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李贵新 李爽 +4 位作者 高志成 张春雷 宋鹏 常炳龙 王鹏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检测近远期疗效、KPS评分、PF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4^(+)、...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G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检测近远期疗效、KPS评分、PF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毒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位PFS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体质量减轻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升高(P<0.05),PFS评分、肿瘤标志物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可安全有效地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癌因性疲乏,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GP化疗方案 晚期小细胞肺癌 化疗 增效减毒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消融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王剑锋 周天 +1 位作者 别志欣 胡凯文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 目的:探讨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能否达到常规化疗水平。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北京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北京中医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等4家大型中、西医医院原发性肺癌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暴露因素分为常规化疗队列220例和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96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使得基线具有可比性,匹配成功87对并比较2组生存期、生命质量、实体瘤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结果:冷消融联合中药队列相比化疗队列在延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均P<0.05),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与化疗相当(P>0.05)。结论:冷消融联合中药模式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在延缓病情进展、增强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面优于常规化疗,在总体生存获益方面与化疗相当,可以作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消融 中药 化疗 老年 晚期 小细胞肺癌 队列研究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模态数据建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地 吴毅 +7 位作者 徐瑜 王帅 胡玥 陈滑维 胡那娜 何容 童雪玲 李梦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02-1611,共10页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 目的 基于术前胸部CT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复发风险。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经手术病理确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7例(入组标准筛选自778例初筛病例),其中术后5年内复发53例,未复发164例。将病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73例)和验证集(44例)。以肺癌原发灶主体作为感兴趣区域(RO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模型;同时基于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术前检验等指标建立临床模型。进一步融合两类特征构建融合模型,并通过模型性能比较筛选最优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通过平扫CT影像特征筛选,最终纳入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影像模型构建。在6种机器学习模型中,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 Adaboost)的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95%CI 0.808~0.92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2、0.884;验证集AUC为0.806(95%CI0.630~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5、0.971,综合比较预测性能最好。基于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了4个临床特征参与构建临床模型,在训练集中AUC为0.874(95%CI 0.821~0.92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7、0.891;验证集中AUC为0.813(95%CI 0.677~0.948),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36、0.600。进一步通过特征级融合策略整合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后,融合模型在训练集AUC达到0.953(95%CI 0.924~0.983),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0.860;在验证集AUC达到0.852(95%CI 0.729~0.976),准确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2、0.629,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 融合术前CT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风险因素构建的联合模型,可为评估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内的复发风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机器学习 计算机断层扫描 Ⅰ期 5年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肃肺合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赵文跃 张辰岑 +4 位作者 高立栋 袁可淼 周佳钰 金春晖 张宝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3-1119,共7页
目的 观察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3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 目的 观察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后线痰瘀阻肺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39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安罗替尼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肃肺合剂,比较两组的近期客观疗效、无进展生存期、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体重变化、相关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罗替尼的血药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为5%,疾病控制率为85%;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为0%,疾病控制率为78.95%,两组近期客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和KPS评分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体重变化及肿瘤标志物(CEA、SCC、CA125、CA199、CYFRA21-1)的下降水平上未显示出差异(P>0.05)。此外,试验组患者的疲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高血压、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的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药浓度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间也未发现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中药肃肺合剂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能有效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不影响安罗替尼在体内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盐酸安罗替尼 肃肺合剂 痰瘀阻肺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散结汤联合免疫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家江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散结汤联合免疫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3例EGFR突变的NS... 目的探讨温阳散结汤联合免疫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3例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方案的化疗治疗,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温阳散结汤联合ICIs治疗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肿瘤反应情况、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以及生活质量,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8.11%,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66.04%,对照组DCR为95.00%,ORR为65.00%,组间近期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干舌燥、气短懒言、总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2.08%,对照组为47.50%(P>0.05)。结论温阳散结汤联合免疫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对于改善中医症状效果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散结汤 免疫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晚期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免疫球蛋白、Foxp3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关系
6
作者 王海志 张红 +2 位作者 郭晓蘅 张长庚 李娜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0例作为NSCLC组,同期体检的180例健康志...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P3(Foxp3)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80例作为NSCLC组,同期体检的1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检测血清IgA、IgM、IgG、Foxp3水平,比较两组血清IgA、IgM、IgG、Foxp3水平差异及晚期NSCLC患者不同临床特征中以上指标水平差异。晚期NSCLC患者均在紫杉醇、卡铂化疗基础上给予纳武单抗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治疗有效组(n=82)、治疗无效组(n=98),比较两组血清IgG、Foxp3水平差异,分析血清IgG、Foxp3预测晚期NSCLC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效能。结果:NSCLC组血清IgG、Foxp3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血清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Ⅳ期、低分化NSCLC患者血清IgG、Foxp3水平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治疗无效组TNM分期Ⅳ期、低分化比例及血清IgG、Foxp3水平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高IgG、高Foxp3水平是晚期NSCLC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gG、Foxp3联合对晚期NSCLC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预测效能优于任一单项,AUC为0.978,敏感度为96.75%、特异度为92.13%。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IgG、Foxp3水平升高,是纳武单抗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患者纳武单抗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纳武单抗 免疫球蛋白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健脾除积方结合火针四花穴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金红 蒋玥 +4 位作者 孟雅楠 张振山 刘非 胡志伟 段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自拟健脾除积方结合火针四花穴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该次研究,将患者以随机... 目的探究自拟健脾除积方结合火针四花穴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5月—2023年1月收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该次研究,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ICIs+含铂双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健脾除积方及火针四花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 fragment,CYFRA21-1)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指标变化、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及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 score,KPS)与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变化。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26/31)、61.29%(19/31),前者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CIs治疗后不良反应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YFRA21-1及CEA、中医证候总积分、KPS评分、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YFRA21-1、CEA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降低,KPS评分均上升,CD_(4)^(+)、CD_(4)^(+)/CD_(8)^(+)上升,CD_(8)^(+)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YFRA21-1及CEA、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除积方结合火针四花穴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佳,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改善,症状缓解,还可降低患者ICIs治疗后不良反应,治疗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自拟健脾除积方 火针四花穴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外泌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检测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杨昌恒 陈颖 +1 位作者 张中元 马庆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泌体、血液和肺癌组织3种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泌体标本是否适合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前的患者筛检,为晚期NSCLC患者尽...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泌体、血液和肺癌组织3种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评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泌体标本是否适合应用于临床靶向治疗前的患者筛检,为晚期NSCLC患者尽早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筛检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78例晚期NSCLC患者利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法(ARMS)检测支气管泡灌洗液外泌体、血液、肺癌组织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结果并以肺癌组织标本结果为标准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泌体、血液、肺癌组织标本分别检出EGFR突变型33、25、38例,EGFR基因野生型分别42、53、40例,检测突变率分别为42.3%(33/78)、32.1%(25/78)、48.7%(38/7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无结果3例,假阴性率6.4%(5/78),血液检测假阴性率16.7%(13/7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泌体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符合率86.8%(33/38),血液标本检测符合率65.8%(25/38)。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外泌体标本检测EGFR基因突变与血液、肺癌组织标本检测具有一致性(P>0.05),优于血液标本,适用于临床靶向治疗前的患者筛选,为晚期NSCLC患者尽早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筛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 晚期小细胞肺癌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管懋莹 周蕾 +7 位作者 徐蔚杰 朱丽华 封佳莉 黄弦歌 张任 沈倩芸 杨昕 李和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41-2646,共6页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以评估远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实体瘤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学标志物进行分析以评价其近期疗效,同时观测肝肾功能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个月、3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12个月。中医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中医组(P<0.05)。2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变化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均高于无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医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中西医结合组,2组均未发生3~4级的肝功能异常及2级以上肾功能异常。结论:中医药无论是单独维持治疗,还是结合西医治疗,均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改善远期疗效,控制局部病灶,稳定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近期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晚期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存期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自超 吴志刚 +1 位作者 万洪晓 杜嘉慧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联合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胸部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记录平扫有效原子序数(Eff-Z)、病灶处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VP)和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ICAP)、碘浓度差值(ICD)。术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计算并记录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CAR)。患者术后门诊随访2年,观察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术后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家族肿瘤史、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转移组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转移组(P<0.05)。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Eff-Z、NICVP、NICAP、ICD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NLR、CAR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Eff-Z、NICAP、NLR、CAR水平是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如下:Logit(P)=-0.179+1.211×TNM分期+1.161×淋巴结转移+(-0.209)×Eff-Z+(-0.368)×NICAP+0.842×NLR+0.934×CAR。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模型预测NSCL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0~0.997,P<0.00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85.4%,优于各指标的单独预测效能。结论:联合应用临床病理特征、能谱CT定量参数及NLR、CAR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能谱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水平/白蛋白比值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涛利 柳云飞 +2 位作者 王延朋 隋俊召 王启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0-615,共6页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T淋巴细胞亚群、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信号通路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总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化疗敏感性及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克替尼 恩度 晚期小细胞肺癌 化疗敏感性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腔扩散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彭岚 唐东昕 +7 位作者 杨柱 吴娇 李高 杨兵 罗竹敏 夏子寒 徐家栋(综述) 吴文宇(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9,共6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NSCLC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肿瘤经气腔扩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是一种肿瘤向肺部气腔扩散的新型传播模式,其与亚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最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NSCLC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肿瘤经气腔扩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是一种肿瘤向肺部气腔扩散的新型传播模式,其与亚肺叶切除术后的发生、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使其成为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评估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STAS阳性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STAS阴性患者,其分子机制涉及肿瘤微环境的重塑、特异性基因突变及上皮-间质转化等过程。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在内的影像技术已显示出术前预测STAS的潜力,但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仍有待提升。本文综述了STAS的定义、病理特征及相关机制,重点探讨STAS阳性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在早期NSCLC亚肺叶切除术后癌症复发中的作用,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优化STAS的术前诊断方法、探索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建立基于影像学的精准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气腔扩散 亚肺叶切除术 肿瘤复发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斌 李文婷 +2 位作者 李丽 刘丹 王羽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 目的研究固本解毒祛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呼吸内科102例被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以化疗,研究组51例使用固本解毒祛瘀法、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96.08%(49/51)高于对照组74.51%(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CEA、CA125以及CYFRA21-1对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CD_(3)^(+)、CD_(4)^(+)、CD_(8)^(+)对比,研究组CD_(3)^(+)、CD_(4)^(+)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肝功损害、血细胞不良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被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通过服用氯丙咪嗪、温胆汤联合治疗后,临床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固本解毒祛瘀法 化疗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美曲塞治疗19例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5
14
作者 郝学志 张湘茹 +3 位作者 胡兴胜 王彬 赵龙妹 黄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75-577,共3页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差,可选择的药物不多。本研究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性晚期NSCLC患者19例,其中男性9例,女... 背景与目的: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差,可选择的药物不多。本研究探讨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顺铂/卡铂治疗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性晚期NSCLC患者1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48岁,KPS评分≥70。单药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联合治疗: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顺铂6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卡铂300 mg/m2第2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至少2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9例中16例可评价疗效,全组无CR/PR病例,MR 2例,SD 10例,PD 4例,疾病控制率75%(12/16)。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为31%(5/16)。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贫血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铂类治疗晚期复发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复发 晚期小细胞肺癌 顺铂 卡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水平与EGFR基因突变在首次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焕焕 马晓平 +1 位作者 林芷伊 巩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2570-2572,共3页
目的:探讨首次复发的晚期NSCLC EGFR基因突变率与临床基线特征和血清CE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治疗后首次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102例,ADx-ARMS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 29种突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结果:102例复发... 目的:探讨首次复发的晚期NSCLC EGFR基因突变率与临床基线特征和血清CEA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治疗后首次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102例,ADx-ARMS法检测患者组织标本中EGFR 29种突变,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水平。结果:102例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中,EGFR总突变率为60.8%,其中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11.868,P=0.001);腺癌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χ2=6.002,P=0.014);非吸烟患者显著高于吸烟患者(χ2=8.502,P=0.004);血清CEA≥5.0 ng/mL时显著高于血清CEA<5.0 ng/mL(χ2=22.543,P=0.000)。多变量Logistic分析发现首次复发时血清CEA表达水平与EGFR基因突变呈正相关(P=0.002)。结论:对于首次复发的晚期NSCLC,EGFR突变率与血清CEA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血清CEA表达水平是EGFR基因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CEA水平可作为难以获得组织的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判断EGFR基因突变的一种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基因突变 癌胚抗原 复发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氩氦刀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高志强 王雷 +6 位作者 滕家俊 顾平 张波 马美丽 王韡旻 施春雷 钟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08-1312,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静脉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锁骨上转移的淋巴结,观...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静脉化疗或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锁骨上转移的淋巴结,观察其近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4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整体有效率为78.6%,患者局部受压症状好转,QLQ-C30生命质量量表评估得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术后发热和穿刺局部的疼痛作为氩氦刀冷冻治疗常见的伴随症状,在对症治疗后数天内症状会减轻或消失。结论超声引导氩氦刀冷冻消融是一种有效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进行局部姑息治疗方法,并能对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短期临床症状可在术后得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 晚期小细胞肺癌 超声引导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弃逸 朱允中 +4 位作者 徐丽艳 史鹤玲 刘哲 游泳红 唐俊舫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0例复治患者 ,每周紫杉醇方案 4例 ,紫杉醇 60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第 2天 ,每 4周为一个周期 ;常规化疗 3 6例 ,紫杉醇 13 5mg/m2... 目的 初步探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40例复治患者 ,每周紫杉醇方案 4例 ,紫杉醇 60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8、15天 ,顺铂 75mg/m2 第 2天 ,每 4周为一个周期 ;常规化疗 3 6例 ,紫杉醇 13 5mg/m2 静脉滴注 3h ,第 1天 ,顺铂 75mg/m2 或卡铂 3 0 0~ 3 5 0mg/m2 静脉输注第 2天 ,每 3~ 4周为一个周期 ,进行 2~ 4周期。结果  40例患者中 3例死亡未评价疗效 ,1例因毒副反应未完成治疗 ,总有效率 13 .9% ( 5 / 3 6)。肿瘤相关症状改善率 5 8.3 % ( 2 1/ 3 6)。随访 2 7例 ,中位生存期 2 6.4周 ,1年生存率 8% ( 4 / 3 6)。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肌肉、关节疼痛。结论 紫杉醇用于二线治疗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症状 ,但给药方式及剂量仍需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联合化疗 治疗 复发 晚期小细胞肺癌 静脉滴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2
18
作者 田艳 田中 +3 位作者 吴柯 胡光欣 赵停婷 钟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用Meta分析观察恩度联合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纯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 目的:本文旨在用Meta分析观察恩度联合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纯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方案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维普期刊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等,并辅以手工检索其他来源文献,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由4名评价者依据Jadad量表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篇文献(共1 012例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度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与单纯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总有效率(RR=1.89,95%CI:1.55-2.29,P<0.000 01)和临床受益率(RR=1.21,95%CI:1.12-1.30,P<0.000 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恩度联合化疗组的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脱发的发生率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律失常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与单纯使用含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相比治疗晚期NSCLC能提高总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没有显著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铂类 化疗 晚期小细胞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 被引量:85
19
作者 吴姗姗 严峰 +1 位作者 邓玉玲 于腊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16,121,共4页
目的:探索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存在差异,并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肺癌晚期患者共65例,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51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 目的:探索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是否存在差异,并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肺癌晚期患者共65例,其中包括小细胞肺癌14例,非小细胞肺癌51例以及20例健康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CD4+及CD3+CD8+的表达情况。结果:CD3+CD4+T细胞所占比例无论是小细胞还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都较健康对照显著降低;CD3+CD8+T细胞所占比例在肺癌晚期的患者较健康对照并无显著变化;CD4+/CD8+比值在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较健康对照显著下降。结论:无论是小细胞还是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患者CD3+CD4+T细胞的水平较健康人都显著降低,说明肺癌晚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肺癌晚期 CD4^+T细胞 CD8^+T细胞 NSCLC 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叙仪 王洁 +2 位作者 方健 吴梅娜 安彤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 回顾分析 3 5 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预后因素 ,为探索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88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 5 5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 (Ⅲ期13 4列 ,3 7.75 % ;Ⅳ期 2 2 1例 ,62... 目的 回顾分析 3 5 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预后因素 ,为探索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88年 3月至 2 0 0 0年 10月 3 5 5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 (Ⅲ期13 4列 ,3 7.75 % ;Ⅳ期 2 2 1例 ,62 .2 5 % ) ,至少接受 2周期化疗。观察疗效和生存期 ,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全组无CR病例 ,PR 10 1例 ,SD 14 7例 ,有效率为 2 8.45 % ,肿瘤控制率为 69.86% ,中位生存期为 16月。 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8.41%、2 9.3 5 %、14 .60 %和 8.60 %。Ⅳ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14月 ,1、2、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62 %、2 5 .5 9%、12 .70 %和 6.73 %。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后ECOG评分改善 +稳定 (P =0 .0 44 0 )和二线化疗失败后原方案加用γ IFN(P =0 .0 3 90 )有独立预后意义。结论 晚期NSCLC的治疗应重视改善生活质量 (QOL)。Ⅳ期患者耐药后加用γ IFN或TAM及原发灶放疗等可能有利于生存期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小细胞肺癌 NSCLC 预后 生存期 ECOG评分 化疗 原发灶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