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动力非对称弹丸大攻角旋转共振运动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舒敬荣 张继春 常思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1-447,共7页
弹丸旋转时,空气动力非对称会对弹丸的角运动产生周期性的强迫干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弹丸纵轴相对于速度矢量成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可用于实现无伞末敏弹的稳态扫描。在考虑弹丸所受非对称空气动力与其他力和力矩的前... 弹丸旋转时,空气动力非对称会对弹丸的角运动产生周期性的强迫干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弹丸纵轴相对于速度矢量成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这种旋转运动可用于实现无伞末敏弹的稳态扫描。在考虑弹丸所受非对称空气动力与其他力和力矩的前提下,建立了弹丸的运动微分方程,推导出了复数形式的攻角方程。以攻角方程为基础,探讨了弹丸形成稳定旋转共振状态的条件。针对某空气动力非对称弹丸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动力非对称弹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旋转共振运动,为无伞末敏弹的气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空气动力非对称 非对称弹丸 旋转共振 大攻角 末敏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在肿瘤代谢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育 赵靖霞 +2 位作者 杨根金 张薇 娄子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24-1027,共4页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HRMAS)无需溶剂提取分离,能直接检测离体生物组织样品,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图谱,在代谢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HRMAS检测脑、肝、肾、肺等多种离体肿瘤组织,可以直接得到组织细胞中分子水平的代谢...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HRMAS)无需溶剂提取分离,能直接检测离体生物组织样品,得到较高分辨率的核磁共振图谱,在代谢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应用HRMAS检测脑、肝、肾、肺等多种离体肿瘤组织,可以直接得到组织细胞中分子水平的代谢物结构和组成信息。基于这些优势,HRMAS在肿瘤早期诊断研究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HRMAS技术在肿瘤组织代谢组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波谱学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代谢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对镧、铈急性生物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沛球 吴惠丰 +5 位作者 张晓宇 李晓晶 李中峰 李伟生 吴亦洁 裴奉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48-1452,共5页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1H NMR)技术对腹腔注射不同剂量[2,10,50 mg/kg(体重)]的硝酸镧[La(NO3)3]和硝酸铈[Ce(NO3)3]的雄性W istar大鼠肝、肾组织的MAS1H NMR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并结合模...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1H NMR)技术对腹腔注射不同剂量[2,10,50 mg/kg(体重)]的硝酸镧[La(NO3)3]和硝酸铈[Ce(NO3)3]的雄性W istar大鼠肝、肾组织的MAS1H NMR谱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并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剂量La(NO3)3和Ce(NO3)3的急性生物效应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La(NO3)3对大鼠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肝毒,Ce(NO3)3对大鼠肝、肾同时造成损伤.该方法可用于其它稀土及金属化合物的毒性预测和毒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组织 稀土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人类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特征(英文)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文学 楼海燕 +9 位作者 张红萍 聂秀 向云 杨永霞 吴光耀 漆剑频 岳勇 雷皓 唐惠儒 邓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42-1153,共12页
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1H 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了39例人体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特征.39例肿瘤样本分别来自39个脑肿瘤患者,包括15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纤维型脑膜瘤和11例过渡型脑膜瘤.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 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HRMAS1H 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研究了39例人体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特征.39例肿瘤样本分别来自39个脑肿瘤患者,包括15例低级星形细胞瘤,13例纤维型脑膜瘤和11例过渡型脑膜瘤.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表明,脑肿瘤组织的代谢组中主要含有脂肪酸、乳酸、胆碱代谢物(如胆碱、磷酸胆碱和甘油磷酸胆碱)、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和谷胱甘肽等代谢物.通过对核磁共振谱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发现低级星形细胞瘤和脑膜瘤的代谢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在过渡型和纤维型两个亚类脑膜瘤之间该差别相对较小.与脑膜瘤相比,低级星形细胞瘤中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肌醇与肌酸的含量较高,而丙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谷胱甘肽和牛磺酸的含量较低.NAA的含量在低级星形细胞瘤中尽管较低但能观察到,而脑膜瘤中却未发现NAA的信号.结果表明,HRMAS1H NMR和多变量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组织代谢组学方法,不仅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脑肿瘤,而且还可以为脑肿瘤提供丰富的代谢组信息,这些信息对研究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潜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模式识别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F2-Al2O3-MgO电渣微结构的原位拉曼光谱及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
5
作者 曹培明 尤静林 +5 位作者 周灿栋 LU Liming 王建 王敏 丁雅妮 徐琰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2-1248,共7页
运用原位拉曼光谱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了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晶体、玻璃和熔体的微结构及铝配位数的变化.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该晶体样品中存在的物相,分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及量子化学从头算分析了S-6530晶体和熔体... 运用原位拉曼光谱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研究了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晶体、玻璃和熔体的微结构及铝配位数的变化.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获得该晶体样品中存在的物相,分别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及量子化学从头算分析了S-6530晶体和熔体中相关物相的拉曼振动波数及散射活性,并对其主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结果表明,S-6530晶体中铝主要以六配位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的四、五配位.在升温过程中,其中MgAl2O4物相的Al-O多面体由[AlO6]转变成[AlO4]与[AlO5]共存.Al在熔体和玻璃结构中主要以[AlO4]四面体的形式存在,其占比高达71.1%,相较于其晶态,[AlO5]的占比也增加至28.6%.基于构建的熔体团簇模型的量子化学从头算表明,[AlO4]构型倾向于以Q3,Q4连接方式为主的层状和架状结构,而[AlO5]构型则倾向于单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2-Al2O3-MgO电渣重熔渣 原位拉曼光谱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密度泛函理论 铝配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脏纤维化病变的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惠文 范明霞 +1 位作者 李建奇 余亦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29-2333,共5页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HR-MAS NMR)以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病变前后以及不同程度病变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化病变使得肝脏脂肪含量增加;葡萄糖、糖原、牛磺酸以及肌醇的含量相对减小.... 利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HR-MAS NMR)以及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病变前后以及不同程度病变的代谢产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化病变使得肝脏脂肪含量增加;葡萄糖、糖原、牛磺酸以及肌醇的含量相对减小.相对磷酸胆碱(PC)而言,胆碱(Cho)及甘油磷酸胆碱(GPC)降低.随着正常至纤维化病变程度的加深,脂肪含量有一个先显著上升,再缓慢下降的趋势;而不同程度纤维化病变阶段之间其它代谢产物的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证实了上述的结果,正常与纤维化病变样本中代谢产物的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被明显分为两组;而各纤维化病变阶段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主成分分析 代谢产物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膜蛋白三维结构的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石攀 田长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50-960,共11页
膜蛋白是一类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但是膜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水溶性蛋白.核磁共振方法由于不需要膜蛋白的晶体制备,使得该方法日益成为膜蛋白结构解析的主力.对不同的膜蛋白样品制备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核磁共振方法来... 膜蛋白是一类在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蛋白,但是膜蛋白三维结构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水溶性蛋白.核磁共振方法由于不需要膜蛋白的晶体制备,使得该方法日益成为膜蛋白结构解析的主力.对不同的膜蛋白样品制备方法,有几种不同的核磁共振方法来进行膜蛋白的结构研究.其中液体核磁方法针对膜蛋白/去污剂胶束和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并已经成功解析了多个膜蛋白结构;静态取向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具有均一取向的膜蛋白/饼状胶束样品和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成功获得了许多膜蛋白的结构信息;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方法针对膜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样品,也在发展中,并尝试着进行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蛋白 液体核磁共振 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 静态取向固体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波在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贠昊 邓子辰 朱志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4-820,共7页
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是具有负Poisson(泊松)比效应的一种结构性材料.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离散并结合Bloch定理来分析弹性波在其内部传播的带隙问题.结果表明: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存在宽大的频率禁带且禁带的位置和大小相对稳定... 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是具有负Poisson(泊松)比效应的一种结构性材料.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离散并结合Bloch定理来分析弹性波在其内部传播的带隙问题.结果表明: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存在宽大的频率禁带且禁带的位置和大小相对稳定;同时星形节点本身的旋转共振模态是材料最低阶禁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星形节点周期结构蜂窝材料的以上带隙特性使其在工程中减震降噪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节点蜂窝材料 负Poisson比效应 频率带隙 旋转共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对高岭石相转变过程及Si、Al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魏存弟 杨殿范 +1 位作者 李益 三国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 ℃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 ℃),偏高岭石阶段(550~850 ℃),SiO2分凝(850~1100 ... 通过对吉林通化煤系高岭石和美国Georgia高岭石在200~1300 ℃热处理产物的MAS NMR谱和XRD,IR,DTA等的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论:①煅烧高岭石的相转变经历了四个阶段--脱羟阶段(约550 ℃),偏高岭石阶段(550~850 ℃),SiO2分凝(850~1100 ℃)及Al2O3分凝阶段(950~1100 ℃),莫来石、方英石形成阶段(1100 ℃以上);②偏高岭石-莫来石的相转变过程中存在SiO2和Al2O3的分凝,其中SiO2的分凝温度是850 ℃,而Al2O3的分凝温度是950 ℃;③1100 ℃开始,由偏高岭石分凝形成的非晶质SiO2一部分和Al2O3-γ发生反应生成了莫来石,一部分结晶为方英石;④煅烧高岭石Si、Al活性总体上随着煅烧温度的增高逐渐增强,其中Al的活性在900 ℃时达到最高,Si在1100 ℃时达到最高,当温度超过这两个临界点时,Si、Al活性将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相转变 活性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蜡石高温相转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存弟 马鸿文 +2 位作者 杨永强 杨殿范 三国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4-219,共6页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日本广岛胜光山叶蜡石在2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叶蜡石的高温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叶蜡石阶段(室温~662℃),偏叶蜡石阶段(662~1100℃)...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日本广岛胜光山叶蜡石在20~1300℃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叶蜡石的高温相转变经历了4个阶段:叶蜡石阶段(室温~662℃),偏叶蜡石阶段(662~1100℃),不定形SiO2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100~1200℃)和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300℃~).叶蜡石在662℃时失去结构水转变为偏叶蜡石.偏叶蜡石从1100℃开始转变为莫来石,同时伴随有不定形SiO2生成.1300℃时,不定形SiO2进一步结晶形成方石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蜡石 相转变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偏叶蜡石 莫来石 方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百军 孟庆磊 +1 位作者 王辉 孟庆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57-3262,共6页
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水玻璃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在110℃时水热晶化合成了含Al的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固体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扫描电镜(SEM)及吡啶吸附傅里叶... 以拟薄水铝石为铝源、水玻璃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在110℃时水热晶化合成了含Al的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固体29Si、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扫描电镜(SEM)及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对AlMCM-41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MCM-41分子筛具有六方排列的孔道结构,同时具有很高的相对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容,且孔分布单一;AlMCM-41分子筛中Si原子在骨架内键合的程度更高,使AlMCM-41分子筛具有更好的骨架晶化程度;同时具有四配位骨架铝,使AlMCM-41介孔分子筛具有适当的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AlMCM-41介孔分子筛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骨架铝 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TMA^+柱撑蒙脱石的^(13)C MAS NMR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宏平 朱建喜 +3 位作者 邓风 文晓燕 杨丹 郭九皋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采用13C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对HDTMA+柱撑蒙脱石层间域内由于堆垛密度差异所致的具不同排列方式的有机离子的构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在层间并不是完全刚性的(All trans)状态,同时由不同构形离子组成的有机相之间... 采用13C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MASNMR),对HDTMA+柱撑蒙脱石层间域内由于堆垛密度差异所致的具不同排列方式的有机离子的构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链烷基在层间并不是完全刚性的(All trans)状态,同时由不同构形离子组成的有机相之间的比例也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有机离子在层间域内堆垛密度的增大,柱撑离子存在着一个从类似固体状态(Solid like)到类似液体状态(Liquid like)再到类似固体状态变化的宽范围的分子环境。其中平卧双层排列模式中有机分子所表现出的类似液体的性质最为明显,只有在较高堆垛密度的倾斜双层排列模式下层间离子才表现出较明显的类似固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柱撑蒙脱石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技术 MASNMR 排列方式 有机离子 排列 构形 碳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水侵蚀对水泥粉煤灰浆体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庆军 石华 +3 位作者 杨军 耿春东 刘勇强 张杨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4,34,共9页
采用XRD、^(29)Si和^(27)Al MAS NMR测试技术,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和侵蚀龄期对卤水侵蚀下水泥-粉煤灰浆体水化产物相组成、含铝相产物迁移与转变、C-S-H凝胶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卤水侵蚀导致浆体Ca(OH)_2含量降低,AFm和TA... 采用XRD、^(29)Si和^(27)Al MAS NMR测试技术,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和侵蚀龄期对卤水侵蚀下水泥-粉煤灰浆体水化产物相组成、含铝相产物迁移与转变、C-S-H凝胶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卤水侵蚀导致浆体Ca(OH)_2含量降低,AFm和TAH向AFt转变,同时生成大量Friedel盐,C-S-H凝胶中Al[4]脱出;随粉煤灰掺量增加,浆体中AFt、AFm和TAH生成量降低,C-S-H的MCL和Al[4]/Si增大,Friedel盐生成量先增后减;侵蚀早期,水泥-粉煤灰浆体结构疏松,AFt生成量较纯水泥高,后期浆体致密性提高,抑制卤水侵蚀,AFt生成量较少,C-A-S-H脱铝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 卤水侵蚀 水化产物组成 微结构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细粉煤灰作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填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钧 周洪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8-232,共5页
将粉煤灰以及经过机械磨细的粉煤灰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一般性填充料 ,进行了粘度、胶凝时间、制品抗弯曲强度等工艺性能指标变化的实验。首次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HR/MASNMR)新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 (SEM)进行结构分析... 将粉煤灰以及经过机械磨细的粉煤灰作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一般性填充料 ,进行了粘度、胶凝时间、制品抗弯曲强度等工艺性能指标变化的实验。首次采用高分辨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HR/MASNMR)新技术并结合扫描电镜 (SEM)进行结构分析和显微形貌观察。提出加入粉煤灰填料以后 ,造成不饱和聚酯树脂交联时出现侧基化或者聚合交联度下降、链接点减少的观点 ;得到含有较多玻璃微珠的Ⅰ级粉煤灰与树脂形成分离的界面 ,统灰则与树脂完全融合一起的结论。这是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粉煤灰以后弯曲强度降低的结构上的原因。提出磨细后的粉煤灰由于消除了粉煤灰自身原有的部分多孔物质 ,添加后使复合材料制品抗弯曲强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粉煤灰 聚合交联度 抗弯强度 无机填料 旋转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阳炼焦煤碳、氧结构研究与光谱学表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葛涛 WANG Meng +2 位作者 李芬 闵凡飞 张明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4-1031,共8页
通过对山西高阳炼焦煤煤质分析及^(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MAS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联合解析,获取煤中芳香结构、脂肪结构、羟基基团、含氧官能团结构特征,以及芳碳率、芳氢率、芳核... 通过对山西高阳炼焦煤煤质分析及^(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MAS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联合解析,获取煤中芳香结构、脂肪结构、羟基基团、含氧官能团结构特征,以及芳碳率、芳氢率、芳核平均结构尺寸(Xb)等煤结构单元基本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高阳炼焦煤中芳碳率为0.73~0.77,芳核平均结构尺寸Xb为0.43。苯环五取代、苯环四取代和苯环三取代是高阳煤中主要的芳香烃结构,占比分别为41.42%,30.65%和19.82%。亚甲基是高阳煤中最主要的脂肪烃结构,占比达到41.85%,甲基和次甲基含量分别为29.86%,28.29%,说明煤中含有较多的烷基侧链和环状脂肪烃。羰基和酚羟基是煤中最主要的含氧官能团,与芳环上π电子形成的羟基π氢键占煤中羟基结构的73.20%。在芳香烃碳原子个数为118的高阳炼焦煤分子模型中,脂肪烃碳原子个数为25~32,其中,甲基碳、亚甲基碳、次甲基碳、羰基和羧基的个数分别为7~8,9~11,6~8,5。氧原子个数为7,其中,羰基和酚羟基为6个,醚氧键和有机硫中的砜或者亚砜结构共用1个氧原子。构建高阳炼焦煤精准大分子模型需要更多的碳、氧原子个数,因此,必须对煤中硫、氮等杂原子结构做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结构 炼焦煤 光谱学 ^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傅里叶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具有Keggin结构的Al_(13)草酸盐胶体合成及其表征
16
作者 刘璟 赵峰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采用XRD,FTIR和MAS27AlNMR方法表征从Al13溶液中合成的草酸盐胶体.结果表明:胶体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有别于常见的Al系及其草酸盐沉淀;位于810cm-1处络合物中Al—O伸缩振动证明胶体是由Al13和草酸根直接络合形成;红外光谱中位于725cm-... 采用XRD,FTIR和MAS27AlNMR方法表征从Al13溶液中合成的草酸盐胶体.结果表明:胶体具有明显的XRD衍射峰,有别于常见的Al系及其草酸盐沉淀;位于810cm-1处络合物中Al—O伸缩振动证明胶体是由Al13和草酸根直接络合形成;红外光谱中位于725cm-1处的(Al—O)Td键和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中位于约61ppm处的Al(O)4特征峰共同证明胶体具有特殊的Keggin结构,高pH(=7.8)环境下Al13草酸盐胶体仍能保持Keggin结构;经过化学分析,该草酸盐胶体化学式为AlO4Al12(OH)24(H2O)12(C2O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3 胶体 傅立叶红外光谱 ^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KEGGIN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96年第5期16-20,共5页
科技动态蜜瓜果肉中的蛋白酶D通过五个步骤(包括CM-琼脂糖、CL—6B柱色谱分析)从市售的蜜瓜(香瓜变种inodorus)中提纯了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D是一种分子量为50000的糖蛋白,它的最适pH值为11(在35℃... 科技动态蜜瓜果肉中的蛋白酶D通过五个步骤(包括CM-琼脂糖、CL—6B柱色谱分析)从市售的蜜瓜(香瓜变种inodorus)中提纯了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D是一种分子量为50000的糖蛋白,它的最适pH值为11(在35℃时以酪蛋白为底物)。这种蛋白酶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蛋白酶活性 番荔枝 旋转共振 细胞分裂素 叶绿素含量 植株生长发育 培养液浓度 荔枝果实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核磁光谱法研究镁铝复合氧化物的水热转化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漫游 陶奇 +3 位作者 何宏平 吉世超 李尚颖 张朝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7-893,共7页
复合金属氧化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镁铝复合氧化物(简称MMO)则大量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蒸发河湖相和海相沉积岩等之中。本研究以镁铝水滑石(HT)煅烧产物MM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时长,考察并揭示MMO在富硅... 复合金属氧化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中镁铝复合氧化物(简称MMO)则大量分布于基性-超基性岩浆岩、蒸发河湖相和海相沉积岩等之中。本研究以镁铝水滑石(HT)煅烧产物MMO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合成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时长,考察并揭示MMO在富硅、碱性和160℃水热条件下的结构复原特性及其转化机制。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该条件下MMO首先复水形成水滑石相,进而水滑石相逐渐向皂石转化,并伴有钠霞石等杂相的形成与溶解。29Si和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 NMR)的结果证明,在皂石结晶过程中,Al3+优先占据四面体片层的四配位位置。该研究对揭示水滑石稳定性、水滑石与硅酸盐矿物异相成核与生长、热液类型的天然皂石矿床的形成过程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复合氧化物 皂石 水热合成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磷钨酸铯盐的液相组装及酸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美银 黄道丰 +5 位作者 陈欣 周俊夫 任远航 叶林 岳斌 贺鹤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4-2741,共8页
以磷钨酸(H_(3)PW_(12)O_(40))和氯化铯(CsCl)为原料,两亲型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按不同的Cs/P比制备了一系列介孔磷钨酸铯盐(Cs_(x)H_(3)−xPW_(12)O_(40),m-CsPW).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场发射... 以磷钨酸(H_(3)PW_(12)O_(40))和氯化铯(CsCl)为原料,两亲型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按不同的Cs/P比制备了一系列介孔磷钨酸铯盐(Cs_(x)H_(3)−xPW_(12)O_(40),m-CsPW).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N_(2)吸附-脱附测试和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是由纳米微晶组装而成的晶态介孔材料.以三甲基膦为探针分子,通过^(31)P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31)P MASNMR)测定了样品酸处理前后的酸密度和酸强度.以5,7-二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Pech⁃mann缩合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样品的酸性质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多酸盐 ^(31)P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波谱 酸性 Pechmann缩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分子筛铝分布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妮妮 缪平 +3 位作者 邢爱华 桑宇 袁德林 罗明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2-1460,共9页
按凝胶中硅铝比分别为40和80,合成了板状和球形两种形貌的ZSM-5分子筛。通过将^(27)Al MAS NMR、Co(Ⅱ)离子交换能力及UV-Vis-DRS技术相结合表征了孤立铝和铝对的含量及骨架铝原子的落位信息;采用^(29)Si MAS NMR技术表征了骨架中Si(nSi... 按凝胶中硅铝比分别为40和80,合成了板状和球形两种形貌的ZSM-5分子筛。通过将^(27)Al MAS NMR、Co(Ⅱ)离子交换能力及UV-Vis-DRS技术相结合表征了孤立铝和铝对的含量及骨架铝原子的落位信息;采用^(29)Si MAS NMR技术表征了骨架中Si(nSi,(4-n)Al)(n=0~4)序列群体;采用XPS结合XRF表征了ZSM-5分子筛体相、表面和内部的铝分布,并对上述表征骨架铝分布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结合多种表征技术,确定了合成的ZSM-5分子筛的铝分布和落位,确定了ZSM-5分子筛骨架中Al的化学环境,为构建ZSM-5分子筛的铝分布和落位与反应性能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铝分布 Co(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