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普通栽培稻×小粒野稻F_1酯酶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景
张建中
刘康平
-
机构
湛江海洋大学农学院
-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70-72,共3页
-
文摘
用二倍体普通栽培稻和异源四倍体小粒野稻及其杂种一代(F1)进行酯酶同工酶测定和主要性状的田间表证。结果表明:普通栽培稻与小粒野生稻由于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基础差异很大,从而致使两者的酯酶同工酶谐相差也很大。两者杂交的F1,集中显示出双亲的所有酶带。F1的酶带是由于双亲互补的多个结构基因通过一系列调控机制而表达的结果。
-
关键词
普通栽培稻
小粒野稻
杂种一代
酯酶同功酶
水稻
-
Keywords
O. sativa L.
O. minuta
F_1 hybrid
Esterase isoenzyme
-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森岛启子
王象坤
-
机构
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
-
出处
《农业考古》
1998年第1期30-35,69,共7页
-
文摘
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日本国立遗传研究所森岛启子,王象坤译一、栽培稻──野生稻复合体的分类现状稻属有两个栽培种和大约20个野生种(Vauehan,1989)。全世界普遍栽培的普通稻是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而另一个栽培稻是局限于西...
-
关键词
野生稻
栽培稻
非随机组合
同工酶
基因库
普通野生稻
普通栽培稻
亚洲栽培稻
遗传分化
数量性状
-
分类号
S51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水稻国外引种的探讨和建议
被引量:24
- 3
-
-
作者
余汉勇
魏兴华
袁筱萍
王一平
汤圣祥
-
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6-100,共5页
-
基金
农业部"948"项目(201002 B)农业部种质资源保护项目(NYBBZ-16-04)
-
文摘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共引进国外普通栽培稻品种(系)23890份和野生稻种质资源2201份,这些资源中许多已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或育种。其中,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的品种23个,年种植面积0.667-6.67万公顷的品种75个;直接利用于杂交水稻的国外恢复系或利用国外强恢复源培育的恢复系,已占我国恢复系总数的95.7%;众多国外品种成为我国高产、优质和多抗育种的骨干亲本。因此,加强国外水稻资源的引入、评价和利用,对于丰富我国稻种资源宝库和增加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也是应对各国激烈争夺生物资源的战略决策。本文根据水稻国外引种出现的新情况,重点阐述了我国的引种规律、引种地区和强化引种的建议。
-
关键词
国外引种
种植面积
普通栽培稻
遗传多样性
恢复系
种质资源
杂交水稻
直接利用
国外品种
骨干亲本
多抗育种
稻种资源
战略决策
生物资源
引种规律
野生稻
恢复源
引种地
公顷
优质
-
Keywords
Rice
Genetic resources
Germplasm introduction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草稻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徐小荣
夏九云
-
机构
高淳县种子站
-
出处
《种子科技》
2010年第10期31-32,共2页
-
文摘
杂草稻俗称野生稻、自生稻、红米稻等,而野生稻、红米稻是普通栽培稻的先祖,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古书称之为"秜"、"稆"等,农民称之为"鬼禾",资源丰富,是我国水稻育种的种质资源,也是雄性不育系育成的关键。野生稻和现在生产中出现的杂草稻有何种联系,
-
关键词
杂草稻
防治
危害
普通栽培稻
雄性不育系
野生稻
资源丰富
种质资源
-
分类号
S511.0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云南耿马石佛洞遗址出土炭化古稻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阚勇
-
机构
云南省博物馆
-
出处
《农业考古》
1983年第2期80-83,2,共5页
-
文摘
今年四月,云南省博物馆为了确定沧源岩画的年代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附近的几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行了试掘。与沧源岩画第六地点隔河相望的耿马石佛洞新石器洞穴遗址即是其一。石佛洞遗址西北距耿马县城25公里(图一),位于小黑江北岸之半山腰。
-
关键词
洞穴遗址
稻谷
云南地区
新石器文化遗址
炭化稻
耿马县城
沧源岩画
出土
省博物馆
普通栽培稻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