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快乐论幸福到实现论幸福:构建中国旅游幸福理论自主知识体系
1
作者 白凯 赵振斌 高杨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共4页
作为幸福产业之一,旅游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旅游幸福研究亦成为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现阶段,旅游幸福研究对快乐论幸福和实现论幸福的辨析仍不充分。对快乐论幸福的选择性偏倚和对实现论幸福... 作为幸福产业之一,旅游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旅游幸福研究亦成为旅游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现阶段,旅游幸福研究对快乐论幸福和实现论幸福的辨析仍不充分。对快乐论幸福的选择性偏倚和对实现论幸福的重视不足极大限制了旅游幸福研究的理论潜能。只有加快构建中国旅游幸福理论自主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幸福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乐论幸福 实现论幸福 旅游幸福 理论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片呈现图式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存在本真性的中介作用和社交媒体强度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武慧慧 何彪 +1 位作者 胡涛 谢灯明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74,共17页
分享旅游照片是一种普遍的游后行为,是游客自我景观化呈现的方式之一。但鲜有文献探究旅游照片分享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文章以自我知觉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的风景图式和自我景观化图式旅游照片如何通过存在本真性的... 分享旅游照片是一种普遍的游后行为,是游客自我景观化呈现的方式之一。但鲜有文献探究旅游照片分享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文章以自我知觉理论为指导,旨在探讨游客在社交媒体分享的风景图式和自我景观化图式旅游照片如何通过存在本真性的中介作用影响旅游幸福感(享乐主义和实现主义幸福感),以及社交媒体强度的调节作用。文章设计了3个实验,揭示了内省框架下不同游客照片呈现图式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风景图式会带来更好的享乐主义幸福感,自我景观化图式预示着更高的实现主义幸福感,存在本真性在以上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交媒体强度调节上述两条中介路径。文章深化了自我知觉理论,丰富了旅游照片呈现和社交媒体支持对旅游体验影响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景观化 存在本真性 旅游幸福 社交媒体强度 自我知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幸福感构成——以互联网旅游博客文本为例 被引量:126
3
作者 张天问 吴明远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10期51-60,共10页
追求幸福是个体生存的根本动机,当旅游日益成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表达时,旅游研究有理由探讨旅游与幸福感的关系。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旅游博客的博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身心感受的变化。研究发现,旅游的根... 追求幸福是个体生存的根本动机,当旅游日益成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表达时,旅游研究有理由探讨旅游与幸福感的关系。以扎根理论为研究工具,以旅游博客的博主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身心感受的变化。研究发现,旅游的根本动机是寻找和收获旅游幸福感。旅游者从居住地世俗生活状态进入旅游环境,通过休闲、娱乐、教育、逃避、美感和移情过程,达到消遣、逃逸、认知、审美和移情的目的;享受从生理感知、心理变化和灵性提升不同层级的生命状态,获得深刻的人生经历,再回到居住地惯常环境的历程,实现从世俗到"神圣"再归于平凡的生命状态转换。旅游前美好期待体验、旅游中福乐体验、旅游后温馨回忆体验,成为旅游幸福感的时间构成;享受闲适生活、获得旅游福乐体验、提升积极情绪、减弱不良情绪、感受人际美好,进而提升人生境界,是旅游幸福感的重要内容构成。因此,旅游服务实际上应起始于旅游行程前,绽放于旅游过程中,延伸至旅游活动后。旅游服务必须持高度的人文情怀,以发于心、形于外的贴心关照才能给予旅游者一段幸福的人生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扎根理论 旅游博客文本 旅游幸福感构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幸福及其研究之价值、视角与前景 被引量:12
4
作者 亢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旅游是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因而对人的幸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的本质应该是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活动,这种幸福源于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体验是为了幸福并且可能实现幸福。旅游幸福研究对学科、旅游实践以及旅游者... 旅游是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因而对人的幸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的本质应该是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活动,这种幸福源于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体验是为了幸福并且可能实现幸福。旅游幸福研究对学科、旅游实践以及旅游者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可以对旅游幸福做全面的考察和探究。旅游幸福研究的根本归宿就是"为了旅游者的幸福",这也是旅游所应担负的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价值 旅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幸福”何以可能 被引量:7
5
作者 亢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旅游幸福是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生活方式所生发的积极情感体验。旅游的幸福既是过程的,又是目的的;既是存在的,又是意义的;既是关涉事实的,又是指向价值的,所以旅游的幸福是可能的。因可能的幸福可以强化旅游的目的性动机,可以使旅游活... 旅游幸福是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生活方式所生发的积极情感体验。旅游的幸福既是过程的,又是目的的;既是存在的,又是意义的;既是关涉事实的,又是指向价值的,所以旅游的幸福是可能的。因可能的幸福可以强化旅游的目的性动机,可以使旅游活动更加有序,还可以拒斥不良的、消极的旅游行为,从而促使旅游达致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旅游幸福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发展与旅游幸福感的增强逻辑 被引量:14
6
作者 梁学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94,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国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普遍需求。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契机。基于此,笔者从增强旅游幸福感的发展逻辑出发,结合对全域旅游内涵的解读,提出并丰富了旅游...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旅游活动已成为国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普遍需求。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和方式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契机。基于此,笔者从增强旅游幸福感的发展逻辑出发,结合对全域旅游内涵的解读,提出并丰富了旅游幸福感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全域旅游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三个主体的幸福感增强逻辑,最后从政策与法规、设施与服务、资本与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产业 旅游幸福 增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旅游幸福感研究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孟彩娟 刘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旅游作为关系到人类福祉的重要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旅游幸福感也愈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回顾近20年相关研究文献发现,①国内有关旅游幸福感的文献最早出现在2009年,2013年后旅游幸福感更受关注。②有关旅游幸... 旅游作为关系到人类福祉的重要活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旅游幸福感也愈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回顾近20年相关研究文献发现,①国内有关旅游幸福感的文献最早出现在2009年,2013年后旅游幸福感更受关注。②有关旅游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旅游社区居民幸福感、旅游者幸福感(包括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以及他们的影响因素。③在旅游经济背景下有学者认为旅游者幸福感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是在参与旅游过程中对旅游影响的感知。④旅游者幸福感由旅游前、中、后三个时段的情感和价值构成,对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构成暂无明确的分析维度。大部分幸福感测量直接借用了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或心理幸福感量表,也有学者根据中国游客的特殊性从主客观方面进行探究。⑤社区参与度、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对旅游幸福感的影响存在着人群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主观幸福 心理幸福 影响因素 人群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者,备也:旅游准备对旅游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彬礼 粟路军 杨小杰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旅游者在出游前开展准备活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相关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旅游准备的后效影响知之甚少。《礼记》有云:“福者,备也”。旅游准备能否提升旅游前幸福感、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和影响边界是什么都有待相应的... 旅游者在出游前开展准备活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但相关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旅游准备的后效影响知之甚少。《礼记》有云:“福者,备也”。旅游准备能否提升旅游前幸福感、其具体的作用路径和影响边界是什么都有待相应的学术探索。文章立足旅游前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开展准备活动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准备(充分vs.一般)对旅游前幸福感的作用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两个问卷调查和两个情景实验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充分(vs.一般)的旅游准备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前幸福感和旅游者期待;且旅游者期待中介旅游准备对旅游前幸福感的影响;而旅游目的地可达性(较高vs.较低)会对旅游准备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低(vs.较高)的旅游目的地可达性能够强化旅游准备对旅游者期待及旅游前幸福感的影响。文章较为深入地阐释了旅游准备作用于旅游前幸福感的理论逻辑、作用路径、影响边界等基础问题,夯实了旅游准备促进旅游前幸福感的理论内涵,为切实提升旅游前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对完善旅游者幸福感理论体系、拓展旅游的幸福感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准备 旅游者期待 旅游幸福 旅游目的地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懂分享,更幸福——旅游体验分享、旅游者自我发展与旅游后幸福感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彬礼 粟路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9,共16页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分享(价值型vS.操作型)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价值型(vs.操作型)的旅游体验分享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后幸福感和旅游者自我发展;且旅游者自我发展中介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而分享反馈(较多vs.较少)会对旅游体验分享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多(vs.较少)的分享反馈能够强化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者自我发展及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文章探索了旅游后阶段分享旅游体验的幸福效应,阐述了旅游体验分享作用于旅游后幸福感的理论基础、逻辑路径,为有效提升旅游后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分享 旅游者自我发展 旅游幸福 分享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对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国权 任连萍 +1 位作者 邱汉琴 姚延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关于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旅游者幸福感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目前多采用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定量方法,对其复杂性缺乏深入探讨。该文立足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旅游者幸福感(享乐幸... 关于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与旅游者幸福感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目前多采用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传统定量方法,对其复杂性缺乏深入探讨。该文立足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青岛市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旅游者幸福感(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因果模型,并纳入“拥挤感知”变量,以进一步探析旅游者幸福感的前因组态条件。研究表明:①在拥挤感知、兼容、程度、心理逃离、物理逃离和迷恋6个前因要素中,“迷恋”的一致性最高,对旅游者高幸福感的生成具有重要解释力,但所有单要素均不能构成两类幸福感的充要条件;②共析出9种能促进高旅游者幸福感的复杂组合路径,其核心条件均涉及“心理逃离”,表明该要素是旅游者高幸福感生成的重要基础;③旅游者高享乐幸福感和实现幸福感的组态条件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前因组态的核心条件稍显复杂;④在具有最高一致性的路径组合中,两类幸福感均“一定不包含”高拥挤感知。研究结果可深化对旅游者幸福感生成机制的理解,并为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和管理提供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 旅游幸福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拥挤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真实性感知对忠诚度的影响:一个整合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安禧 高歌 +1 位作者 李海军 郭英之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6,共15页
在激烈的客源竞争中,培育旅游者忠诚是旅游地的制胜关键,也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文章整合代表旅游者、旅游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人地关系、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 在激烈的客源竞争中,培育旅游者忠诚是旅游地的制胜关键,也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文章整合代表旅游者、旅游地、旅游者与旅游地的人地关系、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的人际关系的关键因素,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情感凝聚为中介,实证探讨真实性感知对旅游者忠诚的影响机制。通过对473份有效样本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真实性感知会增进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和情感凝聚,继而又会对旅游者忠诚产生促进作用;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地方依恋、情感凝聚在真实性感知与旅游者忠诚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旅游者幸福感、旅游地情感形象、情感凝聚相比,地方依恋承载的中介效应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旅游者忠诚、促进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感知 旅游幸福 旅游地情感形象 地方依恋 情感凝聚 忠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旅游体验对其幸福感的影响:代际互动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汪群龙 洪琴 +1 位作者 刘春 朱红缨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4,81,共10页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如何让老年人的旅游生活更具幸福感是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从老年人旅游体验、代际互动、旅游幸福感三者的关系出发构建了老年人旅游体验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 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深入,如何让老年人的旅游生活更具幸福感是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文章从老年人旅游体验、代际互动、旅游幸福感三者的关系出发构建了老年人旅游体验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概念模型,并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感官体验对幸福感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通过代际冲突互动间接对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情绪体验、情感社交体验、认知体验对幸福感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并分别通过代际冲突互动间接对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通过代际支持互动间接对幸福感产生正向影响;社会关联体验对幸福感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又通过代际冲突互动间接对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结论为老年旅游管理实践和健康老龄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游客 旅游体验 旅游幸福 代际互动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乐抑或实现?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转向——基于国外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晓 白长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144,共13页
目前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普遍借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这种借用将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局限于情感要素,而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价值和意义。借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使得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和术语使用存在模糊和混淆等问题。鉴于此,文章借助哲... 目前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普遍借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这种借用将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局限于情感要素,而忽视了旅游体验的价值和意义。借用过程中存在的偏差使得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化和术语使用存在模糊和混淆等问题。鉴于此,文章借助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对现有国外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研究发现,早期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者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欠缺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的深入挖掘。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意识到直接借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局限性,进而开始转向从实现主义视角理解旅游者幸福感。这一研究转向不仅引发了学界对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反思和拓展,还为未来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提供了素材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快乐论 实现主义幸福 真实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幸福感研究述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被引量:21
14
作者 蔡礼彬 宋莉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63,共12页
在旅游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在旅游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集成梳理具有迫切性。文章以52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全局性视角对当前... 在旅游业成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与人类幸福之间的关系愈加受到重视,在旅游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旅游者幸福感研究的集成梳理具有迫切性。文章以52篇中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全局性视角对当前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进行框架梳理与重构。研究发现:(1)当前研究围绕"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内容"这一核心类属,存在幸福渴望、幸福触发、幸福抑制、幸福呈现、幸福干预、幸福延展和幸福认知7大主类属,其下细分为47个次类属。(2)研究脉络存在时间脉络、层次脉络、范围脉络和故事脉络4种。(3)当前关于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存在积极与消极、整体与局部、主观与客观等悖论。(4)旅游者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内容显示,旅游者幸福感异质化特点突出,互动因素产生重要影响,并依据时间效果产生瞬时幸福、长期幸福和后发幸福3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扎根理论 幸福悖论 异质化 互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疗愈:过往旅游经历对老年人不幸福感的治愈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兴洋 刘涛 +2 位作者 谢小凤 黄雷 张凤英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9,共16页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寻求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疗愈手段,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回忆疗法,以过往旅游经历作为回忆内容,采用3个现场实验验证其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作用... 在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寻求治疗老年人心理问题的有效疗愈手段,是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回忆疗法,以过往旅游经历作为回忆内容,采用3个现场实验验证其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作用。其中,实验一检验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疗愈效果及作用机制;实验二进一步对比不同回忆内容的疗愈效果差异;实验三验证不同时期的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提升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回忆过往旅游经历一方面通过提升积极情绪增强老年人当下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存在意义感增强老年人回溯幸福感,对老年心理问题具有疗愈作用。此外,相比于回忆过往生活经历,回忆过往旅游经历尤其是早年旅游经历的疗愈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不仅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探讨了旅游经历对老年人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剖析了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整体意义,还证明了旅游经历在心理问题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疗愈 旅游幸福 回忆疗法 老年人 过往旅游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21
16
作者 黎志逸 赵云 程道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04-104,106,共2页
本文以幸福感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着眼于幸福源头的两个方面,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得以实现的三个层次把握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三元性,进而构建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幸福 幸福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角色、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者幸福感的关系 被引量:11
17
作者 许春晓 郑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73,共5页
当代旅游活动中同游需求及游客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凸显,旅游同伴角色对旅游者幸福感的产生意义重大。界定了旅游同伴角色的定义和维度,依据活动理论构建了旅游同伴角色、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者幸福感关系的概念模型,选取张家界天门山... 当代旅游活动中同游需求及游客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凸显,旅游同伴角色对旅游者幸福感的产生意义重大。界定了旅游同伴角色的定义和维度,依据活动理论构建了旅游同伴角色、旅游体验质量和旅游者幸福感关系的概念模型,选取张家界天门山旅游区为调研案例地,以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得到:迎合角色、强势角色、榜样角色和自我宣传角色通过旅游体验质量显著影响旅游者幸福感;强势角色通过旅游体验质量显著影响旅游者实现幸福感;旅游体验质量的中介效应明显。旅游企业应该积极搭建社交平台、营造同伴氛围、尊重同伴关系,以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增强旅游者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同伴角色 旅游体验质量 旅游幸福 品质旅游 社交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主义视角下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晓 刘明 白长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51,共15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出游中的精神满足越来越重视。幸福感是旅游者在旅行中所期望实现的终极目标。纵观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多数研究对旅游者幸福感的诠释与测量会采用直接借用心理学理论成果的方式,而缺少追根溯源的深...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出游中的精神满足越来越重视。幸福感是旅游者在旅行中所期望实现的终极目标。纵观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多数研究对旅游者幸福感的诠释与测量会采用直接借用心理学理论成果的方式,而缺少追根溯源的深入探讨,这种做法局限了幸福感的解释力和视域。幸福感的概念分析缘起于哲学,幸福作为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自古希腊哲学起就得到充分诠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幸福研究的两大哲学范式,其中,亚里士多德开创的自然主义哲学范式成为当今人文社会科学中幸福研究的主导范式。因此,对旅游者幸福感内涵与构成要素的研究,需要重新挖掘自然主义哲学传统中的相关概念资源。文章借助哲学领域中幸福概念的诠释学研究,结合开放式问卷文本的质性分析,对旅游者幸福感的构成要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旅游者幸福感是旅游者在非惯常环境中对其体验到的外在和内在对象经过内在认知反省后获得的积极的、稳定的、综合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由主体满足要素和主体实现要素两部分组成。扎根分析发现旅游者幸福感是一个多维构念,具体由愉悦感、抽离感、临场感、获得感、满足感、能动感和仪式感7个维度构成。研究对旅游者幸福感概念的重新界定和构成要素的深度分析弥补了原有直接借用心理学幸福感概念化旅游者幸福感的缺陷,使旅游者幸福感的概念定义和测量更为合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旅游者在旅游中所获得的积极效益,进而使旅游者幸福感的研究更为科学化、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建构主义 自然主义 旅游幸福 主体满足 主体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机制研究——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艾凌 姚延波 吕兴洋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共15页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在游中的幸福感,甚至可以提升游前及游后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由此表现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特征。但对于旅游为何能够超越旅游范围,对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造成影响,其内在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对于... 旅游不仅可以提升游客在游中的幸福感,甚至可以提升游前及游后等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由此表现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特征。但对于旅游为何能够超越旅游范围,对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造成影响,其内在影响机制如何,目前尚未有定论。对于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深层原因,现有两项理论可以对其进行解释,其一是享乐适应理论,认为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是对回忆的品味导致的,其二是资源理论,认为活力是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原因,两项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旅游者幸福感得以持续的机理,但两项理论中谁的解释力更胜一筹,仍不得而知。针对此,文章聚焦于游后阶段,基于理论竞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旅游者游后1个月的追踪调查,构建潜增长曲线模型,考察品味与活力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研究结果表明,品味能够有效预测旅游者幸福感在游后的变化趋势,而活力则无法预测其变化趋势,证明了享乐适应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力,同时排除了资源理论对旅游者幸福感持续性的解释可能性。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旅游者幸福感的持续性奠定了基础,完善了旅游者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幸福 享乐适应 资源理论 品味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幸福感:概念化及其量表开发 被引量:40
20
作者 妥艳媜 白长虹 王琳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178,共13页
旅游是国民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科学地测量旅游者幸福感却是研究的难题所在。已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基本遵循“拿来主义”取向,直接采用其他领域的幸福感测量方式来捕捉旅游者的幸福感。由于缺乏针对旅游的情境化尝试,现有的旅... 旅游是国民获得幸福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科学地测量旅游者幸福感却是研究的难题所在。已有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基本遵循“拿来主义”取向,直接采用其他领域的幸福感测量方式来捕捉旅游者的幸福感。由于缺乏针对旅游的情境化尝试,现有的旅游者幸福感测量未能真正反映其本质内涵,也导致出现诸多自相矛盾的结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站在主位研究视角(旅游者视角)提出了旅游者幸福感定义,并基于原型理论,在严格遵循量表开发流程的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深度访谈与关键事件法)与实证研究,最终构建出旅游者幸福感的测量模型。本文认为,旅游者幸福感作为一个多维构念由六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积极情感、控制感、个人成长、成就体验、社会联结和沉浸体验。本文研究为学界提供了测量旅游者幸福感的方式,为进一步探究该构念的前因后果提供了工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旅游幸福 量表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