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日本明治三十年代文学的“同时代性”——以《时代思潮》杂志对鲁迅的影响为中心
1
作者 张宇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5,共10页
伊藤虎丸曾指出,鲁迅和日本明治三十年代文学之间存在某种“同时代性”,具体而言,是指青年鲁迅撰写的文章与当时刊登在《帝国文学》《太阳》杂志上的文章有着相同的措辞和表达方式。与《帝国文学》等杂志相比,横井时雄与姉崎正治于日俄... 伊藤虎丸曾指出,鲁迅和日本明治三十年代文学之间存在某种“同时代性”,具体而言,是指青年鲁迅撰写的文章与当时刊登在《帝国文学》《太阳》杂志上的文章有着相同的措辞和表达方式。与《帝国文学》等杂志相比,横井时雄与姉崎正治于日俄战争前后主编的杂志《时代思潮》对青年鲁迅的影响更为深刻,它不仅为鲁迅的文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材料,也为鲁迅计划筹办《新生》杂志、从事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提供了借鉴。文章旨在通过介绍《时代思潮》的出版背景及思想旨趣,梳理该刊为青年鲁迅提供的知识素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时代思潮》介绍的众多“时代思潮”如何引起青年鲁迅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明治时期 时代思潮 日俄战争 姉崎正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神》到《死水》——时代思潮的演变和诗人个性精神的变迁
2
作者 刘殿祥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3期43-48,共6页
诗人的精神受着时代思潮的影响,诗歌是时代思潮和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标志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女神》和闻一多的《死水》,就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诗人个性精神的产物,《女神》创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以雄... 诗人的精神受着时代思潮的影响,诗歌是时代思潮和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标志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女神》和闻一多的《死水》,就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诗人个性精神的产物,《女神》创作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时期,以雄壮激越的歌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死水》则创作于新文化运动退潮后,同样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但不复有《女神》的高亢而一变为沉郁之调。这既是时代变化的结果,也是诗人自身个性差异的产物。本文主要分析了《女神》和《死水》的创作背景,指出两部诗集在内容格调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源于时代思潮的演变和诗人个性精神的变迁,以此为角度不仅可见现代诗歌的演变,而且可以见出时代思潮的变化和诗人个性精神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女神》 闻一多 《死水》 新文化运动 时代思潮 个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激进的时代思潮:毛泽东和梁漱溟的空想主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长平(译) 宋颖(校)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4,共11页
在《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空想主义:八篇文章》㈨一书中,迈斯纳将空想主义描述为卡尔·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思想的重要部分。乌托邦是现代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考察毛泽东的空想主义对于理解毛泽东和毛主义十分关键。虽然乌托邦... 在《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空想主义:八篇文章》㈨一书中,迈斯纳将空想主义描述为卡尔·马克思和毛泽东的思想的重要部分。乌托邦是现代革命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考察毛泽东的空想主义对于理解毛泽东和毛主义十分关键。虽然乌托邦主题最早出现在毛泽东思想中是在1919年,但他的空想主义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表现得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空想 时代思潮 当代中国 梁漱溟 激进 大跃进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与时代思潮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志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6-33,共8页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五四启蒙运动的反思,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引起了重视,但迄今见到的有关研究文章,多是以李大钊作于1922年前后的《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平民主义》等数篇文字作为主要依据。由于缺乏对产生这一思想的时代及社会...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五四启蒙运动的反思,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引起了重视,但迄今见到的有关研究文章,多是以李大钊作于1922年前后的《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平民主义》等数篇文字作为主要依据。由于缺乏对产生这一思想的时代及社会思潮背景的了解,使研究者的眼界受到某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民主义思想 时代思潮 平民政治 李大钊 平民经济 平民教育 译语 民主主义 下层人民 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孙中山民主观的再思考——时代思潮与文化传统的双重透视
5
作者 贺跃夫 《逻辑学研究》 1988年第3期1-12,共12页
一、问题的提出:民本主义还是民主主义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风云激荡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果,各种思潮本身往往呈现出新旧混杂、中西共存的特色。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亦不例外。孙中山在晚年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 一、问题的提出:民本主义还是民主主义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风云激荡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果,各种思潮本身往往呈现出新旧混杂、中西共存的特色。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亦不例外。孙中山在晚年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观 时代思潮 政治理想 传统民本思想 民本主义 近代中国人 西方民主 社会政治思潮 文化价值观念 中西文化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站在进步思潮的最前线——陈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
6
作者 叶籁士 周有光 王均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0-42,共3页
陈望道先生(1891.1-1977.10),我国现代进步思潮的先驱者和现代语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诞生于一百年前。在时局变幻、意识动荡的今天,纪念新思潮和新语文的先驱者陈望道先生的百岁寿辰,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陈望道先生 现代语文 周年纪念 革新运动 拉丁化新文字 陈望道文集 中国文法 《修辞学发凡》 汉字简化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近代教科书广告的“言”与“意”
7
作者 文娟 郎雅涵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4-14,共11页
近代教科书的广告语言颇具宣传技巧,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从横向上看,它将详细铺陈和简练表达相结合,善于运用对比、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从纵向上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语体的变迁,广告语言出现了从文言向白话的转向。教... 近代教科书的广告语言颇具宣传技巧,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和语体特征。从横向上看,它将详细铺陈和简练表达相结合,善于运用对比、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从纵向上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语体的变迁,广告语言出现了从文言向白话的转向。教科书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书局的宣传和销售,因此,也体现了凸显价格优势和权威认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营销策略。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教科书广告语言还蕴含着与时代思潮息息相关的“言外之意”,能够从中窥探到与近代社会思想变革、文化转型的互动。近代教科书广告不仅是商业宣传、市场营销的工具和手段,更是社会变革、文化转型、语言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教科书广告 语言 营销策略 文化心态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学背景下阮籍、嵇康之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汪春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83,共9页
关键词 阮籍 痛苦 玄学 嵇康 意趣 情意 学思 思想史 魏晋名士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晨 《美术大观》 2009年第4期109-109,共1页
由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理解的加深和对室内环境艺术概念认识的扩展,使室内装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室内风格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域特质透过创造的构思和表现,而逐渐发展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因此,每一种... 由于当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理解的加深和对室内环境艺术概念认识的扩展,使室内装饰产生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室内风格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域特质透过创造的构思和表现,而逐渐发展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因此,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莫不与当时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息息相关。其中尤以民族特性、社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设计 人性化设计 概念认识 环境艺术 室内环境 室内装饰 地域特质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期清学史研究的正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昭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23,共10页
20世纪上半期的清代学术史研究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世纪之初,章太炎、梁启超等运用新史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清代学术,奠立了清学史研究的现代格局。与政治上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相呼应,他们在学术上主张&q... 20世纪上半期的清代学术史研究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世纪之初,章太炎、梁启超等运用新史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清代学术,奠立了清学史研究的现代格局。与政治上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科学等启蒙思想相呼应,他们在学术上主张"扬汉抑宋",推崇乾嘉汉学,贬抑清廷的官方哲学程朱理学。针对启蒙主义的问题与不足,二三十年代,柳诒徵、钱基博、钱穆等新人文主义史家起而反驳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的观点,力主"扬宋抑汉",强调尊重历史传统,弘扬中国的人伦道德和人文精神。40年代,以侯外庐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推陈出新,把启蒙推进到新的阶段。他们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清代思想和学术,表彰早期启蒙思想,指出无论汉学和宋学均是旧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属于有待批判和改造的对象,从而较彻底地摆脱了汉学和宋学的束缚,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旧文化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学史 时代思潮 启蒙主义 新人文主义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济建筑学人:一枚开启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钥匙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利 《世界建筑》 2016年第5期14-15,共2页
五月总是有各种理由让人感受到青春与乐观主义,这其中的一个理由便是每年此时我们都会聚焦于文革以后的中国建筑教育。今年,我们观察的是一个在中国建筑现代性的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群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的建筑学人。对... 五月总是有各种理由让人感受到青春与乐观主义,这其中的一个理由便是每年此时我们都会聚焦于文革以后的中国建筑教育。今年,我们观察的是一个在中国建筑现代性的进程中不可替代的群体: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的建筑学人。对中国建筑现代性的求索贯穿了这一群体存在的历史,而了解这一群体对于认知、梳理中国建筑现代性而言,无异于一枚钥匙。当然,按照惯例,我们的观察范围仍然是在1978年后在此接受建筑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 现代性 观察范围 大学建筑 建筑系 modernity 建筑设计 时代思潮 INQUIRY 现代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人民本位”说新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腾飞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郭沫若的"人民本位"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念。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郭沫若的历史文本中历经着一次从"民众"到"人民"的话语转换。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建构了"人民本位"... 郭沫若的"人民本位"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念。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郭沫若的历史文本中历经着一次从"民众"到"人民"的话语转换。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建构了"人民本位"说。"人民本位"说是20世纪40年代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吸收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知识资源并在《甲申三百年祭》风波中形成的。这一学术话语的转换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郭沫若政治参与的一种结果。另外,"人民本位"说也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其一,它顺应了20世纪新史学的"民史"书写传统,把"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落实在实践中。其二,它主动回应时代思潮,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学术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人民 人民本位说 民史书写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笔下的真杜甫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亚兰 《郭沫若学刊》 1997年第1期62-70,共9页
关键词 郭沫若 杜甫 李白与杜甫 思想情感 宗教信仰 道教 求仙访道 佛教信仰 时代思潮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世致用──王夫之与清初学风
14
作者 胡发贵 《船山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5,63,共6页
关键词 经世致用 王夫之 宋明理学 心学 顾炎武 时代思潮 “实学” “致良知” 诗文集 性命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古则今 赋彩制形
15
作者 殷双喜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0-43,共4页
1927年12月13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为装帧设计家陶元庆的画展写出如下言简意赅的点评:“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这段文字的要点在于肯定陶元庆的绘画,既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又... 1927年12月13日,鲁迅先生在上海为装帧设计家陶元庆的画展写出如下言简意赅的点评:“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这段文字的要点在于肯定陶元庆的绘画,既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又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而中国画的发展,则有赖于中国画家“变古则今,赋彩制形,皆创新意”(南齐谢赫《古画品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彩 《古画品录》 中国画家 1927年 中国人 言简意赅 时代思潮 设计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早期思想研究中的问题
16
作者 秦川 《郭沫若学刊》 1991年第2期16-23,12,共9页
由于郭沫若早年诗稿(《郭沫若少年诗稿》)、书信(《樱花书简》)的发表,给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提供了便利,这些年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如今,取得学界共识的是,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是他的早期思想的基础、核心,也是他的思想发展的动力,并象一条红... 由于郭沫若早年诗稿(《郭沫若少年诗稿》)、书信(《樱花书简》)的发表,给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提供了便利,这些年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如今,取得学界共识的是,郭沫若的爱国主义是他的早期思想的基础、核心,也是他的思想发展的动力,并象一条红线贯串一生。正如郭沫若自己所说:不但“在年轻时候,是一个爱国主义者”,而且“始终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者”(《郭沫若同志答青年问》)。从大的方面说,没有什么分歧,如具体加以分析论述则各家都有各自的提法和见解,在象对改良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研究 思想启蒙 诗稿 爱国主义者 玛志尼 时代思潮 象对 革命派 保路同志会 写作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德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人性化悖论深度研究
17
作者 石军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7-79,共3页
马奎斯·德·萨德是20世纪初叶才开始蜚声世界的法国18世纪末叶著名作家。他创制出了一种浓烈与肆虐的反伦常、反道德、反人性,甚至某种程度上反人类的独特文风,其作品甫一问世即被视作一股逆流,而如草蛇灰线般地伏脉于地下。... 马奎斯·德·萨德是20世纪初叶才开始蜚声世界的法国18世纪末叶著名作家。他创制出了一种浓烈与肆虐的反伦常、反道德、反人性,甚至某种程度上反人类的独特文风,其作品甫一问世即被视作一股逆流,而如草蛇灰线般地伏脉于地下。而其作品中隐性的超现实主义在时代思潮与文化禁忌的一进一退之中,终于获得20世纪世界文坛的认可而重见天日,萨德终于得以在法国文坛乃至于整个西方文学史上获得了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德 马奎斯 影视改编 超现实主义 深度研究 灰线 伏脉 时代思潮 西方文学史 世界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渭绘画的“情”性
18
作者 林荫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6年第12期39-41,共3页
徐渭的绘画独出心裁,极富“情”性,感人至深。他的绘画是对他本人坎坷人生、不幸遭遇的真情写照,也是对社会巨变、时代思潮的突出反映,更是其“中也者人之情也”理论在艺术实践中的淋漓体现,影响深远。
关键词 艺术实践 时代思潮 坎坷人生 天池山人 黄甲图 艺术思想 大写意 艺术创作 文人画家 创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学中的流变--以《女勇士》和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桂琳 李莉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19世纪末“木兰故事”传入美国后,先后出现了译本、小说、绘本、电影等不同表现形式,掀起了4次传播高潮,其中,汤亭亭的《女勇士》和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是影响较大的两部代表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的木兰形象的分析,... 19世纪末“木兰故事”传入美国后,先后出现了译本、小说、绘本、电影等不同表现形式,掀起了4次传播高潮,其中,汤亭亭的《女勇士》和刘亦菲主演的真人版电影《花木兰》是影响较大的两部代表作。本文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的木兰形象的分析,从“孝女”和“觉醒的女性”两方面梳理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学中的流变,探讨创作者和时代思潮对木兰形象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形象 变化 创作者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有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4-35,共2页
卢戆章(1854—1928)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1892年(清光绪18年)出版,到今年整整100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 卢戆章(1854—1928)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1892年(清光绪18年)出版,到今年整整100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汉语拼音教育一天天扩大的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100年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首创功劳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年祭 篆隶 谚文 流通范围 风云变态 混合体 义天 二次大战 时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