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指标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刘洪波 李倩倩 +4 位作者 石鹏 王铎皓 王曦 孙黎 刘庸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4-101,106,共9页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 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renewable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实时临界短路比(critical short circuit ratio,CSCR)指标的求取方法,实现静态电压稳定性判别标准与临界短路比算法的统一。首先,基于MRSCR的定义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计及新能源出力特性的扩展雅可比矩阵,得到了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求取方法;其次,理论分析了MRSCR在不同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及MRSCR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临界短路比能够准确判定系统的临界稳定状态,评估失稳风险,且减小动态感应电动机比重、增加并联电容器容量、新能源并网点位置靠近系统侧均对MRSCR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短路比 电压支撑强度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扩展雅可比矩阵 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
2
作者 付小标 崔健 +2 位作者 王长江 宋晓喆 孙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8,共10页
为解决电力系统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中输入特征集构建合理性不足、强相关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的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暂态过电... 为解决电力系统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中输入特征集构建合理性不足、强相关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RSCR(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的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暂态过电压数学模型,发现MRSCR与暂态过电压呈负相关性;然后,综合考虑MRSCR与其他影响系统暂态过电压的关键因素,构建多维输入特征集;最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建立输入特征与暂态过电压的高维映射,实现系统暂态过电压风险的快速、准确评估,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能源电力系统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输入特征构建 暂态过电压风险评估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同步机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提升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鑫 黄永章 +2 位作者 管飞 付文启 武倩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3,共9页
短路比作为衡量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和新能源多场站系统的研究中。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定义,研究新能源同步机(motor-generator pair,MGP)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MGP系统的... 短路比作为衡量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的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和新能源多场站系统的研究中。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定义,研究新能源同步机(motor-generator pair,MGP)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提升作用。首先介绍了MGP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独特优势,分析了新能源采用MGP并网对系统短路容量的提升作用。然后基于戴维南等值法和支路追加法分别分析了MGP对系统结构和节点阻抗矩阵的影响作用,揭示了MGP对短路比的影响机理,理论推导结果表明MGP能够提升系统的短路比。最后在PSCAD仿真软件中搭建了新能源三场站系统的仿真模型,结合算例的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MGP系统对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提升作用,并通过仿真验证了MGP对暂态低电压和暂态过电压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能源同步机 戴维南等值 支路追加法 节点阻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定义及指标 被引量:81
4
作者 孙华东 徐式蕴 +9 位作者 许涛 郭强 贺静波 赵兵 于琳 张怡 李文锋 周莹坤 张彦涛 朱艺颖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7-505,共9页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接入形式的多样化,局部地区出现了新能源并入弱交流电网的场景,这是出现宽频带振荡、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提出理论科学、工程实用的新能源接入规模的量化评估指标。该文首先基于... 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增加、接入形式的多样化,局部地区出现了新能源并入弱交流电网的场景,这是出现宽频带振荡、过电压等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亟需提出理论科学、工程实用的新能源接入规模的量化评估指标。该文首先基于短路比的物理本质,提出计及场站间相互影响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ltiple renewable energy stations short circuit ratio,MRSCR)定义及计算方法,并根据系统阻抗比与短路比间的关联关系,给出针对不同阻抗比范围的计算解析表达式。其次,对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进行定性分析,并基于典型电网参数计算结果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MRSCR临界指标。最后,依托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ynthesis program,PSASP)开发MRSCR计算模块,通过时域仿真算例验证所提出MRSCR对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电压强度表征作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场站接入系统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阻抗比 系统电压强度 能源接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构网型储能及分布式调相机优化配置方法
5
作者 马鑫 薛飞 +2 位作者 顾文波 李宏强 吕思卓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6,64,共8页
大规模配置分布式调相机以保证新能源多场站的短路比满足要求,存在成本难以承受的实际困难,亟需实现构网型储能与分布式调相机的最优化配置。提出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最小短路容量建模方法以及配置分布式调相机及构网型储能后... 大规模配置分布式调相机以保证新能源多场站的短路比满足要求,存在成本难以承受的实际困难,亟需实现构网型储能与分布式调相机的最优化配置。提出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最小短路容量建模方法以及配置分布式调相机及构网型储能后并网点短路容量的计算方法,实现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线性化表达;构建考虑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分布式调相机及构网型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以实际光伏基地为算例,分析构网型储能的短时过流能力对多场站短路比及短路容量的影响,给出构网型储能及分布式调相机的优化配置方案,并分析同一配置方案下采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多场站短路比与短路容量结果的误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保守度满足工程应用需要,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线性化 构网型储能 分布式调相机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网协同支撑作用的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网架重构决策优化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健 冯楠 +3 位作者 季怡萍 冯煜尧 王帅 李少岩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增多的极端事件,研究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的系统恢复方案,对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网架重构决策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核密度法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增多的极端事件,研究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的系统恢复方案,对完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提出一种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网架重构决策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核密度法对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建模;其次,考虑新能源并网和运行对网架强度的要求,实现了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约束的线性化建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协同新能源、储能、常规机组和输电网络恢复的网架重构优化模型,并提出双层优化策略以提升模型求解效率。基于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恢复 核密度法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气耦合与电网无功强度的调相机经济优化配置研究
7
作者 陈尚鹏 包广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无功弱支撑性往往难以满足电网近区短路故障稳定运行需求,常配置同步调相机等补偿装置以提高电网电压强度.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时调相机的配置优化问题,将电气距离纳入常规电压评价指标,提出考虑节点耦合的选址指标,... 新能源发电设备无功弱支撑性往往难以满足电网近区短路故障稳定运行需求,常配置同步调相机等补偿装置以提高电网电压强度.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时调相机的配置优化问题,将电气距离纳入常规电压评价指标,提出考虑节点耦合的选址指标,对该指标排序以筛选出调相机的拟接入位置;其次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和等年值作为定容指标,选取满足电网无功强度时配置成本最小方案作为调相机较优配置方案;最后建立仿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同步调相机配置点在三相短路故障时,在保证电网电压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配置方案的经济性,方法有效性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调相机配置 电气距离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