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恩明 黎远松 +2 位作者 陈新华 余华兵 孙长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损失MVDR波束形成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方位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配场定位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处理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郑胜家 韩东 +1 位作者 李晓 张春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6-1593,共8页
针对强干扰条件下的弱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匹配场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约束对所探测方位的响应为1,以及对强干扰方位的响应为0,同时使输出能量最小。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化问题,推导得出处理器的闭式解。通过弱目... 针对强干扰条件下的弱目标定位问题,提出强干扰抑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匹配场处理技术。其原理是约束对所探测方位的响应为1,以及对强干扰方位的响应为0,同时使输出能量最小。建立了相应的最优化问题,推导得出处理器的闭式解。通过弱目标位于强干扰正下方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干比情况下,该方法较常规处理器以及对角加载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处理器有更高的目标探测性能,在信干比接近0时,可消除旁瓣所引起的虚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场处理 强干扰抑制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垂直阵定位 水声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武时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后按MVDR波束形成思想对该组新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低背景噪声和旁瓣级波束。理论推导分析、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了分子阵预处理,相比MVDR波束形成,有效提高了线列阵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信号含有量和信噪比,输出背景噪声级和旁瓣级得到了10dB以上的改善,降低了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MVDR波束形成检测弱目标的影响,提高了MVDR波束形成对弱目标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 分子阵预处理 旁瓣级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信号的重型商用车声源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估计
4
作者 郑四发 郝鹏 +1 位作者 罗禹贡 连小珉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257-2259,共3页
以声源的阵列测试信号为基础,建立了运动声源的观测方程。通过计权因子的优化,确定了声源特征函数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估计方法。对重型商用车声源识别结果说明,利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估计能较常规波束成形更好地识别出噪声源。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估计 阵列信号 波束成形 噪声源识别 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的高密度数据室内组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蓝阳 谢俊法 +1 位作者 杨志鹏 崔保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 当单点高密度采集数据一致性处理不完全时,均匀加权的室内组合会导致地震数据高频信息的损失。从波束形成理论的角度引入余弦窗、汉明窗、布莱克曼窗,通过调节权重矢量减小组合对数据的影响,考虑到窗函数作为权重矢量对数据的适应性较弱,进一步研究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鲁棒自适应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加权组合。Marmousi2模型正演模拟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均匀加权组合,基于PCA的鲁棒自适应MVDR加权组合实现了信号保真与信噪比的有效统一,对深层地震数据信号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信噪比也得到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丰富了单点高密度地震数据的室内组合技术,拓宽了理论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高密度 波束形成 窗函数 主成分分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W脉冲回波信号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自适应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文希 宋志杰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建立了适用于解析时间序列信号检测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处理模型(Time Series MVDR,TSMVDR),并针对CW声纳脉冲回波信号,通过构造解析信号和分段近似处理给出了相应算法(Algorith... 建立了适用于解析时间序列信号检测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自适应处理模型(Time Series MVDR,TSMVDR),并针对CW声纳脉冲回波信号,通过构造解析信号和分段近似处理给出了相应算法(Algorithms of TSMVDR on CW pulse signal,AWMVDR),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W脉冲信号:(1)在较高采样率的条件下,AWMVDR可以实现CW脉冲信号稳定的自适应检测;(2)AWMVDR较常规线性相关检测具有更高的脉冲参数估计精度和时间分辨力;(3)AWMVDR的实现需要付出较高采样率和更大计算量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纳回波信号检测 时间序列信号处理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自适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范数约束的改进MVDR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涛 孙心毅 成建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性约束方程的最小范数解,代替MVDR算法中的自相关阵的逆的形式形成加权系数,其中噪声功率由小特征值的平均值估计,获得的权系数对应于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范数解。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干扰位置处形成零陷,利于后续在时间维的噪声滤波处理,较之于MVDR等算法有更好的干扰和噪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特征分解 最小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航自适应抗干扰算法及零陷加宽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柯熙政 刘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0年第12期1082-1087,共6页
在卫星导航中,抗干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对强干扰测向,得到干扰的波达方向,利用最小方差响应无畸变(MVDR)波束形成算法在干扰处形成零陷。由于算法在干扰处形成的零陷很窄,当干扰源和载体相对快速移动... 在卫星导航中,抗干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对强干扰测向,得到干扰的波达方向,利用最小方差响应无畸变(MVDR)波束形成算法在干扰处形成零陷。由于算法在干扰处形成的零陷很窄,当干扰源和载体相对快速移动时,可能因干扰位置扰动而使自适应权和数据失配,导致算法失效。在均匀圆阵基础上,通过对圆阵的阵列结构进行角度扩展处理,提出一种零陷加宽技术,提高了算法的稳健性。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抗干扰 多重信号分类 最小方差响应无畸变 均匀圆阵 零陷加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DR的阵列信号波束域预处理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游鸿 黄建国 徐贵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针对基于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束域方法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存在方位不定强干扰源时多目标方位估计(DOA)失效的问题,提出采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波束域预处理算法。该算法根据阵列接收数据自适应调整阵元权值,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干... 针对基于常规波束形成(CBF)的波束域方法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存在方位不定强干扰源时多目标方位估计(DOA)失效的问题,提出采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波束域预处理算法。该算法根据阵列接收数据自适应调整阵元权值,在波束覆盖区域外干扰源方位形成零陷,从而减小干扰对波束输出结果的影响。分析表明靠近波束覆盖区域的强干扰源对波束转换增益的影响有限。该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波束域处理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方位估计 波束域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噪声环境下可懂度提升的助听器语音增强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金龙 曾庆宁 +1 位作者 龙超 谢先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60-2164,共5页
为改善助听器等设备在嘈杂环境中的使用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宽带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利用频域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在对双耳正前方的语音进行增强的同时,抑制其它方位噪声,将增强后信号用改进... 为改善助听器等设备在嘈杂环境中的使用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频率宽带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利用频域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在对双耳正前方的语音进行增强的同时,抑制其它方位噪声,将增强后信号用改进的维纳滤波算法进一步处理。仿真过程采用实际双耳采集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语音增强方法可在多噪声和低信噪比环境下取得良好的可懂度提升,获得相对较好的语音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助听器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麦克风阵 双耳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环境中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劲 刘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68,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本文提出一种脉冲噪声环境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方法假定噪声服从对称α稳定(SαS:Symm et-r ic-αstab le)分布,首先定义分数低阶阵列响应,然后根据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 VDR)提出分数低阶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F rM VDR).理论上证明了当阶数小于噪声特征指数的一半时,分数低阶阵列输出功率有界.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F rM VDR波束形成器在高斯噪声和非高斯脉冲噪声环境中性能都优于M VDR和其他有关的基于分数低阶矩的波束形成器,是一种鲁棒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噪声 自适应波柬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对称α稳定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矢量传感器线列阵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海涛 李智忠 +1 位作者 宋志杰 王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0期144-146,150,共4页
为了提高基于矢量线列阵的目标方位估计能力,将基于时域解析信号实现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方法——TAMVDR算法引入到了矢量线列阵信号处理中,提出了实现矢量线列阵波束形成的VTAMVDR算法。理论分析了矢量线列阵VTAMVDR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基于矢量线列阵的目标方位估计能力,将基于时域解析信号实现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的方法——TAMVDR算法引入到了矢量线列阵信号处理中,提出了实现矢量线列阵波束形成的VTAMVDR算法。理论分析了矢量线列阵VTAMVDR算法的原理,该算法通过Hilbert变换对时域宽带信号引入复权向量,不需要进行子带分割,且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分块处理,获得稳定优化权向量估计所需要的数据长度远小于频域MVDR方法,数据长度合适时,单次快拍即可实现波束形成,大大降低了运算量。仿真和海上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VTMVDR算法相比于频域MVDR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窄的波束角,有更好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传感器线列阵 矢量阵时域解析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随机矩阵理论的水声阵列SMI-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拓 王英民 张立琛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8,54,共5页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 对角加载MVDR技术是一种经典的空间谱估计技术,在水声阵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具有较好的性能是由于其通过对角加载使样本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提出了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MVDR空间谱估计技术,具体思路是利用随机矩阵特征值的极限性质实现样本协方差矩阵噪声的抑制,以达到类似对角加载能够实现的特征值分散度减小的效果。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对角加载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且当快拍数一定,而信噪比由小变大时,该方法可以达到与对角加载MVDR技术相当的性能;当信噪比设为定值,快拍数由小变大时,其与对角加载技术具有相同的DOA估计成功概率变化趋势,且在小样本情况下,此方法优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随机矩阵理论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样本协方差矩阵 波达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环境下的麦克风阵列语音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群 曾庆宁 郑展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101-107,共7页
针对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增强对语音识别率的提升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用在识别系统前端的麦克风阵列增强算法。该阵列增强算法基于相干滤波和频率带宽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器。首先将采集到的阵列信号,求相邻通道间的相关函数,... 针对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语音增强对语音识别率的提升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用在识别系统前端的麦克风阵列增强算法。该阵列增强算法基于相干滤波和频率带宽波束形成后置改进维纳滤波器。首先将采集到的阵列信号,求相邻通道间的相关函数,利用阵元间信号的相关性进行初始噪声抑制,然后利用频域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通过对目标声源信息的获取,保留目标声源方向的信号并抑制其他方向的信号干扰,再通过改进的维纳滤波器去除噪声残留提升语音可懂度,最后用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对增强后的语音信号做特征提取并识别。仿真过程模仿双耳采集数据,结果表明该语音增强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获得较好的增强效果,能有效的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语音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增强 相干滤波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改进维纳滤波 语音识别 双耳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DR的宽带水下被动声自导系统远程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游鸿 黄建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远程目标检测是水下航行器被动声自导系统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子带分解的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进行空间能量检测,通过在频域各子带进行自相关矩阵平滑有效改善检测稳定性。相比传统窄带及未进行自相关矩阵平... 远程目标检测是水下航行器被动声自导系统的重要技术问题。本文采用基于子带分解的宽带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进行空间能量检测,通过在频域各子带进行自相关矩阵平滑有效改善检测稳定性。相比传统窄带及未进行自相关矩阵平滑的宽带波束形成方法,所提方法能显著提高系统低信噪比检测性能。仿真和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弱信号检测 阵列信号处理 宽带信号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飚 朱埜 孙长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3-776,共4页
为提高对时域相关信号源的分辨力和空间相关噪声场中的目标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块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有效综合了信号空间和时间的二阶统计特性.利用Jacobi旋转矩阵法对一组空时相关阵同时做近似对角化,用... 为提高对时域相关信号源的分辨力和空间相关噪声场中的目标方位估计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空时相关阵联合块对角化的高分辨方位估计算法,有效综合了信号空间和时间的二阶统计特性.利用Jacobi旋转矩阵法对一组空时相关阵同时做近似对角化,用联合对角化结果修正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的空间谱.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相关噪声场和相关噪声场中,该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目标分辨力,方位估计的信噪比门限低,估计方差接近克拉美-劳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估计 相关源 空间相关噪声场 联合对角化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多重信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资料浮标声学特征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麟煜 黄海宁 +1 位作者 郑恩明 陈新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8-513,共6页
为利用我国现有的10m大型资源浮标,实现对海上侵权船只进行探测和识别,介绍了一种加装在浮标上的声学特征采集系统设计。该系统设计包括声学基阵设计,信号采集处理机设计,目标探测与方位估计算法和声学基阵方位补偿方法等。2014年6月进... 为利用我国现有的10m大型资源浮标,实现对海上侵权船只进行探测和识别,介绍了一种加装在浮标上的声学特征采集系统设计。该系统设计包括声学基阵设计,信号采集处理机设计,目标探测与方位估计算法和声学基阵方位补偿方法等。2014年6月进行了一次湖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声学特征采集系统的硬件可靠,目标探测、方位估计和方位补偿算法有效。该系统已在我国特定敏感区域开展的维权执法目标探测识别与信息传输技术的信息综合监视中示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资源浮标 声学特征采集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方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的高分辨噪声源聚焦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树华 时胜国 +1 位作者 时洁 韩闯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1-1197,共7页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 针对码头测试中噪声源定位受到多途效应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码头环境下基于组合阵列的高分辨噪声源近场聚焦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在均匀声压阵中配置矢量传感器的基阵形式,充分利用多途信道信息生成与实际码头信道声传播特性相匹配的空间聚焦波束;结合被动时间反转技术得到更尖的聚焦峰和更强的背景抑制能力;同时引入最差性能优化思想减小了各种失配误差引起的高分辨聚焦定位方法性能下降。仿真和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码头复杂声场环境下可以实现噪声源高分辨聚焦定位,且具有较强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定位 矢量水听器 多途效应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被动时间反转 最差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阵角分辨率准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俊好 杨曦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4期382-389,共8页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 对几种主要的角分辨率准则进行了综述及对比研究。首先分析了单目标的半功率点宽度(3dB波束宽度),讨论了不同窗函数加权及波束扫描对波束宽度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谱估计方法分辨率的定量公式。更一般地,对于双目标情形,分析了双目标谱均值与双目标中点谱值比较、目标测角均方差、目标分辨概率三种不同分辨率准则的应用范围及影响因素,推导了基于中值比较法的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器(MVDR)角分辨率理论公式,计算机仿真实验证实了上述结果,并提出相应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分辨率 3dB波束宽度 瑞利限 最小方差信号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突发干扰的虚拟天线波束形成技术
20
作者 李文兴 李弋鹏 +1 位作者 李思 余文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4-1538,共5页
针对现有的虚拟天线无法抑制落在变换区域之外的突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流形长度虚拟天线波束形成方法,新构造的虚拟阵列流形具有范德蒙德结构,可以应用子空间类算法;且流形长度变化率与实际流形长度变化率相等,允许在整个实际阵列... 针对现有的虚拟天线无法抑制落在变换区域之外的突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流形长度虚拟天线波束形成方法,新构造的虚拟阵列流形具有范德蒙德结构,可以应用子空间类算法;且流形长度变化率与实际流形长度变化率相等,允许在整个实际阵列扫描区域进行内插变换并使误差很小,避免了干扰落在变换区域外的情况.在这种虚拟天线上应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波束形成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突发干扰处仍然能够形成零点,主瓣对准期望信号方向,在电磁环境变化剧烈的场合可以有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干扰 波束形成 虚拟天线 变换区域 范德蒙德结构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