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KIF-Ⅰ基因外显子6与绒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光新 方毅 +5 位作者 李丽娟 刘武军 王琼 袁豆豆 古丽尼莎·吐拉甫 艾买提·买买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研究新疆3个地方山羊品种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为新疆山羊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对213只新疆山羊、294只南疆绒山羊、253只博格达绒山羊的KIF-Ⅰ基因外显子6... 【目的】研究新疆3个地方山羊品种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及其与产绒性状的相关性,为新疆山羊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分析法,对213只新疆山羊、294只南疆绒山羊、253只博格达绒山羊的KIF-Ⅰ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绒细度、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①KIF-Ⅰ基因外显子6区域存在1个突变点,即c.5106位发生了碱基T转变为C(T>C)的突变(M23912:c.5106 T>C)。在3个山羊品种中,检测到了TT、CC、TC 3种基因型,T和C 2个等位基因,其中T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在新疆山羊、南疆绒山羊、博格达绒山羊中的频率分别为0.502,0.509和0.583,且3个山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②方差分析表明,该多态位点仅与绒细度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且CC基因型个体绒细度显著小于TC和TT基因型个体;绒厚度、产绒量和产绒后体质量在3种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CC基因型可作为山羊绒细度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有效DNA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羊品种 KIF-I基因外显子6 产绒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