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桦树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姜静 杨传平 +2 位作者 刘桂丰 刘玉喜 任旭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4-156,共3页
RAPD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seven Betula species.233 loci in total were amplified by using 14 random primers.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varied from 12.02% to 36.91%,in whic... RAPD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seven Betula species.233 loci in total were amplified by using 14 random primers.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varied from 12.02% to 36.91%,in which B.costata had the highest variation level.The dendrogram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tic distances among species.According to genetic distance in more than 1.22,six species were clustered into two groups,where B.fruticosal was one group and others,including B.davurica,B.pendula,B.platyphylla,B.schmidtii and B.costata, were grouped together.It indicated that the result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obtained by RAPD technique was closely consistent with that classified by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The analysis of genetic relationship among Betula species would validly guide the parental selection and interspecies crossing for Betula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桦树 亲缘关系 杂交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标记研究蚱属五个种间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25
2
作者 蒋国芳 陆敢 +1 位作者 黄琨 黄日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用RAPD技术对蚱属 5种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 12个随机引物扩增 ,共得到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 ,片段长度为 2 0 0~ 2 0 0 0bp。统计这些片段 ,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 ,然后... 用RAPD技术对蚱属 5种蚱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用 12个随机引物扩增 ,共得到84条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段 ,片段长度为 2 0 0~ 2 0 0 0bp。统计这些片段 ,根据扩增片段的共享度计算出相对遗传距离指数 ,然后用UPGMA和NJ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构建系统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蚱属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核桃属植物种间亲缘关系RAPD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坚钦 章滨森 +1 位作者 王正加 郭传友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3,11,共4页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 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山核桃属6个种及近缘属化香的种间亲缘关系,从6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10bp多态性好的随机引物,通过扩增共得到317个DNA片段,片段大小为200~2800bp,其中多态性谱带为271条,占85.5%,表现出丰富的RAPD多态性;根据遗传距离,利用UPGMA构建品种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分析的亲缘聚类基本上与经典分类相一致;从分子角度进一步证明大别山山核桃分种成立,与湖南山核桃、山核桃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属 RAPD 亲缘关系 树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酯酶同工酶分析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慧芳 孙大容 段乃雄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1-23,共3页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花生属植物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花生属植物有共同的特征酶带,不同种之间的酶带差异较大;与栽培种最相似的野生种是Amonticola;A.batizocoi是花生区组内与栽培种很不相似的野生种;二倍体野...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花生属植物进行了酯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花生属植物有共同的特征酶带,不同种之间的酶带差异较大;与栽培种最相似的野生种是Amonticola;A.batizocoi是花生区组内与栽培种很不相似的野生种;二倍体野生种之间;A.stenosperma与A.cardenasii之间的关系很近,A.villosa与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属 酯酶同工酶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种间联结性研究
5
作者 拜合提妮萨·依明 艾尼瓦尔·吐米尔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各不同地衣种类间的相关性,根据75个岩面生地衣群落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和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方法,对天山一号冰... 为了查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各不同地衣种类间的相关性,根据75个岩面生地衣群落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和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Ochiai关联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方法,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主要物种进行了种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物种的总体联结性为正联结(VR=1.286),大多数种对种间关联性显著(W>χ^(2)0.05Np<0.05),地衣物种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30种岩面生地衣的435个种对中,呈极显著正联结性的种对有30对,占种对总数的6.89%;呈显著正联结性的种对有119对,占种对总数的27.3%。通过本研究认为,对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种间联结性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物种间的协调进化,将对该地区岩面生地衣群落构建机制的研究与地衣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面生地衣 关系 联结性指数 天山一号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MP分子标记探讨仲彬草属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利 周永红 +2 位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刘世贵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3,共6页
对仲彬草属Kengyilia 14个种和1个变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40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54条DNA扩增片段中,216条(85.0%)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带,平均5.4条。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27~0.... 对仲彬草属Kengyilia 14个种和1个变种进行了RAMP分析。结果表明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40个引物组合产生的254条DNA扩增片段中,216条(85.0%)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组合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带,平均5.4条。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27~0.886,平均值为0.549。同时,形态相似、地理分布一致的物种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聚类在一起。这与RAPD、形态学和细胞学等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RAMP分子标记是评价仲彬草属种间关系十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P分子标记 仲彬草属 关系 形态学 细胞学 遗传变异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拟鹅观草属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丁春邦 周永红 +2 位作者 杨瑞武 张利 郑有良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拟鹅观草属(Pseudoroegneria)8种1亚种和鹅观草属(Roeg neria)7种植物。35个引物产生的344条DNA扩增片段中,328条(95.35%)具有多态性,利用344个RAPD标记,在NTSYS软件中,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建立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1)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R.elytrigioides、R.alashanica和R.magnicaespes与拟鹅观草属的物种聚类在一起,表明它们与拟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鹅观草属的亲缘关系较远;3)RAPD分子标记可以将拟鹅观草属的物种分开,而且形态相似,地理分布相同或相近的物种聚类在一起;4)RAPD结果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RAPD技术能为拟鹅观草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提供DNA水平上丰富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鹅观草属 RAPD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RAPD标记 关系 遗传差异 系统学研究 植物 遗传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不同区域及海拔对天然草地鸭茅群落物种种间关系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鲜花 陈爱萍 +1 位作者 朱进忠 李海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3,共12页
以天山北坡不同区域与海拔地段鸭茅群落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测定鸭茅群落物种优势度,通过方差比率计算、χ2检验、联结指数即秩相关分析种间联结性,分析鸭茅群落主要优势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优势物种鸭茅与其他物种... 以天山北坡不同区域与海拔地段鸭茅群落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测定鸭茅群落物种优势度,通过方差比率计算、χ2检验、联结指数即秩相关分析种间联结性,分析鸭茅群落主要优势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优势物种鸭茅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探讨区域与海拔梯度变化对鸭茅群落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西两段山地鸭茅群落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在海拔1800~2200m间呈现出由正关联逐渐向负关联过渡,群落稳定性有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弱趋势。2)联结系数及联结指数结果均说明不同区域与海拔梯度对的鸭茅群落物种间的联结程度有一定影响,但均表现不强,而处于弱联结的较多或无联结,群落中各物种间较松散。3)鸭茅种群与群落内其他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呈正联结,有时呈负联结,这与区域与海拔地段所处的环境因素存在异质性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影响鸭茅群落物稳定性因素,预测鸭茅种群动态和种间竞争与共存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联结指数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APD分子标记探讨沙拐枣属的种间关系(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任珺 陶玲 刘新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38-343,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分析了 1 4种沙拐枣属 (Calligonum L.)植物 ,通过对 1 6个 Sang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 ,3个引物能产生多态性带。对 3个引物扩增产生的 45条扩增产物 ,计算单匹配系数 ,应用 UPGMA方法构...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分析了 1 4种沙拐枣属 (Calligonum L.)植物 ,通过对 1 6个 Sangon公司十聚体随机引物进行 PCR扩增 ,3个引物能产生多态性带。对 3个引物扩增产生的 45条扩增产物 ,计算单匹配系数 ,应用 UPGMA方法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分析结果表明 :(1 )物种间遗传差异明显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2 ) 1 4种沙拐枣属植物明显聚为 4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属 RAPD分析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RAPD分子标记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中乔木树种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传文 李盾 林代彬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共4页
创建了局部联结度指数构造模型 ,构造了一种与密度相关的联结度指数及相应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 ,证明了经典联结度检验统计量是本模型的特例。应用联结度定义研究了帽儿山林场的固定标准地数据 10个树种的联结关系 ,得到了几个有显著联... 创建了局部联结度指数构造模型 ,构造了一种与密度相关的联结度指数及相应的显著性检验统计量 ,证明了经典联结度检验统计量是本模型的特例。应用联结度定义研究了帽儿山林场的固定标准地数据 10个树种的联结关系 ,得到了几个有显著联结度的树种关系 ,并检测到白桦与山杨间随年龄而变化的联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乔木树 关系 联结度指数 显著性检验 统计量 局部联结度指数构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豫园主要植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敉敉 吴泽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9期173-177,共5页
以上海豫园的主要园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将植物群落类型划分为3种:以建筑景观为主的植物群落;沿湖面水系的湿地植物群落;依附山石景观的陆地植物群落。同时应用植被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调查树种配置,统计生长指数和种间联结关系。结果表... 以上海豫园的主要园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将植物群落类型划分为3种:以建筑景观为主的植物群落;沿湖面水系的湿地植物群落;依附山石景观的陆地植物群落。同时应用植被生态学的调查方法调查树种配置,统计生长指数和种间联结关系。结果表明,出现在豫园内的主要群植园林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有32个种;整体健康状况较好,一级占到总株数的87﹪;园林群落中成显著正联结关系的种对包括木瓜-石榴、垂丝海棠-旱柳、云南黄馨-枇杷、紫叶李-腊梅、圆柏-腊梅、云南黄馨-垂丝海棠等10对,负联结较显著的种对主要有圆柏-云南黄馨、罗汉松-木瓜、榉树-石榴、榉树-云南黄馨、樟叶槭-紫薇。此研究结果可为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型园林城市提供生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配置 关系 生长指数 古典园林 上海豫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放牧导致荒漠草原丛生禾草优势种群种间竞争强度下降
12
作者 王梓晗 吕世杰 +3 位作者 刘红梅 李治国 王忠武 韩国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24-2832,共9页
探究荒漠草原的优势种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在放牧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对于丛生禾草优势种群调控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荒漠草原的短花针茅(S.breviflora)和无芒隐子草(C.songorica)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方差分析和... 探究荒漠草原的优势种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在放牧过程中种间关系的变化,对于丛生禾草优势种群调控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荒漠草原的短花针茅(S.breviflora)和无芒隐子草(C.songorica)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方差分析和Jaccard指数以及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方法,探究在不同放牧强度和空间尺度下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密度变化及其二者的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伴随放牧强度和空间尺度的增加,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密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放牧强度和空间尺度增加均增大了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密度,且该密度对空间尺度的响应更强。伴随放牧强度增加,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的竞争能力先增强后减弱,丛生禾草优势种群通过降低种间竞争强度(增加种间亲和性)来抵御重度放牧条件下的干扰。因此,放牧会使得优势种的种间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为亲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关系 Jaccard指数 荒漠草原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红锥、杂交松+红锥混交幼林种间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振华 陈青来 +4 位作者 王胤 杨春霞 张明慧 邓伟雄 黄彩丽 《广西林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6年生1∶1同龄混交马尾松+红锥、杂交松+红锥混交林进行了种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杂交松对象木所受到的平均竞争强度随胸径增大而减小,混交林分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杂交松混交林分种内和种间竞... 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6年生1∶1同龄混交马尾松+红锥、杂交松+红锥混交林进行了种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杂交松对象木所受到的平均竞争强度随胸径增大而减小,混交林分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杂交松混交林分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49.5%和50.5%,马尾松混交林分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总竞争强度的48.1%和51.9%。杂交松、马尾松对象木胸径大小与竞争指数之间呈三次多项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混交 关系 竞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与种间关联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识广 李林 +2 位作者 许睿 黄忠良 曹洪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了解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生存现状,对其空间格局和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重要值排前4 位的优势物种,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甜槠(Castanopsis eyrei)、黄丹木姜(Litsea longate)和石木姜(L. lon... 为了解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生存现状,对其空间格局和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并探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重要值排前4 位的优势物种,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甜槠(Castanopsis eyrei)、黄丹木姜(Litsea longate)和石木姜(L. longate var.faberi)的径级结构不同,垂直空间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检测的大部分尺度上,马银花、黄丹木姜和石木姜呈显著聚集分布,而甜槠呈随机分布.林冠上层物种甜槠只对林冠下层物种马银花在小尺度上(〈6 m)存在正相关作用,甜槠在一定范围内为马银花的生长提供了庇护场所.大部分个体处于林冠中层的黄丹木姜和石木姜,在树冠能够接触到的范围内呈明显的竞争关系,在尺度9-13 m 呈显著负相关分布.因此,井冈山植物群落优势物种间不存在显著竞争作用,若采取合理保护措施,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还会继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局 关系 井冈山 相对邻体密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RAPD研究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来发 王扬 +2 位作者 杨宝君 喻盛甫 胡先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松材线虫 亲缘关系 随机引物 株系 差异 条带数 聚类分析 树状图 多态性 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菱属植物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维梅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6,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国产菱属(TrapaL.)植物10个种16个样品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20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65条,占79.5%.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了菱属...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国产菱属(TrapaL.)植物10个种16个样品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从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个多态性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共扩增出20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为165条,占79.5%.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了菱属各种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构建了聚类树状图.根据RAPD分析的聚类结果,结合野外观察和形态学性状的聚类分析我们建议:(1)将国产菱属植物划分为3个种,即欧菱(T.natansL.)、野菱(T.incisaSieb.etZucc.)和细果野菱(T.maximowicziiKorsh.);(2)除细果野菱外,其余2个种中果实角的数目均有从四角转变为二角的,所以把角刺数目作为菱属种间划分的主要依据这一点值得商榷;(3)欧菱、丘角菱可能是栽培菱的野生种或近缘种;(4)细果野菱为现存菱属中最原始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属植物 亲缘关系 RAPD分析 遗传变异 关系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将乐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梅 郑小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142,共8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 【目的】研究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为探索植物群落演替及原生性植被类型的恢复提供依据,为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在福建将乐林场选取重要值较大的22个树种,利用种间联结指数VR研究群落的整体关联性;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该林场常绿阔叶次生林种间联结指数VR为1.014,主要种群总体呈现较弱的正关联。231个种对中,χ2检验结果显示,正、负关联的种对数分别为110和11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924;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种对数占总数的11.3%。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77和153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503;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7.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表明,正、负相关的种对数分别为100和129对,正负关联种对数的比值为0.775;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种对数占总数的13.9%。【结论】福建将乐林场的常绿阔叶次生林总体联结程度较小,22个主要树种种对间关系以负相关较多,种间关联性不明显,主要种群独立出现的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联结性 联接指数 Pearson相关系 Spearman秩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亮叶水青冈次生林种间分离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秀红 周志翔 +1 位作者 刘刚 王鹏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4,共7页
采用最近邻体列联表法和计算主要树种混交度的方法,研究亮叶水青冈天然次生林不同树种的种间分离特征。结果表明:1)亮叶水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的数量占优势(比例达69.89%),正分离种对较少(比例为29.88%),负... 采用最近邻体列联表法和计算主要树种混交度的方法,研究亮叶水青冈天然次生林不同树种的种间分离特征。结果表明:1)亮叶水青冈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该群落中随机毗邻种对的数量占优势(比例达69.89%),正分离种对较少(比例为29.88%),负分离种对极少(仅为0.23%)。星座图清晰显示种间分离在不同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2)随着亮叶水青冈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增大,亮叶水青冈与其他树种发生正分离的种对也增加;随着亮叶水青冈径阶增大,与其他树种的分离关系逐渐接近自然状态,即以随机毗邻为主,正分离次之,负分离不存在。3)群落的平均混交度较高,取值集中在0.5~0.75,说明整体上树种之间的隔离程度较大;亮叶水青冈的混交度值为0.34,处于弱度与中度混交之间,趋向于聚集分布;茅栗、四照花等主要伴生树种的混交度在0.75左右,可以视为强度混交。种间分离类型比例和主要树种混交度的取值分析均说明该亮叶水青冈群落的稳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最近邻体列联表 Pielou分离指数 混交度 亮叶水青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大豆品种间的RAPD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蔚虹 田成亮 +2 位作者 吴俊江 刘丽君 孙剑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实验采用RAPD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不同生态区的野生大豆和栽培的大豆品种材料进行了种间遗传关系分析。9个引物共扩增出141个片段,其中同源片段6 个,特异性片段21 个,多态性片段114个,显示出东北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间具有良好的多态性。... 实验采用RAPD技术对我国东北地区不同生态区的野生大豆和栽培的大豆品种材料进行了种间遗传关系分析。9个引物共扩增出141个片段,其中同源片段6 个,特异性片段21 个,多态性片段114个,显示出东北地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间具有良好的多态性。通过NTSYS 软件对RAPD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得到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树状图。所有类型的品种在大约0.45-0.80的距离水平被聚在一起,并于近0.57 处分成5 簇。其中野大豆01-336 居群与栽培种黑农40单独成簇,与其它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远,其它野生居群及栽培品种交叉排列,分成8簇。同一簇内野大豆居群间的遗传关系较近,与栽培大豆品种间遗传距离较远;不同簇间的野生大豆居群亲缘关系较远,隔离性强于簇内野生大豆与栽培种。黑农40 与其它栽培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农家品种小金黄11905与白眉103亲缘关系很近,与栽培品种合丰34、抗线3、绥农8亲缘关系相对近;农家品种黄宝珠与元宝金和宝丰7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RAPD分析 UPGMA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大豆品 野生大豆 RAPD技术 栽培品 农家品 不同生态区 关系分析 同源片段 遗传关系 遗传距离 多态性 栽培 野大豆 居群 特异性 树状图 隔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桃种间体细胞杂种细胞质DNA遗传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肖尊安 熊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1-684,共4页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 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 ,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T(UGU)和 5’trn L(UAA)外显子之间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和光合系统 D1蛋白基因(psb A)片段 ,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 ORF2 5片段的遗传特征 .结果表明 ,狗...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 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 ,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 T(UGU)和 5’trn L(UAA)外显子之间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和光合系统 D1蛋白基因(psb A)片段 ,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 ORF2 5片段的遗传特征 .结果表明 ,狗枣猕猴桃 (A.kolomikta)与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的对称体细胞杂种具有与中华猕猴桃相同的 a~ b间隔区 DNA片段 ,叶绿体 DNA遗传为非随机分离 .还讨论了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体细胞杂 细胞质基因组 遗传特征 亲缘关系 细胞质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