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与日本明治三十年代文学的“同时代性”——以《时代思潮》杂志对鲁迅的影响为中心 |
张宇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从《女神》到《死水》——时代思潮的演变和诗人个性精神的变迁 |
刘殿祥
|
《郭沫若学刊》
|
2011 |
0 |
|
3
|
当代中国激进的时代思潮:毛泽东和梁漱溟的空想主义 |
梁长平(译)
宋颖(校)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思想与时代思潮 |
朱志敏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5
|
关于孙中山民主观的再思考——时代思潮与文化传统的双重透视 |
贺跃夫
|
《逻辑学研究》
|
1988 |
0 |
|
6
|
一生站在进步思潮的最前线——陈望道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 |
叶籁士
周有光
王均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7
|
论近代教科书广告的“言”与“意” |
文娟
郎雅涵
|
《现代语文》
|
2024 |
0 |
|
8
|
玄学背景下阮籍、嵇康之比较 |
汪春泓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9
|
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
陈晨
|
《美术大观》
|
2009 |
9
|
|
10
|
20世纪上半期清学史研究的正反合 |
张昭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1
|
同济建筑学人:一枚开启中国建筑现代性的钥匙 |
张利
|
《世界建筑》
|
2016 |
7
|
|
12
|
郭沫若“人民本位”说新探 |
宁腾飞
|
《郭沫若学刊》
|
2017 |
3
|
|
13
|
郭沫若笔下的真杜甫 |
曾亚兰
|
《郭沫若学刊》
|
1997 |
2
|
|
14
|
经世致用──王夫之与清初学风 |
胡发贵
|
《船山学刊》
CSSCI
|
1998 |
0 |
|
15
|
变古则今 赋彩制形 |
殷双喜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6
|
郭沫若早期思想研究中的问题 |
秦川
|
《郭沫若学刊》
|
1991 |
0 |
|
17
|
萨德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人性化悖论深度研究 |
石军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8
|
论徐渭绘画的“情”性 |
林荫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6 |
0 |
|
19
|
木兰形象在美国文学中的流变--以《女勇士》和真人版电影《花木兰》为例 |
王桂琳
李莉
|
《戏剧之家》
|
2023 |
2
|
|
20
|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
周有光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