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切音字运动百年祭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卢戆章(1854—1928)的“中国切音新字”厦腔读本《一目了然初阶》在1892年(清光绪18年)出版,到今年整整100周年。这是中国人民自觉地提倡“拼音化”的开始,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拼音化”的重大缺陷。在《汉语拼音方案》已经公布、汉语拼音教育一天天扩大的今天,我们深深体会到100年前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首创功劳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作者
周有光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年祭
篆隶
谚文
流通范围
风云变态
混合体
义天
二次大战
时代思潮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4
1
周有光.
拼音正词法和国际互联网——“拼音进入21世纪”之三[J]
.群言,2000(11):34-36.
被引量:3
2
赵遐秋,曾庆瑞.
清朝末年的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运动——纪念“切音字”运动七十周年(1892—1962)[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8(6):67-82.
被引量:2
3
吴悦.
清末切音字运动浅探[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9(4):57-61.
被引量:3
4
周有光.
“求同存异”和“创新保旧”——纪念《民族语文》10周年[J]
.民族语文,1989(4):42-44.
被引量:3
5
周有光.
应用语言学的三大应用[J]
.语言文字应用,1992(1):3-11.
被引量:12
6
杨世膺.
中华首创音字之元祖——卢戆章[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2):77-77.
被引量:2
7
周有光.
《汉语拼音词汇》的性质、作用和问题[J]
.辞书研究,1983(1):121-128.
被引量:3
8
周有光.
双语言时代[J]
.群言,1997,0(6):32-36.
被引量:5
9
许长安.
语文现代化运动的先驱卢戆章[J]
.语文建设,1992(11):46-47.
被引量:4
10
丁方豪.
卢戆章在切音字正词法方面的贡献——纪念我国切音字运动一百周年[J]
.语文建设,1992(4):28-3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7
1
王继超.
立足本体重新审视卢戆章切音新字的内涵[J]
.厦大中文学报,2021(1):223-239.
被引量:1
2
李宇明.
切音字的内涵与外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6-102.
被引量:8
3
何林英,李清.
清末文字改革的先驱:卢赣章的贡献与影响[J]
.邢台学院学报,2015,30(3):122-124.
被引量:1
4
谢奇勇.
《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30-35.
被引量:3
5
王敏.
中国语言规划的开拓者——纪念周有光先生[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2):70-75.
6
王金萍.
汉字拼音化运动回顾[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4):51-55.
7
胡志明.
卢戆章与清末切音字运动[J]
.海峡教育研究,2017(1):68-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王继超.
立足本体重新审视卢戆章切音新字的内涵[J]
.厦大中文学报,2021(1):223-239.
被引量:1
2
谢奇勇.
《一目了然初阶》与切音字运动引发讨论的内容、性质和意义[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30-35.
被引量:3
3
王彬.
音韵学视阀下“合声字母”研究[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1):32-34.
4
王彬.
汉字改革相关问题研究述评[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2):26-30.
5
娜仁图雅.
《五体清文鉴》的语言规划取向和对汉语北方方言研究的价值[J]
.民族语文,2021(3):95-106.
被引量:5
6
肖瑜.
点校本苏州地方志所录方言标点及字形辨正[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2,36(4):113-117.
7
王世凯.
语文现代化的国家语言治理视角[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5):11-19.
被引量:2
8
许亚鑫.
横排与竖排:图书阅读习惯的变迁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5,9(5):124-126.
9
胡志明.
卢戆章与清末切音字运动[J]
.海峡教育研究,2017(1):68-73.
被引量:1
10
于照洲.
切音字与汉语拼音[J]
.语文建设,2017,0(1Z):47-50.
被引量:2
1
刘立.
解构主义真义与翻译研究[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16-18.
2
曹志伟.
简讯[J]
.语文建设,1988(2).
3
胡功泽.
二次大战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几个方向[J]
.中国翻译,1993(2):8-11.
4
周有光.
“汉字风波”一夕谈(外一则)[J]
.同舟共进,2010(7):62-63.
被引量:1
5
张冬梅.
小议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J]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20):69-69.
6
成善祯.
现代英语中名词+名词结构若干问题浅说[J]
.现代外语,1987,10(3):61-64.
被引量:1
7
黄淑琴.
说“变态”[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27(2):95-97.
8
张会森,王利众.
俄汉语复句的“形合”与“意合”问题[J]
.中国俄语教学,2001,20(4):31-36.
被引量:1
9
李兰所.
“朕”和“鼻祖”探源[J]
.初中生学习(低),2016,0(10):32-32.
10
“切音字运动”迎来120周年[J]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2013(11):6-6.
语文建设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