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初步评价 被引量:40
1
作者 叶茂 徐海量 +1 位作者 王小平 李祥心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调查,重点估算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和类型的生态价值。计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生态系统2003年提供的总服务价值为71.32×108美元。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看,草地的经济功能价值仅为21.26%,... 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调查,重点估算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服务功能和类型的生态价值。计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生态系统2003年提供的总服务价值为71.32×108美元。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看,草地的经济功能价值仅为21.26%,远低于草地的生态价值。从新疆草地类型看,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荒漠和低平地草甸是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占58%以上,而其贡献率为43.17%;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占30.20%;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虽然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很高,但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草地 服务功能 草地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评估与风险管理
2
作者 塔文妍 刘雅莉 +3 位作者 张静 李耀明 古丽努尔·买买提依明 纪宝明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3-2344,共12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核心区,草地的土壤保持服务对防止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草地类型、降水、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评估1980至2020年新疆草地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分布格...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核心区,草地的土壤保持服务对防止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和沙漠化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草地类型、降水、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土壤流失方程评估1980至2020年新疆草地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识别热点区域,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因素,通过供需风险体系分析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980—2020年新疆草地土壤保持服务呈增加趋势,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的土壤保持能力较强;热点区集中在北疆,冷点区为准噶尔盆地和南疆;土壤保持服务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坡度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土壤保持供需风险等级为安全,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南疆和北疆的温性荒漠类草地。基于研究结果探讨了维持和提升草地土壤保持服务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沙漠化,构筑西北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土壤保持服务 土壤侵蚀 供需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与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3
作者 滕伦 张飞云 +2 位作者 李倩 李建强 马丽娜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6-1567,共12页
基于2005~2020年新疆土地利用和用水量等数据,测算并分析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与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0年新疆食物生产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不明显.2005~2020年新疆农业用水效率在0.649以上,且存在... 基于2005~2020年新疆土地利用和用水量等数据,测算并分析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与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5~2020年新疆食物生产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他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变化不明显.2005~2020年新疆农业用水效率在0.649以上,且存在上升趋势(上升率0.023/a);生态用水效率以0.013/a的速率呈波动下降,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生活工业用水效率整体较高但变幅较小.2005~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与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变化明显.其中,食物生产和农业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度以0.057/a的速率上升,到2020年达到高度协调(0.995);但生境质量与生态用水效率的耦合协调度在以0.052/a的速率降低,到2020年达到轻度失调(0.251).表明新疆在农业生产方面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已经达到了高度协调的状态,但对生态环境用水的关注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用水效率 耦合协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时空演变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丽娜 张飞云 +1 位作者 滕伦 李倩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3-552,共10页
为探究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时空演变格局,厘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本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当量因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ES供需时空特征及权衡/协同状况。结... 为探究干旱区生态系统服务(ES)供需时空演变格局,厘清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本研究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当量因子法、双变量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该区域2000—2020年ES供需时空特征及权衡/协同状况。结果表明:2000—2020年巴州ES总供给缩减了719.91亿元,下降11.89%,其中水域和林地供给分别下降35.66%和14.52%,其他地类供给变化不显著;ES高、较高需求区逐年增长,主要集中在库尔勒市及其周围地区;2005—2010年巴州北部高、较高盈余区分别减少了58.91%、34.60%;各项供给服务都具有显著协同关系,需求指标中仅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具有显著协同关系,供给-需求全局双变量Moran′s I的指数为0.159,呈协同关系但显著性较弱。研究表明:巴州ES整体上供大于求,但存在显著供需空间错配现象,未来应制定有效的空间管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 协同 土地利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都市圈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交互特征
5
作者 赵文静 王承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73,共14页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并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并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研究区,基于2000~2020年的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能源消耗数据,运用网格分析法划分目标单元,探析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特征,通过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二者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建设用地持续快速扩张,耕地、林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②土地利用净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为正且上涨趋势明显;偏西北至东南方向城市群轴线的碳排放量高于其他区域,高值区逐年向其东北向扩散;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减少,在空间上呈现西北低,西部、中部高的特征;④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在空间局部集聚上表现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高-低集聚、低-高集聚4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交互特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可持续发展瓶颈及应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丽 孙睿藻 +5 位作者 郭小伟 李茜 李以康 曹广民 周华坤 兰玉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5-1882,共18页
青藏高原面积巨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服务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化、人口激增、市场冲击和经营管理模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生产服务功能逐渐被弱化,“人-地”矛盾凸显,... 青藏高原面积巨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的三生服务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气候变化、人口激增、市场冲击和经营管理模式改变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青藏高原草地生产服务功能逐渐被弱化,“人-地”矛盾凸显,如何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基于此,本文梳理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演化历史、植被演化过程及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及区域经济-资源发展模式特征,发现:1)在大的时空间尺度下,青藏高原植被演替的主控因子为气候变化和剧烈的地质变迁,在小的时空尺度下,导致相同地理和气候单元植被特征分异的原因是放牧强度的分异,而草地过度放牧的原因同家庭牧场的管理、草地生态价值的可评估性、人口与生产力发展适配度等关系密切。2)规模化放牧在青藏高原区域具有数千年历史,并形成了人-草-畜协同演化的互利共生关系,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汲取当地传统知识和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扩大草地生产的层次性,引入或研发以生产和生态效益共赢为目的的科学技术,完善和延伸草地生产产业链,完善高原生态系统生态价值评估体系,调动牧场管理者草地健康保护的主观能动性,完成草地健康监管奖惩制度,以生产力、管理和文化为调节手段提高青藏高原区域农牧业现代化和商品化程度,实现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牧区管理 退化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定量评估——以新疆地区为例
7
作者 洪晶晶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6期169-171,共3页
文章以新疆天然林中的云杉、落叶松、杨树和桦树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功能9个指标(包括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9个指标,开展新疆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发现:新疆森林资源价值为338... 文章以新疆天然林中的云杉、落叶松、杨树和桦树为研究对象,基于6个功能9个指标(包括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9个指标,开展新疆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发现:新疆森林资源价值为338.09亿元,森林单位面积价值为2.43亿元;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放占该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79.51%;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价值分别为270.48亿元和67.6亿元;4个树种中云杉林的总价值最高,落叶松林、杨树林次之,桦木林的价值最低;林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各林龄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其中,成年林的价值最大,幼龄林的价值最低;新疆现有的主要森林类型为熟林与过熟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天然林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8
作者 仲俊涛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草地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对草地利用产生影响的同时,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定量评估2000—2020年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对草地动态变... 草地兼具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对草地利用产生影响的同时,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定量评估2000—2020年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草地整体呈好转态势,草地动态变化以不同覆盖度草地和草地与非草地之间的正向演替为主,分别占盐池县总面积的14.32%和9.78%。(2)草地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增加为主,且不同等级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为主要增长类型,占总增加量的60.21%。服务价值的减少则以草地与非草地之间的变化为主,占减少量的79.13%。(3)盐池县草地动态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西北部为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区域,而东南部以草地与非草地变化引起的服务增加-价值增加为主、非草地与草地服务减少-价值减少类型为辅。研究揭示了禁牧草地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的影响,对农牧交错带草地资源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春芳 叶茂 徐海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217-222,共6页
评价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进行尝试性的估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71.32×108美元;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提供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43.17%,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 评价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重点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价值进行尝试性的估算。结果显示,新疆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71.32×108美元;新疆草地的主体类型提供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43.17%,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不高;低平地草甸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沼泽和温性草甸草原在草地生态系统中所占的地位很低;草地各类功能价值中,提供给畜牧业生产上的经济功能仅是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很小部分。这些结论体现了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以及开发和保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认知的牧民生计选择——以新疆喀拉峻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继然 姚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34-6542,共9页
牧民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认知成为推动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牧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喀拉峻180份牧户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在分析牧民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程度和生计选择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生态认知与... 牧民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认知成为推动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牧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喀拉峻180份牧户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在分析牧民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程度和生计选择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探究生态认知与生计选择的总体关联性,并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探究生态系统服务认知对生计选择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1)生态系统服务认知水平依次为调节服务(79.83%)>支持服务(78.21%)>文化服务(77.06%),且对气体调节的认知度最高(82.67%),对科研教育的认知度最低(72.11%);(2)生态系统服务认知与生计选择的总体关联度均在0.47以上,处于中等关联水平;(3)生态系统服务认知对选择旅游畜牧兼业生计影响相对显著,其中气体调节和土壤保持正向影响旅游畜牧兼业生计选择,而废物处理对其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可持续生计 生态系统服务认知 喀拉峻 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价 被引量:388
11
作者 赵同谦 欧阳志云 +1 位作者 贾良清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01-1110,共10页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目前 ,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命支持...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目前 ,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 ,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构成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的功能指标主要包括侵蚀控制、截留降水、土壤 C累积 (气候调节 )、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空气质量调节、文化多样性和生境提供等。本研究选取其中的侵蚀控制、截留降水、土壤 C累积、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和生境提供 6类功能进行了评价 ,基于服务功能机制对其物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价 ,得出我国草地生态系统 6类服务功能的年生态经济价值分别为 2 2 8.2 1× 10 8、6 92 .0× 10 8、6 5 75 .0 6× 10 8、2 2 8.35× 10 8、832 .6 2× 10 8和2 4 6 .77× 10 8元人民币 ,6类功能的总价值为 880 3.0 1× 10 8元。研究结果表明 ,草地生态系统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价值外 ,还具有巨大的间接使用价值 ,而且这种价值对人类的贡献与提供产品本身同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间接价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韩其飞 罗格平 +1 位作者 李超凡 黄晓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392-4399,共8页
正确评估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对区域尺度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放牧是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人类活动,但放牧对草地碳平衡与碳动态的影响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用生态系统放牧模型Biome-BGC grazing,通过情景模拟综... 正确评估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对区域尺度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放牧是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人类活动,但放牧对草地碳平衡与碳动态的影响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用生态系统放牧模型Biome-BGC grazing,通过情景模拟综合评价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动态。结果表明:1)1979—2007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总量为0.38Pg C,其中由放牧导致的碳释放为0.37Pg C;2)当平均放牧率小于0.24头标准羊/hm^2时,放牧能够促进草地碳固定。研究实现了BiomeBGC grazing模型在区域尺度的应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及放牧对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碳动态变化的驱动机理,对探明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的源/汇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草地生态系统 放牧 碳源/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27
13
作者 石益丹 李玉浸 +2 位作者 杨殿林 刘红梅 胡跃高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99-2103,共5页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为2601.24×108元... 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建立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种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地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服务总价值为2601.24×108元,其中有机物质生产价值70.82×108元;调节大气价值429.58×108元;涵养水源价值1230.17×108元;土壤保持价值819.90×108元;营养物质循环价值13.48×108元;废弃物降解价值0.42×108元;休闲旅游价值36.87×108元。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远大于经济价值,在各种服务功能中,营养物质循环和土壤保持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呼伦贝尔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黄季焜 侯玲玲 +6 位作者 亢楠楠 刘会芳 吕欣欣 张岩 仇焕广 龚亚珍 南志标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8-206,共9页
草地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但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相应实现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系统评估了全球和中国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与时空变动规律,完成了部分主要生态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 草地是我国面积第二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突出,但蕴含的经济价值和相应实现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现有文献,系统评估了全球和中国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与时空变动规律,完成了部分主要生态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年均为2.19×10^(13)美元,相当于202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4%;中国草地年均生态服务价值为6.22×10^(12)元(相当于2020年GDP的6.13%或农业GDP的80%),其中草地生态调节功能占比为84%,集中在西藏、内蒙、新疆、青海等省份;生态服务经济价值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研究发现,草地生态系统在旅游文化、防沙固沙等方面的潜在经济价值相比已有文献结果更高,但实现相应价值面临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提升和实现草地生态服务经济价值的发展战略、试点示范工程、保障措施等建议,以期为该领域发展及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 经济价值 价值实现 生态保护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38
15
作者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74,共8页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 草地不仅是畜牧业的生产基地,而且是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牧民生活与草原文化传承的基础,具有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然而,草地日益退化导致的生态经济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草地保护与经济开发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没能充分体现出草地生态系统本质特征。因此,本研究以草地生态系统的"三生功能"为基础,综合考虑草地的地域和空间的异质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选择水源涵养、侵蚀控制、废物处理、滞留沙尘、生物多样性保护、养分循环、固定CO2、释放O2、消减SO2、畜牧生产、文化传承和休闲旅游12项贡献率较高的功能指标,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了适宜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并以藏北高寒草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互作机制 被引量:58
16
作者 刘兴元 龙瑞军 尚占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688-7697,共10页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高寒草地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而且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和东亚地区的生态安全。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高寒草地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而且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和东亚地区的生态安全。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角度出发,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人口、放牧压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比例结构变化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阐明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多元耦合、多维连锁和多重反馈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藏北那曲地区为例,把2008年农牧民脱贫线和小康线作为生活功能标准,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当量,确定了维持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比例结构。据此,估测了牧民的生活功能达到脱贫线和小康线标准时允许的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高寒草地退化使草地生态系统的人口承载量下降了60%。以那曲地区2008年的实际的牧业人口量与允许的人口承载量相比,高寒草地退化后,实际牧业人口占脱贫标准的36%,但小康标准超载了118.9%。因此,调控人口承载量是实现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和生活功能协调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互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变化 被引量:29
17
作者 吴丹 邵全琴 +1 位作者 刘纪远 曹巍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6-260,共5页
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水源涵养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之一,是植被、水与土壤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功能的体现。基于降水贮存量法,利用草地植被覆盖度确定水分调节参数,估算了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下... 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国际上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热点,水源涵养是草地生态系统重要的服务之一,是植被、水与土壤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功能的体现。基于降水贮存量法,利用草地植被覆盖度确定水分调节参数,估算了中国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下草地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量。通过前后两个10年(20世纪80年代末—2000年、2000—2010年)年平均水源涵养量的对比分析,评估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前后两个10年相比较,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年平均水源涵养量增加了22.15亿m3/a,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保有率上升了4.80%,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涵养 降水贮存量法 草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萌莉 韩冰 +2 位作者 红梅 韩国栋 张爱萍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
概述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草产品供应、涵养水源、气体调节、土壤保持、环境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因此,建立草地补偿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大气调节服务补偿、保护土壤服务补偿、净化环境服务补偿、水源涵养服务... 概述了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草产品供应、涵养水源、气体调节、土壤保持、环境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因此,建立草地补偿机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大气调节服务补偿、保护土壤服务补偿、净化环境服务补偿、水源涵养服务补偿、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补偿等,而且要明确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思路,确定补偿主体、对象、内容、范围、标准和方式,多渠道筹集补偿资金,增强草原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 被引量:17
19
作者 辛玉春 杜铁瑛 辛有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共5页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最新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068.03×108元/a,其中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 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和最新草地资源调查数据,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青海天然草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068.03×108元/a,其中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6项生态因子的服务价值合计为3848.90×108元/a,占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94.62%。生态环境严酷的高寒类草地组生态服务价值为3544.33×108元/a,对青海天然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贡献率达87.12%,合理利用此类草地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草地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格局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雨晴 於琍 +2 位作者 周波涛 石英 徐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9-1658,共10页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为了解未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格局以及揭示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采用CEVS模型计算得出的NPP为基础,根据Costanz... 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为了解未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动态格局以及揭示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采用CEVS模型计算得出的NPP为基础,根据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基准期(1971—2000年)及未来(2021—2050年)RCP 4.5(中低排放)和RCP 8.5(高排放)情景下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准期及未来RCP 4.5和RCP 8.5情景下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均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值分别为1.93万亿、2.26万亿、2.27万亿元。其空间分布状况与水热条件的分布趋势一致,均表现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的分布格局。未来总价值除了在西藏西北部及新疆中部小范围内表现为减少外,在其他地区均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布模式与中国人口分布以胡焕庸线划定的基本格局相似,表现为西北增幅小,东南增幅大;大部分地区增幅比例在30%以内,少数为30%~60%,60%以上非常稀少。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各功能构成项对总价值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壤形成与保护(26.9%)>废物处理(18.1%)>生物多样性保护(15.1%)>气候调节(12.4%)>气体调节=水源涵养(11.0%)>食物生产(4.1%)>原材料生产(0.7%)>娱乐文化(0.6%),即物质产品产出价值仅占4.8%,非物质价值占95.2%。该研究揭示了未来30年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格局动态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定量预估方面的空白现状,这对于未来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典型浓度路径(RCPs) 时空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