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焉耆盆地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张正 袁思怡 +7 位作者 祖力皮喀尔·吾不力 宋文胜 杨生保 杨莎 刘峰 欧立军 邹学校 戴雄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218,共5页
中国是全球辣椒红素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新疆焉耆盆地光照足、温差大,所产辣椒色价高,是我国种植辣椒红素提取椒的核心产区。当地推广的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已规模化应用逾4.7万hm^(2)(70万亩),实现干辣椒每667 m... 中国是全球辣椒红素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新疆焉耆盆地光照足、温差大,所产辣椒色价高,是我国种植辣椒红素提取椒的核心产区。当地推广的色素辣椒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已规模化应用逾4.7万hm^(2)(70万亩),实现干辣椒每667 m^(2)产量700 kg以上(高产田达1100 kg),较常规种植增产10%,采用机械化可降低人工成本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焉耆盆地 色素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及污染成因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3 位作者 高业新 栾风娇 李巧 杜明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4,共8页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样品和10组地表水样品,首次将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样品和10组地表水样品,首次将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0.95%、2.38%和2.38%,检出的三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饮用水标准.通过多介质污染评价系统进行有机污染评价,各有机污染物检出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在焉耆盆地平原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不同,检出率为牧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检出的14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大部分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亚黏土与亚砂土区域,其余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砂砾石区域;地表水采样点中只有B03(开都河)检测出微量的三氯甲烷,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不是来自于地表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 地下水 有机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江涛 周金龙 +4 位作者 李巧 杜明亮 高业新 崔浩浩 冯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06-1513,共8页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水样,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0.95%、2.38%和2.38%,检出... 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采集了42组地下水水样,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对所有水样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0.95%、2.38%和2.38%,检出的3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饮用水标准;不同含水层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潜水(50.00%)>深层承压水(33.33%)>浅层承压水(27.27%);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有机污染物检出率为牧草地(42.86%)>耕地(34.48%)>建设用地(16.67%);有机污染物14个检出点大部分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亚黏土(41.18%)与亚砂土(40.00%)的区域,其余分布在包气带岩性为砂砾石(20.00%)的区域;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不是来自于地表水的补给;深层承压水检测出有机污染物是由于有机污染物垂向渗透污染以及地下水混合开采、止水不佳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 地下水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艾比拜姆·克热木 刘彬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4-791,共8页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其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布特点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在植被地理区划上属于新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区,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孕育了较为丰富的植物资源,研究其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分布特点对该区植物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新疆焉耆盆地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种子植物约有1035种,隶属于80科373属,其中新疆特有种有38种,占新疆特有种总种数的14.18%。区系地理成分中,在科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80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区类型和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有22个科),占该区非世界分布科总科数的57.89%;在属级水平上,焉耆盆地种子植物373属可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和17个变型,并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共197属),占非世界分布属总属数的62.54%。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活型中,草本植物占优势,共有901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87.05%;灌木有110种(占10.63%),乔木17种(占1.64%),藤本7种(占0.68%)。焉耆盆地种子植物生态类型中,中生类型676种,占该区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5.31%;旱生类型有191种(占18.45%),湿生类型123种(占11.88%),水生类型45种(占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种子植物 地理成分 物种多样性 新疆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兆勤 孙军利 +2 位作者 李振勇 叶秀勇 赵宝龙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焉耆盆地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若经过精心的开发利用,势必会成为独具特色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为了正确引导焉耆盆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我们经过考察和分析研究,对该地区葡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 葡萄酒产区 产业发展 葡萄产业 资源优势 地理优势 栽培历史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焉耆盆地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隋建鹏 《中国糖料》 1997年第1期50-50,共1页
农二师二十四团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北缘,无霜期160~170天,有效积温3200~3400℃,是新疆湖光糖厂主要甜菜生产基地,年生产甜菜4~5万t。1995年播种甜菜1.05万亩,平均亩产3.83t,最高的单产为5.03t。1996年全团播种甜菜1.02万亩,平均单产4.15t... 农二师二十四团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北缘,无霜期160~170天,有效积温3200~3400℃,是新疆湖光糖厂主要甜菜生产基地,年生产甜菜4~5万t。1995年播种甜菜1.05万亩,平均亩产3.83t,最高的单产为5.03t。1996年全团播种甜菜1.02万亩,平均单产4.15t,平均含糖15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高产 栽培 新疆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焉耆盆地白刺灌丛沙堆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5
7
作者 玉苏甫.买买提 满苏尔.沙比提 娜斯曼.那斯尔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4,99,共5页
对焉耆盆地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和沙堆间低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土壤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高于沙堆间低地,而土壤砂粒含量和pH值低于沙堆间低地;从白刺灌丛沙堆发育到稳定阶段... 对焉耆盆地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和沙堆间低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土壤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高于沙堆间低地,而土壤砂粒含量和pH值低于沙堆间低地;从白刺灌丛沙堆发育到稳定阶段,土壤砂粒含量和pH值逐渐降到最小值,而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达到最高值,从白刺灌丛沙堆稳定到活化阶段,土壤砂粒含量和pH值急剧增加,而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大幅度下降;(2)从整个剖面来看,由于白刺灌丛沙堆侵蚀和堆积的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砂粒含量先减后增,而pH值、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先增后减;0—15cm土层砂粒含量最高,而15—45cm土层最低;0—15cm土层pH值、粉砂、黏粒、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最低,而15—45cm土层最高;(3)白刺灌丛沙堆发育和活化阶段强烈的吹蚀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白刺灌丛沙堆稳定后为降尘截存、凋落物积累和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力的保障,表层黏粒得以截存和地衣状薄层结皮形成,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沙堆 土壤 理化性质 新疆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酸法优化提取葡萄皮渣水溶性膳食纤维
8
作者 张艳 古丽努尔·买买提 +5 位作者 杨华峰 薛淑花 高雅洁 刘辰龙 郑舒沁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0,共7页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 该研究采用微波辅助酸法成功从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中提取出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并探究提取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评价SDF的得率,并通过对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时间4个关键变量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参数对SDF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此条件进行精细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4.97、微波功率220.56 W、微波时间60.24 s。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皮渣中SDF得率达到22.17%。此外,对SDF溶胀力、持水力与持油力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研究结果不仅为葡萄皮渣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且为相关产业的精深加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焉耆盆地赤霞珠葡萄皮渣 水溶性膳食纤维 微波辅助酸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露蟠桃冷棚密植丰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席万鹏 崔龙 +1 位作者 亚合甫.木沙 郁松林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冷棚栽培 早露蟠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密植 农业产业结构 新疆焉耆盆地 果树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椒1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建军 阿依夏木.托胡提 +1 位作者 何建华 楚金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8期62-62,64,共2页
介绍新椒11号的选育过程及品种特性,总结该品种在新疆焉耆盆地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地选择和准备、播种、密植、施肥、灌水及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辣椒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新椒11号 栽培技术 品种特性 新疆焉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