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检测胎儿心脏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楠 闵玲 +1 位作者 陈娇 朱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的最优成像条件。方法对130胎正常胎儿心脏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三维STIC容积数据采集,脱机分析后进行显示效果评分,对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1胎胎儿完成三维容...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的最优成像条件。方法对130胎正常胎儿心脏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三维STIC容积数据采集,脱机分析后进行显示效果评分,对显示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1胎胎儿完成三维容积数据采集,采集成功率为93.13%;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三维STIC容积数据采集方法整体显示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方法在不同采集条件下的显示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均在侧位四腔心切面显示最佳,二维切面在妊娠25~29周显示率较高,三维切面在妊娠20~24周显示率较高;两种方法在血管长轴相关切面显示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IC技术应用于胎儿心脏检查较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具有优势,但需要对采集条件进行控制并熟练掌握脱机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超声检查 产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0
2
作者 王媛 赵旭 +3 位作者 杨娅 何宜静 焦春美 邱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6-350,共5页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 背景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CHD)的复杂程度及是否合并心外畸形对胎儿预后有重要影响,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对胎儿心脏检查有较好诊断准确性,但关于超声新技术辅助二维超声检查中胎儿预后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探讨超声STIC技术及三维超声在胎儿CHD及心外畸形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11月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共有7707例孕妇行孕中晚期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共检出32例CHD胎儿,运用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进行超声容积数据的采集及分析,并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病理解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类型与临床预后。结果 CHD胎儿的检出率为0.4%(32/7707);心脏有1处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为13.3%(2/15),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35.3%(6/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32例CHD胎儿中存活14例,心脏有1处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86.7%(13/15),高于心脏有2处及以上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9%(1/17)](P<0.05)。CHD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为12.5%(1/8),与CHD不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存活率[54.2%(13/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产前超声STIC及三维超声结果均与病理解剖结果一致。在1例胎儿心脏多发畸形的病例中,二维超声显示似有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STIC显示胎儿心脏存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结论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胎儿与仅发生1处心脏畸形合并心外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间无明显差异,发生2处及以上心脏畸形的胎儿存活率更低。应用三维超声及超声STIC可更全面、立体显示胎儿CHD及其合并的心外畸形,结合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可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超声检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价正常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微 张颖 +2 位作者 蔡爱露 赵一理 王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203,共2页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 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是一种专用于胎儿心脏的实时三维成像技术[1]。本研究运用STIC技术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并计算射血分数,评价其与孕周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4月在我院正常产检的165名孕妇,年龄22~34岁,平均(28.2±3.8)岁,孕周20~3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胎儿心脏 心脏功能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对胎儿动静脉循环整体显示的可行性 被引量:8
4
作者 何怡华 刘鲲 +7 位作者 刘琳 王俊兰 谷孝艳 张烨 韩建成 王林林 孙琳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HDF)技术整体显示胎儿动静脉循环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STIC及HDF对20胎正常胎儿的动静脉循环系统进行扫查,并行任意角度旋转。结果在18胎得到满意结果,2胎因为孕妇及胎儿原因获取图像失败。对胎儿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脐静脉的显示率均为90.00%(18/20),髂动脉和脐动脉显示率为80.00%(16/20),静脉导管显示率为75.00%(15/20),下腔静脉显示率为50.00%(10/20)。2名医师的图像采集时间及后处理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STIC联合HDF技术能够整体显示胎儿心脏及大血管的血流形态及各血管空间位置关系,对观察及理解正常胎儿血液循环有较大帮助,对今后进一步研究胎儿大血管先天变异、畸形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和静脉系统 胎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刘鲲 何怡华 +7 位作者 刘琳 王俊兰 谷孝艳 张烨 韩建成 王林林 孙琳 李治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91-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HDF)技术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TIC技术联合HDF技术对20胎正常胎儿的肺静脉主干及肺静脉属支进行显示,评价其显示效果。结果 20胎中,15胎(75.00%)同时显示4...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联合高分辨力血流显像(HDF)技术显示胎儿肺静脉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STIC技术联合HDF技术对20胎正常胎儿的肺静脉主干及肺静脉属支进行显示,评价其显示效果。结果 20胎中,15胎(75.00%)同时显示4条肺静脉主干。对单支肺静脉的叶静脉、段静脉、亚段静脉以及亚段下静脉显示率分别为100%(20/20)、90.00%(18/20)、75.00%(14/20)及25.00%(5/20)。根据肺静脉与主动脉、房间隔及左心耳的位置关系,对每条肺静脉均定位准确。结论 STIC联合HDF可显示肺静脉的数量、属支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对肺静脉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胎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评估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心功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应倩 武育蓉 +1 位作者 陈笋 孙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目的应用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评价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胎儿心功能。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9胎CTD胎儿(CTD组)和39胎正常胎儿(对照组)。采用STIC技术评估2组胎儿的心功能,包括肺动脉(PA)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RVDS)、缩短分数(F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SV)和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D组胎儿PA内径及PA/AO均减小(P均<0.001),LVDD、LVDS、RVDD、RVDS、LVEDV、LVESV、RVEDV及RVES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右心室FS、EF及SV均降低(P均<0.05),LVDD/RVDD明显升高(P均<0.01)。CTD组中,RVEDV高于LVEDV(P<0.05),左心室SV及EF均低于右心室(P均<0.05)。结论CTD在产前即可对胎儿心功能造成影响,右心室功能有代偿性增强表现,而右心扩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在胎儿主动脉弓缩窄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天刚 聂芳 +5 位作者 杨兰 刘锋 王健 彭梅娟 王艺璇 马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在胎儿主动脉弓缩窄(COA)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超声诊断为COA患者的二维及STIC图像;纳入同期29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胎儿左心室横径(LVD)、右心室横径(RVD)、主动... 目的探讨二维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在胎儿主动脉弓缩窄(COA)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超声诊断为COA患者的二维及STIC图像;纳入同期29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胎儿左心室横径(LVD)、右心室横径(RVD)、主动脉瓣环处内径(AO)、肺动脉瓣环处内径(PA)、主动脉弓降部内径(DA)、降主动脉穿横膈处内径(DAO)。计算并比较两组RVD/LVD、PA/AO、DA/DAO及DA/AO比值的差异。结果COA组RVD/LVD及PA/AO分别为1.68±0.11、1.63±0.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0.06、1.3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A组DA/DAO、DA/AO分别为0.50±0.11、0.50±0.1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0±0.07、0.9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DA/DAO≤0.6为标准诊断COA的敏感度为93.1%;以DA/DAO≤0.5为标准诊断COA的敏感度为94.1%。与CT血管造影结果比较,二维联合STIC诊断胎儿COA的敏感度为95.8%。结论二维联合STIC可用于辅助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缩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先天畸形 心血管畸形 主动脉弓缩窄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评价正常胎儿及心律失常胎儿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丽娟 吴青青 +5 位作者 姚苓 张铁娟 马玉庆 王莉 李晓菲 玄英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在孕21-32+6周正常胎儿及心律失常胎儿心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TIC技术对孕21-32+6周的60例正常胎儿及12例...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在孕21-32+6周正常胎儿及心律失常胎儿心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TIC技术对孕21-32+6周的60例正常胎儿及12例单纯性心律失常胎儿扫描,获得胎儿心脏整个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存盘后采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 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进行脱机分析,手动勾勒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nd-diastole volume,EDV)及收缩末期容积( end-systole volume,ESV)。计算心室的每搏量( stroke volume,SV)、心排血量( cardiac output,CO)和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EF),统计分析左/右心室EDV、ESV、SV、CO和EF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与孕龄的相关性,随访所有胎儿结局。结果60例正常胎儿心功能,21-32+6周正常胎儿不同孕龄左心室及右心室的EDV、ESV、SV及CO的正常参考值均随孕龄的增长而增加,与孕龄呈正相关(P均〈0.001);孕21-32+6周正常胎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55%-57%、53%-56%,2者与孕龄有负相关性( r=-0.41、-0.41,P均为0.001)。12例单纯性心律失常胎儿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性期前收缩7例、心动过缓2例(短暂心动过缓后均可恢复正常心律)、房早伴短阵房速1例、房早伴房室传导阻滞1例及不能明确类型1例。12例心律失常胎儿LVEF(波动范围48%-66%)和RVEF(波动范围48%-64%)大致正常;左/右心室EDV、ESV、SV及CO与相应孕周正常胎儿参考值相比大致正常。12例胎儿均足月分娩,随访至新生儿均身体健康。结论 STIC技术能较为准确、客观的测量胎儿心室容积及评价胎儿心功能,对心律失常胎儿的心功能评估也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动态三维超声 胎儿心功能 胎儿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诊断孕晚期脐带真结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曹淑娜 祁平安 王艺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8-1268,共1页
孕妇35岁,孕38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双顶径89mm,腹围309mm,股骨73mm,脐动脉血流S/D比值4.20,搏动指数1.29,阻力指数0.70,予常规吸氧、输液后复查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4.60,搏动指数1.48,阻力指数0.78;游离段脐带扭曲、盘绕(图... 孕妇35岁,孕38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双顶径89mm,腹围309mm,股骨73mm,脐动脉血流S/D比值4.20,搏动指数1.29,阻力指数0.70,予常规吸氧、输液后复查超声,脐动脉血流S/D比值:4.60,搏动指数1.48,阻力指数0.78;游离段脐带扭曲、盘绕(图1A),加压及动态观察未见其松解或形态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脐带打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真结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血流成像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评估胎儿静脉系统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温瑞 李天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88-1892,共5页
胎儿静脉系统变异种类较多,且易伴发复杂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针对胎儿静脉系统进行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low)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不仅能显示胎儿静脉系统微细血流,还可实时显示其空间走行和血流方向。本文就... 胎儿静脉系统变异种类较多,且易伴发复杂心血管畸形;产前超声针对胎儿静脉系统进行检查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low)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不仅能显示胎儿静脉系统微细血流,还可实时显示其空间走行和血流方向。本文就HD-Flow联合STIC评估胎儿静脉系统异常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静脉系统 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高分辨率血流成像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A平面平推+旋转法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
11
作者 刘鲲 肖宝军 郭海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95-1698,共4页
目的评价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A平面平推+旋转法在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中的应用。方法将常规超声检查正常的胎儿400胎分为常规扫查组(200胎)和STIC组(200胎),根据胎儿心脏与探头的相对位置,将STIC组胎儿分为心尖四腔心、... 目的评价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A平面平推+旋转法在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中的应用。方法将常规超声检查正常的胎儿400胎分为常规扫查组(200胎)和STIC组(200胎),根据胎儿心脏与探头的相对位置,将STIC组胎儿分为心尖四腔心、横位四腔心及心底四腔心3个亚组。对STIC组使用A平面平推法获得上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切面,并进行动态连续观察;在三血管切面的基础上,使用A平面旋转法获得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计算两组胎儿心脏筛查所需时间,评价STIC各亚组所获得图像的质量。结果应用STIC技术进行胎儿心脏筛查,用时较常规超声筛查明显缩短[(274.38±7.02)s vs(484.27±8.56)s,P<0.05]。心尖四腔心及横位四腔心亚组所获图像质量优于心底四腔心亚组(P均<0.01)。结论与常规扫查方法相比,应用STIC技术A平面平推法+旋转法可快速筛查孕中期胎儿心脏结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超声检查 产前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对脐带异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雪蕾 黄婷 +1 位作者 周盟 赵晨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3-1266,1271,共5页
目的 探讨产前运用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诊断脐带异常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1年6月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前疑脐带异常的11例胎儿,分别进行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并与产后结... 目的 探讨产前运用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诊断脐带异常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9年2月—2021年6月于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产前疑脐带异常的11例胎儿,分别进行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及STIC数据采集,并与产后结果对比。结果 产前运用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共诊断11例脐带异常,其中2例为单绒毛膜单羊膜双胎儿脐带缠绕,2例为脐带真结;7例为脐带扭转;11例中2例脐带扭转,但二维及彩色血流显像出现漏诊,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做出修正;二维超声漏诊脐带真结1例及双胎脐带缠绕1例,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做出修正。11例中9例出生后证实,2例引产后证实。结论 STIC联合高分辨率血流显像可以更直观及立体地显示脐带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助于胎儿脐带异常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高分辨率血流显像 脐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早孕末期胎儿心脏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菊 谢红宁 +3 位作者 林美芳 雷婷 汪南 李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2-448,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可靠性来评估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进行早孕末期胎儿心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病例来自我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进行早孕末期(11-13+6周)颈后皮层超声测量并经随访心脏结构正常的胎儿115例.获取胎儿心脏四维STIC容积后由两名研究者离线分析.比较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的显示率;检验心脏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的组间及组内一致性及心脏、大血管径线测量的组间及组内可靠性.[结果]心脏检查完成率均达85%以上.灰阶及彩色多普勒(CDFI)条件下四腔心、左右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达97%和85%以上;而三血管切面的显示率在灰阶条件为50%,联合CDFI技术后提高到85%.各标准切面显示率组间一致性K值分别为0.82~ 0.96;组内一致性K值分别为0.86~0.99.心脏横径、面积、周长;左、右心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组间测量的同类相关系数(ICC)为0.86~ 0.99,组内ICC为0.9 ~ 0.99.室间隔厚径、主动脉弓峡部内径、动脉导管弓内径组间测量的ICC为0.45 ~ 0.55,组内ICC为0.52~0.79.[结论]四维超声STIC技术可以显示早孕末期大部分胎儿心脏的标准筛查切面;STIC技术显示早孕末期胎儿心脏各标准切面及测量心脏、大血管径线均有良好组间及组内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早孕末期 胎儿心脏 一致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联合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蕾 王玲 +1 位作者 闻小林 崔亚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顺序扫查法对11 036例胎儿进行心脏检查,部分胎儿进行STIC技术容积数据库采集及脱机分析,CHD胎儿引产后进行尸体解剖...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切面顺序扫查法对11 036例胎儿进行心脏检查,部分胎儿进行STIC技术容积数据库采集及脱机分析,CHD胎儿引产后进行尸体解剖或出生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单纯二维超声心动图筛查出176例胎儿先天性心脏大血管结构异常(不包括心律失常),其中97例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进行STIC技术检查,92例两种方法检查结果一致(其中1例合并心内畸形漏诊);检出的CHD胎儿中,87例记录二维筛查时间,平均每个胎儿心脏用时(9.68±2.13)min,79例记录STIC技术扫描时间,平均每次STIC扫描用时(7.76±2.42)min;不同孕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STIC技术各重要切面显示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IC技术可作为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有效补充手段,二者联合可进一步提高胎儿CHD的产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