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冬、春小麦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乾
林霞
+2 位作者
朱昱
曾天云
罗勇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为探究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条件对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2024年以3份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3个超晚冬播(D2,D3,D4)和正常播期(D1)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超晚冬播小麦平均出苗率较...
为探究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条件对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2024年以3份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3个超晚冬播(D2,D3,D4)和正常播期(D1)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超晚冬播小麦平均出苗率较正常播期平均出苗率降低23.07%,冬性品种平均出苗率低于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比冬性品种短2.6 d;超晚冬播显著增加了分蘖成穗率,降低了株高;超晚冬播D2处理下,石冬06510产量在3个参试小麦材料中位列第1,为652.65 kg/667 m^(2),石春19P2在D3处理较正常播期D1增产5.99%,为590.32 kg/667 m^(2)。综合考量认为,自育品系石春19P2、石冬06510适合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播种时期在11月中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冬小麦
春小麦
超
晚冬
播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杜雄
张维宏
+2 位作者
张永升
曹彩云
李科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0-1540,共11页
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春温度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适宜温度间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冬小麦相对低产问题,于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2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搭建棚室阶段性升高田间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
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春温度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适宜温度间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冬小麦相对低产问题,于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2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搭建棚室阶段性升高田间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20日前后麦田塑膜覆盖每提前1周积温提高23.0~49.7℃,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整个升温阶段内可增加积温167.7~176.8℃,从而小麦生长发育提前。塑膜揭除后形成的相对低温环境使后续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延长4~10 d。与常规种植(对照)相比,最早增温处理的开花期干物质产量提高18.8%,叶面积指数提高14.7%,花后光合势增加43.6%,花后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10 d以上;返青后各生育阶段的延长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移,有效穗数增加48~98万hm?2、单穗粒数增加3.9~4.5粒、千粒重增加2.5~5.6 g。在全生长季积温较少的2012—2013年度,最早增温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37.5%,在积温较多的2013—2014年度增产18.2%,并提前5 d成熟。晚冬早春农田阶段性覆膜增温是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新型方法,提前并延长了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时间是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获得高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冬
早春
阶段性覆膜增温
冬小麦
产量
华北平原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规律及干物质积累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薛丽华
王铜
+4 位作者
李磊
周芳芝
王欢
苏文平
章建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59,165,共8页
为探明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2016—2018年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个超晚冬播处理(B 0、B 1、B 2)与春播处理(B 3)对新春6号、新春27号、新春29号、新春43号的生育特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为探明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2016—2018年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个超晚冬播处理(B 0、B 1、B 2)与春播处理(B 3)对新春6号、新春27号、新春29号、新春43号的生育特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晚播小麦比春小麦(B 3)早出苗13~24 d、早成熟7~9 d,延长生育期2~18 d,增加穗粒数1.6%~45.5%、增加千粒重9.4%~19.5%;降低基本苗数15.6%~60.0%、总茎数峰值5.4%~24.2%、成穗数21.3%~36.7%、叶面积指数峰值25.7%~37.7%,可增加干物质积累质量4.4%~44.1%,提高经济系数6.4%~21.5%,增加产量11.4%~21.2%。各品种超晚冬播处理以11月初播种(B 2)产量较高。其中,新春27号B 2获得产量7852.8 kg·hm^-2,生育期较春小麦延长13 d,早熟9 d;基本苗数270万株·hm^-2、成穗数441.7万穗·hm^-2,最高叶面积指数4.6,干物质积累质量17685.7 kg·hm^-2,经济系数为0.47。新春27号在11月初播种,播量为1000万粒·hm^-2,可获得产量7852.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超
晚冬
播
播期
春小麦
生育特性
干物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海晚冬一次持续性海雾天气的动力热力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智超
李冉
+1 位作者
易笑园
解以扬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4,共8页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高分辨率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描述了2011年2月22—24日持续性海雾的发生范围、演变过程,分析了海雾发生前、发生时大气背景和物理量场;并利用环黄海北部的探空站、气象自动站资料...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高分辨率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描述了2011年2月22—24日持续性海雾的发生范围、演变过程,分析了海雾发生前、发生时大气背景和物理量场;并利用环黄海北部的探空站、气象自动站资料对海雾发生时低层大气的温度、风、逆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黄海北部4个气象站中,各站出现海雾的特征不尽相同,既有以平流雾为主的、也有辐射雾为主的、还有平流雾和辐射雾共存的。对流层低层暖平流有助于保持逆温层、维持大气层结稳定;对流层低层偏南气流形成的水汽输送带和中层偏西气流水汽输送带的共同作用为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水汽条件;夜晚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分布有助于逆温层内弱的上升气流维持,对水汽凝结有利;白天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动力分布有助于气流下沉,对稳定度和逆温的维持有利;负(冷)温度平流南下是大雾消散的动力热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晚冬
持续性海雾
动力热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杨物候变化及其对喀什晚冬早春气温的响应分析
5
作者
胡素琴
克日木·阿巴司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136-138,共3页
利用喀什国家基准气候站1982—202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木本植物选用新疆杨,对晚冬早春新疆杨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喀什国家基准气候站1982—202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木本植物选用新疆杨,对晚冬早春新疆杨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3年来,喀什市新疆杨晚冬早春物候(花芽膨大期、花芽开放期、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开花始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喀什市1982—2022年晚冬(1月上旬至2月上旬)旬平均气温、旬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呈线下降趋势,早春(2月中旬至4月中旬)旬平均气温、旬极端最低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上升趋势分别为0.5℃~1.3℃/10年、0.3℃~1.3℃/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物候期
晚冬
早春
气温变化
气候倾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无机配施对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赖宁
耿庆龙
+4 位作者
李永福
李娜
信会男
步生兵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5-1343,共9页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超晚播冬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升麦田土壤肥力和调整小麦施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设7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处理,NF...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超晚播冬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升麦田土壤肥力和调整小麦施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设7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处理,NF;(2)优化施氮处理,OPT(80%常规施氮);(3)无氮处理,N_(0);(4)无磷处理,P 0;(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1,NM_(1)(OPT配施腐殖酸肥1.80 kg/hm^(2));(6)有机无机配施处理2,NM_(2)(OPT配施腐殖酸肥3.60 kg/hm^(2));(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3,NM_(3)(OPT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80%常规施氮配施不同剂量腐殖酸肥超晚播冬小麦穗数提高了16.42%~24.16%,穗粒数提高了4.35%~12.42%,产量提高了13.93%~32.48%,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2.08%~9.8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16.08%~30.62%,RE N 34.92%~71.68%,AE_(N)提高了164.49%~350.28%,PFP_(N)提高了42.41%~65.61%,RE_(P)提高了87.23%~166.09%,AE_(P)提高了166.67%~388.30%,PFP_(P)提高了13.92%~32.49%。0~20 cm土壤全氮含量提高7.59%~46.84%,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1.79%~50.76%,有效磷含量提高63.31%~78.92%,速效钾含量提高12.63%~17.20%。【结论】选择氮肥减量20%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对提高新疆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
晚冬
播小麦
有机无机配施
产量
氮磷养分吸收利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冬、春小麦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乾
林霞
朱昱
曾天云
罗勇
机构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基金
“天山英才”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项目
师市指导性计划项目“利用化学诱变创制小麦高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研究”(2024ZDNY12)
师市重大科技项目“新疆主要粮油作物优质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高产创建示范”(2023ZD02)。:。
文摘
为探究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条件对不同春化类型小麦品种(系)间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2024年以3份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3个超晚冬播(D2,D3,D4)和正常播期(D1)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超晚冬播小麦平均出苗率较正常播期平均出苗率降低23.07%,冬性品种平均出苗率低于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平均生育期比冬性品种短2.6 d;超晚冬播显著增加了分蘖成穗率,降低了株高;超晚冬播D2处理下,石冬06510产量在3个参试小麦材料中位列第1,为652.65 kg/667 m^(2),石春19P2在D3处理较正常播期D1增产5.99%,为590.32 kg/667 m^(2)。综合考量认为,自育品系石春19P2、石冬06510适合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播种时期在11月中上旬。
关键词
石河子垦区
冬小麦
春小麦
超
晚冬
播
产量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
被引量:
20
2
作者
杜雄
张维宏
张永升
曹彩云
李科江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0-1540,共11页
基金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226401D)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7B05)
+1 种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100)
河北省青年优秀拔尖人才专项基金资助~~
文摘
针对华北平原北部冬春温度变化与冬小麦生长发育所需适宜温度间的矛盾,以及由此造成的冬小麦相对低产问题,于2012—2013和2013—2014连续2个生长季,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晚冬早春搭建棚室阶段性升高田间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月20日前后麦田塑膜覆盖每提前1周积温提高23.0~49.7℃,1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整个升温阶段内可增加积温167.7~176.8℃,从而小麦生长发育提前。塑膜揭除后形成的相对低温环境使后续各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延长4~10 d。与常规种植(对照)相比,最早增温处理的开花期干物质产量提高18.8%,叶面积指数提高14.7%,花后光合势增加43.6%,花后净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10 d以上;返青后各生育阶段的延长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转移,有效穗数增加48~98万hm?2、单穗粒数增加3.9~4.5粒、千粒重增加2.5~5.6 g。在全生长季积温较少的2012—2013年度,最早增温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37.5%,在积温较多的2013—2014年度增产18.2%,并提前5 d成熟。晚冬早春农田阶段性覆膜增温是有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的新型方法,提前并延长了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累积的时间是改善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和获得高产的原因。
关键词
晚冬
早春
阶段性覆膜增温
冬小麦
产量
华北平原北部
Keywords
Late-winter and early-spring
Artificial warming by phased plastic mulching
Winter wheat
Yield
Nor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规律及干物质积累研究
被引量:
18
3
作者
薛丽华
王铜
李磊
周芳芝
王欢
苏文平
章建新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墨玉农业实验站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59,16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364)
新疆自治区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KY2017076)
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项目(kjkcpy-003)
文摘
为探明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特性和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2016—2018年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3个超晚冬播处理(B 0、B 1、B 2)与春播处理(B 3)对新春6号、新春27号、新春29号、新春43号的生育特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晚播小麦比春小麦(B 3)早出苗13~24 d、早成熟7~9 d,延长生育期2~18 d,增加穗粒数1.6%~45.5%、增加千粒重9.4%~19.5%;降低基本苗数15.6%~60.0%、总茎数峰值5.4%~24.2%、成穗数21.3%~36.7%、叶面积指数峰值25.7%~37.7%,可增加干物质积累质量4.4%~44.1%,提高经济系数6.4%~21.5%,增加产量11.4%~21.2%。各品种超晚冬播处理以11月初播种(B 2)产量较高。其中,新春27号B 2获得产量7852.8 kg·hm^-2,生育期较春小麦延长13 d,早熟9 d;基本苗数270万株·hm^-2、成穗数441.7万穗·hm^-2,最高叶面积指数4.6,干物质积累质量17685.7 kg·hm^-2,经济系数为0.47。新春27号在11月初播种,播量为1000万粒·hm^-2,可获得产量7852.8 kg·hm^-2。
关键词
小麦
超
晚冬
播
播期
春小麦
生育特性
干物质量
Keywords
wheat
extremely-late winter sowing
sowing date
spring wheat
growth characteristics
dry matter
分类号
S35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海晚冬一次持续性海雾天气的动力热力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闫智超
李冉
易笑园
解以扬
机构
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天津市气象台
出处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4,共8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34)
文摘
利用常规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高分辨率可见光卫星云图资料,描述了2011年2月22—24日持续性海雾的发生范围、演变过程,分析了海雾发生前、发生时大气背景和物理量场;并利用环黄海北部的探空站、气象自动站资料对海雾发生时低层大气的温度、风、逆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黄海北部4个气象站中,各站出现海雾的特征不尽相同,既有以平流雾为主的、也有辐射雾为主的、还有平流雾和辐射雾共存的。对流层低层暖平流有助于保持逆温层、维持大气层结稳定;对流层低层偏南气流形成的水汽输送带和中层偏西气流水汽输送带的共同作用为大雾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水汽条件;夜晚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分布有助于逆温层内弱的上升气流维持,对水汽凝结有利;白天低层辐散、高层辐合的动力分布有助于气流下沉,对稳定度和逆温的维持有利;负(冷)温度平流南下是大雾消散的动力热力因子。
关键词
黄海
晚冬
持续性海雾
动力热力特征
Keywords
The Yellow Sea
late winter
persistent sea fog
dynamical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73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杨物候变化及其对喀什晚冬早春气温的响应分析
5
作者
胡素琴
克日木·阿巴司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气象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气象局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5期136-138,共3页
基金
新疆气象局引导性计划项目“喀什生态旅游+智慧气象保障服务技术研究”(YD202229)。
文摘
利用喀什国家基准气候站1982—2022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地面物候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气候趋势系数方法,分析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木本植物选用新疆杨,对晚冬早春新疆杨物候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3年来,喀什市新疆杨晚冬早春物候(花芽膨大期、花芽开放期、叶芽膨大期、叶芽开放期、开花始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前趋势;喀什市1982—2022年晚冬(1月上旬至2月上旬)旬平均气温、旬极端最低气温变化呈线下降趋势,早春(2月中旬至4月中旬)旬平均气温、旬极端最低气温呈线性上升趋势,上升趋势分别为0.5℃~1.3℃/10年、0.3℃~1.3℃/10年。
关键词
新疆杨
物候期
晚冬
早春
气温变化
气候倾向率
Keywords
Populus alba
Phonological period
Late winter and early spring
Temperature change
Climate trend rat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无机配施对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6
作者
赖宁
耿庆龙
李永福
李娜
信会男
步生兵
陈署晃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中心
吉木萨尔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5-1343,共9页
基金
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超晚冬播小麦节水高产生理机制及调控技术研究”(kjkcpy-0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0406)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保护专项资金“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文摘
【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腐殖酸肥对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新疆超晚播冬小麦化肥减量增效、提升麦田土壤肥力和调整小麦施肥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设7个处理,分别为(1)常规施氮处理,NF;(2)优化施氮处理,OPT(80%常规施氮);(3)无氮处理,N_(0);(4)无磷处理,P 0;(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1,NM_(1)(OPT配施腐殖酸肥1.80 kg/hm^(2));(6)有机无机配施处理2,NM_(2)(OPT配施腐殖酸肥3.60 kg/hm^(2));(7)有机无机配施处理3,NM_(3)(OPT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结果】与常规施氮相比,80%常规施氮配施不同剂量腐殖酸肥超晚播冬小麦穗数提高了16.42%~24.16%,穗粒数提高了4.35%~12.42%,产量提高了13.93%~32.48%,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提高了2.08%~9.83%,磷素积累量提高了16.08%~30.62%,RE N 34.92%~71.68%,AE_(N)提高了164.49%~350.28%,PFP_(N)提高了42.41%~65.61%,RE_(P)提高了87.23%~166.09%,AE_(P)提高了166.67%~388.30%,PFP_(P)提高了13.92%~32.49%。0~20 cm土壤全氮含量提高7.59%~46.84%,有机质含量提高了31.79%~50.76%,有效磷含量提高63.31%~78.92%,速效钾含量提高12.63%~17.20%。【结论】选择氮肥减量20%配施腐殖酸肥5.40 kg/hm^(2)对提高新疆北疆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和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超
晚冬
播小麦
有机无机配施
产量
氮磷养分吸收利用
土壤肥力
Keywords
extremely-late winter sown wheat
organic manure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
yield
nitrogen,phosphorus uptake and utilization
soil fertility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河子垦区超晚冬播冬、春小麦对其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乾
林霞
朱昱
曾天云
罗勇
《江西农业》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冬早春田间阶段性覆膜增温促进冬小麦产量提高
杜雄
张维宏
张永升
曹彩云
李科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疆超晚冬播小麦高产生育规律及干物质积累研究
薛丽华
王铜
李磊
周芳芝
王欢
苏文平
章建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海晚冬一次持续性海雾天气的动力热力特征
闫智超
李冉
易笑园
解以扬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疆杨物候变化及其对喀什晚冬早春气温的响应分析
胡素琴
克日木·阿巴司
《农业灾害研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有机无机配施对超晚播冬小麦产量、氮磷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赖宁
耿庆龙
李永福
李娜
信会男
步生兵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