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1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研究
1
作者 杜雪莲 杨小勤 唐洁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48,共6页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贵州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0年为研究时段,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定量研究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 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实现贵州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1—2020年为研究时段,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定量研究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采用熵值法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特征,在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格局的基础上,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关系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波动上升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呈显著上升态势。(2)贵州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各县域发展不平衡,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3)生态滞后县域数量逐年大幅增加,远多于经济滞后县域,生态系统滞后于经济社会系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应坚持走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齐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要的发展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协调 贵州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挂职干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广东省“双百行动”的视角
2
作者 刘丁墁 潘一峰 +1 位作者 黄婉婷 彭海威 《现代农机》 2025年第4期45-48,共4页
以广东省“双百行动”为背景,系统性地探讨了高校挂职干部扮演“校地合作的联络者、科技支撑的引领者、人才培养的推动者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等角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研究发现,高校挂职干部在“双百行动”实践中面... 以广东省“双百行动”为背景,系统性地探讨了高校挂职干部扮演“校地合作的联络者、科技支撑的引领者、人才培养的推动者和公共服务的提升者”等角色,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研究发现,高校挂职干部在“双百行动”实践中面临着角色定位不清、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整合不足、经济制约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激发内在动力、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任务成果转化、健全完善保障制度等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挂职干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干部 双百行动 挂职 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油市为例
3
作者 胡航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5年第2期12-14,共3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当前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途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呈现发展壮大趋势,服务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日益广泛、方式日趋多样。本文以江油市为例,梳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当前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途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呈现发展壮大趋势,服务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服务内容日益广泛、方式日趋多样。本文以江油市为例,梳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分析出在实践中存在思想认识不足、融资问题难解、人才缺失严重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宣传引导、拓展融资渠道、健全培训体系、理顺服务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加大投入保障、多方防范风险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业社会服务 发展对策 江油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4
作者 师静雅 牛桂萍 +2 位作者 程春芳 张雄 张韫韬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00-202,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服务已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多行业融合的“气象+”服务转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3个方面阐述了“气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服务已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多行业融合的“气象+”服务转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3个方面阐述了“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多个行业说明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现状,如“气象+农业”“气象+生态”“气象+交通”等;分析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足,包括发展定位、发展基础、服务保障体系等;从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平、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污染防治 产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与定位:中国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研究
5
作者 朱光磊 刘亚强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1,共13页
明确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定位,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中央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定位是明确的,即“宏观调控”,但对地方政府的定位尚缺乏明确、一致的概括。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变迁过程中,“市场化转型”和“发挥... 明确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定位,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中央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定位是明确的,即“宏观调控”,但对地方政府的定位尚缺乏明确、一致的概括。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变迁过程中,“市场化转型”和“发挥地方能动性”构成两条逻辑主线,构建政府职责体系是弥合两者间张力的突破口。在地方经济发展实践中,各级政府在党政结合的框架下得到了全方位动员,积极统合多层面资源投入经济发展,大体履行着规划引导、投资促进、服务保障三方面经济发展职责;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揭示了深入转变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具体指向。“构建政府职责体系”应当成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转变的切实方向,并且可以考虑将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整体定位于“要素增进”,按照差异化定位的原则,逐步明确不同层级政府经济发展职能的职责重点。“合理界定权责”是深化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职能转变的关键进路,要在持续强化政府与市场功能互补的同时,加快政府内部的“确权”进程,进而从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切入,推动中国特色政府职责体系尽快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经济发展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责体系 服务型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艳文 《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62-163,172,共3页
主动融入到区域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吉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 主动融入到区域社会发展,既是区域社会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方式和途径,坚持走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之路。吉林农业大学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永利 成福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48-150,共3页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作出成绩,取得成果,发挥作用,才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才能提升自身的声誉,才能使学院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学院在地方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师范学院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 服务地方 河北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工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海莲 洪林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社会服务的实践历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工科院... 地方工科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地方工科院校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对其社会服务的实践历程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从高校、政府和企业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工科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江苏省 区域经济 社会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个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增军 张露颖 于志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路径:校园融合产业园,提升办学模式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融合产业链,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课程融合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度;推进科研融合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晓明 麦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22-24,共3页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 高职教育具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在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匮乏,对此,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政策法规,从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政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远清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成长,是地方的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作为人才源,地方高校要念好4本经:第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第二,提高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第三,本科是基础;第四,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 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成长,是地方的人才源、智能源、文化源。作为人才源,地方高校要念好4本经:第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第二,提高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第三,本科是基础;第四,培养人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综合提高。这4本"经"应该天天念。作为智能源,高校要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思想、出主意、出政策。作为文化源,高校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结合地方文化的资源优势,为提高地方文化品位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人才源 智能源 文化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倩 罗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10164-10166,10168,共4页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阐述相关概念界定及校地关系,论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作用,总结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结合国内外文献,认为高等农业院校应深入了解并结合地方情况,在教...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阐述相关概念界定及校地关系,论述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作用,总结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需求、高等农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相关对策。结合国内外文献,认为高等农业院校应深入了解并结合地方情况,在教学培养、人才输送、技术支撑、文化支撑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更全面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地方 工学结合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甘慕仪 徐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9,共1页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1999年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欣喜之余,许多职业院校校长也面临着一个难题。“怎么办学”。职业教育是纠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决定了...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1999年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欣喜之余,许多职业院校校长也面临着一个难题。“怎么办学”。职业教育是纠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决定了其必须关注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工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区域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 职业教育 实践 企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邗江与扬州职大合作发展
14
作者 刘正良 段七零 +2 位作者 徐美银 郑群 陈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68-69,共2页
扬州职业大学是江苏省扬州市一所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院校,邗江区是江苏省扬州市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区,双方同处一地,联系密切,邗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扬州职业大学现有的资源优势,为双方全面合作提供了可行性。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 扬州市 合作发展 扬州职业大学 职大 服务 高等职业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在行动:一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力作
15
作者 曹保刚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5,共1页
近几年,正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艰难的时期。在应对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同时又背负经济结构转型之痛,在面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又承担民生保障、环境支出增加之压力,欣喜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同时又不得不对发展规划隐隐担... 近几年,正是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艰难的时期。在应对整体经济形势下行的同时又背负经济结构转型之痛,在面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又承担民生保障、环境支出增加之压力,欣喜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同时又不得不对发展规划隐隐担忧,新旧矛盾的交织使得河北省面临的发展形势更加复杂。如何理性应对严峻挑战,抓住历史性发展机遇,实现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力作 服务 智库 经济结构转型 经济转型升级 历史性发展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蓉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评价及建议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建永 张亚星 蒋祺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0-153,共14页
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和城市发展诉求初步构建在蓉本科高校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发展水平、科教引领、协同培养、创业孵化、成果转化5个公共因子,对28所在蓉本科高校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基于现有研究基础和城市发展诉求初步构建在蓉本科高校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发展水平、科教引领、协同培养、创业孵化、成果转化5个公共因子,对28所在蓉本科高校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综合得分排名大致体现了社会层面认可的高校基本水平,但也存在明显的或高或低的个案;大部分高校的服务成效较低,且基本都存在成果转化和与政府协同不足等弱项;各高校在创业孵化、发展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基于综合排名、公因子得分和二级指标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在蓉本科高校分为6类,发现呈现出较明显的层次差异和类别特征。为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建议:政府淡化行政管辖边界,进一步强化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的政策举措;高校强化服务地方意识,面向地方重点发展产业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政企校深化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新型政校、校企、校校共建共享平台;出台人才吸引措施和相关配套办法;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分层分类的评价办法,形成高校服务地方、地方支持高校的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本科高校 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服务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爱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53-54,共2页
1979年创建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羲皇大道中段。学院原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移交甘肃省,2001年改制为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27年来,学院从一所普通中专学校发展为国家重点中... 1979年创建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羲皇大道中段。学院原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9年移交甘肃省,2001年改制为具有高等教育学历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27年来,学院从一所普通中专学校发展为国家重点中专学校乃至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四改其名但“立足地方,依托核工业,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没有变;“两弹一星”精神和“艰苦奋斗”传统没有变。学院先后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万多名学得好、用得上、留得住、能吃苦的实践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核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两弹一星” 社会发展服务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精神 应用型技术人才 普通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高校智库功能,以社科研究成果服务社会——“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隆重召开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曼怡 张嘉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活动部承办的“2009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于2009年12月2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关键词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 高层论坛 高校 服务社会 研究成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成才 吴承春 +1 位作者 兰之祥 刘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01-2304,共4页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积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华中农业大学特色的服务"三农"...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积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华中农业大学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深入调研总结王家砭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对于其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要进行宣传推广。”“王家砭村的探索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开展理论研究、模式挖掘、宣传推广。”这是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和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在马克思主义... “深入调研总结王家砭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对于其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要进行宣传推广。”“王家砭村的探索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开展理论研究、模式挖掘、宣传推广。”这是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和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梁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给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报送的《关于研究和宣传王家砭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建议》的《信息直报》上分别所作的重要批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中心 党的创新理论 协同 服务 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