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早期社会学综合学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的社会学探索 被引量:15
1
作者 郑杭生 李迎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综合学派是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学院派社会学的主流。本 文首先对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作简要介绍,然后对该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 的社会学探索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这一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 综合学派是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学院派社会学的主流。本 文首先对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作简要介绍,然后对该派的集大成者──孙本文 的社会学探索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这一学派在中国社会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的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早期社会学 综合学派 孙本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堃:早期中国社会学的另类铺陈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璞君 周晓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6-203,共8页
社会学及民族学是西方“泊来”的产物,在早期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中离不开留洋学生开拓式的贡献。与在早期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占主体的留美社会学人相比,作为“旁门”的留学欧洲尤其是英法的社会学人一样为这门学科的“东渡”作出了杰出的贡... 社会学及民族学是西方“泊来”的产物,在早期中国社会学的成长中离不开留洋学生开拓式的贡献。与在早期中国社会学发展中占主体的留美社会学人相比,作为“旁门”的留学欧洲尤其是英法的社会学人一样为这门学科的“东渡”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留学法国里昂中法大学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杨堃为个案,通过查证杨堃在法求学时留存于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法大学档案库的相关史料,追溯其留法生活,探寻其学术轨迹,并结合其早期的翻译及研究成果,从语言能力、学术旨趣、学科积淀、批评意识等方面揭示了留法经历对于杨堃学术之路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社会学 里昂中法大学 杨堃 学术研究 视域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焦点议题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的一种再认识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1,共12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阶级阶层分析可以说是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焦点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典以及后来的具体实践一再表明,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列宁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入研究使之丰富和深...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阶级阶层分析可以说是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焦点所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典以及后来的具体实践一再表明,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开创,列宁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入研究使之丰富和深化,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推进其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从列宁对俄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阶级阶层分析,到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对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分析,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实现了"民族形式"的更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也越来越显示出一体相融的特征,阶级分析中内含了阶层分析,阶层分析则展现了阶级分析面向现实的鲜活品质,这两个侧面始终相依不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这一领域的再认识仍有广阔的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钩沉、发掘和深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阶层分析 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走向
4
作者 王州 《探索(浙江)》 1988年第2期65-69,共5页
自孔德创立社会学至今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社会变迁一直是社会学家所主要关注的。很显然,当我们进入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时,回顾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社会变迁的速度和复杂性,要比早期社会学家预想的更大。... 自孔德创立社会学至今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社会变迁一直是社会学家所主要关注的。很显然,当我们进入到二十世纪后半叶时,回顾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社会变迁的速度和复杂性,要比早期社会学家预想的更大。”(D·P·Johson《Sociological Thecry》P<sub>21</sub> Johe Wiley&Sens)社会变迁的加剧带来了社会学理论的多样化,因此,要在各种流派与学说之间给它们勾画出一幅完整的图像是十分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西方社会学理论 早期社会学 二十世纪 复杂性 现代工业 社会学 人类社会 孔德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社会学的两种观点
5
作者 苏晨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7-27,共1页
社会学中的两种基本观点是“结构的”观点和“日常生活的”(或“互动主义者”)观点。其中,结构的观点比较早,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古典观点。这是迪尔克姆和大多数早期社会学家的观点,其基本思想如迪尔克姆所宣称的:社会超越于组成它的个... 社会学中的两种基本观点是“结构的”观点和“日常生活的”(或“互动主义者”)观点。其中,结构的观点比较早,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古典观点。这是迪尔克姆和大多数早期社会学家的观点,其基本思想如迪尔克姆所宣称的:社会超越于组成它的个人之上。结构的或宏观社会观把社会看作一个整体,着眼于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依存。日常生活的或微观社会观起初生成于美国,尽管对其有重要贡献的(思想)在欧洲社会学家G·西梅尔和M·韦伯的早期著作中就出现了。它基于这样的观点:社会中个人成员与他们的看得到的交往和行动是社会的基本实际,必须从这里推导出结构的通则。持日常生活观的早期研究者有如新闻工作者的迷恋于不断涌现的美国城市。R·派克,芝加哥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贡献 美国城市 芝加哥 韦伯 早期社会学 欧洲 日常生活观 基本思想 相互依存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米尔·杜尔克姆
6
作者 黄渭梁 张珠圣 《社会》 1981年第0期67-68,共2页
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旧译涂尔干,亦有译迪尔凯姆。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他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学习法律、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1887年受任波尔多大学专门为他设立的社会学教授职位。五年后,被... 埃米尔·杜尔克姆(Emile Durkheim,1858—1917),旧译涂尔干,亦有译迪尔凯姆。法国早期社会学家。他先后在法国和德国学习法律、经济学、文化人类学和哲学等社会科学。1887年受任波尔多大学专门为他设立的社会学教授职位。五年后,被召聘到巴黎大学任社会学和教育学教授。1897年,他创办《社会学年刊》,吸引并培养了许多热心的合作者与爱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社会现象 社会事实 社会整合 社会生活 杜尔克姆 人与人 利他主义 早期社会学 埃米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