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在牙周病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宗霞 李纾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micr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三维重建影像技术,其快速准确的影像特点使其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后判定及相关基础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能,并有望提高牙周疾病的诊疗水平及预后判断。本文就micro-C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牙周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技术 三维重建 牙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透视无损检测寄生蜂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子健 周淑香 +2 位作者 张峰 史树森 张金平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7-815,共9页
【目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是一种针对小型样品的高分辨率3D成像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尤其是小型昆虫的细微结构和功能解析方面。然而,该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尚未得到广泛应... 【目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是一种针对小型样品的高分辨率3D成像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尤其是小型昆虫的细微结构和功能解析方面。然而,该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Micro-CT在寄生蜂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填补该领域在国内的研究空白。【方法】采用Micro-CT,针对6种不同情况下的寄生蜂样品在各种设置下进行扫描观察与分析。利用液氮瞬时冷冻正在寄生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卵的茶翅蝽沟卵蜂Trissolcus japonicus成蜂,并对瞬时冷冻样品进行扫描,观察茶翅蝽沟卵蜂产卵器刺入茶翅蜂卵壳的位置。将3日龄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雌成蜂脱水、固定后进行扫描,解析其腹部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结构。将茶翅蝽卵内发育18,37,54,80和168 h的黄足沟卵蜂Trissolcus cultratus胚胎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冷冻2 min后进行扫描,监测其在寄主内的不同发育时间的形态特征。随机选取已被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寄生且在室温下发育5 d的柞蚕Antherea pernyi卵,置于-20℃冰箱中6个月后进行扫描。扫描在茶翅蝽卵内发育7 d的黄足卵跳小蜂Ooencyrtus utetheisae,检测其中聚寄生蜂的数量及存活情况。随机选取8粒在茶翅蝽卵内发育至成虫的茶翅蝽沟卵蜂进行扫描鉴定性别。【结果】在寄主卵壳截面观察到茶翅蝽沟卵蜂穿刺茶翅蝽卵90 s时成蜂产卵器只穿过茶翅蜂卵壳最外层,尚未穿透卵壳内层。日本平腹小蜂的外生殖器位于腹部最下方,由产卵器、内瓣和外瓣构成,上瓣膜被几丁质隔膜分割;其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嗉囊、前胃、中肠、马氏管、回肠、直肠、肛门,消化道呈现球状或袋状。黄足沟卵蜂在茶翅蝽卵内发育18 h后仍处于卵期;37 h后发育为幼虫;持续到54 h仍为幼虫,此时寄生蜂体积占寄主卵总体积的9.32%;在80 h时,黄足沟卵蜂发育至预蛹期,寄生蜂体积占寄主卵总体积的73.76%;经过168 h的发育,黄足沟卵蜂进入蛹期,此时其总体积占寄主总体积的百分比缩小至58.64%。黄足卵跳小蜂在茶翅蝽卵内发育7 d后处于预蛹阶段,单粒寄主卵含有5头蜂,处于存活状态。扫描被螟黄赤眼蜂寄生的柞蚕卵发现寄主卵中含有31头已发育至蛹期的螟黄赤眼蜂,且均已死亡多日。通过Micro-CT可清晰辨别茶翅蝽沟卵蜂成蜂触角为膝状,雌成蜂触角鞭节末端5节均膨大,而雄成蜂的触角鞭节无膨大特征。【结论】Micro-CT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成像对比度,本研究从多个角度证实了该技术在寄生蜂研究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研究昆虫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多维度内窥图像 卵寄生蜂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补偿的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空间分辨率增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保磊 杨民 傅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4-1118,共5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 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可以通过提高投影放大比来提高成像空间分辨率,但是对于一定尺寸的工件,随着放大比的增大容易引起投影截断,导致投影数据不完备,重建的图像存在伪影和衰减系数漂移。提出了一种投影补偿的方法来补全截断的投影数据。该方法对工件执行高放大比和低放大比两次扫描成像,其中低放大比下的投影数据没有被截断。在低放大比下执行低分辨率图像重建,将重建的CT图像数字放大并重投影以得到与高放大比下投影数据相匹配的截断投影的估计值。将估计出的截断投影与高放大比下的投影组合并进行滤波反投影重建,得到空间分辨率局部增强的显微CT图像。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X射线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投影补偿 空间分辨率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技术辅助脑深部小病灶显微外科手术33例报告
4
作者 赵启忠 吴鹏飞 +1 位作者 李明明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5,共1页
立体定向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深部小病灶,显示定位准确,侵袭性小。
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 外科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钴铬烤瓷冠精确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莹 杨柳 +3 位作者 谢宇 张艳 魏溦 李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钴铬烤瓷冠精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15个钴铬烤瓷冠试件,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预备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均分为实验B组(B1、B2和B3组),另外使... 目的比较不同的扫描对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钴铬烤瓷冠精确性的影响。方法利用CAD/CAM技术制作15个钴铬烤瓷冠试件,根据不同的扫描对象:预备离体牙、硅橡胶印模和石膏模型,均分为实验B组(B1、B2和B3组),另外使用传统失蜡法铸造5个试件作为对照(A组),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比较边缘(AMD点和MG点)及内部适合性(CA点、AW点、AOT点、OA点)的差异,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边缘适合性上,B组AMD点的数值均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在MG点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内部适合性上,B组除OA点外的其他位点的测量数值均小于A组,其中AOT、AW、OA点B1、2组与A组的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组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A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印模的精确性明显优于预备后的离体牙及石膏模型,CAD/CAM相比传统失蜡铸造技术来说,试件具有更佳的边缘及内部适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硅橡胶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边缘及内部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微CT技术及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量化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模型局部骨组织及血管
6
作者 徐豪 赵乙頔 +5 位作者 于露 陈丁钰 刘继琛 赵涵 孟竹 Philippe Clezardi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3-1778,共6页
目的 观察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微CT(SR-μCT)技术及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量化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模型胫骨局部三维骨组织和血管的价值。方法 建立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模型,分别予口服Vatalanib、注射Bevacizumab、联合Vatalanib与Bevacizumab... 目的 观察基于同步辐射光源微CT(SR-μCT)技术及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量化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模型胫骨局部三维骨组织和血管的价值。方法 建立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模型,分别予口服Vatalanib、注射Bevacizumab、联合Vatalanib与Bevacizumab治疗及注射安慰剂。于注射肿瘤细胞后第8天(T1)及第22天(T2)结合注射血管对比剂和SR-μCT对注射部位骨组织和血管网络行高分辨力同步成像,以自动化标记的分水岭图像分割方法、全局阈值方法及区域生长方法分割局部骨组织和血管,利用戴斯相似系数(DSC)评估图像分割质量;获取局部胫骨解剖学量化参数,包括骨组织体积分数(BV/TV)、血管体积分数(VV/TV)、骨组织平均厚度(B.Th)及血管平均厚度(V.Th),比较相同时间点、不同治疗方案之间,以及相同治疗方案、不同时间点之间解剖学量化参数。结果 基于标记分水岭算法分割骨组织和血管结构的DSC达0.95以上,高于其他方法(P均<0.05)。不同治疗方案之间T1小鼠胫骨解剖学量化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下V.Th T2结果低于其他治疗方案(P均<0.05)。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下,相比T1,T2乳腺癌骨转移小鼠胫骨BV/TV、B.Th数值增大而VV/TV数值减小(P均<0.05);Vatalanib和Bevacizumab治疗方案下T2时间点小鼠胫骨BV/TV、B.Th及V.Th数值均增大(P均<0.05);安慰剂方案下BV/TV、B.Th数值增大(P均<0.05)。结论 结合SR-μCT技术和自动化标记分水岭算法可初步量化评估乳腺癌胫骨转移小鼠胫骨局部骨组织和血管三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体层摄影 肿瘤转移 小鼠 血管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研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7
作者 乔恒 沈杰 闫硕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8,共12页
昆虫作为地球上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昆虫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十年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昆虫学研究。本文全面概述了国内外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形态鉴定... 昆虫作为地球上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动物类群,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昆虫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十年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昆虫学研究。本文全面概述了国内外新方法和新技术在昆虫学形态鉴定、分子机制及害虫防治等领域的应用;从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RNA干扰、基因编辑、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识别、纳米技术、昆虫-微生物共生调控及嗅觉行为调控7个方面归纳介绍了本专辑论文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了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学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RNA干扰 基因编辑 智能识别 纳米技术 昆虫-生物共生调控 嗅觉行为调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8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3-503,共1页
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 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指导》《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指导》《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指导》《口腔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技术指导》《口腔显微成像技术指导》。本书以口腔医学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技能、实验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撰写,培养标准技术、规范操作,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分为10章,包括概论、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电子显微成像、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化学发光成像、3D打印成像、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成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成像技术 口腔疾病 磁共振成像 数字图像处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版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出版发行
9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5-715,共1页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 书籍名称:《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主编:廖玍、于海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6月内容简介:口腔医学实验技术指导系列丛书由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教授编写,邀请了国内外该领域的学者参与。本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口腔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口腔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口腔免疫学实验技术》《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口腔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技术》《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口腔显微成像技术》以口腔医学实验研究中涉及的实验技能、实验关键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主要内容组织撰写,培养标准技术、规范操作,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口腔显微成像技术。全书分为10章,包括概论、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电子显微成像、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放射性核素成像、化学发光成像、3D打印成像、显微成像分析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成像 成像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计算机断层成像 口腔疾病 磁共振成像 数字图像处理 海洋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辅助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玉山 李建国 +3 位作者 只达石 佟小光 姜伟 李会清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显微镜导航系统对切除颅内微小病变、提高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治疗62例颅内微小病变患者,其中病变位于感觉、运动、语言重要功能区者23例,额叶11例,顶叶10例...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显微镜导航系统对切除颅内微小病变、提高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1996年10月~2000年10月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手术治疗62例颅内微小病变患者,其中病变位于感觉、运动、语言重要功能区者23例,额叶11例,顶叶10例,颞叶9例,枕叶3例,后颅窝、丘脑各2例,鞍上和多发性占位者各1例。病变直径0.5~1.8cm,<1cm者55例;>1cm者7例,病变均位于皮层下。施行神经外科显微镜导航手术。结果 62例(包括功能区23例)患者均在神经导航系统引导下施行病灶切除手术,导航误差<2m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导航系统可促进神经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准确指示颅内微小病变的位置和切除范围,降低手术并发症和保护神经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立体定位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临床建立多模态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对于新辅助免疫联合化学治疗的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蓉 卢晓旭 +1 位作者 孙学明 吴慧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3-1498,共6页
目的观察以^(18)F-FDG PET/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多模态模型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LA-HNSCC)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13例LA-HNSCC,按8∶2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0)与测试集(n=43)。... 目的观察以^(18)F-FDG PET/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多模态模型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LA-HNSCC)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学治疗(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13例LA-HNSCC,按8∶2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70)与测试集(n=43)。基于训练集^(18)F-FDG PET/CT提取并遴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序贯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遴选独立临床预测因素;分别以自适应提升(AdaBoost)、决策树、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及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算法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二者联合的多模态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LA-HNSCC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反应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各模型临床净收益。结果共获得110个与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反应相关的LA-HNSCC^(18)F-FDG PET/CT影像组学特征;CD4/CD8比值为其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基于AdaBoost及XGBoost算法所获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且较为稳定;其中,多模态模型的效能(AUC=0.943、0.930)优于影像组学模型(AUC=0.939、0.925)及临床模型(AUC=0.903、0.910)(P均<0.05)。各多模态模型在测试集中带来的临床净收益优于或类于影像学模型与临床模型。结论联合^(18)F-FDG PET/CT影像组学与CD4/CD8比值建立的多模态模型预测LA-HNSCC对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反应的效能优于单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头部 辅助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N-NH_3 PET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国建 王雪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7-521,共5页
目的评价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融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行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MPI及冠状动脉CTA显像,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作为... 目的评价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融合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均行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MPI及冠状动脉CTA显像,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结果作为诊断标准,比较CTA、MPI及CTA联合MPI诊断冠心病的效能。结果 CTA与CA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及CTA联合MPI与CAG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AG结果作为参照标准,CTA、MPI及CTA联合MPI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分别为90.0%、85.7%、95.2%,特异度分别为94.9%、88.9%、100.0%,准确度分别为94.3%、86.7%、9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6%、94.7%、10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6%、72.7%、90.0%。三者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58、10.331、8.946、28.713、13.451,P<0.01)。结论 13N-NH3PET腺苷负荷-静息MPI与冠状动脉CTA的功能-解剖图像融合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避免单纯PET或CTA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能明显提高冠心病的诊断准确性,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科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13N-NH3 心肌灌注成像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成像技术在宫颈癌及卵巢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称连 许恒毅 +2 位作者 聂丽菊 陈进聪 傅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3-876,共4页
宫颈癌及卵巢癌都是目前严重威协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呈日益年轻化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0万,约有2313万妇女死于该病,其中80%的新发病例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每年宫颈... 宫颈癌及卵巢癌都是目前严重威协女性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呈日益年轻化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0万,约有2313万妇女死于该病,其中80%的新发病例是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约占全世界发病人数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卵巢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量子点成像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A-610V导航系统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姜晓峰 汪业汉 +4 位作者 付先明 凌至培 魏祥品 牛朝诗 李光群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ASA-610V导航系统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ASA-610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施行各类显微神经外科手术89例,其中颅内肿瘤70例,炎性病灶12例,血管畸形7例。10例运动功能区肿瘤患者施行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肿瘤切除... 目的 探讨ASA-610V导航系统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ASA-610V神经外科导航系统施行各类显微神经外科手术89例,其中颅内肿瘤70例,炎性病灶12例,血管畸形7例。10例运动功能区肿瘤患者施行功能性磁共振引导下肿瘤切除导航手术。结果 系统注册误差为2.5mm左右。病灶全切除者59例(66.29%),次全及大部切除者18例(20.22%),部分切除者12例(13.48%)。80例患者预后良好,9例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10例运动功能区肿瘤患者均行全切除手术,术后无一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ASA-610V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定位准确,尤其对于位于颅底和功能区附近的病变,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脑血管畸形 外科手术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激光成像技术可实时监测动物体内状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科讯医疗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1-531,共1页
杜克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单脉冲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简称SIP-PACT),利用光显微技术和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动物的体内状况。研究人员称,对小型动物的活体扫描一直存在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限制,而这一新技术可以解决... 杜克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联合开展了“单脉冲光声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简称SIP-PACT),利用光显微技术和超声波成像技术观察动物的体内状况。研究人员称,对小型动物的活体扫描一直存在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的限制,而这一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实时生成动物体内的断层扫描图,以成年小鼠为例,每秒可生成50张完整的断层扫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成像技术 动物体内 实时监测 扫描成像 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 图像分辨率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渣油加氢保护剂3D重构研究
16
作者 安谧 程涛 +4 位作者 宋俊男 张若霖 何京 杨晓彦 徐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4,共8页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建立分析对象的3D结构和组成。以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引入Micro-CT对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3D重构研究。通过比对Micro-CT切片数据离散图与扫描电镜元素离散图分布,对保护剂中孔隙、金属沉积物进行了识别与确认,并采用3D重构技术重建了孔隙及沉积物的三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利用Micro-CT可以从微米到纳米尺度构建保护剂的3D结构模型;发现工业运转后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内部还有大量未被使用的封闭孔,增加孔道的连通性是提高保护剂效率的关键。这种全新的渣油加氢保护剂微观结构分析方法能为渣油加氢保护剂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保护剂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肿瘤SUV_(max)值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天彬 卢洁 +4 位作者 崔碧霄 马杰 杨宏伟 马蕾 梁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n图评... 目的探讨时间飞行(TOF)技术PET/CT和PET/MR检查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OF-PET/CT和TOF-PET/MR检查的体部恶性肿瘤患者20例,分为先PET/CT后PET/MR组和先PET/MR后PET/CT组,每组10例。采用Bland-Altman图评价两次检查病灶SUV_(max)值的一致性,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价扫描顺序和机器类型对病灶的SUV_(max)测量值的影响。结果 TOF-PET/CT与TOF-PET/MR检查病灶的SUV_(max)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先PET/CT后PET/MR组:均值差为3.06,95%CI(-7.5,13.6),先PET/MR后PET/CT组:均值差3.0,95%CI(-2.4,8.3)]。扫描顺序对于恶性病灶的SUV_(max)有影响(F=46.00,P<0.001),而机器类型对恶性病灶的SUV_(max)值无影响(F=0.005,P=0.95)。结论 TOF-PET/MR和TOF-PET/CT在体部恶性病变SUV_(max)值测量方面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且延迟显像SUV_(max)的增加与采集时间有关,而与检查机器类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飞行技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对偶发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海峰 陈红娟 +1 位作者 张燕齐 乔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偶发甲状腺局灶性FDG高代谢灶摄取程度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ET/CT意外探测到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灶的病例,依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生理性摄取组18例、良性病变组16例和恶性病... 目的探讨PET/CT偶发甲状腺局灶性FDG高代谢灶摄取程度对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PET/CT意外探测到甲状腺局灶性高代谢灶的病例,依据病理及随访结果将其分为生理性摄取组18例、良性病变组16例和恶性病变组6例,比较各组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差异,并应用ROC曲线分析SUVmax判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生理性摄取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的SUVmax分别为3.7±1.1、4.9±2.3、9.5±4.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70,P<0.01);恶性病变组的SUVmax明显高于生理性摄取组和良性病变组(P<0.05),生理性摄取组和良性病变组间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UVmax为8.5时,对甲状腺恶性病灶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87.2%。结论 18F-FDG PET/CT在甲状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但其对生理性摄取和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FLUORODEOXYGLUCOSE 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图像纹理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于鹏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1-713,共3页
PET/CT作为新一代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将功能信息与解剖结构相结合,实现了PET图像和CT图像同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1]。目前临床工作中,多数医师结合CT征象与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对疾病进行诊断[2]。肿... PET/CT作为新一代核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将功能信息与解剖结构相结合,实现了PET图像和CT图像同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1]。目前临床工作中,多数医师结合CT征象与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对疾病进行诊断[2]。肿瘤内的18F-FDG摄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包括细胞成分、增殖、血管生成、坏死及缺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神经衰减校正对脑PET图像质量及标准化摄取值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邵小南 邵晓梁 +1 位作者 王小松 王跃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4-717,共4页
目的智能神经衰减校正(SNAC)是一种新型的计算型衰减校正方法,本文采用视觉分析和Scenium软件定量分析SNAC及CT衰减校正(CTAC)图像,评估SNAC在脑PET显像中对图像质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8例行全身PET/CT受检者... 目的智能神经衰减校正(SNAC)是一种新型的计算型衰减校正方法,本文采用视觉分析和Scenium软件定量分析SNAC及CT衰减校正(CTAC)图像,评估SNAC在脑PET显像中对图像质量及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资料与方法58例行全身PET/CT受检者,分别用CTAC和SNAC重建脑PET图像,并采用视觉分析和Scenium软件定量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图像对比度、均一度及不同脑区平均SUV值,分析两种方法平均SUV值的相关性。结果与CTAC比较,视觉分析SNAC图像对比度和均一度无显著差异;Scenium软件定量分析,SNAC图像对比度较CTAC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9±1.11比4.08±1.03,t=0.764,P〉0.05);SNAC的图像均一度较CTAC略降低(1.00比0.83)。SNAC法各脑区平均SUV值大于CTAC法,但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78,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一致(R^2=0.959)。与CTAC比较,SNAC各脑区平均SUV值平均百分差为8.45±4.71,但10个脑区百分差变异较大(-8.56-27.9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脑区的平均百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084,P〈0.01),外周脑区平均百分差大于内侧脑区。结论 SNAC和CTAC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SNAC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脑区的平均SUV值,但与CTAC结果呈显著正相关,SNAC简化了检查流程,降低了辐射剂量,如仅用于定性诊断,对患者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像术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衰减校正方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