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季结膜炎患者血清中的IL-1β及IL-8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缨 魏厚仁 曹阳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3-254,共2页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8( IL-8)在春季结膜炎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正常人和静止期及活动期春季结膜炎患者各13例外周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浓度。结果IL-1β在静...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白细胞介素-8( IL-8)在春季结膜炎患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正常人和静止期及活动期春季结膜炎患者各13例外周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浓度。结果IL-1β在静止期和活动期时的浓度分别为(0.134 6 ±0.0229)ng/ml,(0.2131±0.0360)ng/ml,IL-8在静止期和活动期时的浓度分别为( 0. 230 4 ± 0. 014 5) ng/ml,(0. 323 8 ± 0. 036 9) ng/m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的(0. 075 0 ± 0. 010 8) ng/ml,( 0. 167 2±0.0231)ng/ml,且3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极显著的意义(P<0.001)。结论IL-1β和1L-8可能参与了春季结膜炎的发病,其在该病评价和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结膜炎细胞因子il-1b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的激活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群英 陈村龙 +3 位作者 王继德 马强 赖卓胜 张亚历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检测其肠粘膜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UC小鼠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 目的: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并检测其肠粘膜中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和NF-κB的激活。方法用5%葡聚糖硫酸钠(DSS)口饲法制备小鼠UC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UC小鼠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测定;应用免疫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急性期和慢性期UC小鼠肠粘膜细胞NF-κB的激活。结果模型组肠粘膜中TNF-α、IL-1β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9),NF-κB 的核内结合活性也显著增强。结论UC 的发生、发展过程伴随致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升高,可以加剧炎症,致上皮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受NF-κB激活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小鼠 动物模型 肠粘膜 细胞因子 核转录因子Κb TNF-Α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力引起人体牙周膜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高表达
3
作者 唐娜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9,共1页
正畸治疗中,间歇力因提供了牙周组织重建的调整时间而有利于牙齿的移动。为了明确间断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牙周膜细胞在间歇力和持续力作用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ator of NF-κB ligand,RANKD、骨保... 正畸治疗中,间歇力因提供了牙周组织重建的调整时间而有利于牙齿的移动。为了明确间断力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观察了牙周膜细胞在间歇力和持续力作用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ator of NF-κB ligand,RANKD、骨保护因子和IL-1β mRNA的表达,并通过IL-1β信号传导途径研究了压力大小与RANKL表达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牙周膜细胞 间歇 配体 il-1Β LIGAND 信号传导途径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7-H3单克隆抗体抑制雨蛙肽诱导的小鼠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被引量:4
4
作者 庄晓惠 许春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究抗B7-H3单克隆抗体(m Ab)在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抗B7-H3 m Ab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的方法制备小鼠AP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前1 h皮下注射抗B7-H3 m Ab,于造模后6、12、24 h... 目的探究抗B7-H3单克隆抗体(m Ab)在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P组、抗B7-H3 m Ab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雨蛙肽的方法制备小鼠AP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前1 h皮下注射抗B7-H3 m Ab,于造模后6、12、24 h,收集各组小鼠血液、胰腺及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对照组及AP组小鼠胰腺组织B7-H3蛋白表达。应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活性;胰腺组织湿干比评估各组小鼠胰腺组织水肿变化;HE染色评估各组小鼠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β水平。结果 B7-H3蛋白在AP模型小鼠胰腺组织高表达,且在12 h左右达到高峰;AP组血清淀粉酶及脂肪酶明显高于对照组,抗B7-H3 m Ab处理后明显降低;AP组胰腺及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反应,治疗组炎症反应明显减弱,胰腺组织湿干比大幅降低;AP组TNF-α、IL-6、IL-1β水平随时间延长而升高,12 h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而治疗组促炎因子水平相对降低。结论 B7-H3在雨蛙肽诱导的AP模型中存在高表达,抗B7-H3 m Ab可以减弱炎症反应,缓解胰腺及肺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MAb 急性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6(il-6)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