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早期翻译活动与其新体白话文经验的生成——以《月界旅行》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声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月界旅行》是鲁迅早期译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具有某种类似"原点"的意义。它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前仅有的一部偏于完整的白话作品,甚至其中还存在许多带有陌生化效果的新体白话。这与他的翻译方式不可分割。《月界旅... 《月界旅行》是鲁迅早期译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具有某种类似"原点"的意义。它是鲁迅在《狂人日记》之前仅有的一部偏于完整的白话作品,甚至其中还存在许多带有陌生化效果的新体白话。这与他的翻译方式不可分割。《月界旅行》中那些读起来略感不顺的白话句子,许多是由鲁迅按照原文句序逐字翻译不加改动造成的。《月界旅行》中的白话语体,存在明显的欧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复音词使用频繁,不轻易省略句子成分,常用长句进行表达,频繁使用连接词。鲁迅在翻译《月界旅行》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新的语言经验并习得了新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激活鲁迅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白话资源。鲁迅早期翻译活动对其新体白话文经验的生成产生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早期翻译 新体白话 月界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文艺”与改革开放后类型文学预案 被引量:1
2
作者 尹林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中国科学与文学之关系,早在新文学发生前就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借科幻之力,寻新民之境,传政治理想。目的是使人脱离眼前的世界,而进行思维的拓展,从而认可更加先进的制度设计。无论是传入我国的较早的科幻译本《八十日环游记》 《月... 中国科学与文学之关系,早在新文学发生前就存在。这种关系本质上是借科幻之力,寻新民之境,传政治理想。目的是使人脱离眼前的世界,而进行思维的拓展,从而认可更加先进的制度设计。无论是传入我国的较早的科幻译本《八十日环游记》 《月界旅行》 《地底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界旅行 类型文学 科学文艺 科幻 改革开放后 新文学 《八十日环游记》 《地底旅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唤醒“人之子”——鲁迅启蒙思想在少儿题材译介中的复杂展开
3
作者 李延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1902年3月,鲁迅心怀"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1)的壮志,负笈东瀛。就读弘文学院时期,他就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多数留学生倾心于"实业救国",鲁迅却是"内倾型",思考的重心是... 1902年3月,鲁迅心怀"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1)的壮志,负笈东瀛。就读弘文学院时期,他就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多数留学生倾心于"实业救国",鲁迅却是"内倾型",思考的重心是人自身。《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当是凝聚其启蒙思想独特性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童话故事 望·蔼覃 《小约翰》 科幻小说 月界旅行 儒勒·凡尔纳 启蒙思想 爱罗先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信而不顺”和“读者层”——学习鲁迅翻译理论之管见
4
作者 韩明岱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Z1期42-44,41,共4页
鲁迅先生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巨大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从1903年翻译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到1936年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30多年内,共翻译了十几个国家200多位作家的作品,达250多万字。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事业 译文语言 翻译法 果戈理 凡尔纳 月界旅行 翻译史 译书 曲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