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8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要求、特点问题与目标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建民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要求、特点问题与目标路径,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对我国供给侧结构... 在我国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要求、特点问题与目标路径,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理论与最新要求进行说明;(2)依据旅游产业经济学的原理,通过对拥有3个5A级景区与迪士尼度假区的上海浦东新区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观察,说明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与问题;(3)依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新的要求及原则,参照世界经济论坛《2017全球旅游竞争力指数》报告对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与指标内容,针对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特点与问题,构建了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体系;(4)依据系统论与控制论的原理,指出我国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理论要求 特点问题 目标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黄姚旅游小镇规划探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国达 毛蒋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40,共8页
当前,旅游小镇建设普遍存在缺乏旅游规划、发展理念滞后、旅游产品雷同、竞争白热化、产业生存环境有待提升及发展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旅游小镇发展面临发展理念、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规划及产业环境... 当前,旅游小镇建设普遍存在缺乏旅游规划、发展理念滞后、旅游产品雷同、竞争白热化、产业生存环境有待提升及发展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旅游小镇发展面临发展理念、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规划及产业环境等方面的转型提质要求。文章以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总体规划为例,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重大项目四个方面构建了"战略立纲、产业为本、空间塑形、项目点睛"的旅游小镇发展规划理念,体现了全域旅游的战略规划智慧、错位发展的旅游产业发展智慧、宜居宜游的空间规划智慧以及彰显个性的重点项目规划智慧,以期为新时期旅游小镇的转型提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供给结构性改革 转型提质 旅游小镇规划 黄姚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
3
作者 寇扬扬 《广东蚕业》 2018年第3期41-41,43,共2页
西藏旅游业已经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西藏旅游业要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旅游产品线路,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
关键词 新常态 供给结构性改革 西藏旅游业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林晨 王静宜 李树旺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 培育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体育产业需求随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但供需错配对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体育产业达成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重要抓手。基于政治经济学理论,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的行业特征和发展现状,提出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即要发展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韧性强、融合发展空间广阔和模式创新激励强的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推动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体制机制的包容性以支撑体育产业模式创新等政策建议,旨在推动实现体育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 供给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研究——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审视
5
作者 郑旺全 马学良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5,159,共6页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 语文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化资源在语文课程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资源与用户的互动尚不充分,与教材和生活的关联性有待加强,同时资源间的联动性也显得较为薄弱。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审视,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应聚焦用户体验优化、提高与教材和生活的适配度、加强跨学科整合和多媒体融合是主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 数字化课程资源 供给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耦合路径及改革进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重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陆岷峰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1,共1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普惠金融则是推动该目标落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及动态互动关系发现,普惠金融在赋能共同富裕进程中,面...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普惠金融则是推动该目标落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及动态互动关系发现,普惠金融在赋能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保障机制不完善及系统性改革滞后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的若干建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供给模式;深化金融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普惠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国际金融合作。此举旨在弥补普惠金融发展的结构性短板,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供给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的测度、影响与促进措施
7
作者 马理 许洋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1,共10页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 测算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程度,检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影响两者有机结合程度的驱动因素,提出促进两者有机结合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程度出现阶段性下滑,对产出、消费、物价、净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业产能利用率、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成本、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和资本形成总额等;居民消费、房地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影响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建议引导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企业产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与杠杆率,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与质量、优化住房市场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推动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深化供给结构性改革 测度 驱动因素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吗?——基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视角
8
作者 张馨心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36,共9页
本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供给侧... 本文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5—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债务融资约束的政策效应。研究结果显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降低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对缓解其“融资难”问题有一定帮助,但并未有效解决企业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改革的红利效应主要惠及民营制造企业,并显著改善了其“融资难”问题。研究结论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改善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供给结构性改革 实体经济 中小型企业 融资约束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评《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9
作者 鲁幽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如何推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不仅是关涉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性问题,同时也是与经济、社会、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战略性问题。从学理层面深入研究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如何推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不仅是关涉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性问题,同时也是与经济、社会、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战略性问题。从学理层面深入研究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一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正式出版可谓正当其实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结构性改革 动态调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丽萍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与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改革旨在解决供给侧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而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和市...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与质量,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改革旨在解决供给侧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的生产方式,进而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和市场适应能力。本文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措施,进而为保障农产品的价格稳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 结构性改革 农产品 价格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分析
11
作者 翟克香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2期95-97,共3页
研究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关键内容。研究发现,通过改革,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产业链得到优... 研究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关键内容。研究发现,通过改革,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产业链得到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未来应继续深化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推进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现代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的县区(市)级城乡规划
12
作者 卞德智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6期150-151,共2页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县区(市)级城乡规划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城乡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县区(市)级城乡规划与城乡发展是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的,县区(市)级城乡规划在城乡发展中占...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县区(市)级城乡规划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城乡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县区(市)级城乡规划与城乡发展是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的,县区(市)级城乡规划在城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 结构性改革 县区(市)级城乡规划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多元化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13
作者 葛立民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2期5-5,共1页
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其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有效供给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应看到,传统的线性式、单向度... 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其技术推广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保障有效供给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也应看到,传统的线性式、单向度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养殖户多样化需求,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手段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亟须从供给侧发力,以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以提质增效厚植新优势,加快构建产出高效、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现代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结构性改革 多元化模式创新 畜牧技术推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14
作者 帅贤勤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期78-80,共3页
随着国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在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要政策方向的调研,... 随着国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在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对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要政策方向的调研,揭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其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村人口结构等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人口结构,但也存在一定挑战,如转型期间可能出现农业生产能力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包括理顺供给侧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提升农民的技能训练等。此次研究有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为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粮食安全 乡村振兴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业态升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恒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80-85,共6页
在分析乡村旅游业态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大连市乡村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消费行为及满意度。基于旅游者需求分析,系统研究大连市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了区域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模... 在分析乡村旅游业态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大连市乡村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消费行为及满意度。基于旅游者需求分析,系统研究大连市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存在问题构建了区域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模式,包括供需调节、顶层设计、业态升级模式与实施对策等4个方面,其中实施对策部分包括旅游餐饮、旅游住宿、休闲娱乐、旅游商品、旅游演艺和服务配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结构性改革 乡村旅游 业态升级 大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16
作者 齐访 杨琳 《广东蚕业》 2024年第11期154-156,共3页
乡村文化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如何将乡村文化中的一些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成为地区文旅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新常态视角阐述了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资源现状,分析了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 乡村文化旅游能够为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如何将乡村文化中的一些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成为地区文旅经济发展的关键。文章以新常态视角阐述了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资源现状,分析了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从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期提升辽宁省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水平,助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旅游产品 供给结构性改革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刚 王雪松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共21页
当今世界,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学术界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证的脱节: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产业链的理论模型并不能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文章首先构建了关于产业链的理论模型以论证微笑曲线的... 当今世界,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布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学术界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证的脱节: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产业链的理论模型并不能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文章首先构建了关于产业链的理论模型以论证微笑曲线的存在,并提出产业链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提出,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应仅局限于“三去一降一补”等短期措施,而应从根本上优化产业链结构,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应当是逐渐减少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依附性,使它们逐渐向价值链两端移动,最终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使企业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向两端移动,推动产业实现这种攀升的核心力量就是新质生产力。文章通过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探讨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对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这样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简短的讨论: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为企业提供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两方面的支持,以加快实现从依附型企业向全球产业链主导型企业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 供给结构性改革 微笑曲线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忠俊 徐立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根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基础之上,是党和人民面对复杂形式的主动选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扩大内需;相应的,扩大内需又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根植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伟大成就基础之上,是党和人民面对复杂形式的主动选择,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扩大内需;相应的,扩大内需又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有机地统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宏观格局,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新时代指引了新道路,在新常态时期推动深层次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适应和引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 结构性改革 扩大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吗?
19
作者 程波辉 罗培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共14页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引入信息熵概念计算得出均等化程度,据此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条作用路径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对西部和低均等化城市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赋能功效;同时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均等化程度实施差异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结构性改革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公共服务财政支出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举措
20
作者 郭芳秋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 受资源约束与生产方式的影响,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发展受制约。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国家推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由于经济持续低迷,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成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供给侧改革作为推动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农业整体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农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策略,提出通过重整土地资源,缩短城乡差距;保障粮食安全,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农业发展;优化集体资产的配置结构以及培育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等路径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供给结构性改革 生产转型 经济效益 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