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的分析
1
作者 马景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民族院校也不例外。提高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增强我国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概述民族院校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着重揭示了提高民族院校社会...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民族院校也不例外。提高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增强我国民族地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能力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概述民族院校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着重揭示了提高民族院校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经济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质量水平 服务社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汇视域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德义 邹淑燕 张燕青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6,共6页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分析科教融汇的内涵及其理念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适切性基础上,梳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剖析存在的科研定位不准、社会服务意识较弱、应用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分析科教融汇的内涵及其理念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适切性基础上,梳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剖析存在的科研定位不准、社会服务意识较弱、应用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进而从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与激励、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科教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饲料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黄美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9-172,共4页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质量发展对高校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新要求。为此,本文从高校饲料专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逻辑起点,并针对其中的现实挑战提出了高校饲料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高质量发展对高校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新要求。为此,本文从高校饲料专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逻辑起点,并针对其中的现实挑战提出了高校饲料专业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以期培养高质量的饲料专业人才,为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饲料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环艺专业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问题及对策
4
作者 方浩俊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8期188-190,共3页
环艺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能力及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能力,在不同项目阶段对应不同的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高职环艺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现状,环艺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存在动力不足、精力不足、能力不足及... 环艺专业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建筑室内装饰设计能力及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能力,在不同项目阶段对应不同的专业技术能力的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高职环艺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现状,环艺专业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存在动力不足、精力不足、能力不足及项目不足等问题。为有效提高环艺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政府需完善教师“双资格”的认定机制,增加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学校需确立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认识,保障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时间;教师需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师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社会服务能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政策愿景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卫民 刘芳雄 王建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而社会服务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符号与直接体现。在梳理职业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政策愿景基础上,以32所试点职业本科院校2020-202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而社会服务能力则是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符号与直接体现。在梳理职业本科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政策愿景基础上,以32所试点职业本科院校2020-202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服务贡献表”的面板数据为数据来源,分析认为职业本科院校在横向科研方面存在校企合作不深入,应用研究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存在高技术含量成果偏少,未能体现本科“高层次性”;非学历培训方面存在延续社会培训传统,社会服务职能尚未转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职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转变“弱智力”社会服务的惯性思维,重视“强智力”社会服务;调整社会服务内容结构,增加“五技服务”比例;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教师“应用研究”的关键能力;强化职业本科学校的分类发展与评价,差异化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等四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本科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政策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实践图景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卫民 刘芳雄 王建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政策信号。2023年年底,第一轮“双高”建设结束,考察入选院校科技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是“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的核心维度。通过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2020—2... 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服务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是“双高计划”的重要政策信号。2023年年底,第一轮“双高”建设结束,考察入选院校科技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是“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的核心维度。通过对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2020—2023年质量年报中224份“服务贡献表”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双高”院校社会服务存在如下问题:横向科研业绩未能增长,应用研究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成效呈下降趋势,技术研发能力明显不足;非学历培训成效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职能尚未转变。因此,为了提升“双高”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明确第二轮“双高”建设的努力方向,建议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加大资源要素投入,提升技术研发和服务关键能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拓宽社会服务渠道;强化院校分类指导,差异化提升不同类型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双高”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 被引量:7
7
作者 宋建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2-43,共2页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重视和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建立社...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重视和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建立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进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服务社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问题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磊 谢祥 朱佳鑫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4-488,共5页
针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问题,建立了一个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服务工作和服务能力培养两个主要方面,并进一步细分为19个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属性的不同,将可获得的评价信息分为数值、区... 针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问题,建立了一个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分为服务工作和服务能力培养两个主要方面,并进一步细分为19个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属性的不同,将可获得的评价信息分为数值、区间数和语言短语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基于数值形式的评价信息、语言短语形式的评价信息和区间数形式的评价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种信息形式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方法。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会服务能力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路径研究 被引量:70
9
作者 胡丽娜 孟莉 金明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3,共7页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之一,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改革发展任务。文章从赋予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的演进及其生成逻辑。基于高职发展智库等统计数据分析,佐证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水平普遍偏低,需要探寻提升社会服务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此,提出建立和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制度;将社会服务工作成效与绩效工资挂钩并列入职称评审条件;搭建综合性、“落地式”产学研协同等平台,打通教师社会服务的通道;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积极推动和实施技术技能帮带互促提高战略等措施,为高职院校推进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被引量:20
10
作者 蔡玉俊 赵文平 刘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0-54,共5页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为学校场域之外的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所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为学校场域之外的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所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给予"双师型"教师职责合理定位,学校层面构筑好"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平台,教师层面不断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职业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4
11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创新平台 社会服务能力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涛 油永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33-36,共4页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理论、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经验,构建评价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对山东省的调研和考察数据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评价,将社会服务能力分解为教学延伸服务、科研延伸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和资源服务等四个方面...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理论、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经验,构建评价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指标体系。以对山东省的调研和考察数据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评价,将社会服务能力分解为教学延伸服务、科研延伸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和资源服务等四个方面,并评价了驻济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出各高校社会服务的特长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能力 结构方程模型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课程改革提高高职社会服务能力的递进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刚 唐振华 池云霞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7-50,共4页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具有工具价值属性,它并非终极目的,实施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课程改革提高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递进表征的过程,体现在:课程改革通过建立不同于普...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具有工具价值属性,它并非终极目的,实施课程改革是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发展。课程改革提高高职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递进表征的过程,体现在:课程改革通过建立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充实高职的内涵;以此为基础,课程改革对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队伍水平提高提出强烈诉求来推动高职实力增强;依靠内涵充实和实力增强,课程改革通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习得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提高高职的社会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价值属性 高职社会服务能力 递进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要素解构与评价策略 被引量:58
14
作者 吴一鸣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4-19,共6页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资源集聚力。从内在要素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为专业建设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上的有效性、师资队伍上的适应性、条... 社会服务作为高职院校基本职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驱动力,是深化产教融合的资源集聚力。从内在要素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为专业建设上的对接性、人才培养上的有效性、师资队伍上的适应性、条件设施上的保障性、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性;从外显要素看,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主要体现为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服务行业企业发展能力、服务人才成长发展能力。对其考核评价,则可从内部控制性评价和外部考核性评价两个方面展开,两种评价方式关注重点和目标诉求应呈现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构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 被引量:42
15
作者 曹如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2,共3页
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审视,社会服务能力并非高校教师"与生俱来"的素质构成。教师高水平服务社会,不仅要求其具备与之相应的通用能力和可迁移能力,还须拥有前瞻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与实践话语的融通能... 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审视,社会服务能力并非高校教师"与生俱来"的素质构成。教师高水平服务社会,不仅要求其具备与之相应的通用能力和可迁移能力,还须拥有前瞻能力、捕捉信息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以及与实践话语的融通能力等。高校教师高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的生成,既需要在高校外部营造有利于教师服务能力发展的良好氛围,也需要在高校内部处理好教师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责的关系,不断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改革现行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教师服务评价制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教师服务学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内涵 生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欧阳旻 石纪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1,共3页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集团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研究并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诊断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依据,...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集团内涵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研究并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的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诊断职业教育集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依据,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社会服务能力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服务: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运泉 缪志波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3期70-73,共4页
现代高职院校已经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的学术组织,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依托高校科研、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为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进程当中。志愿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渠道,具有拓展服务领... 现代高职院校已经不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的学术组织,在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还要依托高校科研、人才、知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为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进程当中。志愿服务作为高职院校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渠道,具有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的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整合校内资源、建立长效机制,使志愿服务在学校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加完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志愿服务 社会服务能力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73
18
作者 方美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要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应转变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定位...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不足。要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应转变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定位,培育服务能力,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加强应用技术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激励机制 内涵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5
19
作者 雷久相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8-10,共3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能力 核心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 被引量:43
20
作者 丁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8-62,共5页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高职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