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2
1
作者 耿耀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等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仅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引领社会前进。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通过在高等教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促进大学与社区一体化建设,构建教学、科...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等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不仅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引领社会前进。国外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通过在高等教育规划融入城市规划,促进大学与社区一体化建设,构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路径来实现。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应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调机制、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环境,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 经济社会 互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士群 张林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89-90,共2页
纺织业一直是苏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盐城市为例:该市的纺织工业形成了从材料、纺织、印染、服装、纺机、贸易的产业链,并不断接受来自上海、苏南的纺织产业转移。经济总量和效益位居苏北之首。作为苏... 纺织业一直是苏北地区的支柱产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盐城市为例:该市的纺织工业形成了从材料、纺织、印染、服装、纺机、贸易的产业链,并不断接受来自上海、苏南的纺织产业转移。经济总量和效益位居苏北之首。作为苏北地区以纺织类为主的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经过40多年办学历史的积淀.纺织类专业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盐城 纺织业 主动服务 实践 苏北地区 支柱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地方 工学结合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甘慕仪 徐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9-9,共1页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1999年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欣喜之余,许多职业院校校长也面临着一个难题。“怎么办学”。职业教育是纠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决定了...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高调召开,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职业教育终于开始摆脱1999年后持续低迷的阴霾,重新步上发展的轨道。欣喜之余,许多职业院校校长也面临着一个难题。“怎么办学”。职业教育是纠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这决定了其必须关注企事业单位的需要,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工学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区域 全国职教工作会议 职业教育 实践 企事业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划转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11,共3页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划转院校在逐渐失去原有的行业优势,面临着办学经费减少、学科专业的行业特色淡化等困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行业划转院校提供了...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划转院校在逐渐失去原有的行业优势,面临着办学经费减少、学科专业的行业特色淡化等困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行业划转院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研体制及质量保障几方面提出了行业划转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划转院校 服务区域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注册会计师新业务领域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毓圭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2010年11月5日,中注协携同天津市注协,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建立天津滨海新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期间,天津市注协举办了"拓展注册会计师新业务领域,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论坛。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 2010年11月5日,中注协携同天津市注协,与天津滨海新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建立天津滨海新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合作框架协议》。期间,天津市注协举办了"拓展注册会计师新业务领域,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论坛。天津市副市长崔津渡、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张锐钢、天津市财政局副局长陆丽珍、天津市注协秘书长牛佃庆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发表演讲。这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拓展新业务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有力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注册会计师 业务领域 会计服务 社会发展战略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滨海新区 合作框架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被引量:1
6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9,共4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不仅对实现"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档案工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不仅对实现"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档案工作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时期,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近房山区档案局(馆)结合当地实际展开讨论,有些理念和思路值得同行借鉴、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档案工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服务 历史进程 五中全会 建设事业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术先进民族特色专业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广东理工学院 广西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强强联合
7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3期F0003-F0003,共1页
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2013年9月,校园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6.85亿元,一期规划学生规模6000人,二期1万人,拥有综合教学楼、图书楼、办公楼、学术报告厅、活动中... 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创建于2013年9月,校园占地375亩,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总投资6.85亿元,一期规划学生规模6000人,二期1万人,拥有综合教学楼、图书楼、办公楼、学术报告厅、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楼、400米标准运动场等完备的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艺术设计学院 拉萨市 特色专业 理工学院 强强联合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8
作者 师静雅 牛桂萍 +2 位作者 程春芳 张雄 张韫韬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200-202,共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服务已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多行业融合的“气象+”服务转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3个方面阐述了“气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象服务已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多行业融合的“气象+”服务转变,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从国家战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民生福祉3个方面阐述了“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表现;结合多个行业说明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现状,如“气象+农业”“气象+生态”“气象+交通”等;分析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足,包括发展定位、发展基础、服务保障体系等;从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水平、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铜川“气象+”服务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经济社会发展 污染防治 产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郁 李竞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7,共21页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各类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与质量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有着显著的差异,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经济型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具有直接的积极影响,还分别通过提升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提高城市间居民收入差异的中介机制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也有显著区别,人口规模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在公共服务供给作用机制中的影响最为突出和普遍,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突出和普遍,而经济型公共服务的影响仅限于经济高增速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机制未形成。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针对中小城市,应全面加大各种类型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提升供给质量;而流动人口较多的大中型城市则应更大力度地推动户籍政策改革,使得流动人口获得更多的公共福利,以更有效地发挥民生型公共服务供给对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 作用机制 城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个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增军 张露颖 于志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 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选择,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力资源水平的必要支撑。在从宏观统筹和微观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表征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职院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路径:校园融合产业园,提升办学模式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专业融合产业链,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课程融合岗位群,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度;推进科研融合企业需,提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契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要素流动与经济协调发展
11
作者 陈丽娴 阳扬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9,共10页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提高是否有助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协调和高效配置,进而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探究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提高是否有助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相互协调和高效配置,进而显著推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探究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区域对外服务能力通过提高区域间劳动力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正向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中西部地区对外服务能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均为倒“U”型,且不存在组间差异;区域对外供给高端服务要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区域对外供给低端服务要素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对外服务能力 劳动力要素流动 资本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 地理位置 生产性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发展方式 服务现代农业——在“农业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定位与新融合”高层研讨会上的发言
12
作者 王毅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中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为农业院校赋予了重大责任,也为广大农科学子提供了广阔舞台。"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职业教育 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定位 服务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汤贞敏 孙丽昕 +6 位作者 张伟民 王志强 陈小娟 谭健欣 黄崴 刘建伟 耿景海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2,26,共9页
鉴于本科学校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发现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在省域层面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具有相关性,但在各区域层面这种... 鉴于本科学校的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关系,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发现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在省域层面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具有相关性,但在各区域层面这种相关性的表现程度不一;同时,无论在省域层面还是在各区域层面,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未来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均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应在遵循统筹规划与按需设置、因地制宜与分类指导、政府主导与多元主体参与等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立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本科学校 结构 布局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城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再探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平水 张艳妮 +1 位作者 范红丽 张雪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大学城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尊重大学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大学城建设的必然要求;内部校际联动、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区域互动发展是大学城建设的应然追求;运行机制创新是大学城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山西大学城 区域经济社会 互动发展 创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成才 吴承春 +1 位作者 兰之祥 刘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01-2304,共4页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积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华中农业大学特色的服务"三农"...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支撑、服务、发展"的主题,积极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华中农业大学特色的服务"三农"新路径,为增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校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中心: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从来 姜宁 夏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5期39-44,共6页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南京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 证分析南京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区域性金融 中心的功能定位,主张通过金融机构的重组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南京...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南京经济社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实 证分析南京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区域性金融 中心的功能定位,主张通过金融机构的重组和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南京金融中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区域金融中心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特色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被引量:1
17
作者 思源 冯国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69,共3页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方向转向高职教育后.继承和发扬了多年办学形成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社会发展服务 大连市 区域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 办学宗旨 高职教育 办学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永利 成福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148-150,共3页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 地方高校的地域位置在地方,管理权在地方,因此,地方高校想要立足,想要谋求发展,想要更好发展,更好地为地方服务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经常性进行合作与实践活动,只有加强与地方的沟通,增进互信,只有在服务地方中作出成绩,取得成果,发挥作用,才能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才能提升自身的声誉,才能使学院可持续发展,才能提升学院在地方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师范学院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高校 服务地方 河北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帮助 林健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非线性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利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空间进行线性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可使得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 针对主成分分析(PCA)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非线性分析上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核主成分分析(KPCA)方法。利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空间进行线性主成分分析;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可使得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85%,避免了多个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导致评价结果不一致。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核主成分回归方程——KPCR,并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评价 预测 核主成分分析 核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炎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4-26,共3页
文章以层次分析的方法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的宏观框架,进而以合适性、代表性和可测得性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以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分别对要素层和指标层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四川省近十年的经济社会... 文章以层次分析的方法确立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模型的宏观框架,进而以合适性、代表性和可测得性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以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分别对要素层和指标层进行赋权最终构建评价模型。利用模型对四川省近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趋势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