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 Ⅱ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玲 刘连盟 +1 位作者 傅强 黄世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通过PCR方法从pCAMBIA1305载体上克隆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的全编码序列,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npt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为35kD的表达蛋白,... 通过PCR方法从pCAMBIA1305载体上克隆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的全编码序列,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npt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为35kD的表达蛋白,约占全菌总蛋白的45%。表达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用5mmol/L二硫苏糖醇和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变性溶解包涵体,经透析后复性获得了可溶性重组蛋白。将可溶的表达蛋白用Ni 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化的NPTⅡ蛋白,电泳谱带扫描分析表明蛋白纯度达95%以上。体外活性检测显示,NPTⅡ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浓度30μg/mL以上时可使卡拉霉素失去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原核表达 包涵体 可溶性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迟晓元 潘丽娟 +6 位作者 陈明娜 陈娜 杨珍 王通 王冕 和亚男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年第4期14-24,共11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6个可能编码GPAT蛋白的基因片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是在花生中还没有关于这类基因的报道,其功能也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Bioedit软件在花生cDNA文库中找到了6个可能编码GPAT蛋白的基因片段,其中有3个基因没有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我们通过5'-和3'-RACE RT-PCR对这3个基因的全长进行了克隆,得到了包含完整读码框的基因序列,并将序列在GenBank上注册,同时对得到的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基因 花生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法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 被引量:5
3
作者 童畅 汪学龙 沈际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用PCR法自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筛选磷酸丙糖转移酶 (TPM )基因 ,为进一步亚克隆和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日本血吸虫TPM基因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测定cDNA文库中该基因的频率。根据测得的频率 ,... 目的 用PCR法自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筛选磷酸丙糖转移酶 (TPM )基因 ,为进一步亚克隆和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根据GeneBank中的日本血吸虫TPM基因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应用PCR测定cDNA文库中该基因的频率。根据测得的频率 ,将适量的噬菌体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细菌培养扩增。再利用PCR鉴定阳性克隆所在位置 ,经过选择性扩增 ,筛选出阳性克隆 ,并环化成质粒 ,经测序验证后构建pGEM T/TPM克隆载体。结果 经过 3轮筛选 ,所得阳性克隆经过测序 ,用GenebankBLAST进行序列比较 ,证实为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重组质粒 pGEM T经双酶切证实有约 76 0bp的插入片段。结论 从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TPM基因 ,并成功地构建该基因的克隆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反应 基因文库 日本血吸虫 磷酸丙糖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转化大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桂玲 黄永芬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cpt)是磷脂合成代谢途径上一个关键的酶基因,其基因产物是磷脂酰胆碱(PC),PC做为主要膜脂与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的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质粒PRDH401(含35S-35S-AMV-cpt-NOST)导入五个黑龙江常见栽... 胆碱磷酸转移酶基因(cpt)是磷脂合成代谢途径上一个关键的酶基因,其基因产物是磷脂酰胆碱(PC),PC做为主要膜脂与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的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质粒PRDH401(含35S-35S-AMV-cpt-NOST)导入五个黑龙江常见栽培大豆品种中,对D1 代植株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低温筛选和PCR检测,初步筛选到转化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转移 基因转化 花粉管通道法 磷脂酰胆碱 PCR检测 代谢途径 基因产物 大豆品种 抗性筛选 卡那霉素 转化植株 基因 抗寒性 流动性 黑龙江 膜脂 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对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转录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利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974-979,共6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属于Ⅱ相药物代谢酶。它能催化葡醛酸与其相应底物结合,是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Ⅱ相生物转化时最重要的一类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属于Ⅱ相药物代谢酶。它能催化葡醛酸与其相应底物结合,是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Ⅱ相生物转化时最重要的一类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孕烷X受体(pregnaneXreceptor,PXR)、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androstanere-ceptor,CAR)等孤儿核受体(orphannuclearreceptors)及其他转录因子能调节UGT基因的转录,这些受体及因子分布和活性的差异可导致UGT酶表达和分布的差异。此外,研究表明化合物通过核受体(NR)介导的UGT酶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化合物体内代谢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UGT酶表达量与激素平衡、药物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及肿瘤等多种疾病发病预后密切相关,所以研究核受体对Ⅱ相代谢酶的调节作用在预测药物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人类疾病的预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 基因调节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童畅 沈际佳 +1 位作者 蒋作君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 对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 ,以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用血吸虫病人阳性混合血清经大肠杆菌预吸收后对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所获阳性克隆测序后 ,送GenBankBLAS... 目的 对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 ,以寻找新的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方法 用血吸虫病人阳性混合血清经大肠杆菌预吸收后对日本血吸虫童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所获阳性克隆测序后 ,送GenBankBLAST进行蛋白质序列同源性比较 ,证实与其它物种的磷酸丙糖转移酶有很高的同源性。将其克隆入 pGEM-T载体质粒 ,再定向亚克隆入pBK -CMV表达质粒载体上经IPTG诱导表达后 ,用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用PCR和EcoRⅠ、XhoⅠ双酶切鉴定均证实TPM基因的重组成功 ,表达产物为 32kD的融合蛋白 ,表达产物可被免疫阳性血清识别。结论 首次成功构建编码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转移酶基因表达载体克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磷酸丙糖转移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关联性研究
7
作者 高粉霞 呼亚利 +2 位作者 雷莹 陈元堂 师建国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按隔日加量法则,利培酮逐渐加至治疗剂量(2~6 mg.d-1),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平均治疗量(3.82±0.95)mg.d-1。出现药...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的相关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58例,按隔日加量法则,利培酮逐渐加至治疗剂量(2~6 mg.d-1),根据不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平均治疗量(3.82±0.95)mg.d-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采取对症治疗、减量或换药治疗。观察6周,在第0,6周评定阳性与阴性量表评分(PANSS)。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测定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的rs69287125、rs137824326多态性分型,比较不同分型患者的利培酮疗效。结果 rs69287125和rs137824326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在男女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rs69287125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在三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rs137824326位点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在3个不同基因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分值最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疗效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磷酸丝氨酸氨基转移1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8
作者 马慧 李丽丽 +3 位作者 祝红艳 陈丽静 钟鸣 郭志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4X期32-38,共7页
以羽衣甘蓝品种白孔雀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低温诱导的羽衣甘蓝幼苗中分离得到了羽衣甘蓝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基因的全基因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 以羽衣甘蓝品种白孔雀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和RACE方法从低温诱导的羽衣甘蓝幼苗中分离得到了羽衣甘蓝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基因的全基因序列,采用生物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558bp,推测其编码451个氨基酸,并命名为BaGPAT。序列分析发现,羽衣甘蓝BaGPAT基因推导的氨基酸与已知其他植物GPAT基因序列有54%~85%的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羽衣甘蓝GPAT(BaGPAT)基因与拟南芥和宽叶独行菜GPAT基因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衣甘蓝 冷诱导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GPAT)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郝翠翠 梁成伟 +8 位作者 石蕾 李昊远 陈明娜 潘丽娟 王通 王冕 禹山林 陈娜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18,共11页
本研究从花生中克隆得到2个G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GPAT3和AhGPAT5。AhGPAT3基因全长为1653bp,编码550个氨基酸;AhGPAT5基因全长为1383bp,编码460个氨基酸,均属于GPATs蛋白质家族。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克隆到的GPAT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 本研究从花生中克隆得到2个GPAT基因,分别命名为AhGPAT3和AhGPAT5。AhGPAT3基因全长为1653bp,编码550个氨基酸;AhGPAT5基因全长为1383bp,编码460个氨基酸,均属于GPATs蛋白质家族。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克隆到的GPAT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及多种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AhGPAT3与高等植物的GPAT3和GPAT2亲缘关系最近;AhGPAT5与高等植物的GPAT5和GPAT7亲缘关系最近。AhGPAT3和AhGPAT5基因在种子发育初期和下胚轴中的表达量较高;另外,发现AhGPAT3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花生对低温、高盐和干旱的抗性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GPAT)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异链球菌磷酸转移酶系统ptxA、ptxB基因对细菌生长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昕彧 陈晓丹 +2 位作者 赵望泓 侯晋 陈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研究变异链球菌(S.mutans)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中抗坏血酸家族ptxA、ptxB基因对细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txA、ptxB和ptxAB双重基因缺陷菌株以及ptxAB功能补偿菌株。在仅以抗坏血酸作为唯一碳源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 目的研究变异链球菌(S.mutans)磷酸转移酶系统(PTS)中抗坏血酸家族ptxA、ptxB基因对细菌生长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ptxA、ptxB和ptxAB双重基因缺陷菌株以及ptxAB功能补偿菌株。在仅以抗坏血酸作为唯一碳源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野生株中ptxA、ptxB基因的表达情况。连续监测野生株、缺陷株和补偿株的菌液OD600值,比较其生长能力。结果经过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鉴定,结果证明缺陷株和补偿株构建成功。在以抗坏血酸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野生株ptxA、ptxB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增高(P<0.01)。缺陷株的生长能力较野生株有所下降,但是在补偿株中可以得到补偿。结论 ptxA、ptxB基因与S.mutans对抗坏血酸的吸收利用密切相关,缺陷株和补偿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目的基因在S.mutans抗坏血酸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磷酸转移系统 ptxA基因 ptxB基因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观音茶树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CsGPAT)基因克隆及萎凋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毕婉君 周子维 +4 位作者 武清杨 郑玉成 倪子鑫 柳镇章 孙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9-436,共8页
【目的】以铁观音茶树鲜叶为试验材料,对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的茶树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CsGPAT)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不同萎凋温度的表达量分析,了解GPAT基因在茶叶萎凋过程中的重要... 【目的】以铁观音茶树鲜叶为试验材料,对参与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的茶树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CsGPAT)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不同萎凋温度的表达量分析,了解GPAT基因在茶叶萎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期为茶叶萎凋过程中温度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乌龙茶加工(萎凋)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茶树GPAT同源序列。利用ExPASy Protparam、SMART、SignalP 4.1Server、PSORT、prediction protein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SWISS-MODEL在线工具编辑GPAT蛋白质三维结构;在NCBI Blastp进行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提取铁观音叶片RNA进行qRT-PCR,检测实时表达情况,克隆茶树GPAT基因全长。【结果】克隆得出CsGPAT(IDcsa:CSA000941.1/IDcss:TEA019813.1)基因序列全长1554 bp,编码497个氨基酸;GPAT蛋白属于稳定疏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具有磷脂生物合成功能的PlsC域;进化树分析表明CsGPAT基因与油茶的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sGPAT基因在20℃温度萎凋时表达量最高。【结论】CsGPAT基因在茶叶萎凋受到相对低温胁迫时,表达量上调,表明CsGPAT表达与茶叶萎凋过程中的温度调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 GPAT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萎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果糖磷酸转移酶系统EⅡC编码基因frwC缺失株的构建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迪斯 徐丽 +2 位作者 李飞雨 汪静杰 李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菌果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系统)EⅡC编码基因frwC无痕缺失株,并构建回补株,探讨frwC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超黏表型及毒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frwC基因缺失株,同时扩增包含f...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肺炎克雷伯菌果糖磷酸转移酶系统(PTS系统)EⅡC编码基因frwC无痕缺失株,并构建回补株,探讨frwC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超黏表型及毒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载体pKO3-Km质粒构建frwC基因缺失株,同时扩增包含frwC基因编码区、启动区及转录终止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M-Teasy质粒电转至缺失株构建frwC基因回补株。通过生长曲线测定、高速离心实验、小鼠毒力实验分析frwC基因对肺炎克雷伯菌生长、超黏表型及毒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肺炎克雷伯菌frwC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发现frwC基因敲除后细菌生长速度下降、黏性增加、细菌毒力减弱。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果糖磷酸转移酶系统frwC基因编码蛋白EⅡC影响细菌的生成、超黏表型及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frwC基因 磷酸转移系统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13
作者 蔡紫玲 吴华俊 林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31-2137,共7页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通路(HBP)的限速酶,参与几丁质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糖基化。本研究利用RACE克隆了松墨天牛GFAT基因(Ma GFAT),Gen Bank登录号为KT362367,其...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酶(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GFAT)是己糖胺通路(HBP)的限速酶,参与几丁质的合成和蛋白质的糖基化。本研究利用RACE克隆了松墨天牛GFAT基因(Ma GFAT),Gen Bank登录号为KT362367,其长度为2624 bp,开放阅读框为2061 bp,编码686个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显示Ma GFAT与赤拟谷盗相似性最高,为88%,在系统发育树上位于同一分支。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Ma GFAT在松墨天牛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a GFAT在各虫态中,成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成虫部位中,翅的表达量最高;在幼虫各组织中,体壁的表达量最高。本文为研究GFAT结构与功能的关糸奠定基础,为阐明GFAT在松墨天牛几丁质合成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谷氨酰胺6-磷酸果糖酰胺转移 基因克隆 RT-q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和平 林江波 +2 位作者 黄惠明 邹晖 戴艺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7-544,共8页
【目的】甘露糖是金线莲多糖重要组成成分,对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MP)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表达调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以梅花山金线莲植株为材料,克隆ArGMP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利用... 【目的】甘露糖是金线莲多糖重要组成成分,对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MP)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表达调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方法】以梅花山金线莲植株为材料,克隆ArGMP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基因表达调控模式进行qRTPCR分析。【结果】金线莲ArGMP基因ORF区序列长1086 bp,共编码361个氨基酸;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760 bp,含有3个内含子,GenBank登录号OQ03027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rGMP蛋白是一种较稳定的、无跨膜结构的亲水蛋白,该蛋白与铁皮石斛、深圳拟兰、蝴蝶兰等兰科植物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ArGMP基因在金线莲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不同种植温度处理条件下,25℃时表达量最高,高温严重抑制其表达;3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显示,处理3 h后ArGMP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而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对ArGMP基因表达基本无影响。【结论】克隆了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发现该基因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特点,且该基因受温度调控,而不受盐胁迫调控,这为进一步研究金线莲多糖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甘露糖-1-磷酸尿苷转移 多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丽红 柳丽霞 +2 位作者 傅志真 华俊峰 邓先俊 《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已知拟南芥、水稻的GPAT基因信息为基础,利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基因组数据库分析了GPAT基因在毛竹中编码的相关酶类,确定了毛竹基因组中含有16个毛竹GPAT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编码氨基酸的数量、蛋白... 以已知拟南芥、水稻的GPAT基因信息为基础,利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基因组数据库分析了GPAT基因在毛竹中编码的相关酶类,确定了毛竹基因组中含有16个毛竹GPAT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编码氨基酸的数量、蛋白分子量、基因结构和氨基酸序列保守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GPAT) 基因功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中国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6
作者 余俊龙 汪世平 +10 位作者 何卓 戴橄 李文凯 姜孝新 曾少华 肖小芹 徐绍锐 吕志跃 彭先楚 周松华 刘雪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5-672,共8页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EST(BU803192)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 根据基因库中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EST(BU803192)以及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载体λgt11多克隆位点邻近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为模板,采用锚式PCR对SjHGPRT基因不完整的3′端和5′端进行扩增、测序,用电子软件拼接,获得SjHGPRT全长cDNA(1270bp),经序列分析,推断该片段含有编码SjHGPRT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其编码基因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mHGPRT)全长编码基因碱基一致性为82%,其理论推导的氨基酸组成与曼氏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的一致性约为83%.将其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上,在大肠杆菌M15中获得准确、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质量约为28ku.用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免疫血清对表达产物进行蛋白质印迹检测,在预测位置上出现明显的识别条带.重组蛋白动物免疫保护性结果显示:在虫荷、每克肝卵、每克粪卵和雌子宫内卵数方面,疫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SjHGPRT)全长cDNA成功克隆并在大肠菌中得到表达,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动物免疫保护效果,是一种潜在的具有部分免疫保护性的抗血吸虫病疫苗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造非磷酸转移酶葡萄糖转运途径强化解淀粉芽胞杆菌合成L-酪氨酸 被引量:2
17
作者 季安营 魏雪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31,共5页
L-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非磷酸转移酶葡萄糖转运途径是细菌吸收转运葡萄糖的重要途径,对细菌的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以解淀粉芽胞杆菌HZΔptsH为出发菌株,表达了不同物种来源的... L-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非磷酸转移酶葡萄糖转运途径是细菌吸收转运葡萄糖的重要途径,对细菌的新陈代谢具有显著的影响。以解淀粉芽胞杆菌HZΔptsH为出发菌株,表达了不同物种来源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探究非磷酸转移酶葡萄糖转运途径基因对解淀粉芽胞杆菌合成L-酪氨酸的影响。摇瓶发酵结果表明,HZΔptsH强化表达自身来源葡萄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glcP后,L-酪氨酸产量提高了22%,而表达大肠杆菌的galP基因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idolT 1基因对L-酪氨酸产量没有显著性的影响。研究证实,过表达解淀粉芽胞杆菌自身glcP基因是一种有效的L-酪氨酸强化策略,该研究为后续解淀粉芽胞杆菌合成L-酪氨酸的代谢工程育种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酪氨酸 解淀粉芽胞杆菌 磷酸转移葡萄糖转运途径 基因过表达 代谢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MsGPAT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8
作者 马健芝 杜明阳 +3 位作者 多杰措 罗天蓉 熊辉岩 段瑞君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3-941,共9页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介导甘油脂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品种‘中苜1号’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克隆了MsGPAT1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介导甘油脂质生物合成的起始步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品种‘中苜1号’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克隆了MsGPAT1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紫花苜蓿MsGPAT11基因CDS全长为1497 bp,编码49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55.55 kDa,等电点为9.27;含有保守的酰基转移酶结构域,是典型的GPAT家族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sGPAT11蛋白与同属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PAT蛋白亲缘关系最近,且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GPAT6归于同一亚家族。时空表达分析表明MsGPAT11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花中具有极高的表达量。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表明MsGPAT11基因明显受到干旱胁迫(PEG6000)、高盐胁迫(NaCl)、冷胁迫(4℃)的诱导;且在盐、干旱胁迫9 h后,MsGPAT11基因表达量显著(P<0.05)上升并出现峰值。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紫花苜蓿干旱、盐的非生物胁迫调控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MsGPAT11基因在逆境下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 基因克隆 时空表达 实时荧光定量PCR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对潮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彩霞 吴殿星 +1 位作者 沈圣泉 舒庆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研究了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后的反应。结果发现,常规水稻吸收潮霉素B后,叶片会出现以褐斑为特征的中毒症状。在50~100mgL浓度范围内,褐斑的数目和面积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滴加DMSO可提高潮霉素对稻苗... 研究了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后的反应。结果发现,常规水稻吸收潮霉素B后,叶片会出现以褐斑为特征的中毒症状。在50~100mgL浓度范围内,褐斑的数目和面积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滴加DMSO可提高潮霉素对稻苗的毒性。浓度在75mgL及以上时,喷后第7天,处理的所有幼苗都出现症状。而浓度在50mgL时,个别幼苗经处理后未出现中毒症状。在上述浓度范围内,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幼苗均未出现中毒症状。苗期鉴定与抽穗前后成株期鉴定的结果相一致。讨论了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在转基因水稻育种和筛选潮霉素敏感转基因水稻突变体中的可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幼苗 霉素磷酸转移基因 敏感性 Bt转基因水稻 霉素B 中毒症状 叶面喷施 浓度范围 常规水稻 DMSO 苗期鉴定 水稻育种 溶液 克螟稻 成株期 突变体 褐斑 稻苗 抽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吗啡处理对大鼠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剑凯 洪敏 +1 位作者 张家颖 张莲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7-359,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吗啡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 腺苷激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