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被害人犯罪非犯罪化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京平 陈鹏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9,共7页
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将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与自由主义冲突,不利于合理划分刑法与道德的界线,违背刑法的谦抑性、法益保护等原则,所以应当将无被害人犯罪以非犯罪化。我国刑法虽然对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现行刑法中聚众... 从刑事政策的角度,将无被害人犯罪犯罪化与自由主义冲突,不利于合理划分刑法与道德的界线,违背刑法的谦抑性、法益保护等原则,所以应当将无被害人犯罪以非犯罪化。我国刑法虽然对无被害人犯罪一直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现行刑法中聚众淫乱罪和赌博罪等确有修订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犯罪 聚众淫乱罪 赌博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洪成 黄瑛琦 《政法论丛》 2006年第4期61-65,共5页
无被害人犯罪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而纳入犯罪学研究领域却是晚近的事情。无被害人犯罪与伦理道德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法的泛道德主义的产物。但伴随着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刑法已经与道... 无被害人犯罪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法律术语而纳入犯罪学研究领域却是晚近的事情。无被害人犯罪与伦理道德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是法的泛道德主义的产物。但伴随着现代社会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刑法已经与道德严格区分开来,而且当今社会相对宽缓的刑事政策,也使得对无被害人犯罪进行除罪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泛道德主义 刑事政策 除罪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爱艳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犯罪 美国学者 自由意志 犯罪概念 司法委员会 社会承认 西方国家 社会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的青年犯处罚依据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郭研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103,共5页
在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采用《团章》对于青年概念的界定,依据行为人年龄的不同,区分为青年犯与非青年犯。结合我国刑法总则有关犯罪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6-18周岁青年犯应当减轻处罚;18-28周岁青年犯可以减轻处罚;对于犯无被害人犯罪... 在无被害人犯罪视域下,采用《团章》对于青年概念的界定,依据行为人年龄的不同,区分为青年犯与非青年犯。结合我国刑法总则有关犯罪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6-18周岁青年犯应当减轻处罚;18-28周岁青年犯可以减轻处罚;对于犯无被害人犯罪的青年犯,可以按"轻其轻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犯罪 青年犯 轻其轻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政策视野中“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界说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怡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61,共6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运动的发展,"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也相伴而生,而目前国内外刑法学界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界定。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主要是从刑事立法政策层面谈及的。而在刑... 随着世界范围内非犯罪化运动的发展,"无被害人犯罪"的研究也相伴而生,而目前国内外刑法学界对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界定。对"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界定的价值主要是从刑事立法政策层面谈及的。而在刑事立法政策视野中探讨"无被害人犯罪"概念,它一定是在犯罪学意义上而言的,而不是刑法规范中的"犯罪"概念。那么为什么冠以"无被害人"称谓呢?笔者认为,应结合"无被害人犯罪"概念首次出现的背景和特别指代的行为对象对"无被害人"作限制性的理解,而不能仅就"无被害人犯罪"概念的字面表述作绝对逻辑性的解释,事实上这里的"被害人"并没有深入到国家被害和社会被害的认识程度,仅仅是指没有直接的个人被害人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刑事政策 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被害人犯罪及其刑事政策 被引量:2
6
作者 荣晓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7,共4页
无被害人犯罪是相对于有被害人犯罪而言的一种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应区分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在刑法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道德但法益侵害不明显;在犯罪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但... 无被害人犯罪是相对于有被害人犯罪而言的一种犯罪。无被害人犯罪应区分刑法学意义上的犯罪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在刑法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道德但法益侵害不明显;在犯罪学中,无被害人犯罪的内涵要素是违背伦理但社会危害性小。我们应当在对国外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科学建构我国无被害人犯罪刑事政策,以保证有效遏制、减少无被害人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被害人犯罪 刑法学 犯罪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被害人犯罪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如建 《理论月刊》 2007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存在无被害人犯罪,这是由于该类型犯罪隐蔽性和形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误读。从犯罪本质看,任何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从危害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角度看就应称为被害,无危害则无犯罪,同理,无被害则无犯罪;从犯罪客体...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存在无被害人犯罪,这是由于该类型犯罪隐蔽性和形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误读。从犯罪本质看,任何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从危害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角度看就应称为被害,无危害则无犯罪,同理,无被害则无犯罪;从犯罪客体看,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是犯罪客体的承受者,无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被害则无犯罪客体。该类型犯罪中的被害人具有被害性、实体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其主要类型是自然人,其次是社会组织(单位)和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 无被害人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滥用毒品行为非犯罪化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彦青 陈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5-20,共6页
滥用毒品行为属于"无被害人犯罪",从刑法谦抑性的理论视角出发,我国不应将其犯罪化。文章通过对我国滥用毒品现状的调查及对此行为的犯罪化主张的分析,思考非犯罪化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进而探索相关司法实践路径及刑事替代措施。
关键词 滥用毒品 犯罪 刑法谦抑性 无被害人犯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