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超群 应康 +7 位作者 戴建凉 李瑶 陈菊祥 和桂芬 金刚 倪小龙 谢毅 毛裕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5-818,I002,共4页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矩阵基因芯片 血管内皮细胞 早期反应基因 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F_(2α)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参与黄体退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茆达干 郭南南 邝美倩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7,共8页
哺乳动物卵巢黄体的存留对母畜生殖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哺乳动物的主要溶黄体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早期反应基因,进而诱导黄体的功能性(孕酮水平下降)和结构性退化(细胞程序性死亡)。虽然PGF2α已... 哺乳动物卵巢黄体的存留对母畜生殖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是哺乳动物的主要溶黄体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一系列早期反应基因,进而诱导黄体的功能性(孕酮水平下降)和结构性退化(细胞程序性死亡)。虽然PGF2α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的同期发情、分娩控制和繁殖障碍治疗等方面,但其溶解黄体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综述了PGF2α受体及其诱导的早期反应基因参与卵巢黄体退化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PGF2α诱导黄体退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F2Α 早期反应基因 黄体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即刻早期反应基因X-1蛋白的表达
3
作者 耿莉娜 韩丽萍 +2 位作者 张晓雪 李萌萌 赵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即刻早期反应基因X-1(IEX-1)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轻度PE、20例重度PE患者和20例正常足月孕妇(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中IEX-1蛋白的表达。将HUVEC分...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即刻早期反应基因X-1(IEX-1)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轻度PE、20例重度PE患者和20例正常足月孕妇(正常妊娠组)胎盘组织中IEX-1蛋白的表达。将HUVEC分别用胎牛血清(阴性对照组)、正常晚孕妇静脉血清(正常妊娠组)和重度PE患者血清(重度PE组)孵育24h,然后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细胞中IEX-1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IEX-1蛋白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蜕膜细胞的胞质,3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底蜕膜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620、16.932,P<0.001),重度PE组的表达强于轻度PE组(P<0.05),轻度PE组强于正常妊娠组(P<0.05)。正常妊娠组及重度PE组HUVEC胞质中有IEX-1蛋白的表达,且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强(H=11.495,P=0.003)。阴性对照组、正常妊娠组和重度PE组HUVEC细胞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438,P<0.001),重度PE组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IEX-1可能通过调节滋养细胞及蜕膜细胞凋亡,参与内皮细胞损伤过程,在PE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刻早期反应基因X-1 子痫前期 胎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拮抗剂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的作用及抗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付春 黄展勤 石刚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781,共5页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及抗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取生长d 5~6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DMSO组、维拉帕米(2μmol.L-1)组、地尔硫卓(10... 目的观察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对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早期生长反应基因(Egr-1)及抗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取生长d 5~6的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DMSO组、维拉帕米(2μmol.L-1)组、地尔硫卓(10μmol.L-1)组和硝苯地平(10μmol.L-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情况;RT-PCR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心肌细胞中Eg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H/R组相比,维拉帕米组、地尔硫卓组和硝苯地平组Egr-1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弱(P<0.01)。结论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硝苯地平均可抑制Egr-1的表达,减轻H/R心肌细胞的损伤,这可能是钙离子拮抗剂保护心肌细胞H/R损伤的共同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硝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崔建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79-982,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3%及5%牛磺胆酸钠溶液进行相应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1%、3%及5%牛磺胆酸钠溶液进行相应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进行胰腺病理评分,检测血清AST、LDH及TNF-α和IL-1β水平。从正常Wistar大鼠分离培养肝细胞,观察原代培养肝细胞在TNF-α刺激及PD98059预处理后Egr-1mRNA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Egr-1表达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程度呈正相关,且原代培养肝细胞Egr-1mRNA表达水平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Egr-1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肝损害过程,并且其作用机制部分依赖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胰腺炎 肝损害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mRNA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毕国荣 ■剑飞 +5 位作者 白丽娟 张贺敏 张辉 海虹 周慧杰 方秀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mRN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250 g,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Egr-1 mRNA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mRNA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00 ~250 g,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Egr-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原位杂交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为轻度阳性表达。缺血2 h再灌注2 h后,缺血侧Egr-1 mRNA细胞阳性表达明显增强。再灌注4 h时Egr-1 mRNA细胞阳性表达最高,再灌注22 h Egr-1 mRNA细胞阳性表达下降,至166 h时下降更加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2)RT-PCR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侧Egr-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动态观察发现,脑缺血2h再灌注2 h后,Egr-1 mRNA即高表达,缺血2 h再灌注4 h达高峰,再灌注46 h已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Egr-1 mRNA表达又逐渐增多,至再灌注166 h其表达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Egr-1 mRNA有规律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原位杂交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大鼠急性胰腺炎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邹树 田伏洲 +3 位作者 汤礼军 黎冬暄 汪涛 石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39-84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IL-...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胆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胰腺及肺组织。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进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并对肺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另将原代培养的肺泡巨噬细胞(AM)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胰弹性蛋白酶进行刺激,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EGR-1在AM的表达,并检测培养液中TNF-α、IL-1β的浓度。结果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EGR-1表达随AP病情加重而增强,并与TNF-α、IL-1β、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肺组织湿重/干重比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细胞类型也有所不同。AM表达EGR-1程度与培养液TNF-比、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EGR-1在AM中的表达有ERK1/2信号途径的参与。结论EGR-1可能在AP合并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移植静脉中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刘程伟 胡新华 +4 位作者 杨军 张雪松 王新文 辛世杰 张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自体静脉移植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内膜增生(IH)中的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Egr-1 mRNA的表达,应用W 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 目的:研究自体静脉移植后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内膜增生(IH)中的作用。方法:W istar大鼠80只,建立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RT-PCR方法检测Egr-1 mRNA的表达,应用W estern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gr-1蛋白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自体静脉移植后,Egr-1mRNA和Egr-1蛋白的表达具有双相变化。移植1 h,Egr-1 mRNA阳性率为(35±7)%,6 h和24 h时下降,7 d时重新升高,4周达高峰(45±6)%。移植早期2 h即有Egr-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30±5)%,并持续至6h,24 h^3 d表达下降,移植4周Egr-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达到高峰(40±9)%。结论:Egr-1的激活及表达与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关系密切,Egr-1可能成为防治移植静脉内膜增生及狭窄、闭塞的一个新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移植静脉 自体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儿童难治性癫脑神经细胞及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方琼 陈燕惠 +1 位作者 杨朋范 吕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9-1022,1035,共5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儿童难治性癫脑性放电区神经细胞及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解离细胞即刻培养技术,将术中取下脑海马性放电区组织块解离后进行培养,设立对照组和NGF 12.5、50、100 ng/ml ...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儿童难治性癫脑性放电区神经细胞及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解离细胞即刻培养技术,将术中取下脑海马性放电区组织块解离后进行培养,设立对照组和NGF 12.5、50、100 ng/ml 3个不同浓度的加药组,孵育4 h后将其固定;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以双苯酰亚胺(Bb)染核,联合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GFAP、MAP2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计算各组神经细胞总数,并利用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细胞中Egr-1mRNA表达情况。结果外源性NGF作用4 h后,海马区存活的神经细胞总数及GFAP(+)的星形胶质细胞、MAP2(+)的神经元数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且与NGF剂量呈量效关系,随NGF浓度增高而增加(P<0.05);与此同时,神经细胞表达Egr-1mRNA也随NGF浓度增高而表达量增加,即AEgr-1/Aβ-actin值与NGF剂量呈量效关系(P<0.01);且存活的神经细胞数与其表达的Egr-1mRNA量呈正相关(r=0.780,P<0.01)。结论外源性NGF对性放电区损伤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促进Egr-1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癫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神经细胞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发酵提取黑豆异黄酮及其对雌性大鼠卵巢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初晓丽 丛莎 +2 位作者 孔凡秀 肖宇洋 迟晓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766-477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里氏木霉发酵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发酵条件,以及黑豆异黄酮对雌性大鼠卵巢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里氏木霉发酵提取黑豆异黄酮的适宜发酵条件。选取40只49日龄、体重(2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里氏木霉发酵法提取黑豆异黄酮的发酵条件,以及黑豆异黄酮对雌性大鼠卵巢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里氏木霉发酵提取黑豆异黄酮的适宜发酵条件。选取40只49日龄、体重(200±20)g的SD青年雌性大鼠作为青年组,40只12月龄、体重(490±20)g的SD老年雌性大鼠作为老年组,2组大鼠各分为5组,每组8只,分为空白组(NC组)、阳性对照组(PC组)及低(L组)、中(M组)、高剂量黑豆异黄酮组(H组)。L、M和H组分别灌胃黑豆异黄酮100、200、300 mg/(kg BW·d),PC组灌胃己烯雌酚0.5 mg/(kg BW·d),持续30 d。结果显示,里氏木霉发酵提取黑豆异黄酮的适宜条件为发酵时间48 h、瓶装比例1∶10、菌液与豆粉的比例7∶1,此时的异黄酮提取率最佳,约为12.06%。给与黑豆异黄酮干预后,M、H和PC组的EGR-1蛋白质和mRNA表达水平相比于NC组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并且老年组与青年组之间比较,EGR-1蛋白质表达水平在L、M组差异极显著(P<0.01),EGR-1 mRNA表达水平在L、H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由此可见,黑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雌激素,一定剂量下可以提高EGR-1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水平,效果类似于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异黄酮 里氏木霉 雌性大鼠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R5基因对HeLa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秀楠 李莉 +10 位作者 杨川杰 郝淳 乔茶 杨芬 周平坤 王佩 袁增强 李延玲 鲁玮媛 张为远 丁库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7-853,共7页
为寻找放射敏感性基因,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辐射可诱导表达mRNA上调的基因,其中就有IER5.为探索IE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IER5基因表达抑制的质粒载体并构建IER5-siRNA-HeLa细胞系.对该细... 为寻找放射敏感性基因,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辐射可诱导表达mRNA上调的基因,其中就有IER5.为探索IER5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作用,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IER5基因表达抑制的质粒载体并构建IER5-siRNA-HeLa细胞系.对该细胞系与HeLa细胞进行辐射,旨在了解IER5-siRNA-HeLa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等实验参数的变化,揭示了IER5基因在辐射诱导中的生物学功能.实验发现,IER5基因表达抑制可提高细胞分裂进入S期与G2-M期的比例,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对辐射的拮抗性,同时发现IER5-siRNA-HeLa细胞在尺寸上大于HeLa细胞.研究表明,IER5基因表达抑制可促使细胞受辐射后发生S期与G2-M期的阻滞,IER5参与辐射细胞周期的调控,对临床宫颈癌放疗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R5 早期反应基因 HELA细胞 辐射敏感性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盐诱发大鼠听皮层中Egr-1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1
12
作者 胡守森 黄治物 +2 位作者 吴皓 梅玲 陈建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水杨酸盐诱导的大鼠耳鸣模型听皮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的表达,了解其是否出现皮层中枢可塑性的变化,探讨耳鸣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将84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水杨酸盐的...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水杨酸盐诱导的大鼠耳鸣模型听皮层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的表达,了解其是否出现皮层中枢可塑性的变化,探讨耳鸣产生的中枢机制。方法将84只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按水杨酸盐的给药时间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注射2小时组、慢性注射3天组、慢性注射7天组、慢性注射14天组、停药后恢复14天组、停药后恢复28天组。在完成急、慢性水杨酸肌肉注射成功建立大鼠耳鸣动物模型后,于上述各时间点将各组大鼠断头处死后迅速分离出听皮层,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听皮层Egr-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慢性注射3天组、慢性注射7天组、慢性注射14天组大鼠听皮层的Eg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注射2小时组、停药后恢复14天组、停药后恢复28天组大鼠听皮层Egr-1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长期注射水杨酸盐导致耳鸣的大鼠听皮层中与中枢可塑性密切相关的Egr-1基因表达可逆性下调,表明听皮层神经元发生了可塑性改变,推测听皮层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可能参与了耳鸣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水杨酸盐 听皮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ERD基因的表达模式及ZmERD6基因的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松涛 曹雯梅 +1 位作者 郑贝贝 赵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玉米ZmERD基因,基于旱胁迫转录组数据,筛选出5个ZmERD基因。将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拟南芥16个ER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发现,GRMZM2G181206和GRMZM2G12864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与AT4G02900和AT1G3209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同... 为了进一步了解玉米ZmERD基因,基于旱胁迫转录组数据,筛选出5个ZmERD基因。将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拟南芥16个ERD蛋白进行进化分析发现,GRMZM2G181206和GRMZM2G12864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别与AT4G02900和AT1G3209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同源性较高。时空表达分析发现,GRMZM2G109201、GRMZM2G181206和GRMZM2G12864基因属于组成型表达,GRMZM2G134192基因属于特异型表达,只在花药中高表达。属于ERD6亚家族的GRMZM2G109201基因在旱敏感型(B73)和抗旱型(郑58)自交系中均表达,且郑58中表达量显著高于B73;随着旱胁迫时间的延长,GRMZM2G109201基因在B73中表达量差异不显著,但在郑58中表达量升高幅度达到显著水平。亚细胞定位显示,GRMZM2G109201基因编码的ZmERD6蛋白定位于质膜。推测GRMZM2G109201基因参与旱胁迫,且被正向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早期脱水反应基因 进化 表达模式 抗旱性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1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淼旺 刘彦仿 +3 位作者 梁英锐 吴名耀 杨唤星 吴贤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Egr 1在肝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了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 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 ,以人乳腺和小鼠肝及大脑组织为对照。结果 :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 ,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减低... 目的 :探讨Egr 1在肝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了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 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 ,以人乳腺和小鼠肝及大脑组织为对照。结果 :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 ,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减低或无转录信号 ;癌旁组织如肝癌癌旁的异型增生 (LCD)和“萎缩样肝索”中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增高。Egr 1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RN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乳腺及小鼠脑组织Egr 1的表达明显增高。 结论 :Egr 1在肝癌中的缺失表达可能在其癌变过程中正常生长失调方面起作用 ;Egr 1在正常肝、乳腺及脑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这些细胞的增殖、分化状态及细胞类型特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抑癌基因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EGR-1基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r-TNFα基因协同射线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曾菲 吴丛梅 +2 位作者 黄天华 洪菊香 周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3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pEgr-TNFα重组质粒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杀伤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TNFα的表达... 【目的】研究pEgr-TNFα重组质粒在转染的Hela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特性,验证其联合放射治疗杀伤Hela细胞的作用。【方法】将脂质体包裹的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中;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后TNFα的表达和同一剂量X射线诱导下TNFα的表达时程;用MTT法检测pEgr-TNFα基因协同射线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pEgr-TNFα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不同剂量X射线均可诱导TNFα表达增强,为假照组的1.02~3.79倍(P<0.01);2 Gy X射线照射后,TNFα表达逐渐增强,在照射后12h达到最高值;被转染的细胞经2 Gy X射线照射,8d后细胞数明显低于其他实验组(P<0.05~0.001)。【结论】pEgr-TNFα基因-放射联合治疗有明显的抑制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作用优于单纯给予射线或基因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反应生长基因 射线 抑制 HELA细胞 宫颈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16
作者 方新宇 卢卫红 +6 位作者 王慧珍 倪建良 张江涛 蔡军 李涛 张登峰 张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9,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纳入2个独立样本共计715例AD患者和760例健康对照(包括来自华东地区的382例A...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与中国汉族人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纳入2个独立样本共计715例AD患者和760例健康对照(包括来自华东地区的382例AD患者和426例健康对照以及来自西南地区的333例AD患者和334例健康对照)。采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利用SNaPshot技术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1743810进行分型。结合公共数据库探索EGR1基因在AD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大脑中是否存在差异表达;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以明确EGR1与AD高风险基因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采用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eQTL)关联分析探讨rs11743810多态性与AD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差异表达分析发现,AD患者与健康对照脑内EGR1基因在颞叶皮层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校正前|log2FC|=0.780,P=0.000;FDR校正后P=0.001)。PPI结果也表明EGR1蛋白与AD高风险基因表达的蛋白如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以及载脂蛋白J(clusterin,CLU)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然而,eQTL分析结果显示,EGR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1743810不同基因型在10个脑区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校正后P>0.05)。外周血DNA样本分析结果也提示A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rs1174381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11743810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中国汉族人群AD的主要致病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基因多态性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表达数量性状基因 差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调节Egr-1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江兵 蒋幼凡 +1 位作者 秦光梅 李良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以及对早期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调节Egr-1的具体机制... 目的:以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A549细胞的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以及对早期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表达的影响,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调节Egr-1的具体机制,从分子水平上寻找COX-2抑制剂抗肿瘤作用的具体机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体外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经25.0、50.0、100.0μmol/L浓度的塞来昔布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测定细胞周期,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Egr-1、Fas基因的表达。结果:25.0、50.0、100.0μmol/L赛来昔布作用24 h后,A549细胞不同程度的阻滞在G0/G1期,A549细胞凋亡指数分别是10.67%±1.46%、18.33%±2.54%、25.67%±2.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塞来昔布药物浓度的增加,Egr-1和Fas的mRNA表达量逐步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中Egr-1的表达,进而上调Fas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最终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环氧化酶抑制剂发挥抗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抑制剂 肺癌 早期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与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新 吕晓丹 +2 位作者 漆明 韩恩善 师志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 目的:研究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1,Egr-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30例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sa,NOM)组织与30例OLP组织中Egr-1和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1)上皮层中Egr-1、TNF-α在NOM组和OLP组均有表达,两组比较Egr-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表达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在固有层中Egr-1、TNF-α的表达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2)Egr-1与TNF-α的表达量均为OLP组高于NOM组(P<0.05)。(3)在OLP组中Egr-1、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447,P<0.05)。结论:Egr-1和TNF-α是OL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Egr-1可能调控TNF-α的过量释放引起OLP的发病;两者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抑制机械损伤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展勤 韩莎莎 +5 位作者 李金玉 郑燕珊 刘幸平 高分飞 张艳美 石刚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机械损伤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体外建立机械划伤致VSMCs增殖模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法测... 目的探讨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机械损伤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体外建立机械划伤致VSMCs增殖模型,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法测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MEK,p-ERK,Egr-1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MEK和Egr-1 mRNA表达。结果 F2剂量依赖地抑制机械损伤所致VSMCs增殖,降低损伤刺激下VSMCs的生存率和DNA合成,使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G2/M期细胞百分比下降,并且抑制损伤后VSMCs中MEK/ERK的活化,使p-MEK/ERK蛋白表达降低,同时下调损伤后MEK和Egr-1的高表达。结论 F2对机械损伤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影响MEK/ERK/Egr-1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 机械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1促进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系BPH-1的增殖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召臣 石建党 +2 位作者 周颖 杜小玲 张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51-758,共8页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属于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表达受多种因素调节,其蛋白至少参与对30种以上靶基因的调控.EGR1在前列腺癌中作为癌基因其表达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而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arly growth response gene 1,EGR1)属于锌指结构的转录因子,表达受多种因素调节,其蛋白至少参与对30种以上靶基因的调控.EGR1在前列腺癌中作为癌基因其表达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成正比,而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中其机制和功能尚不明确.EGR1在大鼠和人BPH组织中表达升高,提示EGR1在BPH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构建EGR1表达载体,以及EGR1稳定转染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系BPH-1,可见过表达EGR1的BPH-1细胞增殖能力升高.通过转染siRNA将EGR1表达抑制,BPH-1细胞的增殖水平下降.雌激素在BPH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BPH-1细胞中,雌二醇(estradiol,E2)能促进EGR1的核迁移,从而激活其转录活性.在EGR1稳定转染的BPH-1细胞系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的表达上调,表明EGR1可以调控IGF2的表达.同时发现,E2可上调BPH-1细胞中IGF2的表达,而将EGR1敲除后上调效果消失,说明E2通过EGR1来调节IGF2的表达.E2对EGR1及其靶基因的调节可能是E2参与影响BPH的重要环节.本文为进一步研究E2和EGR1在BPH中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雌二醇 良性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