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溶剂处理提高固定化脂肪酶活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祖昕 杜凯 +1 位作者 曹方 孙玉梅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提高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活性炭、硅胶G和DM-130树脂吸附固定脂肪酶LVK-F100,并用甲醇、丙酮、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以及环己烷处理湿的固定化脂肪酶。结果表明,甲醇、正己烷和环己烷处理对固定... 为提高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转酯化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活性炭、硅胶G和DM-130树脂吸附固定脂肪酶LVK-F100,并用甲醇、丙酮、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以及环己烷处理湿的固定化脂肪酶。结果表明,甲醇、正己烷和环己烷处理对固定化脂肪酶有钝化作用,而丙酮、丙醇、异丙醇和乙酸乙酯处理能显著提高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用乙酸乙酯和异丙醇处理吸附固定的脂肪酶1 h,可使固定化脂肪酶活力分别提高1.70-2.25倍、半衰期延长3.2-8.4 h、催化大豆油转酯化反应延长使用周期2-5批。异丙醇和乙酸乙酯处理还可提高固定化脂肪酶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有机溶剂 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房耀维 余勃 +4 位作者 刘姝 王淑军 吕明生 焦豫良 曹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40-243,共4页
利用分批发酵研究海洋细菌Bacillus aquaemaris DS1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的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合成和菌体生长呈部分生长关联型。据分批发酵实验结果采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描述菌株生长、产酶以及底物... 利用分批发酵研究海洋细菌Bacillus aquaemaris DS1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的代谢特性,结果表明蛋白酶合成和菌体生长呈部分生长关联型。据分批发酵实验结果采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描述菌株生长、产酶以及底物消耗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良好,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稳定性脂肪酶 BACILLUS aquaemaris DS1 动力学模型 海洋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根霉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
3
作者 许丽莉 赵晴晴 +2 位作者 李青云 唐爱星 刘幽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9-458,共10页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 为了提高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CGMCC 3.5040)全细胞脂肪酶在化学-酶法环氧化反应体系中的稳定性,以α-蒎烯为模式底物,考察柠檬酸三钠用量、戊二醛交联细胞、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和回用方式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有机酸会影响酶稳定性,添加3.5 mmol柠檬酸三钠会与质量分数为30%H_(2)O_(2)水溶液形成高渗液,防止细胞涨破,同时能中和过量过氧酸,提高反应选择性与细胞的回用稳定性;经过戊二醛交联后,全细胞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回用稳定性都显著提高;蒎烯环氧化的最适H_(2)O_(2)用量为5 mmol;可采用直接分离有机相,再加入新鲜有机相的方式进行回用。优化回用方式后,该全细胞催化剂第7次使用时,催化反应仍然有77.3%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全细胞脂肪酶 化学-酶法环氧化 过氧有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房耀维 刘姝 +3 位作者 徐炜枫 王淑军 吕明生 陈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7-201,共5页
为了筛选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利用添加苯10%(V/V)的MLB培养液从油污染水样中分离获得有机溶剂耐受菌株56株。通过产蛋白酶筛选培养基(SMA培养基)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中筛选获得蛋白酶高产菌株DS1。通过... 为了筛选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耐有机溶剂极端微生物,利用添加苯10%(V/V)的MLB培养液从油污染水样中分离获得有机溶剂耐受菌株56株。通过产蛋白酶筛选培养基(SMA培养基)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中筛选获得蛋白酶高产菌株DS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GenbankEU578329)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将菌株DS1鉴定为Bacillusaquaemaris。该菌株能耐受多种有机溶剂,并可以分泌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该蛋白酶在25%极性常数(logPOW)大于等于1.8的有机溶剂中稳定性好,于30℃、140r/min,培养14d仍有70%以上的活力。菌株DS1及其所分泌的蛋白酶均能较好的耐受有机溶剂,可以进行有机相催化,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微生物 有机溶剂稳定性蛋白酶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庞慧丽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5-19,共5页
采用C30-HPLC-DAD检测叶黄素分别在30、40、50℃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保留率变化,并分析溶剂种类、氧分压、温度对有机溶剂中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常规空气条件下,叶黄素在4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 采用C30-HPLC-DAD检测叶黄素分别在30、40、50℃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保留率变化,并分析溶剂种类、氧分压、温度对有机溶剂中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常规空气条件下,叶黄素在4种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顺序依次为:无水乙醇>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反式叶黄素的保留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总顺式叶黄素的保留率则先略有上升后缓慢下降;充氮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稳定性,效果在四氢呋喃中尤为明显,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式叶黄素的保留率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总顺式叶黄素的最终保留率明显高于常规条件;温度越高,反式叶黄素的稳定性越低,越易发生异构化反应;反式叶黄素在4种溶剂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保留率 有机溶剂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橄榄果实中番茄红素有机溶剂的萃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赛 邵兴锋 +1 位作者 倪穗 宋钰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3,共5页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秋橄榄中的番茄红素,对影响萃取的诸因素,如萃取剂的种类、料液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另外,还研究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对秋橄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丙酮作... 利用有机溶剂萃取秋橄榄中的番茄红素,对影响萃取的诸因素,如萃取剂的种类、料液比、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等进行研究,并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另外,还研究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对秋橄榄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丙酮作萃取剂时,秋橄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提取效果最佳,优化后的萃取温度为52℃,萃取时间为2.1 h,料液比为1:21(g:mL)。验证实验发现,萃取量为(218.03±9.10)μg/g鲜重,与预测值较接近。秋橄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在高温、阳光直照、Fe3+存在的条件下十分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橄榄 番茄红素 有机溶剂萃取 响应曲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合成碱金属硒化物Cs_2PdSe_(16)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震 王如骥 李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091-1094,共4页
以 Pd Cl2 ,Cs2 Se及 Se为原料在乙二胺溶液中用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 ( Solvothermal Technique)制备碱金属硒化物 Cs2 Pd Se16,用单晶 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Cs2 Pd Se16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为P4 b2 ,晶胞参数为 :a=1 .2 6... 以 Pd Cl2 ,Cs2 Se及 Se为原料在乙二胺溶液中用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 ( Solvothermal Technique)制备碱金属硒化物 Cs2 Pd Se16,用单晶 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进行晶体结构分析 .Cs2 Pd Se16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为P4 b2 ,晶胞参数为 :a=1 .2 60 1 ( 2 ) nm,b=1 .2 60 1 ( 2 ) nm,c=0 .70 4 4( 1 ) nm,V=1 .1 1 85 ( 3) nm3,Z=2 ,R=0 .0 5 1 4 ,w R=0 .0 991 .该晶体由相互交错的 [Cs Pd( Se4 ) 2 ]-层和 [Cs Se8]+ 层组成 .热分析结果表明 ,其分解温度为 3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硒化物 晶体结构 有机溶剂热生长技术 稳定性 乙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液体活性染料分散和水解稳定性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保律 吴伟 +2 位作者 钟毅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为探究液体活性染料体系中有机溶剂对活性染料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了4种有机溶剂对高浓度C.I.活性蓝176聚集以及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溶剂对活性染料分散及水解效果影响的差异... 为探究液体活性染料体系中有机溶剂对活性染料储存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了4种有机溶剂对高浓度C.I.活性蓝176聚集以及水解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溶剂对活性染料分散及水解效果影响的差异,与有机溶剂在染料分子聚集有效区域以及染料水解基团周围的分布有关,二者间相互作用的强弱决定了染料的储存稳定性;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中,4种有机溶剂的72个染料分子中有31个染料分子可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其对C.I.活性蓝176的分散稳定性最佳;己内酰胺在染料水解基团氯原子周围的分布更多,其对抑制液态活性染料的水解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活性染料 有机溶剂 水解稳定性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硅醇的酯化反应 被引量:12
9
作者 邱树毅 姚汝华 +1 位作者 宗敏华 伍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9-373,共5页
固定化Mucormiehei脂肪酶可催化有机硅醇和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对固定化酶用量、脂肪酸链长、不同有机硅醇底物、有机溶剂极性和水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固定化脂肪酶 有机溶剂 硅醇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粗酶酶学性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俊峰 李红芳 +2 位作者 段效辉 门晋名 宿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体积分数2%苯为筛选压力,利用罗丹明B平板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采集的花生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中度耐热、耐碱脂肪酶产生菌,编号为H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2菌株... 以体积分数2%苯为筛选压力,利用罗丹明B平板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采集的花生地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中度耐热、耐碱脂肪酶产生菌,编号为H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及其16S rDNA基因序列对菌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2菌株与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亲缘关系最紧密。通过研究得到该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产酶培养基为:蛋白胨3%、酵母膏1%、NaCl 0.5%、橄榄油1%,pH7.0,摇瓶发酵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80r/min,发酵周期为48~60h。所产脂肪酶在40℃、pH9.0时酶活性最高,对pH值和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pH6.0~10.0比较稳定,35~50℃具有较高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短小芽孢杆菌 脂肪酶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有机溶剂对脂肪酶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红 高修功 +1 位作者 曹淑桂 章克昌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2期42-46,共5页
利用衰减全反射(A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脂肪酶在不同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溶剂均能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极性愈强效果愈明显。这种... 利用衰减全反射(AtenuatedTotalReflection,AT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脂肪酶在不同非水有机溶剂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各种溶剂均能使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极性愈强效果愈明显。这种构象变化是一动态过程,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另外,两亲分子也能导致酶构象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红外光谱 脂肪酶 构象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有机溶剂中猪胰脂肪酶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艳 何丽明 +1 位作者 蒋群 赵凤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研究了有机溶剂中猪胰脂肪酶催化正己酸和无水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反应。以正己酸和无水乙醇在各种反应介质中进行酶催化反应,用气相色谱检测生成的己酸乙酯,考察反应介质、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发现在... 研究了有机溶剂中猪胰脂肪酶催化正己酸和无水乙醇合成己酸乙酯的反应。以正己酸和无水乙醇在各种反应介质中进行酶催化反应,用气相色谱检测生成的己酸乙酯,考察反应介质、底物浓度、底物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发现在高底物浓度和低底物浓度的条件下,有机溶剂介质对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中等底物浓度,选择lgP值适中的溶剂为介质最合适。适当的反应条件为:以环己烷为反应介质,正己酸浓度0.6mol/L,n(正己酸)∶n(无水乙醇)=1∶1.25,加酶量15g/L,反应温度37℃,反应24h后,产率达到90.5%。该文的底物浓度较高,是文献[1,10,11,17]报道的1.5~3.0倍,获得了相近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生物催化 脂肪酶 己酸乙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介质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宗敏华 刘耘 +1 位作者 尹顺义 姚汝华 《生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21-725,共5页
脂肪酶Lipozyme^(IM)在有机溶剂中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水溶液中,热处理温度高于50℃后,其催化甘油三酯水解的活力迅速下降。温度升到60℃时,水解活力仅残存13.6%。温度高于70℃该酶完全失活。而在有机溶... 脂肪酶Lipozyme^(IM)在有机溶剂中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水溶液中,热处理温度高于50℃后,其催化甘油三酯水解的活力迅速下降。温度升到60℃时,水解活力仅残存13.6%。温度高于70℃该酶完全失活。而在有机溶剂正庚烷中,温度高达85℃仍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反应介质的疏水性越强,酶抗超声辐射变性作用的能力越强。经同样的超声辐射处理后,正己烷中Lipozyme^(IM)的酯水解活力仅损失ll.8%,而在水溶液中其活力却损失了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稳定性 反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构象刻录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龚伟 宋锡瑾 王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1-844,共4页
探讨了一种高度稳定的新型固定化酶———刻录酶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性能.以聚乙二醇200(400)二(甲基)丙烯酸酯4种不同的功能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底物月桂酸对脂肪酶进行构象诱导后,经过紫外光聚合和洗脱月桂酸,获得了... 探讨了一种高度稳定的新型固定化酶———刻录酶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性能.以聚乙二醇200(400)二(甲基)丙烯酸酯4种不同的功能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底物月桂酸对脂肪酶进行构象诱导后,经过紫外光聚合和洗脱月桂酸,获得了4种锁定脂肪酶活性构象的聚合物,即刻录脂肪酶.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为功能单体时,刻录脂肪酶的活性较游离脂肪酶提高近1倍,并且所得4种刻录脂肪酶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在强酸、强碱和高温下刻录脂肪酶可以分别保持其初始活性的75%、50%和70%以上,用沉淀变性剂浸泡刻录脂肪酶30 d后,酶活性仍然可以保持其初始活性的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构象 稳定性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的和固定化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淑桂 冯雁 +3 位作者 刘占斌 丁忠田 马林 程玉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6期646-650,共5页
本文对聚乙二醇修饰脂肪酶、多孔玻璃载体吸附酶、多孔玻璃载体丙酮沉积酶、硅藻土吸附酶、氧化铝吸附酶和琼脂珠疏水载体吸附酶在有机相中酯合成和酯交换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形式的酶需要不同的最适加水量。而且,... 本文对聚乙二醇修饰脂肪酶、多孔玻璃载体吸附酶、多孔玻璃载体丙酮沉积酶、硅藻土吸附酶、氧化铝吸附酶和琼脂珠疏水载体吸附酶在有机相中酯合成和酯交换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形式的酶需要不同的最适加水量。而且,在各自最适条件下,对各种形式酶进行了比较,得出硅藻土和琼脂珠疏水载体是很好的固定化载体,疏水性琼脂珠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的活力比酶粉高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化学修饰 固定化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TC标记脂肪酶的稳定性和荧光光谱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驰 宋锡瑾 +1 位作者 王杰 闻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1-1384,共4页
以FITC(异硫氰基荧光素)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标记后的脂肪酶的活性、构象、荧光光谱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变性条件下,比较了标记与未标记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及相对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热性能比未标记的酶... 以FITC(异硫氰基荧光素)为荧光探针,研究了标记后的脂肪酶的活性、构象、荧光光谱的变化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在不同变性条件下,比较了标记与未标记的脂肪酶活性变化及相对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热性能比未标记的酶有所提高,70℃时完全失活。荧光标记的脂肪酶耐酸碱性能增强。在盐酸胍变性剂的条件下,荧光标记的脂肪酶活性下降趋势渐缓,荧光光谱能较好的反映脂肪酶的活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 荧光光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壁固定化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的非水活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玲玲 闫倩云 +6 位作者 丛方地 周学永 刘海学 邢克智 任健 王英超 李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5-1030,共6页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为赋形剂,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典型的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固定在锥形瓶的内壁上,形成简易的生物反应器.为方便检测器壁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选择特征吸收为640 nm的生化指示剂2,6-二氯靛酚为反应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丙酮为溶剂.光谱检测表明,催化反应0.5 h后,器壁固定化脂肪酶转化底物的能力是脂肪酶粉的6倍.在每次催化5 h共10次的循环催化中,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平均每次仅降低3.2%,而酶粉降低11.8%.结果表明,该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对于酶粉明显提高,这将为通过固定化有效提高脂肪酶的非水催化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稳定性 动力学 非水相 假单胞菌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体系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希岳 陈巧丽 +2 位作者 蔡志强 杨百科 黄凌云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4-77,共4页
探讨了有机溶剂体系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置于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在40℃下反应10 h,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 探讨了有机溶剂体系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大豆色拉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置于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在40℃下反应10 h,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以石油醚作为有机溶剂转化率最高,当总醇油物质的量比为3∶1,固定化酶占5%(相对于油质量),加入5%质量分数的水时固定化酶反应活性最高,酯化率可以达到88.4%。固定化酶重复使用10次仍具有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 大豆色拉油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仁 林金萍 魏东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从国内各地采取土样分离筛选产耐有机溶剂脂肪酶的新菌株,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筛选到的新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CS-2.来自Pseudomonas aeruginosa CS-2的粗脂肪酶液在乙腈中酶活提高,在苯、氯仿、正... 从国内各地采取土样分离筛选产耐有机溶剂脂肪酶的新菌株,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筛选到的新菌株命名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CS-2.来自Pseudomonas aeruginosa CS-2的粗脂肪酶液在乙腈中酶活提高,在苯、氯仿、正己烷、石油醚和异辛烷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有机溶剂耐受性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lipI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琰 张志敏 +6 位作者 王军 张琨 訾静 万一 王燕 张继生 高建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为了实现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真核表达,参照GenBank公布的脂肪酶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出G.geotrichumSXL-107的全长1 692bp、编码563个氨基酸的脂肪酶基因lipI,基因登录号为JX074060。利用Signal P 3.0软件对lipI基因序... 为了实现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真核表达,参照GenBank公布的脂肪酶基因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出G.geotrichumSXL-107的全长1 692bp、编码563个氨基酸的脂肪酶基因lipI,基因登录号为JX074060。利用Signal P 3.0软件对lip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将去除自身信号肽的成熟lipI基因克隆到诱导型表达载体pPIC9K上,构建胞外重组表达载体pPIC9K li-pI,转化毕赤酵母KM71,发酵培养72h,发酵上清液中脂肪酶活力达到70U/mL,与野生型脂肪酶产生菌Galactomyces geotrichum SXL 107相比,脂肪酶活力提高7倍。获得的重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40℃、pH值为6.5,在10%的甲醇溶液中作用48h后仍然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脂肪酶基因 毕赤酵母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