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玉霞 王宝鉴 +1 位作者 王研峰 黄武斌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3-194,共12页
利用1974-2013年甘肃省80个站逐日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系统聚类及合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在1989年、2002年和2009年... 利用1974-2013年甘肃省80个站逐日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系统聚类及合成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在1989年、2002年和2009年经历了3次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甘肃省夏季暴雨日数可分为河东强河西弱型、甘岷山区型、陇南陇东型和全省型4种;暴雨日数分布类型与东亚夏季风有密切关系,形成暴雨的水汽多来自于南海地区,河东强河西弱型和陇南陇东型与冷空气活动有关。河东强河西弱型对应贝加尔湖冷涡加强,冷空气南下,季风位置更加偏西北,南海和东海地区的水汽输送偏东。甘岷山区型对应季风位置偏北,南海和孟加拉湾地区水汽输送偏西,在甘南地区汇合。陇南陇东型对应伊朗高压和蒙古低压减弱,冷空气活动减少,季风位置偏东南,南海地区水汽输送偏东南,冷空气回流致陇南陇东地区易形成降水。全省型对应季风位置偏向青藏高原地区,南海和渤海地区水汽输送主要西伸北进,影响甘肃大部分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暴雨日数 分布特征 环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放 孙照渤 +1 位作者 许小峰 施健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7-464,共18页
采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中国东部387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暴雨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经历了3次年... 采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海表温度资料和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中国东部387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暴雨日数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1)近50年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经历了3次年代际变化,先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以及21世纪初。(2)根据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主模态的空间分布型,结合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主要分为6种类型:渤海型、北方型、淮河型、长江型、南方型、南方和北方两支型。该分型对实际暴雨日数分布具有较好的代表性。(3)分析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不同分布型的环流场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日数的分布类型与东亚夏季风密切相关,渤海型和北方型分布对应季风位置偏北,淮河型和长江型分布对应季风位置偏南,南方型分布时季风位置更加偏南,当暴雨日数呈现南方和北方两支型分布时,季风较强,影响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4)分析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不同分布型的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影响中国东部夏季不同暴雨日数分布型的水汽输送与西太平洋的异常反气旋式环流密切相关,形成暴雨的水汽更多来自于西太平洋。(5)分析中国东部夏季暴雨日数不同分布型的海温场特征,结果表明,渤海型和北方型暴雨日数多发生在拉尼娜发展或者维持时期;淮河型和长江型暴雨日数多发生在厄尔尼诺维持或者衰减时期;南方型暴雨日数多发生在厄尔尼诺发展时期;而当暴雨日数呈现出南方和北方两支型时,整个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大部分地区均呈现出偏冷的状态,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分布特征 环流背景场 海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暴雨日数的变化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晓光 郑广芬 +1 位作者 陈晓娟 张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85-90,共6页
根据宁夏夏季暴雨日数资料、银川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暴雨日数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后年暴雨日数明显增多,6、7月白昼和夜间的暴雨日数增加,8月白昼的暴雨日数增加而夜间的减少。成因分... 根据宁夏夏季暴雨日数资料、银川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暴雨日数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后年暴雨日数明显增多,6、7月白昼和夜间的暴雨日数增加,8月白昼的暴雨日数增加而夜间的减少。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后7、8月白天的大气潜在不稳定性增强,夜间的大气潜在不稳定性7月增强而8月减弱,造成了银川上空大气温度垂直结构的日变化明显,导致了宁夏暴雨日数的增多和暴雨的日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暴雨日数 大气环流 成因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相当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吴正华 储锁龙 李海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66,共9页
根据北京99 年6~8 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274 年6~8 月总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旱涝等级的相关性, 给出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北京274 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资料序列。分析表明:... 根据北京99 年6~8 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和274 年6~8 月总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及旱涝等级的相关性, 给出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式,建立了北京274 年汛期相当暴雨日数资料序列。分析表明: 相当暴雨日数概念的引入,可以把汛期总降水量中暴雨过程降水与非暴雨过程降水分开, 证实汛期旱涝变化只取决于暴雨过程的总次数和强度;相当暴雨日数是一个气候统计量,有与总降水量一致的周期变化,但其年际变率和3.5 年周期比总降水量更显著,其概率分布满足泊松分布;与旱涝等级比较,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相关性更好, 且有利于研究形成汛期旱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涝 总降水量 相当暴雨日数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与总降水量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正华 李海盛 储锁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3-17,共5页
北京近百年汛期(6~8月)相当暴雨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相关系数高达0.97,京津冀地区30年汛期区域平均相当暴雨日数与区域平均降水量相关系数亦达0.94。通过点聚图和回归方程来表征两者的线性关系。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估算汛... 北京近百年汛期(6~8月)相当暴雨日数与汛期总降水量相关系数高达0.97,京津冀地区30年汛期区域平均相当暴雨日数与区域平均降水量相关系数亦达0.94。通过点聚图和回归方程来表征两者的线性关系。汛期相当暴雨日数估算汛期总降水量的误差约10%,即估算精度达90%。这种估算方法可供业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当暴雨日数 总降水量 定量关系 汛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晓刚 李辑 +2 位作者 李丽光 赵振宇 程肖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4-1574,1590,共2页
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1951~2005年阜新暴雨日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太阳黑子谷值周期黑子相对数与各周期内暴雨日数相关显著,相关系数达-0.842;同时,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内某年的阜新暴雨日数与该年的太阳黑子数相关系数达-0.737... 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1951~2005年阜新暴雨日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各太阳黑子谷值周期黑子相对数与各周期内暴雨日数相关显著,相关系数达-0.842;同时,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内某年的阜新暴雨日数与该年的太阳黑子数相关系数达-0.737。说明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活动有着密切的相关。这一结论将为研究暴雨发生规律及暴雨的预测、预报、农业旱涝规律提供有利的气候背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周期 暴雨日数 关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市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结晶 林行 穆美舒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9-74,共6页
根据青岛市1951~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汛期(6~9月)和年度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等级和总降水量的关系。得出:年度或者汛期暴雨对汛期乃至年度降水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以相当暴雨日数来估算降水量可作为预... 根据青岛市1951~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汛期(6~9月)和年度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等级和总降水量的关系。得出:年度或者汛期暴雨对汛期乃至年度降水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以相当暴雨日数来估算降水量可作为预测汛期及年度旱涝趋势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当暴雨日数 旱涝 青岛市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盆地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520-14522,14527,共4页
采用滑动分析法和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南阳盆地12个气象观测站1966~2005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南阳盆地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和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盆地自1985年以来进入持续增温阶段,尤其... 采用滑动分析法和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对南阳盆地12个气象观测站1966~2005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南阳盆地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和暴雨日数的变化及对区域增暖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盆地自1985年以来进入持续增温阶段,尤其自1996年开始增温趋势更加显著。南阳盆地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40年来除镇平表现出不显著的降温趋势外,其余站点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变化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冬春季节增温在近10年来区域增暖中贡献最大。增暖背景下南阳盆地的暴雨日数明显增多,暴雨日数的变化对区域增暖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平均气温和年暴雨日数距平累积曲线的逐年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为0.636,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盆地明显增暖前后暴雨日数的日变化显著,夏季各月的暴雨日数均增多,以夜间增多最为明显,而8月份夜间增多趋势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暖 暴雨日数 距平 滑动分析 非参数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册亨近46年暴雨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泽雁 罗浪 +1 位作者 王梦云 张仁兴 《农技服务》 2016年第12期99-99,85,共2页
本文统计册亨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5年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对册亨县暴雨日数的日、月、季、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册亨县暴雨日数绝大多数出现在夜间;以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7月份次之,6-7月暴雨次数约占年总... 本文统计册亨国家一般气象站1970-2015年的暴雨日数观测资料,对册亨县暴雨日数的日、月、季、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册亨县暴雨日数绝大多数出现在夜间;以6月份出现次数最多,7月份次之,6-7月暴雨次数约占年总暴雨次数的53%;四季中,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春季(3-5月)次之;册亨县暴雨年代际变化明显,总体呈高、低波动循环状态,以20世纪90年代为最多,最少是20世纪80年代;年暴雨总日数出现最多的是1997年,为1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册亨县 暴雨日数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近40年不同时段暴雨日数的气候特征
10
作者 刘金婷 许新路 黄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720-9722,共3页
利用1973~2012年邢台市17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年邢台市不同时段暴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0年邢台市发生暴雨的月份为4 ~ 10月份,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夜间段暴雨日数多于白天段暴雨日数;邢台市大部分测... 利用1973~2012年邢台市17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近40年邢台市不同时段暴雨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40年邢台市发生暴雨的月份为4 ~ 10月份,主要集中在7~8月份,夜间段暴雨日数多于白天段暴雨日数;邢台市大部分测站暴雨日数随年代变化呈减少趋势,但趋势不明显,白天段暴雨日数和夜间段暴雨日数随年代推移没有变化;邢台市不同时段暴雨日数东南部多,北部、中部地区少;邢台市暴雨量的分布与暴雨日数的分布相当一致,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邢台市东南部的临西、威县暴雨日数最多,年平均暴雨量也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气候特征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5—2014年本溪地区暴雨日数变化趋势分析
11
作者 寇思聪 谭政华 +1 位作者 杨艳超 韩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210-211,217,共3页
利用1975—2014年本溪地区4个国家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系数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本溪地区暴雨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2014年间,本溪地区暴雨多发于7—8月,呈现南多北... 利用1975—2014年本溪地区4个国家地面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系数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本溪地区暴雨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2014年间,本溪地区暴雨多发于7—8月,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中心位于西南部的草河口和东部的桓仁;年均暴雨日数5.2 d,年均影响范围8.4站次;40年间本溪地区年均暴雨日数年代际增长显著;暴雨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呈缓慢增长趋势;经突变分析发现,1984年前后暴雨日数发生突变,目前处在显著上升期内,但由小波分析发现未来5~10年本溪地区暴雨日数可能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变化趋势 突变 暴雨日数 辽宁本溪 1975—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9—10月暴雨日数与ENSO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张天圣 赵蕾 +1 位作者 莫云音 蔡英缨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9期179-182,共4页
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资料和美国NOAA中心ERSSTV4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海南岛秋季暴雨日数与前期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期(7—8月)出现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时,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南),南海副... 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资料和美国NOAA中心ERSSTV4的逐月海温资料,研究了海南岛秋季暴雨日数与前期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期(7—8月)出现拉尼娜(厄尔尼诺)事件时,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南),南海副高偏弱(偏强),沃克环流偏强(偏弱),印缅槽偏强(偏弱),热带印度洋、孟加拉湾进入南海偏西风偏强(偏弱),有利于(不利于)海南岛秋季暴雨形成。拉尼娜年时,当海南岛上空低值系统偏强(偏弱),赤道印度洋、孟加拉湾进入南海气流偏强明显(不明显),贝湖附近高压脊偏强(偏弱),则暴雨日数偏多(正常)。厄尔尼诺年时,(1)当海南岛上空高压系统控制,贝湖附近高压脊偏弱,则暴雨日数偏少;(2)当西南地区到中南半岛北部为短波槽影响,海南岛处于槽前,东亚大槽偏强,有短波槽配合,则暴雨日数正常;(3)当沃克环流偏弱不明显,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对流活动活跃,受低值系统和偏东气流影响,暴雨日数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海温 暴雨日数 Ni?o3.4区海温 沃克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内蒙古暴雨日数气候特征及趋势
13
作者 晋亮亮 葛海燕 +1 位作者 徐丽娇 孙庶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4-65,共2页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台站1971-2008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暴雨日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暴雨...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19个台站1971-2008年近4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暴雨日数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暴雨日数最多出现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暴雨量日数存在10年的主周期,此外还存在3年的次周期;暴雨日数在1998年前后存在一次突变,1999-2008年年均暴雨日数比1971-1998年年均值减少了17.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时空分布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吴川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
14
作者 陈晓珠 罗舒萌 骆培绘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145-147,共3页
利用统计学方法、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对1981—2020年吴川市暴雨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1—2020年吴川市的暴雨日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明显;(2)吴川市各月都有暴雨发生。暴雨月际分布呈双峰型,主峰和次峰分别出... 利用统计学方法、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对1981—2020年吴川市暴雨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1—2020年吴川市的暴雨日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明显;(2)吴川市各月都有暴雨发生。暴雨月际分布呈双峰型,主峰和次峰分别出现在6、8月;大暴雨月际分布亦呈双峰型,主峰与次峰分别出现在7、8月;(3)1981—2020年吴川市出现45次持续性暴雨,集中发生在汛期,占总次数的95.5%;(4)相关性分析表明,1981—2020年吴川市暴雨日数与暴雨降水量、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0,且经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5)吴川市暴雨日数在1983、1985年存在突变。但总体趋势并不十分明显;(6)小波分析显示吴川市暴雨频次存在着31年的大周期和21年的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气候特征 小波分析 暴雨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太原地区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15
作者 孔雪 李旸 狄文丽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160-162,共3页
利用太原地区1991—2020年6个国家基本站的暴雨观测资料,分析出1991—2020年太原地区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北部和南部居中的分布特征。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太原地区年暴雨日数基... 利用太原地区1991—2020年6个国家基本站的暴雨观测资料,分析出1991—2020年太原地区暴雨日数呈上升趋势,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均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北部和南部居中的分布特征。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太原地区年暴雨日数基本≤3 d,尖草坪区、小店区、清徐县暴雨日数风险水平偏高;太原地区各县区年暴雨量50~70 mm的概率最大,且按照暴雨量级划分,清徐县和古交市两地出现暴雨的概率最高,小店区和尖草坪区两地出现大暴雨的概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扩散理论 灾害风险评估 暴雨日数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暴雨指标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会飞 廖树华 +1 位作者 潘学标 侯双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32-10435,10460,共5页
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8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IPCC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北京地区暴雨天气指标在10.4~38.8mm波动,暴雨气候指标为日降水量≥27.5mm。以暴雨天气指标、暴雨气候指标和国家暴雨标准计算历年的暴雨日数... 利用北京地区1985~2008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IPCC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北京地区暴雨天气指标在10.4~38.8mm波动,暴雨气候指标为日降水量≥27.5mm。以暴雨天气指标、暴雨气候指标和国家暴雨标准计算历年的暴雨日数和暴雨量,统计分析年降雨日数、暴雨日数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的相关关系,得出年降雨日数和暴雨日数都不能真实地反映作物洪涝受灾率,而年降水量和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则具有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以区域暴雨气候指标统计的暴雨量与作物洪涝受灾率相关程度最高,建议以暴雨量来预测评估洪涝灾害时,采用区域暴雨气候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暴雨指标 暴雨日数 暴雨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设计暴雨的时空分布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莎 戴贤波 +1 位作者 刘俊 赵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70-74,共5页
利用太湖流域1951-2010年的雨量资料,从平均暴雨日数和最大30 d雨量两个方面,分析流域暴雨时空分布特性。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多年平均最大30 d雨量在时间分布上都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在空间分布上山丘区均大于平原区。通过对流... 利用太湖流域1951-2010年的雨量资料,从平均暴雨日数和最大30 d雨量两个方面,分析流域暴雨时空分布特性。太湖流域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多年平均最大30 d雨量在时间分布上都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在空间分布上山丘区均大于平原区。通过对流域和分区时段雨量的重现期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两种可能的流域设计暴雨空间组合方案及反映太湖流域暴雨特点的设计暴雨时空分布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针对太湖暴雨特点设计的暴雨空间组合方案及计算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 空间组合 最大30 d雨量 平均暴雨日数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济源市暴雨天气特征分析及防灾减灾措施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丽洁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12-14,17,共4页
利用济源市气象部门1981—202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表明:1991—2020年济源市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8.277 mm/10年,增加趋势较为显著,年内降... 利用济源市气象部门1981—202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选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灾减灾措施。结果表明:1991—2020年济源市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38.277 mm/10年,增加趋势较为显著,年内降水量具有单峰形变化特征;暴雨日数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191 d/10年,增加趋势不显著;济源市年内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春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较低,冬季没有出现暴雨天气;济源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86.9 mm,而暴雨天气的平均降水量为93.8 mm,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16.0%;济源市气象部门需多举措做好暴雨洪涝防灾减灾工作,将其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日数 特征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入汛早晚及暴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曙晔 章淹 +1 位作者 游性恬 王梅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9-23,共5页
详细分析了三峡库区历年入汛日期早晚的气候特征,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入梅日期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基本同步;另外,对库区各级、各类暴雨的多少及时空分布作了大量统计,结果表明,就区域平均而言。
关键词 降水分析 暴雨特征 暴雨日数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汛期暴雨与旱涝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佃美 白玉荣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4,共3页
根据临沂市1961~1997年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汛期(6~8月)暴雨日数、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级别和汛期总降水量的关系。得出:汛期暴雨多少对汛期降水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
关键词 暴雨日数 旱涝预测 暴雨 临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