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白羽肉鸡鸡毒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春琳 黄宝钦 +5 位作者 蓝天韵 林琳 张立根 李健 罗忠宝 吴异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9-1497,共9页
为了解福建白羽肉鸡中鸡毒支原体(MG)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从2个商品代白羽肉鸡养殖场采集了疑似患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喉拭子40份,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通过对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细菌形态学观察、PCR测... 为了解福建白羽肉鸡中鸡毒支原体(MG)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从2个商品代白羽肉鸡养殖场采集了疑似患慢性呼吸道病(CRD)的鸡喉拭子40份,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上进行纯化。通过对菌株生物学特性分析、细菌形态学观察、PCR测序及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鉴定,并利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了分离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获得2株MG,命名为MX和HY。将分离株接种于含有酚红的支原体液体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使培养基颜色由红变黄;固体培养基于低倍镜下观察到典型的“荷包蛋”状菌落;分离株经过Dienes染色后的菌落中心呈致密深蓝色,边缘淡蓝,且30 min后不褪色,并具有较强吸附红细胞的能力,呈现典型MG培养特征;动物回归试验和分离株pvp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2株MG分离株均具有较强致病性,证实其与R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药敏试验结果显示,MX和HY对泰妙菌素、氟苯尼考和泰乐霉素表现出了高度敏感性,其次是盐酸恩诺沙星、盐酸大观霉素,而对具有与泰乐霉素类似分子结构和抗菌谱的畜禽专用抗生素替米考星敏感性较差,此差异可能与临床上长期应用该药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地区商品代白羽肉鸡中存在致病性MG流行,泰妙菌素可以作为临床防治MG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MG)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天然保鲜剂对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书亮 夏静华 +2 位作者 叶劲松 杨勇 张国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3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热死环丝菌、枯草芽孢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指示菌,选取nisin、壳聚糖、茶多酚为抑菌剂,采用二... 以3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6种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热死环丝菌、枯草芽孢杆菌、戊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肉中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指示菌,选取nisin、壳聚糖、茶多酚为抑菌剂,采用二倍稀释平板法分别对9种菌测定各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据此采用L9(33)正交试验对抑菌物进行协同抑菌试验,优化后的保鲜剂复合配方为nisin39.1mg/L、茶多酚78.1mg/L、壳聚糖469mg/L,为复合保鲜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壳聚糖 茶多酚 最低浓度(mic)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锦叶片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华玲 马欣荣 孙振元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2-875,共4页
The n-butanol extract from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leaves were examin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five microbes by using filter paper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 restrained the growth of Es... The n-butanol extract from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leaves were examin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five microbes by using filter paper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 restrained the growth of Escherichia coli,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Bacillus subitilis and Bacillus pumilus,while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yeast at a certain extent.An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 were 0.25,0.3,0.25,0.3,1.0 g·mL-1respectively.Moreover the n-butanol extract also could restrained some bacterium strains,which had antibiotic resistances.After heated at 95 ℃ for 2~3 h,the n-butanol extract from P.tricuspidata leaves still presented strong bacteriostasis to germs.Th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ubstance had heat-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叶片 正丁醇提取液 作用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荠苧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吴翠萍 吴国欣 +2 位作者 陈密玉 林燕妮 黄鹭强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苧〔M osla scabra(Thunb.)C.Y.W u etH.W.L 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荠苧〔M osla scabra(Thunb.)C.Y.W u etH.W.L i〕精油,得油率为1.2%。采用GC-MS方法分析了该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125个峰,共鉴定出其中67个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5.25%。其中,(R)侧柏酮(26.11%)、(M)侧柏酮(13.66%)、石竹烯(8.89%)、桉叶油素(7.99%)、(R)-α-石竹烯(6.45%)、芹菜脑(5.43%)和β-荜澄茄油烯(4.51%)为主要成分。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精油对7种供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Roenbach)、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Hauser)、甘薯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anacearumE.F.Sm ith)、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astellan i et Chalm er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 ilusM eyer et Gotthe il)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为2%,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ohn)和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Schroeter)的M IC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荠芋 精油 化学成分 活性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桂霞 齐敬浩 +1 位作者 任旭 陈贵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04-106,共3页
探讨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及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白刺果实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纸片法测定各萃取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探讨白刺果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以期为白刺果实的综合利用及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提供依据。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对白刺果实9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纸片法测定各萃取部分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青霉、根霉和黑曲霉7种常见的食源性污染菌的抑菌效果,并通过倍比稀释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对其中3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白刺果实乙酸乙酯部分、乙醇部分和氯仿部分对3种供试细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分抑菌效果最好,且乙酸乙酯部分对3种细菌的抑制强弱顺序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乙酸乙酯部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25mg/mL,对大肠杆菌的MIC是50mg/mL。各萃取部分对供试真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提取物 活性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干菜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师荣 唐忠锋 李庆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6-107,共2页
研究了梅干菜的无水乙醇提取物对三种细菌、一种酵母菌和一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梅干菜提取物对供试的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0&... 研究了梅干菜的无水乙醇提取物对三种细菌、一种酵母菌和一种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梅干菜提取物对供试的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啤酒酵母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上述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0·1、0·3g/mL。但对大肠杆菌和黑曲霉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干莱提取物 作用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饲料添加剂类抗生素对猪源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昆 樊云燕 +2 位作者 闫学艳 周姣 张锦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5年第11期46-47,共2页
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多种不同饲料添加剂类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强的药物,为饲料、养殖业临床上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喹乙醇、4%恩拉霉素、盐霉素、硫酸黏霉素、15%杆菌肽锌... 本试验目的在于研究多种不同饲料添加剂类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强的药物,为饲料、养殖业临床上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喹乙醇、4%恩拉霉素、盐霉素、硫酸黏霉素、15%杆菌肽锌、黄霉素、吉他霉素和盐酸金霉素八种饲料常用抗生素添加剂,采用试管稀释法对猪源产气荚膜梭菌野毒株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恩拉霉素抑菌作用最强,其MIC为1.6μg/m L;(2)喹乙醇和15%杆菌肽锌抑菌作用较强,它们的MIC分别为4μg/m L和6μg/m L;(3)黄霉素、硫酸黏霉素、吉他霉素抑菌作用较弱,它们的MIC分别为40μg/m L、200μg/m L、300μg/m L;(4)盐霉素及盐酸金霉素对该产气荚膜梭菌野毒株几乎没有抑菌作用。由以上八种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结果得出,八种抗生素对该产气荚膜梭菌野毒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而恩拉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类抗生素 猪源产气荚膜梭野毒株 试验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志峰 魏臻武 《草学》 2018年第1期39-43,共5页
确定茶树油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茶树油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茶树油有望被开发成为一种可缓解全球"抗菌药物危机"的天然抗菌剂。本试验以茶树油作为抑菌剂,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分别作为革兰... 确定茶树油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茶树油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使茶树油有望被开发成为一种可缓解全球"抗菌药物危机"的天然抗菌剂。本试验以茶树油作为抑菌剂,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混合抑制培养后的光密度值(OD600nm)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茶树油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P<0.05),且对二者的抑菌效果一致,在二者浓度为106cfu/ml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相同,均是0.1×2-1×2%,茶树油制剂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金黄色葡萄球 沙门氏茵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炎康颗粒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徐建亚 葛峰 +1 位作者 程罗根 夏卫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2,共4页
采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童炎康颗粒对临床分离菌及标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或最低抑菌浓度(M IC),并与玉叶解毒颗粒、抗病毒颗粒作比较.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能够抑制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甲型化脓性... 采用液体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童炎康颗粒对临床分离菌及标准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或最低抑菌浓度(M IC),并与玉叶解毒颗粒、抗病毒颗粒作比较.结果表明童炎康颗粒能够抑制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双球菌、甲型化脓性链球菌及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繁殖,在体外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并且童炎康颗粒、玉叶解毒颗粒和抗病毒颗颗粒各自的临床等效量条件下,前者比后两者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炎康颗粒 最低浓度(mic) 最低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兰娟 楠极 +4 位作者 李丽 易萍 黄方 张兰 黄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8-237,共10页
【目的】研究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为开发绿色安全的圣女果保鲜剂,以及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 【目的】研究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的抑菌活性及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为开发绿色安全的圣女果保鲜剂,以及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醇提法制备五倍子、油橄榄叶、虎杖和蒲公英4种中草药提取液,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考察提取液抑菌活性,以二倍稀释法考察最低抑菌浓度(MIC);将不同浓度(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喷洒于圣女果表面,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CK),通过感官评价、腐烂率、失重率、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Vc)指标,考察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4种中草药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和黑曲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47和20.00 mm、17.77和22.00 mm、15.90和17.00 mm、14.83和13.00 mm、15.93和14.07 mm;MIC分别为62.50和15.63 mg/mL、31.25和7.81 mg/mL、31.25和15.63 mg/mL、62.50和31.25 mg/mL、62.50和62.50 mg/mL。从圣女果的保鲜测试指标结果可知,相较于CK,50.00和100.00 mg/mL五倍子和油橄榄叶提取液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圣女果保鲜效果。贮藏至第10 d时,相较于其他处理组,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处理组的感官评分(46.15分)、腐烂率(16.67%)、失重率(4.50%)、硬度(1.20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18%)和Vc含量(31.50 mg/100 g)等保鲜指标最优,与CK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差异;而100.00 mg/mL五倍子提取液处理组的可滴定酸含量(0.48%)最高,与CK间差异极显著。【结论】100.00 mg/mL油橄榄叶提取液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最佳,作为天然防腐保鲜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油橄榄叶 五倍子 最低浓度(mic)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龙脑精油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晓娜 刘宇良 +3 位作者 于航 郭亚辉 谢云飞 姚卫蓉 《热带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74-78,共5页
以共水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和龙脑精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种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根据单独抑菌实验结果,选用抑制作用较强的3种细菌进行2种精油的联合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 以共水蒸馏法提取的缬草精油和龙脑精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2种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根据单独抑菌实验结果,选用抑制作用较强的3种细菌进行2种精油的联合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缬草精油和龙脑精油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龙脑精油抑制作用明显,缬草精油抑制作用不明显;对青霉和黑曲霉, 2种精油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2种精油复配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增效作用,对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协同作用,说明不同浓度配比的2种精油对不同细菌有不同抑制效果,协同作用对细菌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精油 龙脑精油 最低浓度(mic) 最低浓度(MBC)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味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寨鸿瑞 张懂理 郭庆 《中国乳业》 2022年第8期34-37,共4页
选用紫锥菊、金银花、连翘、紫苏、杜仲叶、黄芪、甘草7味中药,分别采用75%乙醇回流法提取2次,浓缩至每毫升含1 g生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抑菌结果显示... 选用紫锥菊、金银花、连翘、紫苏、杜仲叶、黄芪、甘草7味中药,分别采用75%乙醇回流法提取2次,浓缩至每毫升含1 g生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体外抑菌结果显示:以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15.63 mg/mL,MBC值均为31.25 mg/mL;紫锥菊对大肠杆菌的效果最强,MIC值为15.63 mg/mL,MBC值为31.25 mg/mL;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强,MIC值均为31.25 mg/mL,MBC值均为62.50 mg/mL。结果表明:所选中药金银花和甘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紫锥菊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金银花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奶牛乳房炎 致病 最低浓度(mic) 最低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君彪 黄苓 冷董碧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敏感性强的药物,帮助饲料、养殖企业选择抗生素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恩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金霉素、阿维拉霉素、那西肽、林...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出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敏感性强的药物,帮助饲料、养殖企业选择抗生素控制产气荚膜梭菌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恩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杆菌肽锌、金霉素、阿维拉霉素、那西肽、林可霉素等7种生产中较常用的抗生素,采用试管稀释法对鸡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52标准株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8标准株进行抑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除金霉素外,其他药物对鸡源和猪源产气荚膜梭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恩拉霉素的抑制作用最强,对CVCC52的MIC为0.6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2μg/mL;(3)其次为阿维拉霉素,对CVCC2038的MIC为0.25μg/mL;(4)维吉尼亚霉素次之,对CVCC52的MIC为0.8μg/mL,对CVCC2038的MIC为0.8μg/mL。通过对以上7中抗生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恩拉霉素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试验 鸡源产气荚膜梭CVCC52标准株 猪源产气荚膜梭CVCC2038标准株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香辛料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14
作者 苏乐文 李洋 +2 位作者 纪培煜 邓昊翔 李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6期175-180,187,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效应,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 为了研究不同香辛料(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并探讨香辛料可能存在的协同效应,采用牛津杯平板扩散法,以最小抑菌圈直径确定不同香辛料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棋盘法测定乌梅、石榴皮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乌梅、石榴皮、鼠尾草、公丁香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62、15.62、125.00、31.25 mg/mL,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分别为7.81、3.90、250.00、62.50 mg/mL;乌梅与石榴皮复配液对大肠杆菌的FIC指数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FIC指数为2.50,对荧光假单胞菌的FIC指数为0.25,对腐败希瓦氏菌的FIC指数为0.7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FIC指数为2.50,对铜绿假单胞菌的FIC指数为1.00。综上所述,乌梅与石榴皮单独使用时抑菌效果优于鼠尾草和公丁香;腐败菌对香辛料更为敏感;乌梅与石榴皮复配后对荧光假单胞菌有协同增效作用;对腐败希瓦氏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 香辛料 最低浓度(mic) 部分浓度(FIC)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五种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婷 张广源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4年第4期20-23,共4页
为测定鸭脚木皮、木蝴蝶、火炭母、岗梅根、倒扣草(鲜)这5种广东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 为测定鸭脚木皮、木蝴蝶、火炭母、岗梅根、倒扣草(鲜)这5种广东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试管倍比稀释法和平板培养法,分别测定其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链球菌对火炭母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40、1/8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40、1/80;链球菌对鸭脚木皮、木蝴蝶均呈高度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0、1/10,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0、1/10;岗梅根、倒扣草(鲜)对六种菌均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最低浓度(mic) 最小杀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制备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丛日山 袁文鹏 +4 位作者 樊廷俊 郭瑞超 宣昭 张春阳 蔡慧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964,共6页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所得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提取物在Molish反应、沉淀反应和泡沫实验中均为阳性,说明提取物中确含有皂苷类成分;在Libermann Burchard反应中,液体的颜色处在红色与紫色之间,显示提取物可能是1种三萜类皂苷。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浓度为0.5~4mg/mL的范围内,其抑菌活性与所用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浓度为4mg/mL时,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抑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裂殖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葡萄炭疽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和黑曲霉,海参皂苷对6株真菌的MIC值依次分别为0.002,0.016,0.063,0.063,0.125.0.25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水溶性海参皂苷 三萜类皂苷 抗真活性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光抗菌作用的数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钱刚 敖弟书 +2 位作者 段鹏敏 蒋思思 李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不同细菌的MIC值发现,温和气单胞菌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MI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为5个,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最多,表现出6个MIC梯度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千里光个体有效抗菌组分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千里光抗菌药理学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里光 作用 最低浓度(mic) 数量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挥发油的提取、分离和抗菌实验 被引量:52
18
作者 弭向辉 龚祝南 +1 位作者 张卫明 张锡然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
研究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挥发油的抗菌作用 .超临界CO2 萃取法 (CO2 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及硅胶柱分离乙醇回流法所得挥发油 ,适当处理后共得到 8个样品 ,用滤纸片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 (... 研究花椒 (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挥发油的抗菌作用 .超临界CO2 萃取法 (CO2 SFE)和乙醇回流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及硅胶柱分离乙醇回流法所得挥发油 ,适当处理后共得到 8个样品 ,用滤纸片和试管法分别测定其抗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 (MIC) .结果表明 ,试验中 8个样品分别对 8种受试菌种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说明花椒挥发油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挥发油中极性相对较小的成分主要对真菌起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碱对产β-内酰胺酶动物源性菌株的药敏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学章 贾芳 宋振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40株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苦豆子总碱对产β-内酰胺酶动物源性阴性菌株的抗菌活性,目的筛选出能够逆转耐药菌株的中药。方法:以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筛选产超... 目的:了解40株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苦豆子总碱对产β-内酰胺酶动物源性阴性菌株的抗菌活性,目的筛选出能够逆转耐药菌株的中药。方法:以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筛选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以琼脂稀释培养法、试管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检测苦豆子总碱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40株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有16株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苦豆子总碱在体外对抗生素敏感株、产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和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总碱 药敏分析 最低浓度(mic) 最低浓度(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联合抗结核药对结核杆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邢立群 贾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4,共5页
研究选取中药单体18β-甘草次酸联合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链霉素(SM),利用MABA法检测其体外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牛源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18β-甘草次酸单独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27294)和牛分... 研究选取中药单体18β-甘草次酸联合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链霉素(SM),利用MABA法检测其体外单独及联合作用于牛源结核分枝杆菌的抗菌活性。18β-甘草次酸单独作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27294)和牛分枝杆菌标准株(ATCC19210)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和100ug/mL。临床分离的2株敏感株和6株耐药株的MIC值分别为25-50和100~200ug/mL。18β-甘草次酸联合INH、RFP和SM作用于6株耐药株均具有协同作用,且MIC值明显下降,INH的MIC值下降2~32倍(FICIs 0.125~0.375),RFP的MIC值下降4~8倍(FICIs 0.240~0.490),SM的MIC值下降4~16倍(FICIs 0.165~0.460)。中药单体药物对正常细胞BHK-21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对肝癌细胞SMMC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8p甘草次酸与抗结核药物INH、RFP和SM联合使用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β-I甘草次酸 抗结核药物 结核分枝杆 最低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