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小球菌核菌无性世代分生孢子双曲孢菌(Nakataea sigmoidea)的发现及产孢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海燕 辛惠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报道了黑龙江省水稻小球菌核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双曲孢属 (Nakataea sigmoidea Hara) ,并对其人工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在黑暗条件下 ,不同的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培养方式病原菌均不能产生分生孢子 ;在自然光条件下 ,... 报道了黑龙江省水稻小球菌核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双曲孢属 (Nakataea sigmoidea Hara) ,并对其人工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在黑暗条件下 ,不同的营养条件、环境条件及培养方式病原菌均不能产生分生孢子 ;在自然光条件下 ,病原菌的菌核和菌丝在水琼脂培养基上均可产生分生孢子。生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不能促进孢子产生。C/ N对菌核萌发直接产生分生孢子有影响 ,其中 C/ N为 10 / 1时产孢率最高 ,达 5 4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世代 分生孢子 双曲孢菌 产孢条 水稻 小球菌核菌 小球菌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菌株无性世代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志勇 杨炎 李惠君 《食用菌学报》 1996年第4期15-20,共6页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 4个不同的蛹虫草菌株在PDA和四种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结果显示,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势最好,4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以及产色素状况有显著差异.根据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和凹面玻片培养法观察到的菌丝形态、产抱特点,初步得到确认无性世代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无性世代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粉菌有性和无性世代菌源毒性结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文华 任明见 +3 位作者 张卫兵 徐如宏 张立异 张庆勤 《贵州农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27-32,共6页
1995~1996年,从贵阳地区采集分离小麦白粉菌有性世代菌株45个,无性世代菌株62个,分别接种在9个鉴别品种上。鉴定结果表明,两类菌源在主要生理小种的组成、出现频率以及对9个鉴别品种的毒性频率等方面是相似的。
关键词 小麦 白粉菌 有性世代 无性世代 毒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有性和无性世代致病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明见 朱文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1999~ 2 0 0 0年分别采用小麦赤霉病的有性世代 (Gibberellazeae)子囊孢子和无性世代(Fusariumgraminearum)分生孢子对 64份小麦品种 (系 )进行穗部注射法接种。结果表明 ,多数品种 (系 )用子囊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用分生孢... 1999~ 2 0 0 0年分别采用小麦赤霉病的有性世代 (Gibberellazeae)子囊孢子和无性世代(Fusariumgraminearum)分生孢子对 64份小麦品种 (系 )进行穗部注射法接种。结果表明 ,多数品种 (系 )用子囊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比用分生孢子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略高 ,说明有性世代的致病性比无性世代的致病性强。与自然发病比较 ,两种菌源接种的结果是相似的 ,即自然发病重的品种 ,采用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高 ;反之自然发病轻的品种 ,有性和无性世代接种的病穗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 ,说明用有性和无性世代菌源接种都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有性世工 无性世代 致病性 比较研究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小鹏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中南部杉木传统种植区的林业技术人员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其对激素、光、热、水、肥、土壤等要求与杉木大田苗育苗有较大的区别,成活率较低,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文章介绍了高世代... 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近年来在我国中南部杉木传统种植区的林业技术人员中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其对激素、光、热、水、肥、土壤等要求与杉木大田苗育苗有较大的区别,成活率较低,一直未能实现产业化经营。文章介绍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过程中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初步解决了高世代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成活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代杉木无性 激素处理 扦插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堰市柑桔树脂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鄂平 陆学忠 +1 位作者 杨树国 王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95,共2页
柑桔树脂病是由一种真菌(Diaporthe medusaea,无性世代为Phomopsis citri)侵染的病害,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在枯枝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冻伤、虫伤、灼伤、剪口伤等处入侵。
关键词 树脂病 综合防治 发生特点 柑桔 十堰市 分生孢子器 无性世代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茶树病原名录(续)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宗懋 陈雪芬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3-88,共16页
Deuteromycotina 半知菌亚门 Hyphomycetes 丝孢纲 Agonomycetales 无孢目 Agonomycetaceae 无孢科 Capillaria sp.发菌之一种茎(日本) (Marasmius equicrinis Muell.& Berk.菌的无性世代)
关键词 无性世代 无孢目 无孢科 半知菌亚门 根腐 种茎 丝孢纲 茶白星病 茶轮斑病 剪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病害防治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佳贺 郭文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年第9期48-51,共4页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1生理性病害1.1日烧病(白灼病)果实发生日烧病后,向阳面果肉产生不规则凹陷,出现黑褐色病斑。果肉干燥而粘着种子,不堪食用。枝干日烧病多发生在朝西的皮部,罹病树皮干瘪凹陷,爆裂翘起,...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1生理性病害1.1日烧病(白灼病)果实发生日烧病后,向阳面果肉产生不规则凹陷,出现黑褐色病斑。果肉干燥而粘着种子,不堪食用。枝干日烧病多发生在朝西的皮部,罹病树皮干瘪凹陷,爆裂翘起,最后在向阳面形成焦斑,深达木质部。防治:选择种植抗日烧病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烧病 枇杷病害 ERIOBOTRYA 皮部 枇杷叶点霉 无性世代 褐座坚壳 枇杷尾孢 枇杷属 鲑色伏革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新品种——“粤英”选育初报
9
作者 彭成绩 钟云 +5 位作者 刘岩 林润才 甘廉生 孟祥春 吴基敏 谢锡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共2页
关键词 优良新品种 柑桔 选育 无性世代 抗逆性强 河源市 稳产性 桔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英胜 《河北果树》 2015年第5期17-18,共2页
1病原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梨黑星孢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生或丛生,呈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多不分枝,孢痕多而明湿。分生孢子单孢,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发芽前少数生有一横隔。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梨黑星病菌,子囊壳在树... 1病原无性世代为半知菌亚门梨黑星孢菌,分生孢子梗暗褐色,单生或丛生,呈倒棍棒状,直立或弯曲,多不分枝,孢痕多而明湿。分生孢子单孢,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发芽前少数生有一横隔。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梨黑星病菌,子囊壳在树盘浅层的病落叶上形成,病落叶正面、背面均有,以背面居多,常聚生成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黑星病菌 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分生孢子 子囊菌亚门 无性世代 有性世代 半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小枣浆烂病防治技术
11
作者 王建广 黄素芳 张立震 《河北果树》 2006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金丝小枣 枣浆 防治技术 病斑扩展 浆烂果病 果实腐烂 无性世代 病原菌 土黄色 主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病害名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继团 俞彩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2-31,共10页
作者首次报导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病害210种,其中真菌病195种,细菌病3种,类菌质体病2种,毛毡病6种,线虫病2种,寄生性种子植物1种,生理性病1种,为害寄主133种。本文对了解自然保护区植物病害的分布、种类、发展动向及其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禅源寺 类菌质体 林科所 枪刀竹 细菌病 寄生性 无性世代 林场苗圃 藻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炭疽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谷安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1期31-36,42,共7页
在辽宁省分离出了31种植物的炭疽病菌,其中5种在中国还未见报导;从中我们得到20个菌株,井对其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炭疽病菌 寄主植物 炭疽菌 分生抱子 培养特性 大豆炭疽病 鱼尾葵 无性世代 菜豆炭疽病 营养菌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周年栽培系列技术(连载) Ⅳ.香椿的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1
14
《中国果菜》 2010年第8期53-55,共3页
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1香椿根腐病(立枯病)1.1.1病原菌和发病规律病原菌为丝核菌,以无性世代繁殖为主,有性世代只在高温高湿下偶有发生。病原菌在土壤中生存、传播和为害。在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容易发病。
关键词 周年栽培 香椿 连载 技术 土壤湿度 病原菌 发病规律 无性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树干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海林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6年第7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发病规律 干腐病 防治 梨树 葡萄座腔菌 子囊菌亚门 无性世代 半知菌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板栗病害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游春平 唐祥宁 《生物灾害科学》 1994年第1期10-11,18,共3页
关键词 病害调查 分生抱子 无性世代 栗实 病害种类 枝枯病 采集地点 子囊腔 红粉病 干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防治玉米大小斑病
17
作者 胡孔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42-42,共1页
玉米大斑病又叫叶枯病、条斑病,小斑病又叫斑点病,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平坝地区以小斑病为主,深丘区以大斑病危害较重。严重时植株提早枯死,田间一片枯焦,损失很大,在大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5%~20%。近年来,玉米大、小斑... 玉米大斑病又叫叶枯病、条斑病,小斑病又叫斑点病,是我省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省平坝地区以小斑病为主,深丘区以大斑病危害较重。严重时植株提早枯死,田间一片枯焦,损失很大,在大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5%~20%。近年来,玉米大、小斑病的危害逐年增强,因此,必须注意防治玉米大小斑病。一、病原与危害症状1.病原两病的无性世代均属半知菌亚门、长蠕孢属,有生理分化现象,均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病残体或以菌丝体潜伏于病株残体中越冬。次年在玉米生长季节,当条件适宜时,病株残体内的菌丝体复活产生分生孢子及头年越冬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玉米叶片上而引起初次或再次侵染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大小斑病 防治 危害症状 分生孢子 病株残体 无性世代 生理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耀明 《农村新技术》 2013年第5期15-16,共2页
西瓜蔓枯病又称黑腐病、黑斑病。病菌在有性世代为子囊菌瓜类球腔菌属真菌,无性世代为半知菌西瓜二壳孢属真菌。在西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是我国西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 综合防治技术 有性世代 无性世代 黑腐病 黑斑病 子囊菌 半知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叶红点病和袋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君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第4期29-29,共1页
李叶红点病别名疔病、软骨红斑、红斑病、软骨肿斑。国内外分布较广,危害李属的多种植物,如李、毛梗李、山樱桃、樱桃、细齿稠李等。李袋果病我国东北和西南高原地区发生较多。主要危害李、山樱桃等。
关键词 李叶 细齿稠李 馒头形 李属 西南高原 分生孢子器 子囊层 无性世代 半子囊菌纲 外囊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粪孢壳(Sordaria arcflca Cain)的研究有进展
20
作者 曹丽君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22,共1页
北极粪孢壳是一种粪生菌,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已有记载,为真菌遗传研究的常用材料。笔者于长白落叶松落叶上分离到北极粪孢壳菌,观察了其形态特征和部分生物的特性。该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蛋白胨培养基中长势良好,对有机态氮利用率高。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有机态氮 形态特征 遗传研究 常用材料 无性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