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酸金属配体对废水中四环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 万金泉 +2 位作者 马邕文 王艳 闫志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为了探讨水处理系统中有机酸与四环素竞争二价金属阳离子配体的关系,以及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如何来调节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形态的影响,影响细菌对四环素的生物利用度,为系统中四环素形态分布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激发及其抗性细菌群... 为了探讨水处理系统中有机酸与四环素竞争二价金属阳离子配体的关系,以及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如何来调节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形态的影响,影响细菌对四环素的生物利用度,为系统中四环素形态分布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的激发及其抗性细菌群的富集提供分析依据,该文通过调节不同有机酸(柠檬酸、腐殖酸)及其二价金属阳离子(Mg^2+和Ca^2+)配体处理中的可溶性四环素浓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5 mmol/L二价金属阳离子对四环素络合效果强于20 mmol/L,且Ca^2+的作用效果要稍微强于Mg^2+,使得水体中四环素浓度降低。适量的有机酸不仅与二价金属阳离子竞争四环素,也显著提高了水溶性四环素浓度,柠檬酸及腐殖酸的最佳调控浓度分别是20 mmol/L、20 mg/L。此时,20 mmol/L、20 mg/L的柠檬酸、腐殖酸,使水体可溶性四环素浓度最佳。尽管如此,过量的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调节四环素形态效果反而下降,进而降低了可溶性四环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有机酸 四环素形态 有机酸-二价金属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价双烯酮亚胺基稀土金属配合物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振琴 沈琪 +1 位作者 张勇 姚英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2-354,共3页
Divalent β-diketiminate lanthanide complexes LYbR(THF)(L={(2,6-Me2C6H3)NC(Me)}2CH;R=C9H7(1),CH3C5H4(2),OC6H2-But2-2,6-Me-4(32))were synthesized by reducing the mixed-ligand trivalen(t) β-diketimina... Divalent β-diketiminate lanthanide complexes LYbR(THF)(L={(2,6-Me2C6H3)NC(Me)}2CH;R=C9H7(1),CH3C5H4(2),OC6H2-But2-2,6-Me-4(32))were synthesized by reducing the mixed-ligand trivalen(t) β-diketiminate ytterbium chlorides synthesized in situ with Na-K alloy.These divalent lanthanide complexes exhibit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ε-caprolact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烯酮亚胺基 稀土金属配合物 Ε-己内酯 开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N’-双(3-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和1,3,5-苯三甲酸的二维Co(Ⅱ)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结构和磁性
3
作者 王琦 仝玉章 +3 位作者 贾晓普 杨春 王庆伦 廖代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7-1405,共9页
摘要在水热条件下,基于配体N,N’-双(3-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3-bptpa)和1,3,5-苯三甲酸(1,3,5-H3btc),合成了一例具有二维格子结构的钴(Ⅱ)MOF[Co(3-bptpa)(1,3,5-Hbtc)]·2H2O(1),并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DS)、差热-... 摘要在水热条件下,基于配体N,N’-双(3-吡啶基)-对苯二甲酰胺(3-bptpa)和1,3,5-苯三甲酸(1,3,5-H3btc),合成了一例具有二维格子结构的钴(Ⅱ)MOF[Co(3-bptpa)(1,3,5-Hbtc)]·2H2O(1),并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DS)、差热-热重分析(DTA-TG)、X射线单晶衍射(XRD)和磁学表征。结果表明,每个1,3,5-Hbtc2-提供1个螯合配位羧基和1个桥连配位羧基与Co(Ⅱ)离子配位。中心对称的二聚体[Co(3-bptpa)(1,3,5-Hbtc)]2通过桥连配位的羧基连接成1D梯形链,相邻的梯形链通过3-bptpa与Co(Ⅱ)的配位作用连接为2D格子,从而形成Co N2O4变形八面体的配位构型。对配合物1在16~300 K的磁化率数据,使用八面体场下旋轨耦合的各向同性的单离子近似和分子场理论进行分析,Co(Ⅱ)离子表现强的旋轨耦合作用(λ=-100.4 cm^-1),相邻的Co(Ⅱ)离子之间通过桥连配位的羧基传递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zj’=-0.618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酰胺配体 水热合成 钴(Ⅱ) 金属-有机骨架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生物相关单一手性二维金属有机鲱骨形分子网格:双-3-氨基-(S)-酪氨酸钴(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小勇 邢立新 +6 位作者 陈振锋 包燕雏 杨际虹 吴美芳 熊仁根 游效曾 范洪筠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02-806,共5页
The first example of homochiral two dimensional neutral cobalt? 3 amino (S) tyrosine (ATYR) coordination polymer, bis(3 amino (S) tyrosinato )cobalt? 1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o(ClO4)2 ... The first example of homochiral two dimensional neutral cobalt? 3 amino (S) tyrosine (ATYR) coordination polymer, bis(3 amino (S) tyrosinato )cobalt? 1 was synthesized under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Co(ClO4)2 ·6H2O with ATYR in which 1 displays modes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response. CCDC: 214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关 单一手性 金属有机鲱骨形分子网格 -3-氨基-(S)-酪氨酸钴(Ⅱ) 钴离子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催化下制备快速固化苯酚-尿素-甲醛树脂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莫弦丰 范东斌 +1 位作者 秦特夫 储富祥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2,23,共5页
采用4种二价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探讨催化剂类别、加入阶段、加入量、甲醛添加量、氢氧化钠添加量等5个因素,对合成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PUF树脂凝胶时间、试件的胶合强度均有影响;与对照PUF树脂相... 采用4种二价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探讨催化剂类别、加入阶段、加入量、甲醛添加量、氢氧化钠添加量等5个因素,对合成苯酚-尿素-甲醛(PUF)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PUF树脂凝胶时间、试件的胶合强度均有影响;与对照PUF树脂相比,采用优化工艺合成PUF树脂的热压时间和凝胶时间均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催化 苯酚-尿素-甲醛树脂 胶合强度 凝胶时间 储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锰锌金属离子对γ-CGT酶生产和能量代谢的促进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峰 堵国成 +1 位作者 顾正彪 陈坚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33-37,共5页
研究了添加镁、锰、锌二价金属离子对Bacillus macorousWSH02-06生产γ-CGT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组合添加镁、锰、锌等二价金属离子能提高酶产量近两倍。这些金属离子的添加同样能促进细胞生长。锰、锌金属离子的存在能促进细... 研究了添加镁、锰、锌二价金属离子对Bacillus macorousWSH02-06生产γ-CGT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组合添加镁、锰、锌等二价金属离子能提高酶产量近两倍。这些金属离子的添加同样能促进细胞生长。锰、锌金属离子的存在能促进细胞消耗镁离子的量。γ-CGT酶产量、细胞干重随着镁离子消耗量的增加而增加。镁、锰、锌二价金属离子提高了胞内ATP含量和ATP/ADP比例,从而为产酶提供了更大的能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CGT酶 BACILLUS macorous WSH02-06 金属离子 组合添加 ATP ATP/A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代谢平衡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发病机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保路 万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6-763,共8页
研究表明,脑内金属离子代谢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但其机理尚需深入探讨.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结果,作者对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铁调节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以... 研究表明,脑内金属离子代谢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但其机理尚需深入探讨.结合本实验室研究结果,作者对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β-淀粉样蛋白、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铁调节蛋白、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以及天然抗氧化剂通过调节金属离子代谢平衡缓解β-淀粉样蛋白的毒性和保护细胞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铁、铜等金属离子缺乏可能主要与AD早期关系密切,而铁、铜等金属离子过载可能主要与AD后期损伤关系密切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金属离子代谢失衡 氧化应激 β-淀粉样蛋白(Aβ) Β-淀粉样蛋白前体 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 铁调节蛋白 金属离子转运体 天然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诱导发光的Zn2+/Cd2+/Cu2+荧光化学传感器
8
作者 郭启超 王嘉琪 +1 位作者 陈松阳 王巧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4,共9页
在振动诱导发光单元N,N’-二苯基二氢二苯并[a,c]吩嗪(DPAC)N-N轴两翼的苯环上分别引入金属离子配位基团,合成了荧光化学传感器DPAC-H-COOH,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PAC-H-COOH... 在振动诱导发光单元N,N’-二苯基二氢二苯并[a,c]吩嗪(DPAC)N-N轴两翼的苯环上分别引入金属离子配位基团,合成了荧光化学传感器DPAC-H-COOH,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及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DPAC-H-COOH通过四配位选择性结合Zn^(2+)/Cd^(2+)/Cu^(2+)3种阳离子,并与它们均以物质的量之比1∶1的方式形成分子内复合物。由于离子半径的差异以及配体-金属电子转移的作用,传感器分子与Zn^(2+)/Cd^(2+)/Cu^(2+)结合分别表现出不同的荧光信号,因此,该传感器分子不但可肉眼进行区分,还可以检测上述3种性质类似的阳离子,对Zn^(2+)、Cd^(2+)和Cu^(2+)的检出限分别为80.2 nmol/L、0.506μmol/L和0.263μmol/L,实现了采用单个传感器分子识别检测多种金属离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诱导发光 苯并[a c]吩嗪 荧光化学传感器 金属离子检测 配体-金属电子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咪唑衍生物和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的Zn(Ⅱ)⁃MOFs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石明凤 顾江红 +1 位作者 万毅 徐中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0-1188,共9页
在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_(2)DTA)的存在下,不同结构的咪唑衍生物1,2,4,5-四(1H-咪唑-1-基)苯(1,2,4,5-TIB)、1,4-双(4-甲基-1H-咪唑-1-基)苯(1,4-BMIB)和1,4-双(4-甲基-1H-咪唑-1-基)萘(1,4-BMIN)在溶剂热条件下分别与锌离子反应构... 在2,5-二甲氧基对苯二甲酸(H_(2)DTA)的存在下,不同结构的咪唑衍生物1,2,4,5-四(1H-咪唑-1-基)苯(1,2,4,5-TIB)、1,4-双(4-甲基-1H-咪唑-1-基)苯(1,4-BMIB)和1,4-双(4-甲基-1H-咪唑-1-基)萘(1,4-BMIN)在溶剂热条件下分别与锌离子反应构筑出3个三维金属有机骨架:{[Zn(DTA)(1,2,4,5-TIB)_(0.5)]·1.5H_(2)O}_(n)(1)、[Zn(DTA)(1,4-BMIB)_(0.5)(H_(2)O)]_(n)(2)和{[Zn(DTA)(1,4-BMIN)]·H_(2)O}_(n)(3)。单晶结构解析揭示3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其中,四配位1,2,4,5-TIB参与构筑的配合物1具有拓扑符号为(6^(2).8^(4))的四连接框架。而具有纤细骨架和低配位数的1,4-BMIB与1,4-BMIN参与构建的配合物2和3则分别是二重穿插的pcu型和三重穿插的dia型框架。此外,对比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配合物的荧光较配体有了明显的增强和蓝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咪唑衍生物配体 2 5-甲氧基对苯甲酸 穿插结构 荧光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T1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瑛 竺飞燕 +4 位作者 王炼 包琼琼 刘云 胡乔 张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0-356,共7页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在乳胞素(lactacystin)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改变,从而进一步了解DMT1在帕金森病(PD)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actacystin损伤的SH-SY5Y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在乳胞素(lactacystin)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的表达改变,从而进一步了解DMT1在帕金森病(PD)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建立lactacystin损伤的SH-SY5Y细胞模型,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细胞DMT1表达水平的变化;在高亚铁环境下,荧光探针DCFH-DA检测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内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合体的改变。结果:Lactacystin处理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ctacystin处理组DMT1表达增加(P<0.01)。正常对照组、lactacystin处理组及Fe2+处理组3组比较,其细胞活力逐渐降低,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逐渐增强,胞浆α-SYN低聚体(43-55 kD)表达量逐渐增多(P<0.05)。结论:Lactacystin诱导SH-SY5Y细胞高表达DMT1,增强细胞摄铁能力,这可能是铁直接或者通过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胞内α-SYN的错误折叠和聚集、最终导致PD神经元损伤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乳胞素 SH-SY5Y细胞 Α-突触核蛋白 氧化性应激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皮质中表达上调
11
作者 王思亓 李欣潞 +4 位作者 林庚 王卓 程晓凤 刘彤彤 郑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DMT1和β-淀粉样蛋白(Aβ)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老年斑内的定位和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 目的研究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分布。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DMT1和β-淀粉样蛋白(Aβ)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老年斑内的定位和分布,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DMT1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DMT1和Aβ免疫阳性产物均定位于老年斑内,分子层内较多,而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较少。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MT1蛋白表达水平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内显著升高。结论APP/PS1转基因小鼠小脑Aβ老年斑内有大量DMT1表达,提示DMT1及其参与转运的二价金属离子可能参与小脑Aβ老年斑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转运体1 Β-淀粉样蛋白 APP/PS1转基因小鼠 小脑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