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内生细菌B-001菌株5 L发酵罐最佳发酵条件 被引量:6
1
作者 易有金 罗坤 +2 位作者 柏连阳 刘二明 罗宽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50,共4页
烟草内生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001菌株在田间连续4年防治烟草青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提高发酵水平,节省发酵成本,使其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通过正交优化试验L9(3^4)确定其5L发酵罐装液量为3L,最佳发酵条件:通气量100... 烟草内生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001菌株在田间连续4年防治烟草青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提高发酵水平,节省发酵成本,使其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通过正交优化试验L9(3^4)确定其5L发酵罐装液量为3L,最佳发酵条件:通气量100L/h,转速220r/min,温度30℃,起始pH8.0,发酵时间6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内生拮抗菌B-001 5 L发酵 最佳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B-001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发酵条件和特性及其室内防效 被引量:5
2
作者 易有金 罗坤 +1 位作者 罗宽 刘二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分离得到1株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菌B-001菌株.为确定其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蛋白质,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菌抗菌活性,确定产生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BPY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 分离得到1株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菌B-001菌株.为确定其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蛋白质,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菌抗菌活性,确定产生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BPY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30℃,装液量100 mL,200 r/min振荡培养96 h;抗菌蛋白在pH5.0,pH8.0时抑菌活性仍分别保持90%,96%;pH6.0,pH7.0时抑菌活性仍保持不变;对酸、碱稳定;经40~100℃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在温室内,抗菌蛋白粗提液对烟草青枯病可取得83.8%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B-001 最佳发酵条件 抗菌蛋白 特性 室内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杆菌最佳发酵条件 被引量:6
3
作者 付莉 迟玉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通过试验筛选出木醋杆菌发酵产生纤维素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木醋杆菌发酵的最佳条件是:pH 5.0,温度30℃,葡萄糖1.5 g/dL,酵母膏0.5 g/dL,蛋白胨1 g/dL。乙醇、醋酸、乳酸对木醋杆菌生产... 通过试验筛选出木醋杆菌发酵产生纤维素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木醋杆菌发酵的最佳条件是:pH 5.0,温度30℃,葡萄糖1.5 g/dL,酵母膏0.5 g/dL,蛋白胨1 g/dL。乙醇、醋酸、乳酸对木醋杆菌生产纤维量都有增效作用,优化后的培养基添加0.4 g/dL醋酸,细菌纤维素产量为3.40 g/L。添加体积分数1%的乙醇,细菌纤维素产量为3.65 g/L。添加0.4 g/dL乳酸,细菌纤维素产量为3.54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杆菌 细菌纤维素 最佳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液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初探 被引量:15
4
作者 卫春会 杨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选用鲜苹果渣作为碳源,通过试验探索了黑曲霉液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确定最适发酵培基的组成为:麸皮2.5g,鲜苹果渣1.5g,硫酸铵1.0g,K2HPO40.05g,KCl0.025g,MgSO4·7H2O0.025g,Na2SO40.025g,FeSO4·7H20微量,蒸馏水50mL... 选用鲜苹果渣作为碳源,通过试验探索了黑曲霉液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确定最适发酵培基的组成为:麸皮2.5g,鲜苹果渣1.5g,硫酸铵1.0g,K2HPO40.05g,KCl0.025g,MgSO4·7H2O0.025g,Na2SO40.025g,FeSO4·7H20微量,蒸馏水50mL;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30℃,起始pH2.0,接种量2.0%,装瓶量50mL,在250mL三角瓶中进行摇床振荡培养,最终果胶酶平均酶比活力达到37.91单位/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发酵生产 工艺条件 果胶酶 黑曲霉 最佳发酵条件 鲜苹果渣 MgSO4 FESO4 250mL 2.5g 发酵时间 发酵温度 振荡培养 酶比活力 硫酸铵 蒸馏水 pH2 接种量 装瓶量 三角瓶 麸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肉生产主发酵期发酵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华丽 何煜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第4期40-43,共4页
以pH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就酸肉主发酵期盐浓度、葡萄糖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肉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表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即盐浓度0,葡萄糖浓度2%,接种量8%,发酵时间16h,发酵温度34... 以pH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就酸肉主发酵期盐浓度、葡萄糖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肉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表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即盐浓度0,葡萄糖浓度2%,接种量8%,发酵时间16h,发酵温度34℃。并对优化工艺条件酸肉发酵前后的主要理化特性进行比较,说明了发酵肉制品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葡萄糖浓度 最佳发酵条件 优化工艺条件 发酵温度 发酵时间 正交试验 发酵肉制品 感官评分 理化特性 盐浓度 接种量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久龙 高琳 崔艳伟 《食品安全导刊》 2015年第10X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一株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突变株KLDS1.0728-16-30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确定最适发酵温度、接种量、p H、搅拌速度和发酵时间。结果:该菌株按照1%接种量,在37℃、p H6.5、100 r/min条件下培养8 h后,发... 目的:探讨一株产苯乳酸的植物乳杆菌突变株KLDS1.0728-16-30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确定最适发酵温度、接种量、p H、搅拌速度和发酵时间。结果:该菌株按照1%接种量,在37℃、p H6.5、100 r/min条件下培养8 h后,发酵液活菌数达到最高值,为1.09×1010CFU/m L。结论:经过优化发酵工艺参数,使活菌数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为该菌株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食品工业中,酵母菌和霉菌等真菌的污染和繁殖给食品的生产和贮藏带来极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苯乳酸 菌落计数方法 发酵 接种量 活菌数 最佳发酵条件 发酵工艺参数 突变株 搅拌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旋转试验优化产Ⅱa类细菌素乳酸菌的扩大发酵条件
7
作者 岳喜庆 李振华 +1 位作者 翁良法 赵中胜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5,共3页
利用前期实验数据,通过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对扩大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温度和不同初始pH值对产Ⅱa类细菌素屎肠球菌发酵的影响,得到发酵培养基最佳条件:转速150 r/min,接种量2%,装液量450 mL,温度30℃,初... 利用前期实验数据,通过五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试验对扩大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温度和不同初始pH值对产Ⅱa类细菌素屎肠球菌发酵的影响,得到发酵培养基最佳条件:转速150 r/min,接种量2%,装液量450 mL,温度30℃,初始pH值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a类细菌素 屎肠球菌 正交旋转试验 最佳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乳饮料接种开菲尔粒发酵条件
8
《饮料工业》 2016年第5期79-79,共1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开菲尔粒用作核桃乳饮料的制备接种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蔗糖浓度对核桃乳饮料发酵效果非常显著(P=0.01),接种量影响显著(P=0.05)。实验得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开菲尔粒用作核桃乳饮料的制备接种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蔗糖浓度对核桃乳饮料发酵效果非常显著(P=0.01),接种量影响显著(P=0.05)。实验得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2h,接种量3g、蔗糖浓度8g/100m L。最佳发酵条件下,该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达到最大值88,而p H值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4.16和7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发酵条件 核桃乳饮料 开菲尔粒 接种量 单因素实验 发酵时间 发酵温度 蔗糖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朱健辉 杜连祥 +2 位作者 路福平 刘晓兰 王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8,共4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和正交实验对Bacillus subtilis液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酵母膏4%,CaCl20.03%,pH7.0;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培养温度34℃,摇...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和正交实验对Bacillus subtilis液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酵母膏4%,CaCl20.03%,pH7.0;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培养温度34℃,摇床转速200r/min,装液量100mL/500mL(挡板瓶),培养48h达到产酶高峰,产酶活力可达4300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液态发酵 优化 液态发酵生产 工艺优化 最佳发酵条件 Bacillus 单因素实验 培养基组成 产酶活力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产淀粉的废液发酵生产红色素
10
作者 王克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6,共3页
研究了对以淀粉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并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 研究了对以淀粉生产废液为主要培养基,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双载体固定红曲(Monascus purpureus),并用气升式生物反应器重复发酵生产红曲色素,实验结果表明,淀粉生产废液经适当补加营养盐可作为发酵生产红曲色素的良好培养基,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培养基始初pH值为5~6,发酵温度30℃,固定化细胞粒子接入量20%,通气量0.35vvm,发酵周期为50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固定化 最佳发酵条件 天然红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产α-淀粉酶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海刚 刘佳慧 熊智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6期126-130,共5页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类高效、安全、多功能并且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菌种,尤其是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解淀粉芽孢杆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验室筛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液态培养基发酵,对淀粉浓度、接种量、... 解淀粉芽孢杆菌是一类高效、安全、多功能并且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菌种,尤其是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进步,解淀粉芽孢杆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实验室筛选的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实验菌株,通过液态培养基发酵,对淀粉浓度、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基pH这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培养基初始pH 8.0、淀粉浓度1.5%、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4%时解淀粉芽孢杆菌产生的α-淀粉酶活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Α-淀粉酶 最佳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产业新成果、新技术推介(二)
12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12期35-36,共2页
1 直投式泡菜生物法快速生产技术 1.1成果单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1.2成果简介 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工艺技术是利用菌种选育技术自各国泡菜母液中选育泡菜发酵专用菌株(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在菌种鉴定后确定泡菜发... 1 直投式泡菜生物法快速生产技术 1.1成果单位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1.2成果简介 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工艺技术是利用菌种选育技术自各国泡菜母液中选育泡菜发酵专用菌株(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等),在菌种鉴定后确定泡菜发酵专用复合菌株最适协同发酵比例及最佳发酵条件;同时研究确定直投式泡菜发酵专用菌粉冻干技术,确定泡菜发酵专用菌粉冻干的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得到直投式泡菜发酵专用复合菌粉;并研制成功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工艺技术,制定一整套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的工艺控制标准和工业化实施方案,提出泡菜产品行业建议标准;建立一套食品安全性高、产品标准一致、生产周期短、操作实施方便的直投式生物法快速催熟泡菜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 泡菜 食品发酵工业 工艺条件 产品标准 产业 最佳发酵条件 选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设计性实验在食品微生物实验中的应用
13
作者 朱晓妮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8X期102-102,共1页
食品微生物实验主要集中于胶原蛋白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研究,而对鳕鱼皮胶原多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却少有报道。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对该种工艺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在传统... 食品微生物实验主要集中于胶原蛋白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研究,而对鳕鱼皮胶原多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探讨却少有报道。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对该种工艺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在传统食品微生物实验中,通常只能完成一个生理现象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 综合设计性实验 皮胶原 最佳发酵条件 工艺条件 食品加工 食品营养 创新型实验 接种量 加工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