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变AR模型的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锦华 陈水生 +1 位作者 吴春鹏 李建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42-146,160,共6页
为了有效地模拟具有目标非平稳、非高斯特征的随机过程,提出了基于时变AR模型的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需要建立实现非高斯与高斯随机过程之间相互转换的非线性平移关系,然而该非线性平移也会导致平移前后高斯与非... 为了有效地模拟具有目标非平稳、非高斯特征的随机过程,提出了基于时变AR模型的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方法。该方法首先需要建立实现非高斯与高斯随机过程之间相互转换的非线性平移关系,然而该非线性平移也会导致平移前后高斯与非高斯随机过程的功率谱发生变化。因此该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平移前后高斯与非高斯随机过程的功率谱或相关函数的转换关系。然后,通过已建立的非线性平移,以及功率谱或相关函数的转换关系,可将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转化成对非平稳高斯随机过程的模拟。而非平稳高斯随机过程可通过建立的时变AR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最后将具有目标非平稳、非高斯特征的脉动风速模拟作为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模拟非平稳非高斯随机过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ar模型 数值模拟 非平稳随机过程 非高斯 脉动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AR模型的雷达ESM信号多径抑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林 姬红兵 时银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2-607,共6页
针对雷达ESM信号存在多径干扰,从而影响信号特征提取以及辐射源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抑制新方法.首先采用非线性能量算子方法对多径时延进行粗估计,再利用基于时间函数扩展的时变AR模型方法对信号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多径时延粗估计... 针对雷达ESM信号存在多径干扰,从而影响信号特征提取以及辐射源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径抑制新方法.首先采用非线性能量算子方法对多径时延进行粗估计,再利用基于时间函数扩展的时变AR模型方法对信号进行预测.然后根据多径时延粗估计和预测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方法精确估计时延和多径幅度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逐级抑制的多径信号滤波方案.对仿真信号和实测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信号多径估计与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ar模型 多径抑制 雷达ESM信号 时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AR模型的瞬时频率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云 李世平 +1 位作者 罗鹏 周秋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为测量非平稳信号的瞬时频率并提高测量准确度,讨论了瞬时频率测量的研究现状及求解瞬时频率的现有方法,主要对Hilbert变换求瞬时频率、W-V分布求瞬时频率、时变AR模型求瞬时频率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测频准确度。通过仿真验证:时变A... 为测量非平稳信号的瞬时频率并提高测量准确度,讨论了瞬时频率测量的研究现状及求解瞬时频率的现有方法,主要对Hilbert变换求瞬时频率、W-V分布求瞬时频率、时变AR模型求瞬时频率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它们的测频准确度。通过仿真验证:时变AR模型求瞬时频率具有更高的准确度,W-V变换求瞬时频率具有最高的时频聚集度,Hilbert变换求瞬时频率有最明确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 瞬时频率 时变ar模型 W-V变换 HILBERT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AR模型正交最小二乘估计法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招云 周百令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57-460,共4页
指出了时变AR模型LS估计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正交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在循环冷却水pH值的动态特性的预报控制应用中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非平稳 时变ar模型 病态 正交最小二乘 LS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肌电信号的时变AR模型参数评估肌疲劳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洪涛 曹玉珍 +1 位作者 谢小波 胡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时变参数AR模型的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短时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快速评估。方法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对10名受试者疲劳前、后的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时变参数AR模型,并采... 目的本研究针对表面肌电信号的非平稳特性,采用时变参数AR模型的方法对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短时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快速评估。方法应用时变参数模型对10名受试者疲劳前、后的肌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时变参数AR模型,并采用递推最小二乘算法求解模型的时变参数,将线性非平稳问题转化为线性时不变问题。结果以时变参数AR模型的第一个时变参数的均值作为肌肉疲劳的快速指针。实验证明时变参数比传统的中值频率对疲劳反应的灵敏度高(提高范围为37.80%到324.46%)。结论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短时表面肌电信号的肌肉疲劳快速评估,为腰肌劳损的诊断和康复治疗,以及人体工效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肌肉疲劳 时变参数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D结合时变AR模型在瞬时频率测量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波 李世平 王彬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时变AR模型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对简单的非平稳信号瞬时频率的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却不适用于复杂信号。为使时变AR模型同样适合于测量复杂信号的瞬时频率,提出LMD和时变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使时变AR模型极大地扩展了适用... 时变AR模型是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对简单的非平稳信号瞬时频率的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却不适用于复杂信号。为使时变AR模型同样适合于测量复杂信号的瞬时频率,提出LMD和时变AR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使时变AR模型极大地扩展了适用对象。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和卡尔曼平滑算法求解信号参数模型,并求得信号瞬时频率,仿真对比分析表明,与直接用时变AR模型测量瞬时频率相比,该改进方法能大大提升瞬时频率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均值分解 时变ar模型 最小二乘算法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时变参数AR模型分析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海勇 马孝江 盖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8-2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的时变参数 AR模型分析方法——局域波分解及其时变参数 AR模型 .该方法先用局域波分解方法把待处理信号分解成有限个基本模式分量 ,再对分解得到的基本模式分量建立时变参数 AR模型 ,从而得出时频平面上的时... 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的时变参数 AR模型分析方法——局域波分解及其时变参数 AR模型 .该方法先用局域波分解方法把待处理信号分解成有限个基本模式分量 ,再对分解得到的基本模式分量建立时变参数 AR模型 ,从而得出时频平面上的时变参数 AR模型谱 .它扩大了传统的时变参数模型法的应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参数ar模型 局域波分解 时频分析 非平稳信号 信号分析 时变参数模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地下水的具有时变特性的预报模型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瑕 杨金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9年第4期26-28,共3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具有趋势性、周期性、时变性的时间序列的新的组合模型时变AR(Autoregression)组合模型,该模型由确定性和随机性两部分组成。在建模中,将原序列分解为幂函数趋势部分、周期项和残差随... 提出了一种用于描述和分析具有趋势性、周期性、时变性的时间序列的新的组合模型时变AR(Autoregression)组合模型,该模型由确定性和随机性两部分组成。在建模中,将原序列分解为幂函数趋势部分、周期项和残差随机序列,其中,残差随机序列用时变AR模型(自回归模型)建模。采用这种新的组合模型对区域地下水位动态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并且在该模型所用的计算软件中利用VB(VISUALBASIC)提供的丰富界面来管理建模原始数据所在的数据库,从而使输入原始建模数据变得简便准确,避免了以往的计算机软件中输入数据的繁琐和不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时变系统 时间序列模型 时变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多元时变序列分析方法
9
作者 傅惠民 王治华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0-683,共4页
提出一种广义多元时变AR(autoregression)模型,并建立广义多元时变AR模型参数函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得时间序列的均值函数,将广义多元时变AR模型转换为零均值多元时变AR模型,并通过谱分析和多点平均方法得到时变参数的函数形式,再... 提出一种广义多元时变AR(autoregression)模型,并建立广义多元时变AR模型参数函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求得时间序列的均值函数,将广义多元时变AR模型转换为零均值多元时变AR模型,并通过谱分析和多点平均方法得到时变参数的函数形式,再分别采用最小二乘和极大似然法确定其中的待定参数。从而将一个复杂的时变问题转变为相对简单的时不变问题进行处理。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通信、自动控制、结构响应分析、故障诊断、经济分析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序列 时变序列 非平稳序列 多元时变ar(autoregression)模型 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