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胶囊剂量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的影响
1
作者 郑燕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04-605,665,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囊剂量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日1次,1次100 mg,观察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 目的:探讨黄体酮胶囊剂量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无排卵型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日1次,1次100 mg,观察组口服黄体酮胶囊,1日2次,1次200 mg.比较临床疗效、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LH、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的影响差异不大,但低剂量黄体酮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不调 无排卵 黄体酮胶囊 不同剂量 性激素 月经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IMFP技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媛 陈子江 +3 位作者 赵力新 盛燕 唐蓉 高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穿刺 (IMFP)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内分泌及基础窦卵泡计数的作用 ,并观察其在治疗后用人类尿促性腺激素 (HMG)促排卵的反应性及妊娠情况。方法 对 37例 PCOs患者用少量 HMG后 ,...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未成熟卵泡穿刺 (IMFP)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无排卵性不孕患者内分泌及基础窦卵泡计数的作用 ,并观察其在治疗后用人类尿促性腺激素 (HMG)促排卵的反应性及妊娠情况。方法 对 37例 PCOs患者用少量 HMG后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 IMFP,检查穿刺后患者的内分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和诱导排卵反应的变化 ,并随访其有无妊娠。结果 对 37例 PCOs患者进行 88个周期的穿刺治疗 ,经过 2~ 3次穿刺后 ,患者睾酮 (T0 )和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激素 (L H/ FSH)比值转为正常 ,其中 33例 (89.2 % )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 10个 /卵巢以下。之后用 HMG诱发排卵 ,在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后都出现排卵 ,仅 1例发生轻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随访 6个月 ,此 33例患者均妊娠。结论 对 PCOs患者用超声引导下IMFP技术可改善其内分泌异常 ,减少基础窦卵泡计数 ,使其在促排卵周期中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IMFP技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无排卵性不孕 临床研究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肾养血方对无排卵模型大鼠卵巢质量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辛明蔚 张秋霞 +7 位作者 赵晖 杨亦龙 何军琴 梁欣韫 张莹 杨维 武颖 尹晓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养血方对无排卵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及卵巢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丙酸睾酮皮下注射法复制无排卵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温肾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枸橼酸氯米芬,温肾养血方大剂量... 目的探讨温肾养血方对无排卵大鼠子宫指数、卵巢指数及卵巢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丙酸睾酮皮下注射法复制无排卵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温肾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枸橼酸氯米芬,温肾养血方大剂量(52mg/kg)、中剂量(26mg/kg)、小剂量(13mg/kg)灌胃。另选22日龄大鼠作为正常组。连续灌胃21d后,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光镜下观察卵巢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和子宫指数、卵巢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温肾养血方大、中剂量组卵巢形态近似正常组,结构明显改善,多数卵巢可见发育期的各级卵泡,可见卵丘、卵细胞及典型黄体形成。西药组和温肾养血方小剂量组卵巢形态类似模型组,卵巢体积较小,卵巢表面苍白,无斑点,色泽苍白,卵泡数目少,卵泡较小,且形状不规则,多呈囊性扩张,无黄体。结论温肾养血方能改善卵巢结构和促进卵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养血方 无排卵月经 体质量 子宫指数 卵巢指数 卵巢 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血清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秀琴 郑安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7月采用妈富隆进行治疗的28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7月采用妈富隆进行治疗的28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左炔诺孕酮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VEGF、ER、PR、血清激素水平及相关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的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中的VEGF分别为64.29%、71.43%、78.57%和57.14%、64.29%、75.00%,血清孕酮(P)为(3.49±0.26)、(3.80±0.29)ng/mL和(3.93±0.32)ng/mL,均高于对照组;ER、PR及血清雌二醇(E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激素(LH)则无明显差异(均P>0.05),且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对无排卵型功血子宫内膜VEGF、ER、PR及血清E2、P的影响较大,并有效改善了疾病的其他相关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孕方Ⅱ号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少芳 郑衍平 +5 位作者 林晓芬 林启锐 郑康壮 李扬 李少芬 郑文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0-71,共2页
不孕症为妇科常见病,其中无排卵性不孕症约占25%~30%。中医学认为,无排卵性不孕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间协调失约所致,其中肾虚为主要环节。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具有温肾活血作用的促孕方II号对中医辨证属肾阳虚的无排... 不孕症为妇科常见病,其中无排卵性不孕症约占25%~30%。中医学认为,无排卵性不孕是由“肾-天癸-冲任-胞宫”间协调失约所致,其中肾虚为主要环节。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具有温肾活血作用的促孕方II号对中医辨证属肾阳虚的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72例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性不孕症 排卵 温肾活血方 中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熊军波 万俊红 庄燕群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mg/d、200mg/d、300m...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100mg/d、200mg/d、300mg/d孕激素治疗,观察不同剂量孕激素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结果 A、B、C三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96.7%,96.7%,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13.3%,26.7%,B、C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显著提高(P〈0.05),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随着剂量的升高,患者的不良反应增多,临床应尽量对患者采用低剂量孕激素治疗,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 月经失调 孕激素 剂量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阴灵治疗无排卵型功血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华 郭书文 杨守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3-53,共1页
1 临床资料 中药育阴灵治疗组42例,20岁以下8例,21~25岁8例,26~30岁10例,31~35岁5例,36~40岁11例;未婚13例,已婚29例;病程1年以下者16例,2~5年者17例,6~8年者8例,11年以上者1例;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4.5岁,周期10~250d不等,持续4~... 1 临床资料 中药育阴灵治疗组42例,20岁以下8例,21~25岁8例,26~30岁10例,31~35岁5例,36~40岁11例;未婚13例,已婚29例;病程1年以下者16例,2~5年者17例,6~8年者8例,11年以上者1例;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4.5岁,周期10~250d不等,持续4~60d不等.西药对照组(西药人工周期加克罗米酚)31例,20岁以下者2例,21~25岁5例,26~30岁12例,31~35岁5例,36~40岁7例;未婚7例,已婚24例;病程1年以下者6例,2~5年者18例,6~10年者6例,11年以上者1例;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5.06岁,周期5~365d不等,持续1~60d不等.宫内膜活检后病理改变情况:育阴灵治疗组42例,已婚者29例中,诊刮送检者28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者25例(其中腺瘤型增生4例),并慢性炎症者2例,分泌期宫内膜3例;西药对照组31例,已婚者24例中,诊刮者2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者19例,其中腺瘤型增生3例.盆腔B超情况:中药治疗组中,B超示盆腔正常者24例,宫体小者2例,宫内膜增生者2例,并发慢性盆腔炎者2例;对照组中,B超示盆腔正常者14例,宫内膜增生者9例,并发慢性盆腔炎者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育阴灵 治疗 无排卵型功血 临床观察 雌激素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洁 郑文玲 古昕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39例(739个IUI周期)无排卵障碍因素行IUI助孕的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组(NC组,223例)和促排卵周期... 目的探讨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39例(739个IUI周期)无排卵障碍因素行IUI助孕的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自然周期组(NC组,223例)和促排卵周期组(516例)。促排卵周期组分别采用克罗米芬[CC(CC组,62例)]、注射用尿促性素[HMG(HMG组,80例)]、来曲唑[LE(LE组,310例)]和LE+HMG(LE+HMG组,64例)进行促排卵。观察比较五组患者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及感染率。结果CC组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2.1±0.6)个、LE+HMG组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2.3±0.4)个均多于NC组的(1.1±0.4)个、LE组的(1.3±0.4)个和HMG组的(1.2±0.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与NC组、H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与LE+H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NC组、HMG组、LE组及LE+H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小于LE+H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组与NC组、HMG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9例患者中78例妊娠,其中74例单胎,4例双胎,无三胎妊娠;11例早期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NC组、CC组、HMG组、LE组、LE+HMG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52%(19/223)、8.06%(5/62)、11.25%(9/80)、10.00%(31/310)、21.88%(14/64);LE+HMG临床妊娠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组、HMG组、LE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早期妊娠流产率因例数少,未做统计学分析;五组均无OHSS和感染发生。结论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可用自然周期,若有促排卵指征可选用LE+HMG促排卵,LE+HMG促排卵周期可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IUI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障碍 自然周期 排卵周期 宫腔内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83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世玲 李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促排卵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促排卵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克罗米芬治疗,于治疗前后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 目的:观察促排卵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促排卵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克罗米芬治疗,于治疗前后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排卵率为93.2%,妊娠率为45.5%。对照组排卵率为84.6%,妊娠率为38.5%,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促排卵汤结合克罗米芬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性不孕 自拟促排卵 克罗米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78例三种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玉莲 刘继萍 满胜玲 《安徽医学》 1997年第6期27-28,共2页
<正>本文对1988~1995年来门诊及收治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功血),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科收治无排卵功血患者178例,其中青春期功血81例;更年期功血97例。青春期初... <正>本文对1988~1995年来门诊及收治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功血),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科收治无排卵功血患者178例,其中青春期功血81例;更年期功血97例。青春期初潮即发病24例,其余初潮后1~5年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赵秀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40例。A、B、C、D组分别给予100、200、300、400 mg黄体酮治疗,对比四组临床效果。结果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撤药...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40例。A、B、C、D组分别给予100、200、300、400 mg黄体酮治疗,对比四组临床效果。结果四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撤药性出血发生率、出血量及持续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C、D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均具有显著效果,而低剂量孕激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孕激素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压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高飞雁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4期214-215,共2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随机纳入患者60例,采用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治疗组口服中药,观察治疗前... 目的本研究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随机纳入患者60例,采用对照试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治疗,治疗组口服中药,观察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监测治疗前后排卵情况及1年内受孕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3.3%,对照组总有效率4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耳穴贴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无排卵性不孕有相当中药口服的疗效,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接受率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无排卵性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止崩汤治疗脾虚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安宫黄体酮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邱嘉菡 袁烁 曾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固本止崩汤治疗脾虚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奇数与偶数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安宫黄体酮,8mg,8h一次,3d后开始减量,按每3d减少1/3药量,餐后3... [目的]观察固本止崩汤治疗脾虚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奇数与偶数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安宫黄体酮,8mg,8h一次,3d后开始减量,按每3d减少1/3药量,餐后30min服用。治疗组46例固本止崩汤(党参、黄芪、白术、熟地各20g,姜炭10g,甘草6g;兼肾阳虚加附子、杜仲各10g;兼肾阴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g;兼血热加黄芩、地榆各10g;兼血瘀加蒲黄、五灵脂各10g),1剂/d,水煎200m L,晚餐后30min口服。连续治疗9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值、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及D-二聚体数值两组均有改善(P<0.01),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固本止崩汤治疗脾虚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满意,改善凝血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安宫黄体酮具有等效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崩漏 脾虚 凝血功能 固本止崩汤 凝血酶原时间 D-二聚体值 中医药治疗 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被引量:4
14
作者 郑峥 罗辉兰 +1 位作者 谢梅青 李海刚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妇产科门诊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6.25 mg/d)组43例,连续服用90 d;炔诺酮(5.0 mg/d)组43例,...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炔诺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妇产科门诊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6.25 mg/d)组43例,连续服用90 d;炔诺酮(5.0 mg/d)组43例,连续服用20 d,撤血后第5天开始第2个周期,连用3个周期。用药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性激素6项、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含量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均为单纯型增生的子宫内膜,治疗后转化为增生期内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孕酮(P)和雌二醇(E2)显著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较炔诺酮组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与炔诺酮相似都能抑制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过长;米非司酮可迅速改善月经过多和继发贫血的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治疗 炔诺酮/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排卵性不孕症临床研究及新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刁军成 方家 李林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关键词 无排卵性不孕症 西医疗法 中医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热敏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天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治疗中孕激素黄体酮不同剂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0~2012年诊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剂量分别为10、20、30、40mg,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探讨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治疗中孕激素黄体酮不同剂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0~2012年诊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剂量分别为10、20、30、40mg,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4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停药出血量与持续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治疗中每天10—40mg均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停药出血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可以采用低剂量药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无排卵 月经失调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医药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秦小珑 乔玉丹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12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无排卵性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针灸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调周法合少量性激素治疗肾气虚型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红 梁文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寻提高肾气虚型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肾气虚型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开始时两组均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止血,下一周期开始,治疗组予中... 目的探寻提高肾气虚型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肾气虚型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开始时两组均采用雌激素和孕激素止血,下一周期开始,治疗组予中药补肾调周配合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对照组予阿胶当归口服液和右归胶囊配合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综合疗效、主要诊断指标(包括月经情况和基础体温)疗效和肾气虚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主要诊断指标疗效和肾气虚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3疗程末,治疗组疾病分级量化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补肾调周法配合小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 青春期 肾气虚证 补肾调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红 许桂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0期6-7,14,共3页
无排卵性不孕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西医多采用克罗米芬及人工周期疗法,但效果不甚理想,且有一定副作用。而中医近年来对“女性生殖生理轴”、“肾主生殖”及补肾促排卵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面就有关本病的研究文献做一综述。
关键词 不育症 无排卵 女性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琦 赵新 《北方药学》 2017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6月我院围绝经期无排卵型DUB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6月我院围绝经期无排卵型DUB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以完全止血时间作为疗效判断及对比标准,检测对比两组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为(1.36±0.22)d,对照组为(2.64±0.30)d,观察组完全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85,P<0.05);治疗前两组FSH、LH、E_2、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E_2、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型DUB效果显著,能迅速止血,明显降低FSH、LH、E_2、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孕烯炔雌醇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