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浩 宋羽 +1 位作者 马艳明 刘志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7-570,共4页
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分析,以便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呈典型的“S”型曲线,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表现为定植至定植后18 d缓慢生长,18-39 d快速生长,39 d后又... 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日光温室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分析,以便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产番茄生长发育呈典型的“S”型曲线,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表现为定植至定植后18 d缓慢生长,18-39 d快速生长,39 d后又缓慢生长,单株果数的快速增长出现在定植后45-65 d;5个测定指标的日增长量均呈抛物线变化,最大增长量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株高在定植后18-39 d,茎粗在定植后13-18d,主茎叶片数、单株果穗数、单株果数日增长量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定植后13、39和45-55 d。说明在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下,植株合理的生长发育动态是取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动态 日增长量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茎直径微变化与土壤水势及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湛景武 汪有科 +2 位作者 张陆军 张平 贺军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9-494,共6页
通过对充分供水和逐步干旱处理的盆栽"仕女红"桃树茎直径微变化动态的观测,分析了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增长量(DI)和日最大值恢复时间(RT)对水分状况和气象因子的响应,并对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土... 通过对充分供水和逐步干旱处理的盆栽"仕女红"桃树茎直径微变化动态的观测,分析了茎直径日最大收缩量(MDS)、日增长量(DI)和日最大值恢复时间(RT)对水分状况和气象因子的响应,并对适宜灌溉控制指标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土壤水势降低,桃树茎直径MDS和RT呈增大趋势,DI呈下降趋势并由正值变为负值;气象因子对桃树茎直径变化影响显著,太阳辐射(Rn)和空气相对湿度(RH)对MDS影响最强烈,连续降雨对DI和RT影响显著。DI受土壤水势影响产生变化的趋势明显并受气象因子影响较小,是最理想的灌溉控制指标,可将DI=0作为灌溉控制临界值;MDS受气象因子影响强烈,变异性较大,且需要充分灌溉条件下的MDS作为参考,RT与土壤水势的相关性不高,因此均不适合单独作为灌溉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干旱胁迫 茎直径 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土壤水势 气象因子 灌溉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确定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海波 李就好 +1 位作者 余长洪 张连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15-122,共8页
为了确定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及其临界值,该文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全生育期植株茎直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盆栽试验数据分析了盆栽甘蔗的茎直径变化指标日最大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 为了确定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指标及其临界值,该文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全生育期植株茎直径变化特征,然后利用盆栽试验数据分析了盆栽甘蔗的茎直径变化指标日最大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日增长量(dailyincrease,DI)和土壤水分的关系,回归建立了基于MDS和DI的甘蔗水分亏缺诊断模型。大田和盆栽试验均表明,甘蔗处于苗期、分蘖期和伸长期的茎生长阶段,土壤水分差异导致的茎生长差异显著(P<0.01)。盆栽试验表明60%以下田间持水率的水分胁迫(中度及重度干旱)在茎生长阶段均可使甘蔗茎直径增长总量降低约41.7%~100%,且对甘蔗茎直径增长的影响以伸长期最大,分蘖期次之,苗期最小;在甘蔗成熟期,16个观测日正常、轻、中和重旱茎直径总增长量分别为0.049、0.055、0.048和0.033mm,该阶段茎秆基本停止生长,土壤水分差异导致的茎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成熟期对水分亏缺最不敏感。对各生育期的MDS和DI与土壤含水率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除成熟期DI指标外,其他各生育期的MDS和DI均与土壤含水率显著线性相关,决定系数在0.501~0.765之间。苗期MDS、分蘖期和伸长期的DI能更好地诊断水分亏缺。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的诊断甘蔗水分亏缺,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茎直径变化指导甘蔗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诊断 甘蔗 茎直径变化 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水分亏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蒙 李纯厚 +8 位作者 戴明 吕国敏 韦芳三 梁福全 周岩岩 杨慧英 胡维安 杨进 李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探索牟氏角毛藻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材料的可行性,以牟氏角毛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N和CO2/空气2个因素5个水平对海洋产能微藻的生长以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N=2、CO2/空气=1/15时,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最高,为1.98/d;C/N=3、C... 为探索牟氏角毛藻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材料的可行性,以牟氏角毛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N和CO2/空气2个因素5个水平对海洋产能微藻的生长以及总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N=2、CO2/空气=1/15时,牟氏角毛藻的相对生长率最高,为1.98/d;C/N=3、CO2/空气=1/25时,平均生长率最低,为1.35/d;C/N=5/1、CO2/空气=1/15时,总脂含量最高,为31.25%;C/N=1/1、CO2/空气=1/5时,总脂含量最低,为26.71%;C/N=2/1、CO2/空气=1/15时,总脂日增长量最大,为0.84 g;C/N=4/1、CO2/空气=1/25时总脂日增量最小,为0.45 g;C/N=2/1、CO2/空气=1/15时,牟氏角毛藻生长最快,且总脂肪积累速度也最快,最适合利用牟氏角毛藻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C/N CO2/空气 总脂含量 相对生长率 总脂日增长量 生物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监测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斌 冉辉 +2 位作者 胡笑涛 王文娥 周始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8-106,共9页
为研究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与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试验设置常规沟灌处理、交替沟灌高水处理和交替沟灌低水处理,研究了3种处理玉米茎秆直径最大日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茎秆直径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与土... 为研究茎秆直径微变化信号强度与交替沟灌玉米水分状况,试验设置常规沟灌处理、交替沟灌高水处理和交替沟灌低水处理,研究了3种处理玉米茎秆直径最大日收缩量(maximum daily shrinkage,MDS)、茎秆直径日增长量(daily increase,DI)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探讨了以信号强度(指标实测值与参考值的比值)诊断玉米水分状况的可行性,并通过"信噪比"结合水分敏感性对各生育期内MDS信号值(signal MDS,SIMDS)与DI信号值(signal DI,SIDI)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DS和DI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易受到气象因素影响,对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响应较弱。信号强度可排除气象因素干扰,各水分处理信号值呈现出不同规律,交替沟灌玉米信号值高于常规处理信号值。不同生育期内信号强度与水分敏感性表现出显著差异,拔节期内3组处理SIDI信噪比平均值大于SIMDS,且复水后SIDI信号强度降低幅度平均值(51.44%)大于SIMDS(30.55%),因此SIDI是更适宜的拔节期水分诊断指标;抽穗期内2种指标敏感性和信噪比相差不大,SIMDS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性更好,抽穗期应选择SIMDS作为水分亏缺诊断指标。成熟期SIMDS信噪比平均值大于SIDI,复水后信号强度降低幅度平均值(65.12%)大于SIDI(52.78%),SIMDS更适宜作为玉米水分状况诊断指标。该研究可为监测交替沟灌玉米水分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分析 灌溉 水分 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蔗茎直径变化机理和监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海波 李就好 余长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0,共3页
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盆栽的试验方法,对甘蔗植株茎直径变化的机理和不同节位的茎直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茎秆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直径方向的收缩、膨胀变化,但是木质部的直径方向的变化幅度比韧皮部分大,收缩... 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盆栽的试验方法,对甘蔗植株茎直径变化的机理和不同节位的茎直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蔗茎秆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有直径方向的收缩、膨胀变化,但是木质部的直径方向的变化幅度比韧皮部分大,收缩要明显的多;甘蔗茎收缩过程是由韧皮部及木质部收缩同步构成的,而茎恢复过程可能是不同步的,韧皮部恢复在先而木质部恢复在后,木质部补水恢复到原先厚度的时间较长。在茎生长阶段,甘蔗茎秆直径的增长是由下而上的,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上下节位的茎直径增长量保持较大的差异;在茎成熟阶段,蔗茎下节位基本停止生长而上节位还保持着微弱的生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茎直径变化 最大收缩量 日增长量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