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唑安定作为硬膜外阻滞前用药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43
1
作者 张建蓉 贾小林 孙嘉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88-489,共2页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肌注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 382例 ,入室后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1mg/kg ,按用药后 5、10、2 0、30及 4 0min随机分成五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 ,记录SB...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肌注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硬膜外麻醉患者 382例 ,入室后肌肉注射咪唑安定 0 1mg/kg ,按用药后 5、10、2 0、30及 4 0min随机分成五组。采用Ramsay镇静评分 ,记录SBP、DBP、HR及SpO2 等的变化。术后 2 4h随访麻醉操作及手术操作过程中遗忘情况。结果 以镇静评分 2~ 3分为最佳时间。 5、10min组得 2~ 3分者分别达 10 0 %与 96 15 % ,与 2 0、30、4 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10min组在硬膜外阻滞操作过程中患者既有适当镇静作用 ,又能主动合作。 2 0min后各组镇静评分大于 3分 ,患者难以和麻醉者很好合作。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后 5~ 10minSpO2 有明显下降 (P<0 0 5 )。术后 2 4h随访 ,患者对麻醉操作完全遗忘达 98 85 %~ 10 0 % ,手术操作完全遗忘达89 4 1%~ 10 0 %。结论 肌注咪唑安定 0 1mg/kg作为硬膜外阻滞麻醉前用药 ,以用药后 5~ 10min进行硬膜外穿刺操作为合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硬膜外阻滞 用药时间 麻醉前用药 硬膜外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明 陈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的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普拉洛芬14 d组(39例)、普拉洛芬30 d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普拉洛芬14 d组给予1 g·L^(...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同用药时间对干眼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门诊诊断为双眼干眼症的患者11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普拉洛芬14 d组(39例)、普拉洛芬30 d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普拉洛芬14 d组给予1 g·L^(-1)普拉洛芬滴眼液(14 d)联合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 d);普拉洛芬30 d组给予1 g·L^(-1)普拉洛芬滴眼液(30 d)联合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 d),对照组仅给予1 g·L^(-1)玻璃酸钠滴眼液(30 d)。给药方法均为局部滴双眼,每次1滴,每天4次。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t staining,FL)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普拉洛芬14 d组SIt(7.11±1.36)mm和BUT(8.42±0.79)s均高于对照组SIt(5.19±0.85)mm和BUT(5.92±1.24)s;FL评分(0.73±0.72)显著低于对照组(1.88±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8.000,P<0.001;tBUT=10.870,P<0.001;tFL=-7.667,P<0.001);治疗后普拉洛芬30 d组SIt(7.38±1.01)mm和BUT(8.12±1.00)s均高于对照组,FL评分(0.88±0.6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SIt=9.125,P<0.001;tBUT=9.565,P<0.001;tFL=-6.667,P<0.001);但治疗后普拉洛芬14 d组与普拉洛芬30 d组的SIt、BUT和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It=^(-1).125,0.4>P>0.2;tBUT=1.304,0.2>P>0.1;tFL=^(-1).000,0.4>P>0.2)。结论短期应用1 g·L^(-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它是辅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普拉洛芬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用药时间对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厉春林 郑慧军 +4 位作者 胡娜 曾莹 汪沁芳 汪晖 何跃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安排甘露醇与抗生素的输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于5个时间段使用抗生素头孢三嗪,即应用抗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对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安排甘露醇与抗生素的输注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术后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于5个时间段使用抗生素头孢三嗪,即应用抗生素后60min使用甘露醇(1组)、应用抗生素后30min使用甘露醇(2组)、同时应用甘露醇和抗生素(3组)、应用抗生素前30min使用甘露醇(4组)、应用抗生素前60min使用甘露醇(5组)。应用抗生素60min后留取脑脊液标本,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脊液中抗生素的浓度。结果应用抗生素后30min使用甘露醇,其脑脊液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时段(均P<0.01)。结论静脉输注抗生素后30min使用甘露醇,血脑屏障开放为最佳状态,抗生素通过率最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脑脊液 甘露醇 用药时间 抗生素 头孢三嗪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用药不同间隔时间对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影响试验简报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红梅 瞿洁 +1 位作者 朱国勤 杨宝仙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122-122,共1页
为验证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用药时间,确保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两次用药不同间隔时间对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药剂和第1次防治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间隔4~10d后第2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基本相近,没有... 为验证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用药时间,确保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两次用药不同间隔时间对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药剂和第1次防治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间隔4~10d后第2次用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基本相近,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用药间隔时间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用药时间有讲究
5
作者 翟洪民 曹贻平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用药时间 驱虫药 微生态制剂 抗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富士苹果套袋前用药及套袋时间
6
作者 李仁芳 李瑞芝 +2 位作者 张书辉 徐增凯 程军 《落叶果树》 2000年第6期45-46,共2页
为提高红富士苹果的套袋成功率 ,必须掌握在开花前、谢花后、套袋前喷好 3~ 4遍药 ,而且要在6月 5日至 1 0日开始套袋 。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套裁栽培 轮纹病 防治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用药时间有讲究
7
作者 翟洪民 曹贻平 《北方牧业》 2004年第9期26-26,共1页
家禽生病大都用药治疗。如何充分发挥药效尽快地把病治好,这是养殖户很关心的问题。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从药理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药物最佳投服时间进行了研究,现作一简述。
关键词 家禽 用药时间 用药效果 维生素类 抗生素类 驱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烯·戊唑醇不同用药时间和次数对小麦赤霉病及DON毒素的管控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海燕 许莉 +3 位作者 杨爱国 张银贵 董飞 徐剑宏 《农学学报》 2022年第5期1-5,共5页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 扬花初期是防控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为了探索错过扬花初期用药补防对小麦赤霉病和毒素的管控效果,本试验选择姜堰地区存在的13个小麦品种,用48%氰烯·戊唑醇SC进行赤霉病防控,通过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和扬花初期用药1次、扬花初期用药2次3种方式,对各品种小麦赤霉病防效和DON毒素控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错过扬花初期6天后用48%氰烯·戊唑醇补防1次,对各品种赤霉病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指防效、DON毒素控减效果比扬花初期防治1次分别低15.87%、21.25%、35.48%,比扬花初期用药2次分别低39.79%、44.87%、66.84%。赤霉病最适首次防治时间是扬花初期,扬花初期漏防6天后补防1次,对赤霉病和DON毒素的管控效果较差,坚持扬花初期+6天后两次用药效果最好,在各个品种中该趋势表现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DON毒素 氰烯·戊唑醇 扬花初期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握用药时间取得最好效果
9
作者 胡德斌 《农村百事通》 1999年第13期31-32,共2页
1.健胃消化药 食母生、促菌生等宜在喂料前投服,或者先用少量饲料拌匀喂服。 2.维生素类 复合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宜现配现用,这样效果更好。夏季维生素B族和E族最易损失,必须及时补充。
关键词 用药时间 健胃消化药 促菌生 抗菌素类 食母生 维生素B族 维生素类 多种维生素 复合维生素 驱蠕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关口前移的用药时间和种类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红刚 耿跃 +2 位作者 陈凤 左希 梅爱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25-128,共4页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纹枯病的关键防治技术,减少水稻纹枯病防治次数,于2019—2020年先后进行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用于不同生育期的药效对比、水稻栽插活棵期施用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与其他施药方案的药效对比。结果表明... 为进一步提升水稻纹枯病的关键防治技术,减少水稻纹枯病防治次数,于2019—2020年先后进行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用于不同生育期的药效对比、水稻栽插活棵期施用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与其他施药方案的药效对比。结果表明,水稻栽插活棵后施用2250 g/hm^(2)的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最终防效高达96.21%,优于其在水稻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施用的效果;仅在水稻栽插活棵后施用1次4500 g/hm^(2)的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的防效,也优于其他对照药剂1次施药和大面积生产3次施药的防治效果。综上所述,改变传统的防治指标确定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思路,将水稻纹枯病防治关口前移至水稻栽插活棵后,并施用噻呋酰胺等内吸性药剂,可以大幅提高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8%噻呋·嘧菌酯漂浮大粒剂 防治效果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疾病诊疗用药时间节点的把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怀北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58-59,共2页
在对动物疾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用药时间节点均存在相应的规则。然而不同时期进行科学合理用药能够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可以加强药物自身所具有的疗效,并有效的降低其毒性。
关键词 动物疾病 诊疗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药时间和防治次数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新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26-126,128,共2页
为研究不同用药时间和防治次数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适期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防治次数越多,并不等于性价比越高。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用药时间 防治次数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疾病诊疗用药时间节点的把握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元 《今日畜牧兽医》 2017年第7期31-31,共1页
在动物疾病诊疗中,用药时间点的把握较为重要,在不同诊疗时期,具有不同的用药要求,诊疗者需要科学把握用药时间点,发挥药物的药效,达到预期的用药目的。基于此,广东省茂名区域相关机构将双A肉鸡用药时间点的把握作为分析对象,提出几点... 在动物疾病诊疗中,用药时间点的把握较为重要,在不同诊疗时期,具有不同的用药要求,诊疗者需要科学把握用药时间点,发挥药物的药效,达到预期的用药目的。基于此,广东省茂名区域相关机构将双A肉鸡用药时间点的把握作为分析对象,提出几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疾病诊疗 用药时间 把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疾病诊疗用药时间节点的把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登岭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第4期62-63,共2页
同样的药物产品或用药方案,在不同的时期使用,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把握用药的时间节点,就是我们兽药营销人时刻要关注的问题了. 1 AA肉鸡用药时间节点的把握 1.1 3~5日龄 这时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发育还不完全,使用品质好... 同样的药物产品或用药方案,在不同的时期使用,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如何把握用药的时间节点,就是我们兽药营销人时刻要关注的问题了. 1 AA肉鸡用药时间节点的把握 1.1 3~5日龄 这时动物机体的免疫器官发育还不完全,使用品质好的中药,可促进免疫器官快速发育,提高机体的抗病力.这对四十多天的饲养周期可以打下很好的基础,从而能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时间 节点 动物疾病 免疫器官发育 诊疗 动物机体 用药方案 AA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药时间对二代二化螟的控制效果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水根 沈金根 张美仙 《上海农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05-105,共1页
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长,往往一次用药难以做到前后兼顾,控制整个世代的发生与危害.多年实践证明,在单季晚稻区,一代二化螟防治一般年份重点抓好秧田和大田初期两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但二代防治如何结合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防治,... 水稻二化螟发生期长,往往一次用药难以做到前后兼顾,控制整个世代的发生与危害.多年实践证明,在单季晚稻区,一代二化螟防治一般年份重点抓好秧田和大田初期两次用药,即可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但二代防治如何结合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防治,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时间、用药次数,各地至今仍无较为统一的做法.为此,我们于2003年在苏州市植保站安排下,开展了不同用药时间对二代二化螟的控制效果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二化螟 水稻害虫 用药时间 控制效果 杀虫剂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中医经络理论和西医时间药理学探讨家禽用药时间
16
作者 杨小勇 《今日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38-39,共2页
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只有在认识昼夜节律性的前提下来设计给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 时间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周期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只有在认识昼夜节律性的前提下来设计给药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使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现代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表明,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活性都呈节律性变化。对机体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时间 药理学 家禽 西医 经络 中医 药物浓度 节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用药时间有讲究
17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用药时间 药物防治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用药时间有讲究
18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1年第10期45-45,共1页
从药理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药物均有最佳投服时间,现简述如下: 一、健胃消化药:如食母生,促菌生等宜在料前投服,或者先用少量饲料拌勺喂服。 二、维生素类: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是复合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宜现配现用,夏季维生素B族和E... 从药理的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药物均有最佳投服时间,现简述如下: 一、健胃消化药:如食母生,促菌生等宜在料前投服,或者先用少量饲料拌勺喂服。 二、维生素类:作为饲料添加剂主要是复合维生素或多种维生素,宜现配现用,夏季维生素B族和E族最易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疾病 治疗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19
作者 高洁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第6期7-7,9,共2页
抗生素作为畜禽养殖中防治疾病的主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用药时间和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抗生素使用效果和畜禽健康水平,因此应科学掌握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药物 用药时间 剂量 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的用药时间
20
《湖南畜牧兽医》 2001年第5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家禽 治疗 用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