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A+甲氨蝶呤+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四联方案预防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启发 孙竞 +5 位作者 张钰 徐丹 刘晓力 徐兵 孟凡义 周淑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43-1145,共3页
目的评价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霉酚酸酯(MMF)和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13与11例白血病患者分别接受URD-HSCT和相关供体(RD)-HSCT。移植预处理方案... 目的评价环孢素A(CsA)+甲氨蝶呤(MTX)+霉酚酸酯(MMF)和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预防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中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疗效。方法13与11例白血病患者分别接受URD-HSCT和相关供体(RD)-HSCT。移植预处理方案:19例应用全身放疗+环磷酰胺方案、5例应用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方案;无关移植病人供体与受体之间HLA-A、B、DR基因位点完全相合11例,1个基因位点不合2例。所有相关移植病人供体与受体之间血清学位点均为全相合;预防GVHD方案:所有病人均接受CsA+ MTX方案,行URD-HSCT病人在CsA+MTX方案基础上加用MMF和ATG。结果移植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中预处理相关毒性(RRT)发生率和程度在无关与相关移植中二者无差异(P>0.05);急性GVHD(aGVHD)在无关与相关移植病人分别为46.2%和55.6%,在可统计的慢性GVHD(cGVHD)病人中,无关移植是4/7例,相关移植6/9例;无关与相关移植病人中分别有1例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移植后1年估计无病生存率在无关与相关移植分别为87.5%和90.9%;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率在无关与相关移植无差异(P>0.05)。结论CsA+MTX+MMF+ATG四联方案预防URD-HSCT中GVHD能降低aGVHD的发生及其程度,不增加移植后相关死亡率和CMV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甲氨蝶呤 霉酚酸酯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四联方案 预防 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供体来源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单中心回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婧 周进 +2 位作者 郑慧菲 王攀峰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5,共7页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仅1/4的患者可能找到HLA全相合的同胞供体。为扩大供者来源,本研究比较脐血移植(UCBT)、单倍体相合移植(haplo identical,hi-HSCT)、非全相合非亲缘供者移植(MMUDT)3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日至2012年6月共计9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历资料,其中UCBT组22例,hi-HSCT组42例,M M UDT组29例,比较3组造血重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复发率、生存时间。结果:UCBT、hi-HSCT、MMUDT 3组造血重建时间(ANC>1.0×109)分别是19、12、12 d,UCBT组粒细胞重建明显延迟(P<0.05);3组植入时间(STR>95%)分别是15、26、20d,hi-HSCT组植入时间相对较晚;3组植入失败率分别是26%、5%、3%,UCBT组植入失败率较高(P<0.05)。3组a GVH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50%、57.1%、72.4%,3组Ⅲ-Ⅵa GVHD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是27.3%、28.6%、17.2%;UCBT组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 GVHD)发生率最低,3组分别是19%、45.5%、58.3%;3组移植后100 d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是23.8%、20%、11.1%;3组2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是79.9%、80.9%、88.0%。结论:UCBT组c GVHD发生率最低,但造血重建缓慢;hi-HSCT组尽管干细胞来源广泛并且可以支持后续细胞免疫治疗,但TRM较高;而较高的a GVHD及c GVHD发生率是MMUDT组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亲缘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血缘关系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献民 王健民 +4 位作者 侯军 杨均仪 杨颖 丁晓勤 龚胜蓝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3-945,共3页
目的 :观察无血缘关系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用 HL A配型完全相合的无关供体移植治疗白血病 3例。预处理方案为 :例 1采用环磷酰胺 (CTX) +全身照射 (TBI) ;例 2采用 CTX+TBI+抗... 目的 :观察无血缘关系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用 HL A配型完全相合的无关供体移植治疗白血病 3例。预处理方案为 :例 1采用环磷酰胺 (CTX) +全身照射 (TBI) ;例 2采用 CTX+TBI+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例 3采用 CTX+TBI+ATG+依托泊苷 (VP16 )。 3例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数 (/ kg)分别为5 .90× 10 8、6 .43× 10 8和 6 .0 1× 10 8,CD34 +细胞 (/ kg)分别为 6 .34× 10 6、2 .6 2× 10 6和 2 .30× 10 6;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环孢素 A (Cs A)和短程甲氨蝶呤 (MTX)方案。 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无 1例发生 度或 度以上急性 GVHD;例 1患者移植后 180 d细胞遗传学复发 ,停用 Cs A后 2个月 Ph染色体消失 ,且出现局限性慢性 GVHD;例 2患者移植后 2 2 0 d出现局限性慢性 GVHD;例 3患者移植后 30 0 d有复发趋势 ,停用 Cs A 2周后完全缓解。结论 :无关供体 PBSCT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MMF联合 Cs A和短程 MTX可用于预防无关供体移植急性 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缘关系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 白血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真实感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小明 刘丽 +1 位作者 李红芹 彭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25-28,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捐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加入中华骨髓库时无明确认知、配型成功后高兴与担忧并... 目的了解和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的真实心理感受,为捐献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无关供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加入中华骨髓库时无明确认知、配型成功后高兴与担忧并存、自我价值认可、主动了解骨髓捐献知识及承受术后不适、不希望被媒体报道及关心受者6个主题。结论供者骨髓捐献知识缺乏,配型成功即无偿履行捐献义务,认知正向,关心受者。相关部门应加强捐献骨髓的宣传与保障,让更多的人参与捐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关(非亲缘) 骨髓捐献 心理感受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受体T细胞比例对HLA-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梁辉 翁霞 邓晓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比例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研究40对小鼠(受体SD小鼠和供体Wistar小鼠)按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1∶1、2∶1和4∶1比例和对照组分为4组进行移植,并观察移植后GVHD的发生和程度。②临床研... 目的研究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比例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关系。方法①实验研究40对小鼠(受体SD小鼠和供体Wistar小鼠)按移植物和受体的T细胞1∶1、2∶1和4∶1比例和对照组分为4组进行移植,并观察移植后GVHD的发生和程度。②临床研究中5例9~18岁患者进行HLA-半相合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4例进行CD34+细胞分选,并计算移植物和受体循环血中T细胞绝对值,按2∶1比例输入;另1例进行常规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实验发现4组小鼠,1∶1和2∶1组的GVHD最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4∶1组的GVH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中1例常规方法移植者出现超急性重度GVHD,死于并发间质性肺炎;其余4例仅出现轻度急性GVHD,1例在+155d时死于多发性神经根炎,3例病人移植成功,且均无病生存3年以上。结论移植物内T细胞与受体循环血内的T细胞绝对值之比介于1∶1和2∶1之间较为合适;临床按此比例进行移植,尤其对于HLA部分不相合或半相合的单倍体移植,可获得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和较轻的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受T细胞比例 HLA-半相合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小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范志平 杨凯 +7 位作者 刘启发 孙竞 徐丹 张钰 魏永强 叶昌雄 江千里 孟凡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94-1497,1512,共5页
目的评价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移植的造血重建、T细胞重建、感染、GVHD及疗效的差异。方法4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其中1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组),30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骨髓移植(骨... 目的评价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移植的造血重建、T细胞重建、感染、GVHD及疗效的差异。方法4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其中1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组),30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骨髓移植(骨髓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后1年内不同时间点患者的T细胞免疫重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WBC)和血小板(BPC)重建时间,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除1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未造血重建外,其余45例均获得造血重建。外周血组和骨髓组WBC重建时间分别为+(12.81±4.15)和+(16.21±3.09)d(P=0.003);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5.50±6.91)和+(20.31±7.19)d(P=0.035),外周血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均快于骨髓组。外周血组和骨髓组患者移植后1、3、6、9、12月的T细胞重建无显著性差异。外周血组和骨髓组的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50.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644)。外周血组与骨髓组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56.25%和70.00%,其中Ⅲ-Ⅳ°aGVHD的发生率在二组分别为18.75%和13.79%;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的发生率外周血组为30.77%(4/13),骨髓组为36.36%(8/22),aGVHD和cGVHD发生率二组比较均无差异(P值分别为0.456和0.413)。非白血病复发移植相关死亡率外周血组和骨髓组分别为18.75%和33.3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95)。外周血组与骨髓组移植后分别有3例和2例复发,二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226);移植后2年DFS在外周血组与骨髓组分别为62.19%和56.2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615)。结论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比骨髓移植迅速,但两者间移植后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及DFS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无关 造血重建 免疫重建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嵌合率定量检测
7
作者 冯宇锋 张翔 +10 位作者 陈广华 徐杨 龚斐然 朱子玲 戴丽君 宋铁梅 周佳子 唐晓文 常惠荣 缪竞诚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6-440,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多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体细胞嵌合率(DD-CHM%)的计算模型并简化计算方法。以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检测移植术后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多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供体细胞嵌合率(DD-CHM%)的计算模型并简化计算方法。以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TR-PCR结合毛细管电泳的方法,检测移植术后供体细胞嵌合率。结果表明:在混合嵌合状态下,同一个体来源的等位基因的双峰面积和高度是近似的,可以互相替代;对构建的计算模型中各等位基因的峰面积进行赋值,得到的嵌合率准确值和近似值在可接受的计量系统自身误差范围内(5%-20%)是基本没有差异的。结论:在混合嵌合状态下,来自于同一个体的等位基因在STR位点上的非共享峰是可以替代共享峰面积,此设想可以用作于计算多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嵌合率的检测;在计算位点选择上,受体位点的选择比供体位点选择更为重要,能更加有效的简化计算步骤,并能更准确的得到供体细胞嵌合率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率 共享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关供者与同胞相合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疗效比较
8
作者 井远方 唐湘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无关供者(unrelated donor,URD)与同胞相合供者(type matching sibling donor,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p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 目的对比分析无关供者(unrelated donor,URD)与同胞相合供者(type matching sibling donor,MS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p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行allo-HSCT治疗的ALL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供者来源将入选患儿分为URD组(24例)和MSD组(34例),比较两组患儿移植后造血重建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造血重建率、血小板重建时间、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移植后相关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肺部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EB病毒感染]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URD allo-HSCT治疗儿童ALL的疗效与MSD allo-HSCT相当,可将其作为无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匹配ALL患儿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关 同胞相合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体配型选择新标准──HLA分子模拟三维结构匹配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红星 孔繁华 +4 位作者 奚永志 金荔 刘楠 屠敏 郭斯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54-355,共2页
为了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三维结构配型的标准 ,总结出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 ,我们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了HLA分子的三维结构 ,用计算机软件比较模拟结构间的差异大小。结果表明 ,HLA分子模拟结构间的差异不同 ,... 为了确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三维结构配型的标准 ,总结出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 ,我们采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了HLA分子的三维结构 ,用计算机软件比较模拟结构间的差异大小。结果表明 ,HLA分子模拟结构间的差异不同 ,在大量统计分析基础上可以认为 ,HLA A和 B分子整体相对均方差 (relativemeansquaredeviation ,RMSD ,单位nm)大于 0 .0 4nm为差异显著 ,小于 0 .0 2nm为差异不显著 ;DRB1位点间RMSD大于 0 .0 2nm为差异显著 ,小于 0 .0 1nm为差异不显著 ,据此进一步总结了主要的可允许错配和免疫原性错配等位基因情况。本研究提示 ,HLA三维结构配型是移植配型领域的新观点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受选择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分子模拟 三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娜 梁雨蒙 +11 位作者 邓磊 王路 王一 黄雅静 刘铁强 左洪莉 胡锴勋 乔建辉 孙琪云 郭梅 艾辉胜 余长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2-529,共8页
目的:建立新的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经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以减轻移植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建立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8 Gy预处理移植组进行比较。在经典移植组给予CB6F... 目的:建立新的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经典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比较,以减轻移植的相关并发症。方法:建立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与8 Gy预处理移植组进行比较。在经典移植组给予CB6F1受鼠8 Gy TBI预处理,2 h内回输经G-CSF动员的供体(雄性C57)脾单个核细胞(spMNC)3×10~7;在双供体移植(DHSCT)组给予CB6F1受鼠2 Gy TBI,2 h内回输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来源的spMNC共12×10~7(每个供体各6×10~7),依据供鼠组品系和性别不同,双倍体移植组又再分为3组:A组为雄性C57+雌性BALB/c,B组为雄性C57+雄性BALB/c,C组为雄性C57+雄性C3H。观察4组的造血重建、移植物植入、GVHD及存活情况。结果:经典移植组出现严重造血抑制,WBC<1×10~9/L持续3-5d;A、B、C各组未出现造血抑制(WBC>3×10~9/L)。经典移植组快速植入,1周达到外周血完全植入;A、B、C 3组1周达混合植入,2周达完全植入。经典移植组34 d 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均为100%。双供体移植(DHSCT)组中34 d总体GVHD发生率及致死率分别为49.6%、50%(P<0.01,P<0.05);50 d分别为60.4%和81.2%,50 d总体存活率为50.9%。A、B、C各组的造血重建、供体植入、GVHD发生率、GVHD致死率、OS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2 Gy TBI预处理、双供者细胞输注、无GVHD预防,可使供体完全稳定植入、无造血抑制、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研究表明,H-2单倍体相合小鼠双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成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单倍相合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REG,残基匹配和HLA三维结构选择不完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体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红星 孔繁华 +4 位作者 奚永志 孙玉英 金荔 刘楠 郭斯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53-556,共4页
应用造血干细胞库进行检索后 ,往往有多个供体满足一定的检索条件 ,为了确定最适合的供体 ,选择了待进行移植的临床病例 ,分别从交叉反应组 (CREG)抗原、残基匹配理论和HLA抗原模拟三维结构比较等角度对各个供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应用造血干细胞库进行检索后 ,往往有多个供体满足一定的检索条件 ,为了确定最适合的供体 ,选择了待进行移植的临床病例 ,分别从交叉反应组 (CREG)抗原、残基匹配理论和HLA抗原模拟三维结构比较等角度对各个供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种筛选方法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但至少可以排除某些不适合的供体 ,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结论 :综合应用CREG、残基配型和三维结构比较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交叉反应组抗原 残基匹配 HLA三维结构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在活体肾脏移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炳毅 蔡明 +5 位作者 陈忠华 钱叶勇 艾辉胜 詹胜利 周文强 王亚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受体接受全身淋巴结照射(TLI)预处理基础上输注供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后嵌合体形成情况及其与肾移植的相关性。方法5对供受体进入本研究。供体平均年龄40岁,受体平均年龄27岁。HLA-A、B、DR6个抗原中4个抗原错配1例,3个抗原错配2例,1个抗原错配2例。TLI治疗从移植手术前5天开始,90cGy/d,共5天。术中和术后的免疫抑制药物方案与同时期的活体或尸体肾移植相同,但剂量略减少。供体的PBSCs动员使用瑞雪新,150μg/d,共5天,PBSCs采集和输注共2次,分别在移植手术后的第4、7天。术后应用PCR-SSP检测外周血嵌合体阳性率和持续时间。观察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情况、移植肾状态和急性排斥反应频率及GVHD等。结果供体经5天的G-CSF动员后,采集的PBSCs平均数为34×106。移植术后1个月5例受体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供体的HLD-DR抗原成分。2个月后4个HLA抗原错配,其中HLA-DR均错配的受体外周血中嵌合体PCR检测阴性,3个月后HLA-DR均错配和1个HLA-B错配的受体外周血嵌合体检测阴性,受体3、4和5的外周血中供体DNA仍为阳性。PBSCs输注后没有发生GVHD,没有任何感染发生。观察期内没有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正常。免疫抑制剂使用量低于同时期的其他活体肾脏移植和尸体肾脏移植受体。结论非清髓性的TLI治疗可以促进供体PBSCs植入受体造血系统,诱导产生造血嵌合体,而造血嵌合体的形成可以减少肾脏移植的排斥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提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PBSCs的采集和输注简便、有效,痛苦小,是一种理想的造血干细胞输注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干细胞 肾脏移植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供者的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磊 汪菊萍 彭娟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5期15-16,共2页
针对61例捐献造血干细胞供者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和术前做好身体和皮肤准备;术中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严格无菌操作,行全程心电监护;术毕防止穿刺点出血和感染等健康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无1例发生并发症,住院4~10 d出院.... 针对61例捐献造血干细胞供者的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和术前做好身体和皮肤准备;术中保持静脉通路通畅,严格无菌操作,行全程心电监护;术毕防止穿刺点出血和感染等健康指导,结果均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无1例发生并发症,住院4~10 d出院.提示供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身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 凌晨洁 +1 位作者 薛胜利 杨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755-3760,共6页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背景随着全球超重/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中超重/肥胖者也越来越多。已有研究报道肥胖与移植后的预后不良有关,为改善此类患者的不良预后应该进行更多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拟探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身体成分变化的特点,为超重/肥胖患者移植过程中实施营养干预提供证据和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3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12例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BMI正常组(137例)和超重/肥胖组(75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等,采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两组患者入仓时、预处理后和出仓时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异常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预处理方案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组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体质量(t=14.271,P<0.001)、去脂体质量(t=12.344,P<0.001)、骨骼肌质量(t=14.119,P<0.001)、BMI(t=14.610,P<0.001)、去脂体质指数(FFMI)(t=12.344,P<0.001)均较移植前下降;超重/肥胖组患者体脂肪在移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移植后却明显升高(t=-3.258、-2.478,P<0.05)。与BMI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患者与肌肉相关的指标如去脂体质量、骨骼肌质量和FFMI下降明显(t=3.525、3.728、3.545,P<0.05)。出仓时超重/肥胖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BMI正常组(χ=7.250、4.665,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超重/肥胖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更加明显的骨骼肌下降,且存在内脏脂肪堆积的趋势,移植后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更高。医护人员应该关注超重/肥胖患者整个移植期间的体质量及身体成分变化,并实施相应的营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病 成分 骨骼肌质量 质指数 去脂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超大剂量放、化疗治疗恶性实体瘤
15
作者 赵晓武 董秀娟 +5 位作者 彭晓景 符粤文 马红霞 陈蕾 吴艳 侯天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体外净化骨髓技术治疗恶性实体瘤 ,探索肿瘤治疗学的新方法。方法 :13例实体瘤患者自体骨髓移植 6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加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 ,体外净化采用Polyerg... 目的 :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体外净化骨髓技术治疗恶性实体瘤 ,探索肿瘤治疗学的新方法。方法 :13例实体瘤患者自体骨髓移植 6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加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 ,体外净化采用Polyerga 10 0 μg L加IL 2 10 0 0u ml加入骨髓 ,37℃孵育 6h ,观察与评价疗效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 :13例中完全缓解 (CR) 8例 ,部分缓解 (PR) 2例 ,总体治疗有效率 76 .9% ;移植相关死亡 2例 (15 .4% ) ,随访 3~ 2 6个月 ,现存活 8例。结论 :Polyerga加IL 2净化自体骨髓 ,可起到清除残留微小病变的作用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实体瘤的缓解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外净化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评估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晨临 楼建华 +1 位作者 沈南平 张冰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以直接节段多频生物电阻抗(DSM-BIA)法为参照标准,检验人体学测量法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5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使用DSM-BIA法测定人体成分,同时测量患儿... 目的以直接节段多频生物电阻抗(DSM-BIA)法为参照标准,检验人体学测量法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65例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使用DSM-BIA法测定人体成分,同时测量患儿的身高、体质量、中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腰围等人体学测量指标,并以DSM-BIA法为参照标准,检验人体学测量法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人体成分的准确性。结果无论是总体,还是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水平情况下,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与DSM-BIA法测得的体脂百分比(%BFDSM-BIA)的一致性最高且标准误最小。结论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是一个能够准确、简单地反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体脂水平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脂百分比 儿童 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同胞全相合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穆艳顺 王彬 +8 位作者 李斯丹 朱光华 杨骏 周翾 王凯 闫岩 林巍 秦茂权 郑胡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8日至2015年5月4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23例(亲缘单... 目的探讨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8日至2015年5月4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采用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23例(亲缘单倍体组),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同胞全相合组)。两组的预处理方案均为清髓性,回输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造血干细胞,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联合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低分子肝素±前列腺素E预防静脉闭塞病。结果两组患儿均获得完全、持久的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亲缘单倍体组和同胞全相合组:(1)WBC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3.1±2.3)和(12.5±1.4)d,PLT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4±8.0)和(22.9±7.7)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9.6±30.3)和(32.5±31.6)月,移植后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9.5%(16/23)vs 71.4%(1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亲缘单倍体相合组与同胞全相合组急性GVHD临床分级(Ⅰ~Ⅳ)65.2%(15/23)和23.8%(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缘单倍体非体外去除T细胞与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安全性与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 外去除T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血管内皮细胞体外扩增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重建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造血功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强刚 包国良 +4 位作者 顾伟勇 江晓丰 冯久贤 王恩忠 廖美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磁性细胞分离技术纯化小鼠骨髓血管内皮细胞,将其与骨髓造血细胞一起培养。培养的骨髓细胞移植给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观察其造血重建功能。结果纯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鹅卵石样细胞... 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磁性细胞分离技术纯化小鼠骨髓血管内皮细胞,将其与骨髓造血细胞一起培养。培养的骨髓细胞移植给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观察其造血重建功能。结果纯化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鹅卵石样细胞形态,表达多种内皮细胞相关抗原如CD31,CD34,ICAM1,VCAM1和凝集素BS1结合位点。将内皮细胞与骨髓造血细胞共同培养后,骨髓细胞数明显增加,其中60%为原始的造血细胞,后者移植后能有效重建血功能。结论骨髓微血管内皮细胞能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并有效阻止其分化。扩增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重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外扩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照射的前期准备及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德志 周一兵 +2 位作者 万久庆 陈幸华 陈正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33-735,共3页
目的 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全身照射 (TBI)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应用及治疗前的必要准备。方法 利用仿真人体体模和热释光测量设备 ,在高能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 ,对远距离大照射野的射线剂量均匀性进行测量和调整并测量了人... 目的 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全身照射 (TBI)在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的应用及治疗前的必要准备。方法 利用仿真人体体模和热释光测量设备 ,在高能X线全身照射条件下 ,对远距离大照射野的射线剂量均匀性进行测量和调整并测量了人体各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吸收剂量。对已完成的 12例TBI病例进行初步分析 ,观察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调整后的大照射野完全符合治疗要求 ,获得了人体内在全身照射条件下各器官的实际吸收剂量 ,为全身照射时照射剂量的评估和监测提供了可靠数据。完成的 12例TBI治疗均成功。结论 经过仔细测量和调整后的医用直线加速器 ,完全可以胜任造血干细胞预处理全身照射的各项要求 ,临床应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人 全身照射 剂量测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合并胸廓畸形长期生存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浩 毛文君 +2 位作者 刘峰 范立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8-271,27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OS)合并漏斗胸的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4日,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BOS合并漏斗胸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肺移植中心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双肺移植术,同期行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手术顺利,术后予抗炎、抗真菌预防治疗,予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肾上腺皮质激素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25 d出院,术后2年拆除胸部Nuss钢板,胸廓畸形得到纠正,术后接受长期随访,截止至投稿日,患者存活3年余,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满意。结论双肺移植同期Nuss手术是治疗终末期BOS合并胸廓畸形的有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矫治术 胸廓畸形 漏斗胸 外膜肺氧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