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P合成酶的结合变化机制和旋转催化──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部分工作介绍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筠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7,共9页
保罗博耶(P.D.Boyer)教授为阐明ATP酶作用机制所提出的结合变化机制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原则上是用于促进酶上紧密结合的ATP的释放和无机磷、ADP的结合;二是在净ATP形成过程中,酶上... 保罗博耶(P.D.Boyer)教授为阐明ATP酶作用机制所提出的结合变化机制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ATP合成所需要的能量原则上是用于促进酶上紧密结合的ATP的释放和无机磷、ADP的结合;二是在净ATP形成过程中,酶上的各催化部位是高度协同地顺序起作用的.γ亚基在F1ATP酶中的旋转运动使三个催化部位构象不对称是实现结合变化的基础.高分辨率牛心线粒体F1ATP酶的晶体结构发表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合成酶 合成酶 结合变化 机制 旋转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薄膜式光催化反应器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7
2
作者 桑雪梅 赵清华 +1 位作者 王敏 全学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09,11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强化薄膜浆态反应器的新型反应器——旋转薄膜式光催化反应器(RFFS)。以苯酚为模拟有机污染物,以商品的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首先研究了RFFS反应器的性能,然后与常规的鼓泡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 提出了一种强化薄膜浆态反应器的新型反应器——旋转薄膜式光催化反应器(RFFS)。以苯酚为模拟有机污染物,以商品的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首先研究了RFFS反应器的性能,然后与常规的鼓泡式光催化反应器进行了光催化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RFFS反应器形成的旋转浆态薄膜扩大了与空气和光源的接触面积,强化了光催化体系的传质,提高了体系中催化剂对光能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在较高光催化剂浓度的条件下运行。在苯酚初始浓度为3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3.0g/L,通气气速1.0L/min,浆料循环流量为3.3L/min,光距为10cm的条件下,与传统反应器相比,苯酚的催化反应速率提高了1.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薄膜式光催化反应器 催化 苯酚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薄膜浆态光催化反应器 被引量:3
3
作者 桑雪梅 全学军 +1 位作者 赵清华 谭怀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78-1982,共5页
在分析现有光催化反应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薄膜式浆态光催化反应器(RFFS)。用商品化光催化剂DegussaP25,以苯酚模型有机物为降解对象,对比了RFFS与传统鼓泡浆态光催化反应器(TBS)的性能,研究了RFFS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 在分析现有光催化反应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旋转薄膜式浆态光催化反应器(RFFS)。用商品化光催化剂DegussaP25,以苯酚模型有机物为降解对象,对比了RFFS与传统鼓泡浆态光催化反应器(TBS)的性能,研究了RFFS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浆态光催化反应器相比,RFFS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尤其是能够在较高的光催化剂浓度下运行。在光催化体系的循环流速大于2.7L.min-1、供气流量为1.0L.min-1、催化剂浓度为3.0g.L-1的条件下,RFFS比传统浆态鼓泡光催化反应器的降解速率提高1.6倍。RFFS利用旋转浆态薄膜强化了光催化反应体系的传质,同时提高了体系中光催化剂对光能的利用率,较好地解决了光在传统浆态体系中的传递问题,为开发新型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反应器提供了方案。苯酚在RFFS中的降解动力学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理论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薄膜光催化反应器 苯酚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旋转薄膜浆态光催化反应器光催化降解焦化废水的实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谭怀琴 全学军 +2 位作者 赵清华 桑雪梅 高国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1年第8期122-126,共5页
以商品化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利用自制的旋转薄膜浆态光催化反应器(RFFS)光催化降解焦化废水,对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焦化废水的初始COD值的降低显著上升,最佳的催化剂投加量为4.0 g/L... 以商品化Degussa P25为光催化剂,利用自制的旋转薄膜浆态光催化反应器(RFFS)光催化降解焦化废水,对影响COD去除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随着焦化废水的初始COD值的降低显著上升,最佳的催化剂投加量为4.0 g/L。对废水进行5倍稀释,调节pH值为3.2,加入3 mL H2O2,光照180 m in,在最佳TiO2投加量下的COD去除率可达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TIO2 旋转薄膜光催化反应器 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_1F_0-ATP酶的超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润广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X衍射晶体学法、荧光标记显微镜法、负染色体电子显微镜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对F1F0 ATP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发现,在大肠杆菌、叶绿体和牛心线粒体中,F1F0 ATP酶复合体分别由8、9和16种不同的亚基组成.所有F1F0 ATP酶都有类似的结构,... 通过X衍射晶体学法、荧光标记显微镜法、负染色体电子显微镜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对F1F0 ATP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发现,在大肠杆菌、叶绿体和牛心线粒体中,F1F0 ATP酶复合体分别由8、9和16种不同的亚基组成.所有F1F0 ATP酶都有类似的结构,球状的F1和F0是由一个中心转轴和一个外围柄连接在一起.其中,中心转轴由γ和ε亚基组成,外围柄由b2(Ⅰ,Ⅱ)和δ亚基组成.在酶的催化过程中,α3β3亚基通过γ亚基与膜上的c亚基环相互作用,驱动ATP合成酶的中心转轴旋转.F1F0 ATP酶利用电化学质子梯度的能量,催化ADP(腺苷二磷酸)和Pi(无机磷酸盐)形成ATP(腺苷三磷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F0-ATP酶 超分子结构 旋转催化 腺苷三磷酸 电化学质子梯度 能量代谢 牛心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能量来源机理及刺激传导的ATP酶新说与诺贝尔奖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震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10,6,共3页
神经传导的“钠学说”未能真正发现传导能量的来源机理 ,外界一点能量刺激到Na+,如无内能激发参与 ,不大可能产生细胞广泛除极。“钠钾泵”假说没有全面发现 :(1 )神经传导的ATP能量来源机理 ,(2 )刺激是激活ATP酶 ,产生能量 (3 )离子... 神经传导的“钠学说”未能真正发现传导能量的来源机理 ,外界一点能量刺激到Na+,如无内能激发参与 ,不大可能产生细胞广泛除极。“钠钾泵”假说没有全面发现 :(1 )神经传导的ATP能量来源机理 ,(2 )刺激是激活ATP酶 ,产生能量 (3 )离子以能量作载体通过细胞通道。“膜片钳”技术动摇和否定细胞通道钠、钾等离子的特异性 ,离子的进出通道决定于通道、离子及能量的大小等 ,钠钾等通道分类命名值得商确。 1 991年起作者正式发表不少论文[4 - 9] 认为 :刺激是激活ATP酶 ,产生能量及除极复极和神经传导 ,ATP酶细胞各部分均有 ,特别是细胞膜系统。 (4 )人体能量系统与中医经络系统相似 ,由量多质好的细胞线粒体组成。主干 1 4 ,分枝无数。植物能量系统由分生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 ATP酶 钠学说 钠钾泵 膜片钳 旋转催化 线粒体 人体 能量来源 刺激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合酶β亚基功能与疾病 被引量:3
7
作者 袁李佳龙 秦旭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64-470,共7页
ATP合酶,又称F_1F_0-ATP合成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菌质膜上的参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最后环节。其结构包含F_1和F_0两个亚单位,共同作用于ATP的分解和合成。ATP合酶β亚基是F_1F_0-ATP合成酶F_1亚单位的重要组件,... ATP合酶,又称F_1F_0-ATP合成酶,是位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菌质膜上的参与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最后环节。其结构包含F_1和F_0两个亚单位,共同作用于ATP的分解和合成。ATP合酶β亚基是F_1F_0-ATP合成酶F_1亚单位的重要组件,该亚基包含ATP合成和水解所需的催化位点,其功能好坏与疾病发生直接相关。本文就ATP合酶β亚基功能与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合酶β亚基 旋转催化 糖尿病 肿瘤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