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时随分析
1
作者 熊学玉 顾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为估算体外预应力梁的长期性能,基于混凝土层模型,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简化成平面杆系结构,采用步进计算方法进行时随分析,考虑力筋应力增量、二次效应、材料的收缩、徐变和松弛等因素.编制时随分析程序,对体外预应力梁和内置无粘结梁... 为估算体外预应力梁的长期性能,基于混凝土层模型,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简化成平面杆系结构,采用步进计算方法进行时随分析,考虑力筋应力增量、二次效应、材料的收缩、徐变和松弛等因素.编制时随分析程序,对体外预应力梁和内置无粘结梁的预应力长期损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跨高比较小的体外预应力梁与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梁之间预应力长期损失差别很小,设计中可沿用已有的无粘结预应力长期损失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时随分析 层模型 步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的徐变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薛伟辰 王巍 +1 位作者 任廷柱 胡于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40,共7页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道梁为原型,设计了3根1∶5大尺度T型预应力混凝土模型梁,进行了为期3 a的徐变性能试验,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种类和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编制了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的时随有限元全过程分析程序,实现...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道梁为原型,设计了3根1∶5大尺度T型预应力混凝土模型梁,进行了为期3 a的徐变性能试验,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种类和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编制了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的时随有限元全过程分析程序,实现了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时随全过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及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等因素影响的准高速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徐变变形的设计建议,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高速客运专线 轨道梁 徐变性能 试验 时随分析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施工阶段的徐变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薛伟辰 王巍 任廷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0-744,773,共6页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道梁为原型,设计了4根1∶5大尺度T型试验梁,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种类及预应力筋张拉方式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用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对试验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变形进...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道梁为原型,设计了4根1∶5大尺度T型试验梁,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徐变变形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种类及预应力筋张拉方式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用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对试验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变形进行了时随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差值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以及钢筋配筋率的徐变变形设计建议.研究结果为准高速客运专线轨道梁设计和徐变变形控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高速客运专线 轨道梁 施工阶段徐变变形 试验 时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阶段徐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薛伟辰 王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实际工程的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为原型,以跨中截面应力等效与施工工艺相似为原则,共设计6根1∶5大尺度模型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徐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和截面应力差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 以实际工程的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为原型,以跨中截面应力等效与施工工艺相似为原则,共设计6根1∶5大尺度模型梁,对其施工过程中的徐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考察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和截面应力差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的影响。基于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和自行编制的步进法有限元程序对模型梁在施工阶段的徐变变形进行时随全过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和跨中截面应力差等多因素影响的、轨道梁施工阶段徐变变形设计建议。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施工阶段徐变变形控制与计算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预应力混凝土梁 施工阶段 徐变变形 试验 时随分析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轻轨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伟辰 王巍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98,共6页
通过4根1∶5城市轻轨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模型的500 d长期试验,对其时随性能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重点考察混凝土种类、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徐变应变、截面曲率、钢筋应力及预应力筋应变等的影响。基于龄期调整... 通过4根1∶5城市轻轨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模型的500 d长期试验,对其时随性能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与分析,重点考察混凝土种类、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等因素对轨道梁徐变变形、徐变应变、截面曲率、钢筋应力及预应力筋应变等的影响。基于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编制步进法时随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轨道梁徐变变形的时随全过程分析。应用该程序对本文试验结果进行模拟分析,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试验研究、时随全过程分析及美国规范ACI 318—02的基础上,提出综合考虑混凝土种类、预应力筋张拉方式、钢筋配筋率及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的城市轻轨轨道梁徐变变形设计建议。研究成果为我国城市轻轨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的工程设计与应用及有关规范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轻轨 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 徐变性能 试验 时随分析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