑制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及体内肿瘤生长。CXCL5启动子存在E2F7的结合位点,敲减E2F7降低了CXCL5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逆转了敲减E2F7对CAL-6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在敲减E2F7的基础上过表达CXCL5还逆转了敲减E2F7对CAL-62细胞CXCR2/ERK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结论E2F7能够促进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XCL5转录介导的CXCL5/CXCR2/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7 未分化甲状腺癌 CXCL5/CXCR2/ERK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和侵袭 肿瘤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未分化甲状腺癌LncRNA基因与免疫浸润机制及中药预测的研究
3
作者 易希善 柏婷燕 +3 位作者 肖国庆 杨维杰 王苑铭 康学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1,I0001,I0002,共8页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对未分化甲状腺癌基因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基因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为深入了解未分化甲状腺癌免疫相关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EO数据库检索有关ATC的芯片,根据样本数量及芯片类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芯片... 目的基于GEO数据库对未分化甲状腺癌基因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基因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为深入了解未分化甲状腺癌免疫相关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GEO数据库检索有关ATC的芯片,根据样本数量及芯片类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芯片,借助R语言软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筛选ATC中差异表达的lncRNA,构建LncRNA-miRNA-mRNA网络图,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网络(PPI)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同时利用CIBERSORT反卷积法对22种免疫细胞在未分化甲状腺癌中的浸润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Coremine Medical进行治疗中药预测。结果经检索GEO数据库找到编码为GSE65144的基因芯片,利用R语言分析筛选出LncRNA差异基因127个,其中上调基因51个,下调基因76个,并对差异基因绘制ceRNA网络;将得出的LncRNA进行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基因20个,排名靠前的有MYC、JUN、EGLN3、KIF23、YWHAH。GO富集分析显示其参与了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细胞迁移的正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主要富集通路为癌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免疫浸润结果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中巨噬细胞M0和巨噬细胞M2显著增高,而浆细胞和T细胞γ-δ显著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90),活化的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88),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72),嗜酸性粒细胞和CD_(4)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72),T细胞γ-δ和滤泡辅助T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71)。并且,巨噬细胞M2和浆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70),T细胞γ-δ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68),T细胞γ-δ和巨噬细胞M0呈显著负相关(r=-0.56)。预测中药主要集中在清热解毒药和补虚药,归经主要为肝、脾、肾经。结论ATC患者基因差异表达和免疫细胞浸润率的个体差异比较显著。在ATC肿瘤组织中具有高比例浸润的免疫细胞是其治疗的潜在目标。中药治疗是一个新的方向,有待后续的临床及基础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甲状腺癌 生物信息学 长链非编码RNA 免疫浸润机制 中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未分化甲状腺癌1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罗定远 黎洪浩 +2 位作者 龙淼云 黄明清 王培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921-921,共1页
患者 女,34岁,3年前因“手颤、多汗”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硫咪唑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2008年2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有典型的甲亢症状体征,血FT3、FT4升高.TSH降低。彩超示“火海征”及符合恶性弥漫性甲... 患者 女,34岁,3年前因“手颤、多汗”就诊,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甲硫咪唑等药物治疗,疗效欠佳;2008年2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有典型的甲亢症状体征,血FT3、FT4升高.TSH降低。彩超示“火海征”及符合恶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超声改变,双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未分化甲状腺癌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L5F诱导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凋亡与细胞内ROS水平对JNK信号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刘智敏 李梨 +1 位作者 朱小云 宋方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研究半边旗5F(Pteris semipnnata L5F,PsL5F)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的凋亡诱导及其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激活的关系。方法MTT... 目的研究半边旗5F(Pteris semipnnata L5F,PsL5F)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的凋亡诱导及其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升高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激活的关系。方法MTT法测定PsL5F对FR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与Annexin V-FITC/PI标记法联用检测PsL5F对FRO细胞的凋亡诱导;用ROS特异反应试剂CM-H2DCFDA标记在流式细胞仪上分析PsL5F对FRO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PsL5F处理对FRO细胞ERK、JNK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PsL5F对FRO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在PsL5F 100 mg/L浓度下,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外翻细胞的比例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增加;用PsL5F处理FRO细胞,在1 h时细胞内ROS水平就表现出明显的升高,GSH可抑制PsL5F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和细胞凋亡到对照水平;PsL5F处理可使FRO细胞ERK、JNK和p38MAPK磷酸化而被激活,JNK抑制剂Dicumarol可减轻PsL5F诱导的细胞凋亡,ERK和p38MAPK的抑制剂PD098059和SB203580加剧PsL5F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PsL5F对FR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进行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sL5F处理可导致FRO细胞MAPKs信号通路激活,其中JNK信号通路是促凋亡信号,而ERK和p38MAPK作为生存信号被激活来对抗PsL5F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5F 未分化甲状腺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丝裂原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抑制剂与紫杉烷类联合应用于未分化甲状腺癌转移灶动物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孟召伟 谭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669-671,共3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未分化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致死率极高且经常发生转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在针对ATC有效诊疗手段的研究中,分子靶向性化...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肿瘤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未分化甲状腺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是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致死率极高且经常发生转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在针对ATC有效诊疗手段的研究中,分子靶向性化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转移灶 未分化甲状腺癌 核因子ΚB抑制剂 动物模型 紫杉烷类 内分泌系统肿瘤 甲状腺肿瘤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敲除体轴抑制蛋白1(AXIN1)基因的ACT-1人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文丹 黄蓉 +2 位作者 谢建平 温琥玲 林师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9-424,共6页
目的构建体轴抑制蛋白1(AXIN1)基因敲除的ACT-1人未分化甲状腺癌单克隆细胞系。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及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核酸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AXIN1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 目的构建体轴抑制蛋白1(AXIN1)基因敲除的ACT-1人未分化甲状腺癌单克隆细胞系。方法用分子克隆技术及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核酸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AXIN1基因敲除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ACT-1细胞的AXIN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XIN1蛋白水平。结果通过T7检测成功获得有效的两个单链导向RNA(sgRNA)Cr3及Cr5;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成功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靶向AXIN1的sgRNA病毒载体;成功获得包括阴性对照在内的4个单克隆ACT-1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敲除组细胞AXIN1 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建立了敲除AXIN1基因的ACT-1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9核酸酶(CRISPR/Cas9) 未分化甲状腺癌 体轴抑制蛋白1(AX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择对裸鼠未分化甲状腺癌的治疗作用
8
作者 陈磊 张青云 +4 位作者 杨植 高建国 郭风玲 刘彦春 陈序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体内实验模型,检验健择对裸鼠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3—4周龄雌性无胸腺清洁级裸鼠84只,体质量13~17g,单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滤泡状癌(WRO)、乳头状癌(NPA)、未分化癌(... 目的通过建立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体内实验模型,检验健择对裸鼠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3—4周龄雌性无胸腺清洁级裸鼠84只,体质量13~17g,单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滤泡状癌(WRO)、乳头状癌(NPA)、未分化癌(ARO)3种甲状腺癌异体移植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50mm3后分为4组给予治疗:①健择组;②放疗组;③健择+放疗组;④盐水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观察健择组和健择+放疗组裸鼠组织器官的副损伤程度。结果成功建立甲状腺癌异体移植模型。健择组3种甲状腺癌裸鼠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差异显著(85.40±20.01)傩(52.08±14.24)mm3,(84.78±22.07)vs(51.96±14.35)mm3,(121.22±40.34)vs(85.13±21.35)mm3,P〈0.01;放疗组3种甲状腺癌裸鼠治疗前后肿瘤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健择+放疗组3种甲状腺癌裸鼠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差异显著(92.22±25.98)vs(49.14±13.90)mm3,(110.16±39.57)135(58.93±15.21)mm3,(124.72±37.37)郴(55.08±13.27)mm3,P〈0.01;健择组与健择+放疗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在未分化癌组有统计学意义(F=10.96,P〈0.01)。健择+放疗组裸鼠食管、肺脏出现纤维化,健择组未见纤维化出现。结论单细胞悬液裸鼠皮下接种法可建立稳定的甲状腺癌动物模型;健择对裸鼠甲状腺未分化癌有治疗作用,辅以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但易导致脏器纤维化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择 甲状腺分化 放射治疗 化疗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分化相关标志物的关系及治疗价值的研究
9
作者 荆琳 蒋奇 +5 位作者 顾江宁 罗海峰 郭晓祎 沈天赐 戴子豪 陈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1-696,706,共7页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轴在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的作用及作为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治疗潜在靶点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ZH2、H3K27me3、配对盒基因8(PAX8)、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应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进一步分析EZH2与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TTF1、TG)之间的关系。体外培养ATC细胞株8305C和BHT-101,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经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后的ATC细胞株中甲状腺分化标志物(TTF1、PAX8)mRNA的表达变化,评估GSK126在体外潜在的治疗效果。采用细胞增殖实验观察GSK126和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对AT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EZH2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H3K27me3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PTC组织(P<0.05)。EZH2与PAX8和TG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而与TTF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在体外实验中,GSK126可以逆转甲状腺分化标志物PAX8和TTF1在ATC细胞株中的表达,GSK126联合BRAF抑制剂维罗非尼可显著抑制ATC细胞株的生长。结论EZH2-H3K27me3轴在调节甲状腺癌去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ZH2可能是ATC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H2 H3K27me3 甲状腺分化 分化 甲基化 GSK1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泽泉 罗全勇 余永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7-600,共4页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基因治疗,如通过恢复抑癌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 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内分泌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为未分化及失分化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基因治疗,如通过恢复抑癌基因功能的基因治疗(恢复P53基因功能)或自杀基因导入治疗,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基因治疗,钠/碘转运蛋白(NIS)基因介导的放射性碘治疗;诱导分化治疗如:通过维甲酸及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分化治疗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有助于控制肿瘤的发展,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可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而手术方式、放化疗方案的改进及综合应用亦可延长甲状腺未分化及失分化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本文就上述新的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甲状腺癌 分化甲状腺 基因治疗 诱导分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群 宋欣 +3 位作者 刘鹏 巩幼洁 李莹 石怀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 F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5例FTC的临床资料,分析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FTC的骨转移患者最多(25.4%,主要是椎骨和骨盆),其次是肺(15.6%)。影响...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 F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收集205例FTC的临床资料,分析FT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FTC的骨转移患者最多(25.4%,主要是椎骨和骨盆),其次是肺(15.6%)。影响远处转移的因素有:患者年龄(≥55岁)、肿瘤≥2灶、临床分期(Ⅲ~Ⅳ期)、广泛浸润型、复发癌及术后/治疗后的复发转移,完整切除的患者远处转移少(P均<0.05)。影响癌灶数的因素:分期、年龄、广泛浸润型、复发癌、远处转移和高血压病史,再复发转移率高(P均<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影响FTC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的预后因素如下:癌灶数、分期、年龄、手术方式、广泛浸润型、远处转移、吸烟史及术后/治疗后的再复发转移情况(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期、吸烟和远处转移均影响OS及CSS;分期、亚型及复发癌影响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free survival, RFS)。伴有未分化癌的FTC组与不伴有未分化癌的FTC相比,分期晚(Ⅲ~Ⅳ期,100.0%vs 32.0%)、年龄大(≥60岁,87.5%vs 37.6%)、体积较大(>4 cm, 100.0%vs 44.2%),均为广泛浸润型(100.0%vs 33.3%),生存时间较短[CSS(4.429±1.152)月vs(120.415±5.765)月,P<0.001]。结论 FTC远处转移的好发部位是骨,年龄大、广泛浸润型及复发癌的患者易发生多灶及远处转移。影响FTC预后的因素较多,伴有未分化癌的FTC预后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滤泡 伴有分化甲状腺滤泡 远处转移 灶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翔 杨筱 +8 位作者 赵瑞娜 朱沈玲 张晓燕 夏宇 孟华 杨倩 梁智勇 任新瑜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的超声特征差异。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患者以女性为主(5/7,71.4%),平均发病年龄为(64.9±11.3)岁。分析超声特征结果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大[(5.17±1.26)cm比(1.85±1.89)cm,P<0.001]、纵横比<1的比例高(100.0%比47.6%,P=0.03)、微钙化程度高(100.0%比52.4%,P=0.03)。两组在形态、边界、回声、均匀性、囊性变、血流状况、被膜受侵与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女性甲状腺内最大径大于5 cm结节如具备常见的超声恶性征象,同时又存在纵横比小于1和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未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甲状腺乳头状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预后因素分析及治疗决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元元 王军 +1 位作者 刘勤江 张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20,共9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37例ATC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预后因素。结果:37例ATC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为64岁;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3%(37/698),29.7%(13/37)的患者合并甲状腺肿,居住在城市的患者不足20%(7/37),超过50%(19/37)的患者生活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地区;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6%、21.6%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合并甲状腺肿、远处转移、手术、综合治疗、术后放疗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AT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50岁(HR=0.21,95%CI:0.06~0.77,P=0.019)、手术(HR=0.15,95%CI:0.04~0.59,P=0.007)和综合治疗(HR=0.31,95%CI:0.11~0.85,P=0.023)是预后较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手术患者,R2切除(HR=7.98,95%CI:1.38~46.21,P=0.020)和远处转移(HR=6.26,95%CI:1.65~23.83,P=0.00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放疗(HR=0.18,95%CI:0.04~0.83,P=0.028)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年龄、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术后放疗是影响ATC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以手术+术后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预后 因素分析 生存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静 何霞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其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适形放疗优于常规放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化疗药物较少,单用疗效有限,放化疗同步应用于一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其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适形放疗优于常规放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化疗药物较少,单用疗效有限,放化疗同步应用于一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而靶向治疗为难治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多个肿瘤中心在探索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其他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疗效。现就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手术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处理及影响预后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家增 蔡伟耀 +3 位作者 杨卫平 陈曦 严佶祺 李宏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年至1996年本院收治的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4例行颈淋巴结清扫,4例患侧甲状腺全切除,3例仅作甲状腺活检(1例活检后放疗)。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或仅作活检的7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年至1996年本院收治的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4例行颈淋巴结清扫,4例患侧甲状腺全切除,3例仅作甲状腺活检(1例活检后放疗)。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或仅作活检的7例均有腺体外侵犯,且年龄偏大,病程长。除1例术后放疗生存2.5年外,其余均于术后1至6个月内死亡。颈淋巴结清扫术4例,其中1例有腺体外侵犯,术后仅生存1年;其余3例肿块均局限于腺体内,分别生存7年(仍生存)、12年(后失访)、18年(仍生存);皆为女性,病程较短。结论:肿瘤局限于腺体内可能是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较好的因素。对肿瘤局限于腺体内的患者,应扩大手术范围。已有腺体外侵犯者,预后较差,辅助放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预后 影响因素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丽娟 郏文亭 +4 位作者 兰玲 钱玮 杨雪阳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SW1736,分别通过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对比观察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SW1736细胞的侵袭转移能...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SW1736,分别通过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对比观察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SW1736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密切相关的分子,包括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素(E-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1及Slug mRNA表达变化。结果: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均发现二甲双胍可降低SW1736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且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高,其抑制作用增强;二甲双胍可显著下调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中vimentin及转录因子Slug和Snail1表达,促进上皮细胞表型E-cadherin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下调Snail1和Slug的表达促进E-cadherin的表达,从而抑制EMT过程,降低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甲状腺分化 侵袭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甲状腺未分化癌鸡胚尿囊膜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琦 白艳霞 +2 位作者 闫利英 王全颖 杨广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 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鸡胚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及其与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形态的比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1年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 目的 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鸡胚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组织形态及其与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形态的比较.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1年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并分析;将一定量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FRO接种于CAM上,观察鸡胚的存活情况和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征,并取移植瘤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20μL含有6×106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FRO可在鸡胚尿囊膜上生长且不影响鸡胚的活力,移植瘤形态学特征与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相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甲状腺未分化癌鸡胚尿囊膜移植瘤模型,为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鸡胚尿囊膜 移植瘤模型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镉促进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18
作者 赵婷婷 朱平 +3 位作者 莫小梅 赵乐 代宇婕 刘智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15-2319,共5页
目的探讨金属镉对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FRO、MCF-7和MAD-MB-231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1)表达水平。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 mmol... 目的探讨金属镉对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FRO、MCF-7和MAD-MB-231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1(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1)表达水平。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 mmol/L)镉(Cd Cl2)处理FRO、MCF-7及MAD-MB-231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0.5 mmol/L镉分别处理FRO细胞0、5、10、15、30 min,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GPER1抑制剂G15处理FRO细胞后,设计合成针对GPER1的小干扰RNA(GPER-siRNA)并转染FRO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再次检测ERK1/2和Akt磷酸化水平。分别用GPER1抑制剂G15、ERK1/2抑制剂(PD98059)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GPER-siRNA处理FRO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 GPER1在MAD-MB-231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F-7、FRO细胞。不同浓度Cd Cl2处理FRO、MCF-7及MAD-MB-231细胞48 h后,低浓度Cd Cl2促进FRO、MCF-7细胞增殖,对MAD-MB-231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高浓度Cd Cl2对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0.5 mmol/L Cd Cl2处理FRO细胞不同时间后,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在15 min达最大值。GPER1抑制剂G15处理FRO细胞,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GPER1的小干扰RNA干扰后,ERK1/2与Akt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G15、PD、LY和GPER-siRNA处理FRO细胞,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下降。结论金属镉通过GPER1-ERK/Akt信号通路促进FRO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GPER1 ERK1/2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药物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郑旭琴 徐书杭 +1 位作者 崔岱 王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80-1683,共4页
目的:评价阿霉素和顺铂化疗药物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M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阿霉素和顺铂诱导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细胞HTh74/DOX和HTh74/DDP。利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耐药细胞中MDR1和MRP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MDR1和... 目的:评价阿霉素和顺铂化疗药物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和MRP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阿霉素和顺铂诱导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细胞HTh74/DOX和HTh74/DDP。利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耐药细胞中MDR1和MRP1的表达情况,并观察MDR1和MRP1抑制剂联合阿霉素或顺铂对耐药细胞进行干预的疗效。结果:HTh74/DOX细胞与亲代相比高表达MDR1而MRP1基因上调不明显;HTh74/DDP细胞与亲代相比高表达MRP1基因而MDR1基因上调不明显,且HTh74/DOX对顺铂缺乏交叉耐药,HTh74/DDP对阿霉素缺乏交叉耐药。MDR1和MRP1抑制剂分别能部分恢复HTh74/DOX和HTh74/DDP对阿霉素和顺铂的敏感性。结论:不同化疗药物可能上调不同ABC跨膜转运蛋白耐药相关基因而导致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耐药性增强。临床可能通过检测各种ABC跨膜转运蛋白或基因的表达量来预测不同化疗药物的疗效,并选用适当ABC跨膜转运蛋白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化疗药物 多耐药基因1 多耐药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sin A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及微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20
作者 陈远钦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9-729,共1页
NapsinA是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肺泡内巨噬细胞、。肾小管及脾脏白髓中。近年来,NapsinA被应用于肺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相对于TTF1的表达,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作者认为NapsinA对肺转移癌的鉴别... NapsinA是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主要表达于肺泡上皮、肺泡内巨噬细胞、。肾小管及脾脏白髓中。近年来,NapsinA被应用于肺腺癌与鳞状细胞癌的鉴别,相对于TTF1的表达,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作者认为NapsinA对肺转移癌的鉴别有重要价值。有研究表明约5%甲状腺乳头状癌可见NapsinA表达,目前NapsinA在更具侵袭性的甲状腺肿瘤中(未分化癌、低分化癌及微乳状模式的癌)的表达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分化 甲状腺乳头状 分化 天冬氨酸蛋白酶 鳞状细胞 甲状腺肿瘤 肺泡上皮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