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射策略对双燃料发动机热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斌静 郭晓宇 +2 位作者 陈英杰 赵九州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4-1252,共9页
为了解决天然气发动机在低负荷下热效率低的问题,在一台六缸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试验研究了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柴油喷射压力(DIP),有效热效率(BTE)增加,THC、CO和CO_(2)的排放减少,但NO_(x)排放略微... 为了解决天然气发动机在低负荷下热效率低的问题,在一台六缸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试验研究了喷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柴油喷射压力(DIP),有效热效率(BTE)增加,THC、CO和CO_(2)的排放减少,但NO_(x)排放略微增加;提前柴油喷射正时(DIT),BTE增加,CO、CO_(2)和Soot排放减少,但NO_(x)排放恶化。在扭矩为400、1600 N·m时,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与纯柴油发动机相比,NO_(x)排放分别降低39%和63%,CO_(2)排放分别降低25%和22%。在大扭矩工况下,当柴油喷射正时在-18°CA ATDC~-5°CA ATDC范围内时,增大DIP或提前DIT能够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BTE,同时改善THC、CO、CO_(2)和Soot排放;当喷射正时早于-10°CA时,双燃料发动机的BTE高于纯柴油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天然气 柴油 负荷 有效热效率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式膨胀机效率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吉岱 唐小庆 +1 位作者 魏军英 马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7,共6页
根据涡旋式膨胀机的工作原理,对涡旋式膨胀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涡旋齿所受切向气体力的表达式,进而得出了输出转矩的表达式。以工程热力学的普遍原理为基础,得到了涡旋式膨胀机的有用功,结合气动功率概念,最终推导出涡旋式膨胀机有... 根据涡旋式膨胀机的工作原理,对涡旋式膨胀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涡旋齿所受切向气体力的表达式,进而得出了输出转矩的表达式。以工程热力学的普遍原理为基础,得到了涡旋式膨胀机的有用功,结合气动功率概念,最终推导出涡旋式膨胀机有效热效率的表达式。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试验台,通过试验对结论进行了验证,证明了涡旋式膨胀机的效率与进气压力、体积流量、膨胀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工质内泄漏对涡旋式膨胀机效率的影响,为提高涡旋式膨胀机的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式膨胀机 有效热效率 转速 进气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参数对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庆涛 刘军恒 +2 位作者 孙平 嵇乾 瞿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时使得双燃料燃烧相位提前,放热率峰值也随之增加;但预喷正时为上止点前(BTDC)22~25°CA时,会导致放热率曲线由双峰分布转变为三峰分布,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均降低,而NOx排放量呈现增高趋势,有效热效率(BTE)逐渐降低。在预喷正时为19°CA BTDC时,当预喷油量由2.5 mg/cyc逐渐增加至4.5 mg/cyc时,CO和HC排放量逐渐降低,而NOx排放量逐渐增加,BTE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ot排放量在预喷油量3.0 mg/cyc下达到最低值0.07 FSN。在预喷策略下,提前主喷正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主喷燃烧相位逐渐提前并靠近上止点,最大缸内压力增加,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在平均有效压力(BMEP)为1.05 MPa和主喷正时11°CA BTDC的工况下,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BTE达到最高值4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喷参数 燃烧 排放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丁烯苯酚曼尼希碱季铵盐的制备及其对柴油燃烧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庞雅枫 潘峰 +3 位作者 王钰 赵扬 陈幽兰 严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5,共9页
为提升柴油的使用性能,制备了清净剂聚异丁烯苯酚曼尼希碱季铵盐(HRPIBP-DMPA-QAS),并研究了其对柴油热效率和排放特性的影响。首先以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与苯酚反应合成聚异丁烯苯酚(HRPIBP),然后HRPIBP与甲醛、N,N-二甲基-1,3-丙二... 为提升柴油的使用性能,制备了清净剂聚异丁烯苯酚曼尼希碱季铵盐(HRPIBP-DMPA-QAS),并研究了其对柴油热效率和排放特性的影响。首先以高活性聚异丁烯(HRPIB)与苯酚反应合成聚异丁烯苯酚(HRPIBP),然后HRPIBP与甲醛、N,N-二甲基-1,3-丙二胺(DMPA)反应制得聚异丁烯苯酚曼尼希碱(HRPIBP-DMPA),最后HRPIBP-DMPA与1-溴丁烷反应制得产物HRPIBP-DMPA-QAS,对HRPIBP和HRPIBP-DMPA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HRPIBP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 h、n(BF_(3))∶n(HRPIB)=0.4、n(PhOH)∶n(HRPIB)=2;HRPIBP-DMPA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6 h、n(HRPIBP)∶n(甲醛)∶n(DMPA)=1.0∶3.0∶2.5。添加HRPIBP-DMPA-QAS柴油样品的发动机台架试验评价结果表明:添加HRPIBP-DMPA-QAS有利于提高柴油的有效热效率,降低NO_(x)、碳烟、CO的排放量。相比于空白柴油,添加1500 mg/L该清净剂的柴油样品的NO_(x)和碳烟排放量最大降幅分别为27.4%和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清净剂 聚异丁烯 曼尼希碱 季铵盐 有效热效率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燃柴油量对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邹洪波 王利军 刘圣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2-427,共6页
在一台TY1100型直喷柴油机上,开展了引燃柴油量对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引燃柴油比例为28.9%~48.2%时,发动机可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甲醇质量掺比可达73.3%~83.2%。与原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 在一台TY1100型直喷柴油机上,开展了引燃柴油量对柴油引燃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引燃柴油比例为28.9%~48.2%时,发动机可获得较好的动力性,甲醇质量掺比可达73.3%~83.2%。与原柴油机相比,双燃料发动机的碳烟排放大幅度下降,NOx排放降低,而HC和CO排放增加。高负荷时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增加而CO排放基本相当。在同一引燃柴油量下,HC排放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增加引燃柴油量,可以提高发动机低负荷时的有效热效率和降低HC排放,但在全负荷时,会导致NOx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燃柴油量 甲醇 有效热效率 排放 双燃料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喷技术与两级增压系统的优化匹配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韩志强 战强 +2 位作者 吴松林 周小波 苏万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40,共10页
根据"高密度-低温燃烧"方案匹配的两级增压系统,使重型柴油机在中低速能实现低排放和高有效热效率.然而,在高速中高负荷工况,增压系统不经过必要的调压手段,会存在排气背压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柴油机油耗和烟度均较高,有效热效... 根据"高密度-低温燃烧"方案匹配的两级增压系统,使重型柴油机在中低速能实现低排放和高有效热效率.然而,在高速中高负荷工况,增压系统不经过必要的调压手段,会存在排气背压过高的问题,从而使柴油机油耗和烟度均较高,有效热效率较低.为此,本文采用后喷技术和涡端放气技术,通过分析后喷定时、主后喷油量比例和进气压力等参数对排放和有效热效率的影响,得到油路参数与气路参数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在高涡前压力工况,相比单次喷射模式,采用"主喷+后喷"的喷油模式,能实现更低排放,但有效热效率会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后喷定时和主后喷油量比例的变化,存在一个适当的后喷定时和后喷油量区间,使缸内碳烟易于降低.同时,随着涡端旁通阀开度增加,NOx排放会不断减小,碳烟排放会出现一个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有效热效率则逐渐增加.这充分说明,在高涡前压力工况,适时放气,能同时改善排放和有效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增压 后喷技术 喷油持续期 混合时间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氢燃料内燃机技术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柏刚 包凌志 罗庆贺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8,共14页
氢能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最佳能源形式,也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内燃机具有零碳排放、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成为氢能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可有效抑制回火,并显著提高功率密度,是氢内燃机近阶段... 氢能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最佳能源形式,也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氢内燃机具有零碳排放、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成为氢能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缸内直喷氢内燃机可有效抑制回火,并显著提高功率密度,是氢内燃机近阶段的发展热点,引发了国内外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该文系统总结了各类氢内燃机的优缺点以及相关直喷氢内燃机的技术途径及其达到的技术指标,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可使氢内燃机的功率密度达到80 kW/L,采用高压缩比、稀薄燃烧可使有效热效率提升至42%~45%,采用废气再循环技术等可使氢内燃机的唯一污染物NO_(x)降低至0.5 g/kWh,并具有达到近零排放的潜力。该文也针对下一代缸内直喷氢内燃机所带来的新问题,从混合气形成、燃烧特性、燃烧模式、有效热效率提升、NO_(x)控制方法及后处理器等技术角度分析了开发现状及技术水平,探讨了近零排放条件下有效热效率达到50%的未来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内燃机 直接喷射 NO_(x)排放 有效热效率 稀薄燃烧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发动机燃烧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雷 宋鹏 +3 位作者 杜宝国 隆武强 冯立岩 刘爱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3-587,共5页
为研究燃料组分变化对煤层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煤层气发动机运转稳定性试验研究,探明了稀燃极限以及燃料当量比、煤层气各组分混合比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及运转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掺氢燃烧的方式研究了掺氢... 为研究燃料组分变化对煤层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在一台火花点火发动机上进行了煤层气发动机运转稳定性试验研究,探明了稀燃极限以及燃料当量比、煤层气各组分混合比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及运转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掺氢燃烧的方式研究了掺氢量对煤层气发动机稀燃极限及循环变动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煤层气中CO_2含量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及运转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随着CO_2含量的升高,有效热效率逐渐下降、并在较高CO_2含量时急剧恶化,发动机的循环变动系数增加;掺氢能够有效拓展稀燃极限,随掺氢量的升高煤层气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有明显改善,即使在较低当量比条件下采用较高的H_2含量仍能获得较理想的循环变动系数(COV_(IMEP)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火花点火发动机 运转稳定性 稀燃极限 CO2稀释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冲气垫连续排气式气动冲击机具
9
作者 李树楫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53,共2页
介绍反冲气垫连续排气式气动冲击机具的工作原理 ,指出该类型的气动冲击机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尤其在煤矿、矿山、铁道、水利、国防建设等行业。其理由是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它的有效热效率的极限值还可以继续提... 介绍反冲气垫连续排气式气动冲击机具的工作原理 ,指出该类型的气动冲击机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尤其在煤矿、矿山、铁道、水利、国防建设等行业。其理由是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它的有效热效率的极限值还可以继续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冲击机具 反冲气垫 连续排气 有效热效率 惯性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策略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国锋 贾崎 +3 位作者 姚崇 宋恩哲 卢昌浩 孙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6,共8页
通过一台6缸直喷、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成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预喷正时和预喷油量对燃烧参数和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单次喷射,较晚的预喷正时(30°CA BTDC)能提高发动机有效热效率(BTE),降低HC、CO排放,但NOx排... 通过一台6缸直喷、高压共轨柴油机改装成的柴油引燃天然气发动机.试验研究预喷正时和预喷油量对燃烧参数和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单次喷射,较晚的预喷正时(30°CA BTDC)能提高发动机有效热效率(BTE),降低HC、CO排放,但NOx排放恶化,而较早的预喷正时(60°CA BTDC)能够在提高发动机BTE的同时,降低HC、CO排放,并且NOx排放基本保持不变;当预喷正时为60°CA BTDC,预喷油量适当增多(3~5 mg/cyc)能进一步提高发动机BTE,降低HC、CO和NOx排放;预喷油量进一步增加(6~7 mg/cyc),NOx排放恶化,并且由于着火相位波动导致燃烧稳定性变差.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一方面要增加预喷柴油在可燃混合气中的分布,增大柴油与可燃混合气混合的时间,改善混合气的活性,进而提高燃烧速率;另一方面要强化主喷柴油喷射对着火相位的控制,防止着火相位不一致而恶化燃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喷正时 预喷油量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柴油配比优化及其用于发动机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瑞 陈振斌 李开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5-63,共9页
为了完善乙醇柴油的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研究,该文基于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乙醇柴油的配比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最后使用优化后乙醇柴油(体积比:乙醇10%,正丁醇4%,柴油86%;简称乙醇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负荷特... 为了完善乙醇柴油的稳定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研究,该文基于稳定性试验数据建立响应面模型,并对乙醇柴油的配比进行优化和试验验证,最后使用优化后乙醇柴油(体积比:乙醇10%,正丁醇4%,柴油86%;简称乙醇柴油)在柴油机上进行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该燃料在具塞试管里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相分离时间达到60d以上。通过额定转速1500r/min及1200r/min转速下的负荷特性试验发现,使用乙醇柴油的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在小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在高负荷及全负荷时均高于纯柴油;乙醇柴油的NOx排放,在小负荷时低于纯柴油,在中高负荷时却稍高于纯柴油,在全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乙醇柴油的碳烟排放,在小负荷时与纯柴油相近,在中高负荷时却明显低于纯柴油。对于试验所用柴油机,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有利于改善乙醇柴油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乙醇柴油 相分离温度 有效热效率 烟度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利民 韩义勇 +3 位作者 王志刚 李楠 潘家营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了探究天然气-汽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在现代发动机上的适用性及潜在优势,基于一台增压直喷发动机结合进气道喷射天然气和缸内喷射汽油,开展了不同负荷、过量空气系数和天然气替代率下天然气-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负... 为了探究天然气-汽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在现代发动机上的适用性及潜在优势,基于一台增压直喷发动机结合进气道喷射天然气和缸内喷射汽油,开展了不同负荷、过量空气系数和天然气替代率下天然气-汽油双燃料燃烧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负荷固定转矩工况下,随着天然气质量流量增加,发动机最高燃烧压力提高,燃烧相位提前,循环变动降低,且在稀燃条件下尤为明显。中等负荷固定转矩工况下的燃烧特性变化规律与低负荷工况相似,而在高天然气替代率、稀燃条件下有效热效率随天然气质量流量增加明显提高。高负荷节气门全开工况下,尽管发动机最大转矩有所下降,但爆震起点和强度得到有效抑制,燃烧相位也明显改善,因此可以通过增压来弥补发动机功率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汽油 稀燃 循环变动 有效热效率 爆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直喷及高压缩比对点燃式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冯浩 吴翔 +3 位作者 林思聪 郑尊清 韦静思 李钰怀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0-497,共8页
将一台增压直喷米勒循环汽油机改制成高压缩比(13.8)甲醇直喷(MDI)点燃式发动机,在转速为2 750 r/min下研究了甲醇直喷和高压缩比对发动机燃烧、排放及有效热效率(BTE)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边界条件下,甲醇直喷在中大负荷(平均有效压力(... 将一台增压直喷米勒循环汽油机改制成高压缩比(13.8)甲醇直喷(MDI)点燃式发动机,在转速为2 750 r/min下研究了甲醇直喷和高压缩比对发动机燃烧、排放及有效热效率(BTE)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边界条件下,甲醇直喷在中大负荷(平均有效压力(BMEP)≥0.8 MPa)能够提高燃烧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甲醇直喷由于低压缩温度和高燃料辛烷值,高压缩比下各负荷燃烧均不受爆震限制;甲醇直喷在各负荷下均有利于降低NO_(x)、CO及HC,相同边界条件下甲醇直喷在不同负荷的未燃损失均降低1%以上;甲醇直喷结合高压缩比的最高有效热效率工况点BMEP从原机的1.1 MPa提升到1.5 MPa,当量比燃烧有效热效率从37.4%提升到42.6%,有效热效率提升主要是因为排气损失、传热损失及未燃损失均降低,而进一步提升有效热效率主要受发动机爆发压力极限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甲醇直喷 高压缩比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汽油燃料对小型农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科 姚立红 +1 位作者 刘凯 龙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367,共4页
在一台农用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上研究了汽油与不同添加比例甲醇相混合的燃料对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结构的情况下,燃料中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汽油机的动力性有所下降,汽油机的比油耗明显降低,... 在一台农用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上研究了汽油与不同添加比例甲醇相混合的燃料对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结构的情况下,燃料中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汽油机的动力性有所下降,汽油机的比油耗明显降低,尾气中CO和HC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总体上看,M30的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汽油 有效热效率 农用发动机 比油耗 尾气 动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门晚关机构与两级增压系统在低速工况的优化匹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志强 邱鹏 +3 位作者 钱云寿 吴学舜 夏琦 刘智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5,共8页
以潍柴蓝擎WP12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低速、中低负荷,通过对比进气门晚关机构(IVCA)开闭两种状态对两级增压系统匹配关系的影响,分析其对关键气路参数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喷油定时和EGR率不变的条件下,柴油机运行在低速低... 以潍柴蓝擎WP12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低速、中低负荷,通过对比进气门晚关机构(IVCA)开闭两种状态对两级增压系统匹配关系的影响,分析其对关键气路参数和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喷油定时和EGR率不变的条件下,柴油机运行在低速低负荷工况,采用IVCA机构后进气流量减小,有效热效率上升,NO_x和碳烟排放均呈现降低趋势,HC排放降低,而CO排放上升;而在低速、中等负荷工况(50%,~75%,),采用IVCA机构后,进气流量依然减小,但有效热效率下降,NO_x和HC排放下降,碳烟排放对EGR率的敏感程度增加,CO排放随EGR率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热效率 两级增压系统 进气门晚关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增压器对增压米勒循环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浩 秦博 +1 位作者 林思聪 孙云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38-743,共6页
为提高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和动力响应性,在一台三缸增压米勒循环汽油机上,研究了电子增压器对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性方面,电子增压器能显著提高发动机低转速大负荷时的低压废气再循环引入能力,发动机在2 000 r/... 为提高发动机有效热效率和动力响应性,在一台三缸增压米勒循环汽油机上,研究了电子增压器对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响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性方面,电子增压器能显著提高发动机低转速大负荷时的低压废气再循环引入能力,发动机在2 000 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1.4 MPa时低压最大EGR率从15%提升到25%,实现了39.5%的有效热效率。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热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传热损失、排气损失和未燃HC损失的减少。动力响应性方面,发动机在1 500 r/min时,电子增压器的接入显著提高了发动机增压阶段的压力升高率,瞬态响应时间缩短了58%;同时,电子增压器起到发动机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消耗3 kW的电耗使发动机功率增加12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增压器 废气再循环 有效热效率 瞬态响应 米勒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掺烧甲醇预混合燃烧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轲 项旭昇 +1 位作者 李海言 刘丙善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在一台六缸柴油机上搭建了进气喷射甲醇掺烧系统,对不同替代率下的柴油掺烧甲醇工况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烧甲醇改变了发动机的燃烧特性。随甲醇替代率的上升,预混合燃烧比例逐渐增大,扩散燃烧比例则减小。掺... 在一台六缸柴油机上搭建了进气喷射甲醇掺烧系统,对不同替代率下的柴油掺烧甲醇工况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烧甲醇改变了发动机的燃烧特性。随甲醇替代率的上升,预混合燃烧比例逐渐增大,扩散燃烧比例则减小。掺烧甲醇后,缩短了整体工况的燃烧持续期,使放热更加集中,改善了燃烧等容度。掺烧甲醇还会从散热系统回收一部分热量,共同作用下使热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但大比例掺烧甲醇也会对NOx及CO排放带来恶化,并生成甲醇与甲醛等非常规排放物。同时掺烧甲醇还会延长滞燃期,因此需要调整柴油的主喷正时以保证发动机运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掺烧甲醇 预混合燃烧 排放 燃烧分析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戊醇-柴油燃烧与排放特性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18
作者 王赛 朱召军 +4 位作者 郭晓宇 吕德淋 陈英杰 朱继贞 黄豪中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6-1316,共11页
为了研究可用于柴油机的车用清洁能源,有效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缺少、进口石油比例多、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正戊醇-柴油燃料在柴油机的应用意义,本文运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试验研究,并且运用仿真运算验证的方法,研究不同负荷工况... 为了研究可用于柴油机的车用清洁能源,有效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缺少、进口石油比例多、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正戊醇-柴油燃料在柴油机的应用意义,本文运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试验研究,并且运用仿真运算验证的方法,研究不同负荷工况三种正戊醇比例(0、30%、45%)燃料的燃烧参数与排放特性。结果分析表明:①在相同的负荷工况,正戊醇-柴油中正戊醇比例增加,缸内平均压力、缸内瞬时放热率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比纯柴油工况增加,有效热效率有所升高;NO_(x)和Soot排放降低,HC排放有所增加。②在负荷增加时,三种试验燃料的缸内平均压力峰值增加,缸内最大压力升高率增加,有效热效率升高;CO和HC排放随负荷增加而减少,NO_(x)和Soot排放随负荷增加而增加。③在较高负荷工况,正戊醇-柴油的CO排放比纯柴油少,正戊醇比例增加时CO排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正戊醇-柴油 负荷 滞燃期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掺混甲醇和水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19
作者 刘勇强 耿洪刚 +1 位作者 徐昌春 庄远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3-899,共7页
文章在云内D30柴油机上研究进气掺混甲醇(甲醇体积分数分别为0%、30%、60%、90%、100%)水溶液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进气中喷甲醇水溶液时,发动机燃烧特性参数(如缸内峰值压力)均有增加,放热率峰值降低,同时... 文章在云内D30柴油机上研究进气掺混甲醇(甲醇体积分数分别为0%、30%、60%、90%、100%)水溶液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进气中喷甲醇水溶液时,发动机燃烧特性参数(如缸内峰值压力)均有增加,放热率峰值降低,同时峰值压力对应的相位略微提前,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升高,有效热效率下降,进气掺混甲醇体积分数为100%的溶液时的比油耗降低,其他体积分数时的比油耗均升高;排放方面,进气喷水时CO排放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降低,氮氧化合物(NOx)排放升高,进气掺混甲醇体积分数为30%的水溶液时HC排放降低,CO排放和NOx排放升高,进气掺混甲醇体积分数为60%、90%、100%的水溶液时NOx排放降低,CO和HC排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甲醇水溶液 有效热效率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